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参观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殷墟爱国主义参观学习感悟
高三年级组刘念
记得刚来安阳时,很多同事都给我说安阳殷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名弘扬世界。
殷墟内充满了历史的色彩,能让你感受到古代商朝的风采,是很值得一去的。
于是,怀着对历史向往的心情,我参观了殷墟。
来到殷墟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扇红色的大门,横梁上赫然写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几个金黄的打字,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
进入大门,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吸引力,不知该先去那个地方看好。
心想,就跟着大家慢慢地、一一参观吧!
以前对殷墟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的知识,对殷墟的印象也只源于那古老的图片。
而今,当我置身于这一充满历史色彩的地域时,听着讲解员那从未听过的解说,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对殷墟的参观让我收获颇多,是我对中华文化与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次的了解,它们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公元前14世纪(正时奴隶社会制度),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安阳小屯村一带),在此建立了商代二百七十余年的都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稳定的国都。
曾时的殷都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
沿古老的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式的古代都城,城市布局规模巨大、严谨合理。
都殷时期是商王朝的鼎盛时期,在这里留下了辉煌绚烂,独
具东方特色的殷墟文化。
商朝灭亡后,周公平三监之乱,大迁殷民,使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为美丽的都城繁华散尽,逐渐沦为废墟,史称“殷墟”。
知道被考古学家们发现,才以现在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参观殷墟的过程中,处处都有牌子向参观者做简单的介绍,从这些文字中以及讲解员的解说中,我对殷墟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殷墟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殷墟由三部分组成:(一)、殷墟王陵遗址位于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亩(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宫殿宗庙遗址管理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4A旅游景区。
占地面积22.12公顷,房屋占地面积1392.34平方
米。
现有《殷墟发掘史展厅》、《妇好墓圹展厅》、《YH127甲骨窑穴展厅》、《车马坑展厅》、《殷墟博物馆》等陈列展馆,复原展示了十余座有代表性的基址。
(三)、洹北商城遗址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北部,其西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殷墟遗址,二者略有重叠。
城址略呈方形,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2.15公里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四周已确认有夯土夯筑的城墙基槽。
洹北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城址南北中轴线南段,显示出我国城市布局的早期特征,是城内核心部分。
其南北长500米以上,东西宽远不止200米。
宫殿区内现已发现大型夯土基址30余处。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基址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即著名的一号宫殿基址,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城址北部(宫殿区以北)近20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密集的居民点。
房址、墓葬、灰坑、水井密布其间。
我曾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看到过用泥做成的小人,是古时人们制作青铜器过程的反应。
当我看到殷墟中那些陈列的青铜玉器,特别是被称为世界青铜器之最的司母戊大方鼎时,我惊呆了,那么的大,上面雕刻的东西是那么的精巧。
或许,在现在制造这样一个方鼎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在当时,技术是那么的落后,这个世界之最是怎样造成的呢?不禁让我对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勤劳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在参观过程中,还有一处让我难以忘却,那就是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的妇好墓。
墓中的东西虽然被移走,但从那些陈列品中,就能想象出当时挖掘的场景。
在妇好墓
前,有一尊大雕像,就是妇好。
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
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
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
当我走近她时,总有一种敬畏之感,在她面前,感觉我是那么的渺小,她的威姿,震撼了我的心灵。
到殷墟不能不看甲骨文,它是中国汉字的鼻祖,通过了解,我知道了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望着那些被译过来的象形文字,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造字记录的情景,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先人们的聪明才智。
当领略过商朝的文化起源后,我有了解了他们的交通用具,当时人们是怎样旅行的呢?带着疑问,参观了殷墟车马坑。
殷墟车马坑-----中国古代最早的车马实物和道路遗迹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离开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了。
古文献中说
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本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殷墟博物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
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
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
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
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
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
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殷墟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内涵,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能表达的了的。
参观殷墟,仿佛游弋与历史的长河中,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的繁华古都,望着那一件件陈列的古代的从生活用品到军事武器,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管理制度,更能让你体会到他们聪明才干。
静静地看着那些列在展室里,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具,我第一次欣喜地感到,他们是如此的美,纹饰细腻,全身泛着柔和的雅致的绿色,甚至发着一种极其艺术的光环。
哦,原来铜锈的颜色配着那样细腻的纹理,竟也可以如此的优雅,原来枯燥的不是青铜器具,而是我内心对历史的匮乏。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曾经的天下大都会,二百七十余年激情燃烧的铿锵岁月,并没有轻得像一缕烟,依然留下了诸多让人暇想的见证。
三千余载的风雨沧桑,是何等的漫长,又是何其的短暂,曾经矗立起的那么多无法超越的高峰,如今,依然穿越于时空而存在。
墓地内华美的陪藏品与殉藏的累累白骨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的发展总有着它的必然吧,面对历史的厚重,我无言评说,只是为那些无辜的生命叹息,并深深感慨没有战争的和谐社会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并为维护和平与民族复兴而默默努力。
对殷墟的参观让我收获颇多,从课本到现实的过渡让我激动不已,那些前年的古物,那些千年的故事从前年的遗址中移到了我的脑海中,它们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时刻让我回忆起历史,时刻提醒我先人们所创造的价值,永远记住那段刻骨的,辉煌的中华历史。
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2018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