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向 。
ppt课件
22
(2)肿瘤转移器官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④组织器官的微环境差异也对肿瘤的器官选择倾向有 着重要的影响,继发脏器的微环境对转移肿瘤细胞具 有特殊亲和力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基础,
⑤其他:
A、 影响肿瘤细胞与继发脏器脉管内皮细胞的细胞 外基质粘附的因素
B、 化学趋化因子
C、 脏器相关免疫状态
不同组合的多个基因参与。
ppt课件
25
一、肿瘤转移的基因调控
肿瘤转移表型既取决于对转移起促进作用的基因激 活,又取决于对转移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的失活,以 及二者之间的失衡 。
已知至少有10余种癌基因与肿瘤转移相关 (如ras 家族,myc、erbB-2、p53等 )
转移促进基因:如ras 、CD44基因
粘附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肿瘤转移侵袭过程中的粘附类型 :同型粘附 、异型粘 附 、肿瘤细胞与ECM的粘附。
ppt课件
38
粘附分子种类 : 1、整合素:是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其配
体为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主要功能是参 与不同细胞间的粘附、介导细胞与ECM的结合 等。
转移抑制基因 :如腺病毒2EIA基因 、nm23
ppt课件
26
(一) ras
最近通过对以ras基因蛋白为中心的信号传导 系统的阐明,将癌基因“网络化”,网络上游癌 基 因 有 src、fes、erb-B2 等 , 这 些 基 因 编 码 具 有酪氨酸激酶(PTK)活性的蛋白;下游基因有 raf、fos、myc等;
肿瘤微转移定义(CJCC标准 ):
最大直径在0.2-2mm之间的转移灶。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二、“肿瘤异质性”理论
认为由单克隆起源的肿瘤细胞在持续增殖过程中由于遗传
性状的不稳定而产生异质性改变,导致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出 现高低之分。
ppt课件
15
三、肿瘤转移的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淋巴转移
BRMS1位于1lq13,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
肿瘤细胞中,BRMS1的表达能恢复细胞之间正
常的缝隙连接,说明BRMS1与细胞之间的信号
传递有关。体外实验表明,失去正常的缝隙连接
可促进肿瘤转移,缝隙连接对生长起负相调控作
用。
ppt课件
34
(九)Rho GDP分裂抑制剂2 (RhoGDI )
RhoGDI 表达的蛋白在白细胞、上皮细胞 中水平很高,而在癌细胞中含量很低,甚至检测 不到,RhoGDI:mRNA水平与膀胱癌的侵袭和 转移有关。Rho和Rac GTP酶位于细胞的表面, 参与细胞骨架重塑,而后者又与侵袭和细胞之间 的相互作用有关。
包 括 E-cadherin 、 N-cadherin 和 Pcadherin三个亚类 ,主要参与介导同型细胞 间的粘附作用。
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转移潜能呈负相关 。
移及临床预后无关,说明人们对Nm23的全面认识远未
完成,需扩大研究范围并深入进行研究。
ppt课件
29
(四)肿瘤侵袭诱导基因(TIAM-1)
TIAM-1位于人21号染色体q22带上,含
两个外显子一个内含子,cDNA长约7.3Kb ,
编码1591氨基酸的蛋白。TIAM-1蛋白可能是
Rac和/或Rho活性调节因子,后两者为ras超家
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主 要至腋窝各组淋巴结
卵巢癌常发生髂区及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 移
基底膜 输出淋巴管
肺癌首先侵犯肺门淋 巴结
“跳跃性”转移
输入淋巴管
“逆行”或“交叉” ppt课件
淋巴结
16
转移
2、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
基底膜
其他器官
淋巴结转移
胸导管
输出淋巴管
ppt课件
肺
肺动脉
17
2、血道转移
侵入体循环静脉的瘤细胞经右心到达肺,在肺内 形成转移灶 ;
ppt课件
35
(十)MAPK的激酶(MKK4/JNKK1/ SEK1)
MKK4能抑制 SKOV3ipl细胞株在转移点 生长,形成转移细胞集落,同样的结果也见于 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和胃癌等。MKK4是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APK)的激酶,是MAPK 信号传递级联放大反应中的一员,参与细胞的 应激反应,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肿瘤转移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肿瘤侵袭 恶性肿瘤细胞从起源部位沿组织间隙 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过程,其标志是肿瘤细胞突破 基底膜。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是转移的前提和基础, 而转移则是侵袭的结果。
肿瘤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各
从粘附分子的角度看,肿瘤转移的亲器官性是通过
器官内皮细胞表达特异性粘附分子,而肿瘤细胞则
产生这些粘附分子的特异性配体得以实现的 。
ppt课件
20
常见实体瘤的转移部位
ppt课件
21
(2)肿瘤转移器官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①不同肿瘤转移潜能不同,通常分化差、恶性程度高、 生长快、病程晚的肿瘤易发生转移。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基因调控
下多元体系的全新肿瘤转移ppt课理件 论 。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ppt课件
31
(六)Raf激酶抑制蛋白 (Raf kinase inhibitory protein,RKIP)
RKIP 可 以 与 Raf-MEK1/2 和 核 因 子 - 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诱导激酶-1结合,改变β生长 因子激活激酶-1的结构,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 肿瘤细胞的转移、血管浸润。另外,蛋白激酶C可以使 RKIP蛋白的153位丝氨酸磷酸化,使RKIP蛋白失活,因 而,蛋白激酶C和RKIP蛋白一起可选择性抑制Raf-1的活 性。
ppt课件
8
乳腺癌线性转移模型
ppt课件
9
乳腺癌平行转移模型
ppt课件
10
乳腺癌平行转移模型
ppt课件
11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有关学说
关于肿瘤转移的假说: “种子与土壤”学说 “肿瘤异质性”理论
ppt课件
12
一、“种子与土壤”学说 认为大部分转移肿瘤细胞由于受到机体免疫
系统的攻击或转移局部微环境不合适而不能存活, 只有少数细胞能够在转移部位继续发育生长形成 转移瘤。
ppt课件
28
(三)Nm23
Nm23基因是目前分离到的唯一对肿瘤转移起着负调 控作用的基因,它的出现导致了肿瘤转移基因及转移抑 制基因概念的形成。
Nm23 基 因 的 缺 乏 与 肿 瘤 转 移 密 切 相 关 。 但 在 结 肠
癌、N母细胞瘤、肺癌、前列腺癌、肾细胞癌、子宫内
膜癌、喉癌等,Nm23基因表达水平缺失与肿瘤是否转
②各种肿瘤以及各种肿瘤亚系所具有的不同转移潜能 可能由不同遗传编码、细胞表面结构、抗原特性、代 谢特性、受体种类和分布、侵袭力与血管内皮细胞的 粘附力、产生局部血凝因子或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能 力以及对免疫反应的应答力等因素所决定 。
③基因表达及各种调控信号分子的表达和传递在不同
肿瘤和不同细胞亚系都有所不同,从而决定了其转移
肿瘤转移
ppt课件
1
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50~60年代的形态学理论,即从肿瘤细胞 的组织类型、细胞形态、和分化程度来评估肿瘤的转移倾 向。
第二阶段是70年代末的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提供了机体 免疫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证据,特别是局部免疫、间质 浸润细胞的免疫活性的相关研究,推动了肿瘤转移研究的 发展。
整合素与肿瘤的关系具有两重性:
①在肿瘤发生早期,整合素表达的降低可导致 肿瘤细胞与基底膜或ECM成分的粘附作用减弱, 这有利于肿瘤在局部的增殖扩展 。
②在肿瘤细胞进入循环后,整合素表达的增多
有利于肿瘤细胞粘附于脉管内皮,继而发生侵 袭、转移 。
ppt课件
39
2、钙依赖粘附素(cadherins)
族。TIAM-1-ras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骨架、
细胞粘附和运动。所以TIAM-1在肿瘤发展,侵
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ppt课件
30
(五)KAI1/CD82
与CD82结构相同,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细 胞膜蛋白,参与调控细胞粘附、迁移、增殖、 分化有关,并最终抑制肿瘤的转移。KAI1是一 种通用的转移抑制基因,在体内分布广泛,能 抑制肝癌、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肺癌、 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的转移。
ppt课件
32
(七)Kiss1
Kiss1能抑制转移细胞集落形成。利用荧光 标记技术,发现含Kiss1的黑色素瘤转移细胞能 到达转移的靶器官组织,但只表现为单个细胞 而不能形成瘤组织,表明它们在转移点的生长 受到抑制。同时Kiss1能抑制胃癌、肝癌、鳞状 上皮食道癌、胰腺癌等的转移。
ppt课件
33
(八)乳腺癌转移抑制剂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 1)
ras基因蛋白则通过GTP与GDP功能状态的转
换,在网络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
ppt课件
27
(二)转移基因( Mtsl )
Mtsl基因编码一种101氨基酸的蛋白,属钙 结合蛋白家族S100钙结合蛋白的亚族,是一种 S100相关钙结合蛋白。该种蛋白与细胞骨架成分 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移动性和侵袭性。目前研究 表明mtsl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移动性以及肿瘤细 胞的侵袭性明显相关。
如胃癌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层癌细胞脱落,可种植于大 网膜、腹膜、腹腔内器官表面(胃癌转移到卵巢表面 形成的转移瘤称Krukenberg)。
ppt课件
19
四、肿瘤转移的器官选择性
(1)肿瘤转移器官选择性规律
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移并不总是循着血 流或淋巴液流动方向到达相应的脏器,即使通过渗 透进入体腔的肿瘤细胞也不遵循自由沉淀规律继发 生长 。
ppt课件
36
(十一)分化相关基因1( Drg-1)
用Drg-1转染SW620,发现它能增加内皮 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改 变。最近Bandyopadhyay等发现,在人类前 列腺癌细胞中, Drg也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 用,其表达与Gleason分级成反比。
ppt课件
37
二、细胞粘附因子与肿瘤转移
侵入门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首先在肝内形成转 移瘤 ;
侵入肺静脉的肿瘤细胞或肺内转移瘤通过肺毛细 血管进入肺静脉,经左心随主动脉血流播散至全
身各器官(脑、骨、肾、肾上腺 )。
ppt课件
18
3、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侵袭器官被膜,蔓延至器官表面时, 瘤细胞可以脱落并象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和体腔内 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瘤灶。
肿瘤个体发生的过程就是肿瘤细胞在原发灶微环境中 形成肿瘤灶以及之后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形成转移灶 的过程。因此肿瘤原发灶的特性决定了在体内散布的 转移肿瘤细胞的分子特性。
平行散播模型(parallel progression model)
肿瘤细胞在完全获得恶性肿瘤细胞的表型(即体细胞 突变和远处转移能力)之前就会脱离原发灶。这种原 发灶肿瘤早期转移以及原发灶肿瘤细胞与转移肿瘤细 胞之间具有差异。
ppt课件
23
第三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
ppt课件
24
一、肿瘤转移的基因调控
在癌转移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基 因在不同层次上参与调控,包括肿瘤转移基因的 激活和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
许多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的基因表现为多效
性(pleiotropy),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肿
瘤中作用有异,而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又可能有
④ 肿瘤细胞运动性增强,在粘附降解的过程中移动、穿透 ECM,并穿透血管壁的基底膜进入循环;
⑤ 在循环中运行,逃避免疫系统识别与破坏;
⑥ 到达继发部位后,在有新生血管形成的前提下增殖,形
成转移灶。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两种肿瘤转移的基本模型
线性转移模型(linear progression model)
种转移方式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得以继续增殖和
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续发肿瘤的全
过程。
ppt课件
5
肿瘤细胞转移的基本过程
① 肿瘤细胞同质型粘附降低,从原发灶脱离;
② 肿 瘤 细 胞 与 细 胞 外 基 质 ( ECM) 发 生 异 质 型 粘 附 增 加;
③ ECM降解,肿瘤细胞与ECM中大分子作用,分泌蛋白 降解酶类降解ECM成分,形成肿瘤细胞移动的通道, 并以此为诱导血管生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