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回归课本第二章二次函数与命题教案旧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a
f ( x)= ax2+bx+c( a>0) ,当 x0∈ [m, n] 时, f ( x) 在 [m, n] 上的最小值为 f ( x0); 当 x0<m时。
f ( x) 在 [m, n] 上的最小值为 f (m) ;当 x0>n 时, f ( x) 在 [m, n] 上的最小值为 f ( n) (以上结
【解】 因为 -4 ≤ f (1)= a- c≤-1, 所以 1≤ - f (1)= c- a≤ 4.
又-1 ≤ f (2)=4 a- c≤ 5, f (3)= 8 f (2)- 5 f (1),
3
3
所以 8 ×(-1)+ 5 ≤ f (3) ≤ 8 × 5+ 5 × 4,
3
3
33
所以 -1 ≤ f (3) ≤ 20.
如果已知 p q,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如果 q p,则称 p 是 q 的必要条件;如果 p q 但 q 不 p,则称 p 是 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如果 p 不 q 但 p q,则 p 称为 q 的必要
非充分条件;若 p q 且 q p,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二、方法与例题
1.待定系数法。 例 1 设方程 x2- x+1=0 的两根是 α , β ,求满足 f ( α )= β , f ( β )= α , f (1)=1 的二次函数
f ( x). 【解】 设 f ( x)= ax2+bx+c( a 0),
则由已知 f ( α )= β , f ( β )= α相减并整理得( α- β ) [ (α +β ) a+b+1]=0 ,
小学 +初中 +高中 +努力 =大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努力 =大学
因为方程
x
2
-
x+1=0
中△
论由二次函数图象即可得出) 。
定义 1 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如“ 3>5”是命题, “萝卜好大”不是命题。不含逻辑
联结词“或” 、“且”、“非”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Baidu Nhomakorabea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由 复合命题。
注 1 “ p 或 q”复合命题只有当 p, q 同为假命题时为假,否则为真命题; “p 且 q”复合 命题只有当 p,q 同时为真命题时为真, 否则为假命题; p 与“非 p”即“p”恰好一真一假。
ax2+bx+c>0…②及 ax2+bx+c<0…③
1)当△ >0 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等实根,设 x1, x2( x1<x2) ,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
是{ x| x<x1 或 x>x2} 和 { x| x1<x<x2} ,二次函数 f ( x) 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f ( x) 还可
2a
2a
2.二次函数的性质:当 a>0 时, f (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在区间( - ∞, x0] 上随自变量 x 增
大函数值减小(简称递减) ,在 [ x0, - ∞)上随自变量增大函数值增大(简称递增) 。当 a<0
时,情况相反。 3.当 a>0 时,方程 f ( x)=0 即 ax2+bx+c=0…①和不等式 与函数 f ( x) 的关系如下(记△ =b2-4 ac)。
定义 2 原命题:若 p 则 q( p 为条件, q 为结论);逆命题:若 q 则 p;否命题:若非 p 则 q;逆否命题:若非 q 则非 p。
注 2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同真假。 注 3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矛盾的排中律,而未必是证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定义 3 如果命题“若 p 则 q”为真,则记为 p q 否则记作 p q. 在命题“若 p 则 q”中,
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例 3 已知二次函数 f ( x)= ax2+bx+c( a, b, c∈ R, a 0) ,若方程 f ( x)= x 无实根,求证:方 程 f ( f ( x))= x 也无实根。 【证明】若 a>0,因为 f ( x)= x 无实根,所以二次函数 g( x)= f ( x)- x 图象与 x 轴无公共点且 开口向上,所以对任意的 x∈R, f ( x)- x>0 即 f ( x)> x,从而 f ( f ( x))> f ( x) 。 所以 f ( f ( x))> x,所以方程 f ( f ( x))= x 无实根。 注:请读者思考例 3 的逆命题是否正确。
0,
所以 α β ,所以 ( α +β ) a+b+1=0.
又α +β =1, 所以 a+b+1=0.
又因为 f (1)= a+b+c=1,
所以 c-1=1 ,所以 c=2.
又 b=-( a+1) ,所以 f ( x)= ax2-( a+1) x+2. 再由 f ( α )= β 得 aα2-( a+1) α +2=β ,
写成 f ( x)= a( x- x1)( x- x2).
2)当△ =0 时,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x 1=x 2=x0 =
b
, 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
2a
是{ x| x
b
} 和空集
2a
, f ( x) 的图象与 x 轴有唯一公共点。
3)当△ <0 时,方程①无解, 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的解集分别是 R 和 . f ( x) 图象与 x 轴无
小学 +初中 +高中 +努力 =大学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 第二章 二次函数与命题
一、基础知识
1.二次函数:当 a 0 时, y=ax2+bx+c 或 f ( x)= ax2+bx+c 称为关于 x 的二次函数,其对称
轴为直线 x=- b ,另外配方可得 f ( x)= a( x- x0) 2+f ( x0) ,其中 x0=- b ,下同。
公共点。
当 a<0 时,请读者自己分析。
4.二次函数的最值:若
a>0,当 x=x0 时, f ( x) 取最小值 f ( x0 )= 4 ac b 2 , 若 a<0,则当 4a
b
4ac b 2
x=x 0=
时, f ( x) 取最大值 f ( x0)=
. 对于给定区间 [m, n] 上的二次函数
2a
所以 aα 2- aα+2=α +β=1,所以 aα 2- aα +1=0. 即 a( α 2- α +1)+1- a=0, 即 1- a=0,
所以 a=1, 所以 f ( x)= x2-2 x+2.
2.方程的思想。 例 2 已知 f ( x)= ax2- c 满足 -4 ≤f (1) ≤ -1, -1 ≤ f (2) ≤ 5,求 f (3)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