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旧课标的目标重点在于双基的掌握: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新课标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它在内容和要求上有所改进。
它的设计理念是: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
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数与代数抽象、运算过程;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掌握测量、识图、画图的技巧。
2、数学思考目标: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意识,建立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3、问题解决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四大领域。
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数与代数方面
(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4)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空间与图形方面
(1)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统计与概率方面
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实践活动方面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结构主要有: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四个板块,
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方面包括第一单元时、分、秒和第三单元测量;图形与几何方面有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综合与实践方面包括数字编码和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二、教材编写特点
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实用开放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例如笔算加减法增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两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例题减缓了教学坡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增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例题这一内容是接下来学习笔算乘法的重要基础,而将笔算部分的整包数减三位数的例题、笔算乘法部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例题放到做一做中(减少了例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迁移力推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编排使得这部分的计算教学及自然合理、逻辑性强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力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3)从每一部分机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既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把“倍”的教学从表内乘除法教学单元中移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教学,这样编排有三个好处:一倍的知识后移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二、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不再受所学乘除法知识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
三是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
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为题的能力。
首先对实验教材估算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即:
(1)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正式估算教学从原来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后移至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2)改变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主要结合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进行估算教学改为结合运用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从而把估算教学当做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
(3)在计算以外的教学单元仍然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估算应用。
例如在测量单元中安排了先估一估在计算等。
4、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首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
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
例如感受1000米的长度,不仅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先量出100米观察,再推想出10 个100米有多远还要求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外走一千米亲身体验1000米有多远。
其次在丰富的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所学量的估计能力逐步建立长度观念,在毫米、分米的人认识中,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与宽大约各有多长在进行测量。
在千米的认识中增加了估计距离的例题(6),通过估计距离活动学习估计长度的策略培养估测意识。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
逐步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毫米的引出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物品的长度的方法基础上,长方形周长的求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结果。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材设计有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演示(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三、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从数的计算;时分秒;图形与几何,这三个知识点做具体阐述:首先说一下数的计算,在一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年级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除法、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三年级上册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还要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分数、小数乘除法等这一知识板块的编排循序渐进阶梯上升。
时分秒这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认识整时,二年级上学期认识半时,知道1时=60分会读写几时几分,本册教材学习了秒的认识,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三年级下册还要学习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等知识,整个知识链循序渐进,阶梯上升,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图形与几何,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角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编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后还要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观察组合物体形状,使学生的空间几何知识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激活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恰当运用自制课件或教参上的多媒体光盘,把静态
的情境图以动态形式呈现,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3、组织好练习,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要讲究练习的形式。
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多进行口头练习。
4、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情景模拟、摆学具或画图等,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结合图尝试用概括的语言表征数学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多样方法关注个性化,唯一方法追求多样化,锻炼学生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二、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围绕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本课程采用多主题、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家长评、教师评、生互评、生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有教师课堂观察记录、各项作业、书面测评、成长记录。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
1、延伸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
因此,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
2、运用生活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
3、捕捉意外资源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哪怕是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让错误成为教学资源。
4、拓展学科资源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且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5、汲取文化资源
数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数学本身,应将数学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到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王敏勤教授曾经说过: 无论课程怎样改革,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方知教材魅力无限。
让我们一路钻研,一路探索,一路同行,一路成长,共同开创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