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新课改经验总结2.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季新课改经验总结
保靖县雅丽中学彭秋菊
我校新课改开始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
我们通过新课改的实践发现初一新课改在整个初中阶段课改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第一、重视培训,理念第一
新课改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说,传统教学以学科考试为核心目的,那么新课改则是立足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三维教育目标价值取向。
虽然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着本能的熟悉和能动性,但是新课改是代表着教育发展方向的合理理念,也是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应用。
培训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育理念的改变尤其是教师实践教学理念的改变,是实现我校教育实践改革成功的第一个条件。
没有教师理念的改变,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主体灵魂,因此也必然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在暑期培训中不仅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全员培训,而且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带领下,积极开展了针对性的校内培训。
从历史学科来说,我们历史组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认真接受远程培训和学校培训,这不仅为教学实践做好了基本价值理念的准备,而且针对性的研究分析了人民版历史新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设计理念,使我们提前熟悉新教材。
经过培训,全体教师顺利地从传统编年史的教材体系中过渡到了专题史的教学模式中。
在暑期培训期间
我们还观摩了很多先期改革省市优秀教师的课件和教学实录,对于三维目标、师生互动等等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在高一历史教学中能够经常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比较迅速的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单纯灌输和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研究教材,课标第一
我们发现,岳麓版教材知识结构清晰,而且对于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以及教育模式的渗透和教学设计体现的非常全面。
因此我们把教材划分为专题和历史阶段两个知识单元,根据课文体系结构,把单元专题根据专题知识结构的内部逻辑进行重新组合,总结了初一年级教材的知识结构。
根据课文历史发展脉络我们理清了大体的历史结构,使同学们和老师们更加熟悉教材中所包含的历史基础知识。
无论中考如何考,只要存在考试,就要有一定的依据,传统考试虽然有考试大纲,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对课本知识结构的重点突出和取舍。
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把课标看的比教材还重要,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理念和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传授教材内容。
我们引导学生形成的历史方法,历史能力,历史价值都是以课标要求为依据的。
第三、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针对我校正在开展的新课改,我们开展了自主学习的探索,期间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把师生课堂氛围的优化做的更
好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高涨。
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性,能动的积极性。
我们结合其他地区学习的教学经验,把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在历史教学中,初一年级历史组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设计制作了比较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新的媒介,在这个媒介中,我们设计了“三维目标”、“教材导读”、“案例导航”“综合探究”“实践练兵”等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没有采用绝对固定的模式,但是仍然以课标为原则,把每一个学习单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要求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点拨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在逐渐的过渡过程中,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逐渐从完成学习任务、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知识结构的主动学习。
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的历史教学改变了教师单纯讲授的模式,并且调动了学生课前预习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综合探究和实践练兵等环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把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引入历史课堂,在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教学任务。
导学案中还设计了许多问题,或者是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主动发言和勇于发言的积极性。
历史教学的过程,从教师主导的讲授过程改变为学生主导的学习过程;同样,教师也从权威型的角色改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从单纯的说书人角色,改变为设计者引导
者。
“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
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关注,关切,关爱学生。
更需要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激发出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