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透析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面容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面容的描绘技巧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用线条描绘面部特征、用色彩表现面部神情和形态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示范和练习,逐渐掌握面容的描绘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二单元:人物身体的描绘与艺术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物身体的描绘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构图、比例、姿态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描绘人物形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第三单元:静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静物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对静物的观察、构图、绘制等内容。

静物画是绘画的基本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静物画的绘制技巧。

第四单元:素描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素描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条的应用、明暗的处理、构图等内容。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素描技巧。

第五单元:水彩画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水彩画的绘制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运用、技法处理等内容。

水彩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水彩画技法。

第六单元:色彩的表现与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色彩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搭配、色彩的表现力等内容。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色彩表现技巧。

第七单元:手绘动画的制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手绘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手绘动画的原理、动画的制作流程等内容。

手绘动画是一种特别有趣的绘画形式,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手绘动画的制作流程。

第八单元:立体造型的创作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立体造型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造型的基本知识、构造方法、面塑、胶泥雕塑等内容。

立体造型是一种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用心灵接触自然单元总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四季的美丽。

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了解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笔墨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互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巧和技能。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风景画表现的艺术美,多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画家的风景画作品。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

创造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并进一步感悟,让学生在理解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潜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风景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体悟画家对作品中对光、色、树木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观察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课业类别:绘画练习课教学用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作业——思考自然风景的表达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有关系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体悟画家对作品中对光、色、树木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观察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课业类别:绘画练习课教学用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走出教室1、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欣赏、观察树木。

学生分成小组,有重点地研究树木的形状、颜色、生长规律和给人的感觉。

2、学生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描绘,如整体形状,局部形状,走上前去摸一摸粗粗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感觉。

教学发展——回到教室1、欣赏课本上的作品,想一想,看一看感受一下,自己的观感和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凡高的色彩和笔触、康斯博罗的层层秋意,都能感受到吗?有什么样的不同感觉?(1) 通过欣赏图片、绘画作品感受自然风光美景。

初二美术试卷分析

初二美术试卷分析

初二美术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分为两大题型,分别是选择题和连线题。

选择题是考察学生对美术基本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加深对一些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其中有一题学生容易答错,就是第6小题,现代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映日》一画,以新颖奇险、虚实相生的()和精深老练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发展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A艺术形象B构图C 笔墨D线条,这个题目学生容易选成C和D,这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地分析。

再一个就是连线题,由于试卷的排版印刷致使这个题的内容被分成了两页。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的难度不大,出错的也多是粗心造成的,出错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同学。

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

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的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三、改进措施
1、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音乐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将会更好的辅助教学。

3、与文学的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4、让学生做课堂的“节目主持人”。

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会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

李乃才
2010.5。

八年级美术试卷分析(2)

八年级美术试卷分析(2)

八年级美术试卷分析八年级美术考试刚刚结束,从考察的内容看,美术教材中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在试卷中基本能力体现出来,覆盖面较广。

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题,第二部分是实践题。

学生卷面书写较为工整,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较为扎实。

一、理论部分灵活。

五个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包括古今中外作品,内容比较全面。

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基础比较扎实扣分情况很少。

五个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作品、作者。

美学原理,造型基础,制作方法。

内容全面又抓住重点,考点还涉及上册书中关于透视规律的引用,这块知识点不仅仅在八年级,而且在整个的美术学习中又是重中之重。

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扣分情况很少。

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基础比较扎实。

二、实践部分八年级学生有较高的造型能力,能准确的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学生能较好的使用作图工具,而且效果较好。

有的同学在藏书票的制作中不仅体现藏书票的四要素,尤为可喜的的是:真是精心设计,体现了藏书票精美、精致,“书上宝石”,“版画珍珠”的艺术效果。

但也有个别学生对绘画技能掌握不好,笔法不够熟练。

统计一下2000名学生中有十个左右的学生实践题丢分。

另外,学生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的都很好,但个别学生考试态度不够认真,卷面简单潦草,不整洁美观。

但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这也是同学们平时努力和老师耐心教学、辅导的结果。

三、改进措施1、平时加强学生多画、多练,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学。

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传授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

2. 创设情景,把教材教活,让学生学活,使学生乐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3. 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学生自信心。

特别在教学中强调要不满足于会画,而且要求精益求精,要求画的精致。

4. 狠抓学困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本次考试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虽然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狠抓学困生,帮助他们查找落后和不足的原因,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赶上班中成绩优秀的同学,争取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美术试卷分析

八年级美术试卷分析

荥阳一中八年级期末美术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必备知识
1:考查学生对于色彩的认识能力及色彩调配知识的感悟2:考查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判断能力3:考查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知
(二)、选择了解知识
通过判断题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解和判断能力,连线题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建树和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测试情况看,必知的填空题成绩较为理想,学生基本上能够答对。

理解和运用部分学生也能较好完成,表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综合运用需要绘图的部分因为工具不充分,以及时间限制和部分学生态度问题,失分较多。

三:反思
此次考试,能较好的反映出学生学习美术的真实水平。

结合本次试卷的数据结果和初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对于本年级段教学的重点应有较为清楚地认识,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所学知识的联系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注意知识技能的迁移,适时地反馈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美术课大部分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从试卷情况看,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但在线条的表现力及处理物象的关系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考查试卷教学文案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考查试卷教学文案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考查试卷江苏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检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现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是(),其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A. 隋展子虔《游春图》B.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D. 东晋顾恺之《历代帝王图》2.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A.全景式 B. 边角式 C. 三角形 D. 梯形3.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 )画的鼻祖。

A.山水画 B. 文人画 C. 花鸟画 D. 人物画4.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A.《江山如此多娇》 B. 《青城山》 C. 《万山红遍》 D. 《富春山居图》5.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在()作品中。

A .油画 B.书法 C.中国画 D.水彩画6.笔墨纸砚是()画的不可缺少工具。

A. 中国 B. 油 C. 水彩 D. 水粉7.《盛开的桃花》是()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个画面盛满粉红色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创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A.梵高 B. 毕加索 C.马蒂斯 D. 勃拉克8.()是建筑风景绘画的主体元素。

A. 建筑物 B. 植物 C. 动物 D. 人物9.“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学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这是著名画家()在他的《工笔草虫册题记》里的话,这位画家以写蔬果见长,画虾也是一绝。

A.陈之佛 B .金农 C.齐白石 D .徐悲鸿10.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你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些题材吗?()A . 梅兰竹 B. 松竹梅 C . 兰竹菊 D . 兰梅菊11.()合称“四君子”。

八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1. 考试内容分析
- 考试内容包括画笔技法、色彩运用、构图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点。

- 画笔技法方面,学生普遍掌握了颜料的调配与运用,并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笔触和线条练。

- 色彩运用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原色、辅助色以及冷暖色调进行绘画,但还需提高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度。

- 构图设计方面,学生的构图能力有所欠缺,较少能够用视觉要素进行有意识的构图安排。

2. 学生表现分析
- 考试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在画笔技法和色彩运用方面表现较出色,成绩突出。

- 另一部分学生在构图设计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需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 部分学生存在着对创作题材的局限,缺乏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

3. 教学改进建议
- 针对画笔技法方面,可以继续组织学生进行线条训练、水彩练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笔触和线条表达能力。

- 针对色彩运用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色彩感知和搭配能力。

- 针对构图设计方面,可以开展更多的视觉训练和创意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和创新能力。

-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个性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

4. 结语
通过对八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画笔技法和色彩运用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在构图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多样化的练习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美术水平。

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八年级上册美术理论知识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空1分,共65分)1.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是在()时代。

画家通过(),表达对宇宙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悟。

2.()和()并成为二李,是()的集大成者。

《》用大青绿着色,江天浩渺画出了勃勃的盛唐气象。

3.《》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作品生动的描绘了许多士人在山水间纵情游乐的情景。

有一种“”的艺术效果,这是山水画()的标志。

4.范宽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自然风光。

5.马远和夏圭是()朝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留白,后人称之为:“、”。

()和()开创了米氏云山的画风,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

6.元代山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

我们常说的“”,“、”,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7.元代画家()的《》表现的是幽静清凉耳朵景色。

而黄公望的《》画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8.《鹊华秋色图》是()代画家赵孟頫的作品。

9.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他们分别是(),(),(),和()。

10.清代四僧分别是(),(),(),和()。

()是金陵八家之一,他的《》描绘的是南京()山。

11.地平线又叫做视平线,是在焦点透视中与观察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与()汇合处的()。

()点,中心消失点和()在最远的地方全都结束于这条线上。

12.大气透视是指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明暗对比逐渐(),明亮部分渐渐变(),深色部分渐渐变(),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

13.空间透视是指使画面深处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随着物体向远处延伸逐渐(),浅色部分(),深色部分(),直到所有对比()。

14.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技法。

是指用()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

界画适用于画建筑,15.与工笔画结合通称“”,我国古代界画的代表作有()代画家张择端的《》。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教案(全册)分析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教案(全册)分析

1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品精巧,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

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绚丽的漆器、典雅的瓷器无不反映出历代能工巧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本课选取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为代表,从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通过观察和探究这些工艺品的材料、造型和装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领略中国工艺美术的成就。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有所了解,领会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美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世界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审美趣味。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产生的原因,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讨论,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预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课件、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无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设计意图:以博物馆为主体线索,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文化。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考试概况
- 考试时间:XX年XX月XX日
- 考试科目:美术
- 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
考试成绩分布
根据本次美术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各分数段学生人数的分布如下:
考试优劣势分析
本次美术期末考试表现出以下优势和劣势:
优势
1. 高分人数居多:本次考试有大量学生获得90分以上的高分,显示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优秀表现。

2. 考试内容掌握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完成要求的
题目,体现了对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劣势
1. 低分人数较多:虽然高分人数居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
得分不足60分,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帮助。

2. 创作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创作题目上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继续加强创作能力培养与指导。

建议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劣势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
1. 针对低分学生,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创作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练和创作机会,通过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 评价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可以增加绘画作品评价的方式,通过绘画作品展和评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

结论
本次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期末考试整体表现较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加强。

通过针对性的辅导和改进措施,我们相信学生的美术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及答案解析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及答案解析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及答案解析在初二年级的美术考试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考察了他们的基础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创意思维。

了解这些常见题目及其解答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考试,并在艺术的学习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初二年级的美术考试题目通常包括素描、色彩、构图和艺术常识等方面。

首先,素描题目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考察了学生对形状、比例、光影的把握能力。

常见的素描题目有“素描一只静物”或者“素描一个人像”。

在素描静物的题目中,学生通常需要描绘一组静止的物品,例如一只花瓶、一组水果等。

解决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观察物品的轮廓和细节,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

接下来,确定光源的位置,并根据光影关系进行明暗的处理,这样才能使物品看起来更具立体感。

对于素描人像题目,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人物的比例和面部特征的准确表现。

通常可以从画出基本的脸部轮廓开始,然后逐渐添加五官,最后进行细节的调整。

面部的阴影处理也是重点,通过阴影来表现光的变化,使人物更加生动。

色彩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

常见的色彩题目包括“用水彩表现一幅风景画”或者“用油画表现一幅静物画”。

在面对这些题目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考虑色彩的搭配和层次。

比如,在表现风景画时,蓝色和绿色可以用来表现天空和树木,而暖色调则可以用来表现日落时分的光辉。

学生还需要注意色彩的渐变和过渡,使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

构图题目考察学生的画面安排能力。

常见的构图题目有“设计一张海报”或者“绘制一个主题插画”。

构图时,要考虑画面的平衡、中心点和视线引导。

比如,在设计海报时,标题和主要视觉元素应当放在显眼的位置,同时保持整体的视觉和谐。

学生可以通过草图先规划好画面的布局,然后再逐步细化。

艺术常识题目则涉及到对艺术史、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了解。

这类题目可能会要求学生回答“印象派的特点是什么?”或者“某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对于这些题目,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如印象派注重光影的变化,表现了对自然光的即时捕捉;而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则是他们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苏少版八上美术知识要点

苏少版八上美术知识要点

苏少版八上美术知识要点本文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些知识要点。

第一幅作品是唐代XXX的《江帆楼阁图》,画面中使用了大青绿色,描绘了盛唐时期江天浩淼、风帆溯流的景象。

第二幅作品是隋代XXX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之一,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士人们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

第三幅作品是北宋XXX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第四幅作品是南宋XXX的《云山墨戏图》,米氏云山善于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

第五幅作品是南宋XXX的《临流赋琴图》和XXX的《山径春行图》,他们的山水画都留出了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淼的空间,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

第六幅作品是唐代XXX的文人画,他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第七幅作品是元代XXX的《容膝斋图》和XXX的《富春山居图》,他们的山水画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

最后一幅作品是元代XXX的《鹊华秋色图》,画面中呈现了开阔的乡居景致。

9.《真赏斋图》是明代画家兼诗人XXX的作品,常描绘江南的XXX和文人生活。

他的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

XXX是作者好友XXX的私人园林住宅,建于无锡太湖边上。

10.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

比较着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也称为“吴门四家”:XXX、XXX、XXX、XXX;清代四僧:XXX、髡残、XXX、XXX。

此外,还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

11.《淮扬洁秋图》是清代画家XXX的作品。

他主张山水师法自然,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

他的作品有独到的构思布局和笔墨技法,着有《石涛画语录》。

《淮扬洁秋图》描绘了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全景布局别致,XXX弯弯,坡岸呈“之”状萦回蜿蜒,画面给人雅致明洁、渺远清旷之感。

12.《万山红遍》是现代画家XXX以XXX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进行的创作。

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评析审美艺术提升创造力

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评析审美艺术提升创造力

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评析审美艺术提升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初中生来说,美术教材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升。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进行评析,探讨其中所涉及的审美艺术教学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首先,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例如,在学习素描技法时,教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插图,让学生学习观察艺术家的线条运用、明暗关系等技巧。

通过这样的示范和实践,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敏感性和判断力。

其次,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中设置了多个创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各种艺术技法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性的实践。

例如,在学习色彩运用时,教材鼓励学生利用水彩、油画等媒体进行创作,培养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搜集和构思,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提升创作能力。

再次,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注重与生活、社会的结合。

教材中的案例和题材多样化,涵盖了自然风景、人物肖像、生活场景等不同主题。

这种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通过让学生将所学艺术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材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并在创作过程中挖掘新的表达方式。

同时,教材中也注重让学生了解艺术史和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教材中穿插了一些艺术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对于多元文化的兴趣,并从中汲取灵感。

总之,苏教版初二美术教材通过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与生活、社会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美术教育平台。

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水平,并在创作中发展独特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初二美术考试中常见的绘画问题解析

初二美术考试中常见的绘画问题解析

初二美术考试中常见的绘画问题解析在初二美术考试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系列绘画问题。

作为一位资深的绘画老师,我常常看到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扰。

通过分析这些常见问题,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比例失衡是初二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绘画中,人物或物体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

一些学生在绘制人物时,经常出现头部过大或四肢过短的情况。

这种问题通常源于对比例关系的理解不足。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基础的比例知识,如人物的头部一般占据整体高度的七分之一,以及使用辅助线来帮助确定各部分的比例。

不断的练习和观察优秀作品也是提高比例感知的有效途径。

其次,细节描绘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过于注重整体效果,而忽视了细节的刻画。

这不仅影响作品的真实感,也会导致作品看起来不够精致。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培养细致的观察力。

可以通过临摹经典作品或进行细节描绘练习,学习如何在作品中加入必要的细节,从而提升作品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另外,色彩运用不当也是初二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于绘画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些学生在选择颜色时,可能会因为对色彩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色彩组合不和谐。

这种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学习色彩理论来解决,例如学习色轮、对比色和互补色等基本概念。

此外,进行色彩实验和观察不同颜色在实际作品中的表现,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色彩运用技巧。

笔触技巧的掌握不够也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绘画过程中,笔触的运用能够极大地影响作品的表现力。

学生们有时可能会因为对笔触的运用不够熟练,而使得作品显得单调或粗糙。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学生们通过练习不同的笔触技巧,例如长短笔触、重叠笔触等,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同时,观察优秀作品中笔触的运用,也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笔触效果。

此外,构图问题也是学生们在绘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一幅画的构图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视觉体验。

八年级美术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美术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美术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试题出题从书本出发,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

大部分
题目难易适中,涉及面广,涵盖工艺、欣赏、建筑、绘画各知识点。

试卷是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前提下进行命题,题型多样化,涉及面广突出学生平时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从学生得分的情况来看,学生答题得分较高的是1、2、4、5、6、9、10、12题,
学生答题错误集中在13、15、20题,其中第13题正确率较低,这道题问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什么,学生把世界最早的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容易弄混,有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中国最早的藏书票,第15题主要错误是学生认为色彩表达只具有审美性,而忽略了这道
题问的是人类早期绘画的色彩表达。

第20题正确率较低,这道题考
察的是藏书票的一个构成,50%的学生把图形和图像这两个概念混淆。

技法操作题,得分率95%,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题目,只
有少数学生错误理解,要求上要以动物为主体图案,个别学生忽略了这一点。

今后美术教学的建议: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在传授美术知识概念时,要通过直观,形象手段转化抽象为具象,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能力水平,在美术技能传授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

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命题人:新福园中学----- 王肖云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1.色彩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2.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是:3.中国画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4.中国画“米氏云山”画派的代表画家是和米友仁5.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同源”,其中的“诗书画印”所指的四种艺术门类是:诗文、书法、、篆刻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达芬奇、凡·高、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2.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完整,但是却能流露画家的大量感受()3.“点彩法”是独特的绘画方法,《最后的晚餐》就是点彩法的代表作()4.风筝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艺术,山东潍坊被称为“中国风筝之乡”()5.风景画独成体系很晚,17世纪时,美国画家才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6.江苏省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清代瓷器高速发展,出现了“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8.蓝印花布、蜡染和扎染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艺术()9.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气,“骏马”代表成功()10.世界级博物馆包括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和法国的卢浮宫()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蒙娜丽莎》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C.拉斐尔D. 修拉2.画家齐白石最擅长画()A.马B.虾C.牛D.羊3.油画《日出·印象》的作者是()A.夏加尔B.徐悲鸿C.凡·高D.莫奈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代的著名作品A.唐B.宋C.元D.明5.“三停五眼”指头部()的比例A、正面B、侧面C、背面D、顶面6.唐三彩是唐代的陶器,其中()是主要题材A、骆驼B、马C、牛D、羊7.“中国结”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每一个结都是用()丝绳绾结而成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8.《向日葵》的作者凡·高是()的画家A.意大利B.法国C.荷兰D.英国9.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可以概括为()A、近小远大B、近窄远宽C、近大远小D、远近一样10.青花瓷是()以来瓷器的重要技术A.隋唐宋B.唐宋元C.元明清D.两汉四、造型表现(满分50分)认真观察这些小巷的图片,选择合适的绘画方式以“幽深的巷子”为题,创作1幅淡彩画,要求如下: ①构图合理,线条富于变化②既有细节表现,又有整体意识③能表现小巷的体积感和空间感④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1、红色、黄色、蓝色2、形状和空间3、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4、米芾5、绘画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2、√3、×4、√5、×6、√7、×8、√9、√ 10、√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A2、B3、D4、B5、A6、A7、A8、C9、C 10、C四、造型表现(满分50分)(略)八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命题意图龙泉中学----- 李广意一、填空题(满分10分,共5小题,每题2分)1.色彩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红色、黄色、蓝色【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色彩的基本认识,学习调色技能2.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三维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是:形状和空间【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立体与空间要素的理解3.中国画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中国画素养的认知4.中国画“米氏云山”画派的代表画家是米芾和米友仁【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认知中国画名家和体会中国画不同的风格和画风5.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同源”,其中的“诗书画印”所指的四种艺术门类是:诗文、书法、绘画、篆刻【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中国画基本知识的掌握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达芬奇、凡·高、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成就2.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完整,但是却能流露画家的大量感受(√)【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速写作用的感知3.“点彩法”是独特的绘画方法,《最后的晚餐》就是点彩法的代表作(×)【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体会画法的多样性4.风筝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艺术,山东潍坊被称为“中国风筝之乡”(√)【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民俗艺术5.风景画独成体系很晚,17世纪时,美国画家才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认知风景画发展史6.江苏省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陶瓷立体艺术的理解和感知7.清代瓷器高速发展,出现了“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陶瓷立体艺术的理解和感知8.蓝印花布、蜡染和扎染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艺术(√)【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民俗艺术9.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气,“骏马”代表成功(√)【命题意图及解析】理解中国元素·图案画的独特意义10.世界级博物馆包括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和法国的卢浮宫(√)【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民俗艺术三、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1.《蒙娜丽莎》的作者是(A)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 修拉【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成就2.画家齐白石最擅长画( B) A.马B.虾C.牛D.羊【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认知中国画名家和体会中国画不同的风格和画风3.油画《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D ) A.夏加尔B.徐悲鸿C.凡·高 D.莫奈【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认知印象派画风和画家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B )朝代的著名作品 A. 唐 B.宋 C.元 D.明【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研修宋代人物画极品《清明上河图》5.三停五眼指的是头部( A )的比例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顶面【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学生的人体学绘画知识6.唐三彩是唐代的陶器,其中(A)是主要题材A、骆驼B、马C、牛D、羊【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陶瓷立体艺术的理解和感知7.“中国结”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每一个结都是用(A)丝绳结而成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中国工艺品的理解和感知8.《向日葵》的作者凡·高是(C )的画家 A.意大利 B.法国 C.荷兰 D.英国【命题意图及解析】引导学生感知绘画巨匠凡·高9.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可以概括为(C )A、近小远大B、近窄远宽C、近大远小D、远近一样【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透视原理的掌控和理解10.青花瓷是(C)以来瓷器的重要技术 A.隋唐宋 B.唐宋元 C.元明清D.两汉【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陶瓷立体艺术的理解和感知四、造型表现(满分50分)认真观察这些小巷的图片,选择合适的绘画方式以“幽深的巷子”为题,创作1幅淡彩画,要求如下: ①构图合理,线条富于变化②既有细节表现,又有整体意识③能表现小巷的体积感和空间感④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评分标准:①构图合理,线条富于变化(10分)②既有细节表现,又有整体意识(15分)③能表现小巷的体积感和空间感(15分)④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感受(10分)。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与解题思路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与解题思路

初二年级美术考试常见题目与解题思路初二年级的美术考试是学生们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考试不仅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常见题目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探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考试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在初二年级的美术考试中,常见题目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和综合材料运用等几个方面。

素描题目通常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形状、比例和细节。

常见的素描题目包括静物写生和人物素描。

例如,考生可能会被要求对一个摆放在桌上的静物进行素描,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解题时,学生应首先进行详细的观察,确保对静物的形状和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通过轻描淡写的方式,先绘制出静物的基本轮廓,再逐步添加细节,最终完成素描。

重点在于细节的刻画和阴影的处理,通过明暗对比来体现物体的立体感。

色彩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常见的题目包括色彩搭配和色彩表现力的测试。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通过水彩画或色粉画的形式,表现出一个指定主题的场景或物体。

在解题时,学生首先需要对色彩的搭配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色彩方案。

其次,要注意色彩的层次和渐变,合理运用色彩对比和调和,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学生应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如色轮的使用和互补色的搭配,才能更好地完成色彩题目。

综合材料运用的题目则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类题目可能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材料,如纸张、布料、木材等,创作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解题时,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思考如何将不同材料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接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不同材料的优点,以实现作品的最佳效果。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艺术感知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考试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开放性题目,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自由创作一幅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中考复习资料整理1下列对中国的山水画表达错误的是(A )P1A山水画的目的是为表达山和水的美丽B山水画是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生感悟C山水画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D山水画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2中国画中以对自然的认识及对人生的感悟为主要内容的是( B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风景画3李思训和李昭道并称“二李”,是( D )的集大成者。

A水墨山水B米点山水C南方山水D青绿山水4( A )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其中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具有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A《游春图》B《江帆楼阁图》C《洛神赋图》D《溪山行旅图》5以下哪个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是北方山水的卓越画家?他的构图上分为了前景、中景、后景三段。

( B )P2A隋代展子虔B北宋范宽C北宋张择端D元代黄公望6“米点山水”始于( A ),儿子()继承父法,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

P3A南宋米芾米友仁B唐代李思训李昭道C北宋米芾米友仁D北宋黄荃黄居寀7马远和夏圭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改变五代以来的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 B )构图,而是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A散点式B全景式C平行式D平远式8因其构图多将景色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的画家是( D )A北宋马致远夏圭B南宋马致远夏圭C北宋马远夏圭D南宋马远夏圭9下列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的是(A )A《山径春行》B《临流赋琴图》C《云山墨戏图》D《真赏斋图》10( D )代山水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和境界,我们形容“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P4A唐B宋C元D明11《容膝斋图》是(A )代()的作品,描绘的是江南幽静清凉的景色。

A元倪瓒B元赵孟頫C南宋夏圭D明文徵明12下列对文人画描述正确的是( C )A诗人画的画B追求大青绿的意境C以诗入画,诗书画印结合D描绘的都是壮阔的河山13下列对文人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 )A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鼻祖流露文人思想,强调神韵,要求写实工整B.C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相结合D多文人士大夫之作14《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C )A元代展子虔B元代倪瓒C元代黄公望D元代赵孟頫15长卷《 A 》曾由明代吴洪裕收藏,因故分成前后两段,现前段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藏台北博物院。

A富春山居图B清明上河图C山水长卷D韩熙载夜宴图16元代赵孟頫绘制的《 B 》右边是尖顶的华不注山,左边承浑圆状者是鹊山。

P5A富春山居图B鹊华秋色图C溪山行旅图D云山墨戏图17 明清时期比较著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的有( A )A仇英文徵明沈周唐寅B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C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唐寅D唐寅文徵明周文宾祝枝山18下列关于清代四僧说法错误的是( D )A有弘仁髡残朱耷石涛B石涛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C《维扬洁秋图》画的是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D朱耷擅长花鸟画,尤其擅长工笔花鸟。

19关于《江山如此多娇》的作品解析错误的是( C )p7A这是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B作品是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所创作C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江南景色D采用全景式构图,是一幅“红色山水”,体现祖国江山的秀美20现代画家( B )的《万山红遍》系列是根据“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名句创作的。

A傅抱石B李可染C徐悲鸿D林风眠21关于取景框说法正确的是( D )P9A只有写生风景的时候才需要B束缚了我们的视野,写生时候不需要C画风景时不可以帮助我们选景构图D一个长方形方框,或者用手指比划成方框22下列关于树木的描绘说法不正确的是( D )P11A四季的更替,使树木发生了丰富的变化B荷兰画家凡高的《盛开的桃花》描绘的是春天的树C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秋天的树林》是写实风格的绘画D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是一幅完整的色彩作品23下列均是描绘城市家园的作品是( A )P12《林中小屋》英国彼得.多依格○《绿城》学生作品○21《六月的小区》以色列阿利卡○《蔚蓝色的江南风景》沈行工○43○○B○○○○C○○D○○A○4123432212324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镜像的大量感受。

速写不一定是完成画,它的最初目的是( A )p15A.记录信息、收录想法记录事物结构B.C.记录完整场景、人物信息D.收录画家的技法25下列关于速写描述正确的是( B )A一定要用速写本和铅笔B外出游玩时可以随时记录景色的变化C要力求完善,不能有失败和错误D不能记录画家感受,只能真实描绘场景26下列关于大气透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P17A所有风景画中一定要运用B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C是一种体现空间感的透视技巧D近处要符合透视规律,远处则不用27下列关于透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因为绘画是平面的,要想表达三维的物体就要画出形状和空间两方面B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几何透视,目的是表现物体的体积感C大气透视和空间透视为我们营造景物的气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D几何透视、大气透视、空间透视的透视规律都是一样的28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C )P18A地平线和观察者的视平线同一高度B灭点也叫消失点,是物体边沿线的延长线C成角透视中物体的边沿线向相反方向的那个灭点消失D焦点透视中平行于观察者的那一面不用向灭点消失29.《清明上河图》是具有记录功能的风俗画,其作者是(B )P20A南宋马远B北宋张择端C唐代李思训D北宋范宽30.《清明上河图》采用( A )透视,移步换景。

A散点透视B焦点透视C平行透视D成角透视31.关于《清明上河图》说法错误的是(D )A这是一幅界画,具有记录功能B这是一幅手卷作品,适合逐渐翻开观赏C它是研究北宋城市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D画中详细记录的是汴梁城内的市井生活32下列不属于中国画的装裱形制的是(C )A镜片B卷轴C开本D册页33.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纺织印染技艺,源于秦汉,从( B )之后开始兴盛起来的。

(题库70)A. 唐代B. 宋代 D.明代 D.清代34.下列是蓝印画布的制作工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题库81)④染色③刮白②刻板刮浆①.A ②①③④B ②③④①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35.江苏(A )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其蓝印花布技术是非常具有民族传统。

P26A南通B无锡C苏州D镇江36.蓝印花布的图案一般具有吉祥的含义,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下列不能运用在蓝印花布上的图案是( C )A喜上眉梢B福在眼前C青龙白虎D龙凤呈祥37.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的是( B )A蓝印花布B丝网印C蜡染D扎染38. 古代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是写在湿泥板上的( D )P30A象形文字B甲骨文C圣字书D楔形文字39.楔形文字是古代( A )发明的书写在湿泥板上的文字。

A苏美尔人B印度人C埃及人D中国人40.下列选项中( C )不是泥土经过烧制而成的。

A马家窑彩陶B龙泉窑瓷器C无锡大阿福D宜兴紫砂壶41.宋代瓷器工艺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 A )五大名窑。

(题库82)A 汝、哥、官、定、钧B. 汝、哥、官、越、婺C . 越、婺、官、定、钧D.官、定、钧、越、婺42.下列不是我国非常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间泥玩具的是( B )P31A无锡惠山泥人B唐三彩C天津泥人张 D 陕西凤翔泥玩具43.下列关于紫砂壶说法错误的是( D )P32A是中国的茶文化的专用器具之一,体现的是品茗养心的文化精神B最著名的是江苏的宜兴,著名的大师有程寿珍、顾景舟等C宜兴紫砂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D是一种用紫色的泥片工艺制作,烧制而成的瓷器44.陶泥成型塑造的手法有( C )P33拉胚○模具○泥条盘筑○泥片成型○捏塑○吹制○635142○○○B○○○C○○○○○D○○○A○63445133543521245.中国四大风筝产地:( A )(题库83)A.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B. 北京、天津、安徽、浙江C.安徽、天津、山东潍坊、湖南D.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潍坊46.《沙燕》是典型的( A )风筝。

(题库182)A. 北京B. 山东C. 天津D. 南通47.风筝的发明起源与( A )时代的木鸢和木鹊,传说鲁班九曾制作过它。

宋代以后出现了纸鸢,它比传说中的木鸢更轻,飞得更高。

(题库193)A. 先秦B.五代C.汉代D.西晋48.根据热空气原理飞行的民间玩具是( B )P36A风筝B孔明灯C纸飞机D竹蜻蜓49.风筝能飞上天是根据( C )原理,必须用引线牵引,依靠风力飞行。

A热空气B机械动力C空气动力D杠杆P38) D 关于西方风景画说法正确的是(50.A很早就出现独立的一派B17世纪已经成熟C17世纪荷兰画家风景画中人物还占有大量的比重D19世纪进入巅峰时期,出现了很多流派51.下列关于法国画家德朗的《威斯敏斯大桥》解析错误的是( C )A风景画不一定要再现,不一定要逼真,只需画出自己的感受B这幅画运用大量的对比色,所以显得非常活泼C树木画成蓝红两色显示出画家观察生活不细致D风景画在20世纪后逐渐走向多种风格52.( D )国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将伦敦城上空的大雾画成了紫色,结果引起了我们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

A法国库尔贝B法国莫奈C法国雷诺阿D英国透纳53.《雪中猎人》的作者是( B )A法国洛朗B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C荷兰鲁斯达尔D荷兰蒙德里安54.早期的风景画中一般带有人物,但不是画面主角,只是一种点缀。

下面几幅画中哪一幅风景画中没有人物( C )A《雪中猎人》B《海港日出》C《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D《林间小道》55.下列关于《日出.印象》说法错误的是(C )A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也是印象派的得名之作B表现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用蓝色和绿色来衬托黄色和橘黄色C这是一幅写生大自然,力求表现真实的作品D作品表现了模糊不清的场景,着重光与色的无穷变化56.关于印象画派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是欧洲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B印象派原为讥讽的称呼,源自1874年的一次“落选者沙龙”C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D这个画派的作品多表现的写实逼真,具有很高观赏性57.英国画家透纳在绘画中试图重新创造光线效果,而不是再现它,《 C 》将阳光在空气中颤动的瞬息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

A海港日出B辛格拉温的磨房C莫特莱克台地D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58.下列关于印象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印象派的口号是,画家应捕捉那些闪烁的缤纷色彩在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多变光线B印象派主张在褐色的基调上去寻求一些层次的变化C《睡莲》是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的早期作品,陈列于巴黎土伊勒里宫D印象派的作品使许多画家画家对绘画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促使人们写生大自然,画自己看到的东西59.《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作者是法国的( B )A西涅克B修拉C塞尚D勃拉克60.点彩派又称为( A )主张在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让观众的眼睛进行混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