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头晕(偏)头疼和寰枢关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昏头晕(偏)头疼和寰枢关节
职业按摩师会经常遇到主要症状为头昏、头晕、头疼的患者。

有的人发病数月数年甚至更长。

虽然做过了各种检查,但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虽然做过了多种治疗,疗效却不明显。

因而长期遭受着疾病的折磨。

笔者总结了自2011年来的治疗经验,发现这些症状和寰枢关节关系密切。

标签:头昏;头晕;头疼;寰枢关节
一般资料:笔者以2011年至今六年间收治的具备1头昏2头晕3头疼三种症状一项以上者,共2768例。

其中除外525例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也就是非颈椎原因导致的头昏、头晕、头疼,剩余2242例做为统计样本,其中1614例(约占72%)具备如下特征:一,有上述三种症状一项以上;二,触诊检查手感枢椎棘突偏向一侧;三,偏向侧的枢椎棘突旁或(及)枕外隆凸上项线处有深压疼点。

四,头疼主要是后枕部闷疼或偏头痛。

为了便于表达,这里说的偏头痛,还包括半侧头部不舒服感,串麻感,沉重感,束紧感等等。

这些患者大多做过正侧位X 光片,有的还做过CT扫描,仅有156位患者被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约占9.6%。

其余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结论。

通常情况下,成人只有当齿突与两侧块的间距相差达3mm以上,寰椎前弓与齿突前间隙大于3mm时才被明确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况且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特征,甚至有的人也没有感到颈部有明显的不适。

但颈部触诊时寰枢关节周围多有深压痛。

张口位X片上或CT上齿突与两侧块的间距确实也是不等宽的,仅仅是不等宽而已,还算不上半脱位。

这种不等宽是寰枢关节发生了轻微的错动移位还是投照角度造成的影响呢?我们在治疗时又应该何去何从呢?我们的做法是:如果一个患者具备了头昏、头晕、头疼其中一项以上,手感枢椎棘突偏向一侧,寰枢关节周围及后枕部有压痛点。

我们就按照寰枢关节不正常或叫错骨鏠来予以纠正。

实践中发现,如果手感到棘突偏歪,其偏向的一侧则多有深压疼,也多伴有头昏,头晕,后枕部闷疼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偏头痛,其枕外隆凸上项线处,也就是枕大神经出皮下处则多有压疼。

手感棘突偏歪却没有任何症状者,仅仅是极少数。

我们把1614例具备上述特点的患者予以寰枢关节纠正。

方法:以手感患者枢椎棘突偏左为例,患者端坐于矮凳上,两腿伸直置于前方,医者立其左侧后方,让患者头部稍稍前曲,然后转向左侧,感觉接近极限时为止,医者用左肘弯部托起患者下巴,前臂和上臂夹患者面部,左手绕患者脑后扶住其左后枕部,右手拇指顶住患者枢椎棘突左侧,其余四指并拢置患者颈椎右侧。

姿势摆好后,嘱患者放松,然后将患者头部轻轻往上牵引,注意牵引过程中不要让患者头部发生低仰变化,晃动几下,感觉患者放松时,往左侧做一个小幅度闪动,同时右手拇指右推患者枢椎棘突,如果听到“咔嚓”声,则示手法成功,这时再检查患者枢椎棘突,其偏歪应该消失,椎旁的压痛点也多可立即减轻或消失。

头昏、头晕、头疼等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手法纠正成功后,建议颈托固定三到四周,以防再次移位。

据笔者本人的经验,如不固定则极易复发。

后续处理:寰枢关节纠正后,有的患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不明显,各种症状完全消失,则不需要继续治疗,只要患者固定好颈部防止再次移位即可。

如患者仍有后枕部软组织疼痛,或其他症状,可继续进行按摩或其他理疗,一般可在一周内炎症消失而痊愈。

有的患者在上项线内侧枕外隆凸处有明显的结节硬块,还可能继续导致偏头疼,可用拇指反复拨揉硬处,使该处肿胀,数天后硬块可随着肿胀消散而被吸收。

如果一次症状没有完全消失,可重复治疗三至四次,直到痊愈。

经过以上治疗,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404例,约占62.6%。

有效(症状减轻)199例,约占8.8%。

无效(症状没有任何变化)11例,约占0.49%。

典型病例一:王某某,女,18岁,学生。

就诊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主诉:5岁时摔伤后出现头昏及右侧偏头疼,至今已十二年。

到处医治无效,遂来我处进行按摩治疗。

查:枢椎棘突偏向右侧,椎旁压疼,枕外隆凸右侧软组织稍硬,压疼。

治疗:11月17日,纠正寰枢关节,然后颈托固定。

18日复诊,头昏、头晕已消失,偏头疼减轻。

治疗:对右侧上项线处硬块进行反复拨揉。

后未再来。

电话访问已痊愈并表示感谢。

病例二:杨某某,女,45岁,干部。

就诊日期2016年3月5目。

主诉:右侧头部放电样串麻三个月余,咳嗽喷嚏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一直在某大医院治疗未见好转。

颈部未曾有过明显的不舒服感。

在某大医院做的CT 上能够看到齿突稍稍偏向右侧。

但所出具的报报告单上对此并末提及。

只是提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

触诊检查:枢椎棘突偏向右侧,棘突旁压疼,右侧枕外隆凸处压疼,按压时放射至右颞部。

治疗:3月5日:先对枕大神经出皮下处用拇指反复拨揉,然后予以寰枢关节纠正、固定。

3月6目复诊,症状减轻大半,只是按摩处有些肿胀。

后又经三次按摩治疗而痊愈。

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长期从事单一工种。

工作单调,姿势固定。

或长时间面对电视、手机、电脑,麻将等等。

如果姿势不正确,头部长期偏向一侧,就会导致颈椎两侧韧带拉力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则出现椎体偏歪。

在颈椎各段中,旋转主要是靠寰枢关节,第3颈椎至第7颈椎段因为有钩椎关节的限制,活动度较小。

也正因为寰枢关节旋转的活动度最大,可能是这个部位发生错位最多的原因。

椎动脉穿行于寰枢椎的椎动脉孔,如果寰枢关节偏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就会压迫、牵拉椎动脉,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

头昏、头闷疼和头晕只是反映了供血不足程度的差异。

轻度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昏头闷,重则头晕。

当然椎动脉供血不足也还会导致其他症状,如眼黑、视力障碍、耳聋;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等;枕大神经发自C2神经后支,绕寰枢关节后上行,在枕外隆突旁上项线处穿过半棘肌及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至颈枕处皮肤,寰枢关节位置的异常,同样也可压迫或牵拉枕大神经,导致该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从而引起枕大神经刺激症状。

枕大神经分部广泛,可引起较多症状,如偏头疼,向颞顶部的放射疼,半侧头部束紧感,串麻感、沉重等等。

如果炎症反复发作,还可使枕大神经穿过的骨性纤维管肿胀硬化而变得狭窄,同样也会卡压枕大神经。

所以纠正了寰枢关节后如果还有偏头疼,就还需要反复按揉枕大神经出口处,以松解此处狭窄的骨性纤维管对枕大神经的卡压。

否则症状就不可能完全消失。

随着寰枢关节的纠正,头昏、头晕、头疼等症状多随之消失。

这能够充分证明,虽然寰枢关节还没有达到脱位或半脱位的程度,但确实也已经造成了脑供血不足和神经压迫刺激症状。

这种不能被现代仪器明确诊断的微小移位,也往往被内科医生误诊误治,针药无功,经久不愈。

而按摩师在这方面却有明显独特的优势。

按摩师以触诊为主要检查手段,凭手感就能判断出脊椎的偏歪,治则手到病除,为患者解除痛苦。

这也正是按摩业要大力发扬光大的靓点。

目前寰枢关节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正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日益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

所以人们在工作、学习、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时,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过长,姿势要端正,颈部不要长时间偏向一侧。

平时也要加强颈肩部的锻炼。

至于颈椎病中非寰枢关节因素,如压迫交感神经或颈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头昏;头晕;头疼,仅由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头疼多表现为枕部闷疼,没有枕大神经受刺激的症状--偏头痛,一般经过牵引按摩多能很快缓解。

笔者统计的颈椎病患者中非寰枢关节原因造成的头昏、头晕、头疼,其比例要远远小于寰枢关节造成的这些症状。

其比例大概占百分之28%。

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体会[J].张晓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09)
[2]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毛晔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05)
[3]中药浸洗合并灭滴灵片治疗手足癣40例临床观察[J].谭笑银,陈训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