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前两章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2.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3.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细胞信号转导: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5.信息传递:植物“感知”环境信息的部位与发生反应的部位可能是不同的,这就存在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部位的过程,即所谓的信息传递。

6.代谢:
第一章
1.半透膜:亦称选择透性膜。

为一类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其允许一些分子通过,限制另一些分子通过。

理想的半透膜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

2.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 .
3.压力势:指细胞吸收水膨胀,因膨压和壁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细胞液的水势增加的值。

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符号:ψp .
4.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 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5.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用ψs表示。

溶液中的ψs=-CiRT。

6.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7.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8.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9.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0.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液泡膜,故称跨膜途径。

11.渗透作用:指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2.根压: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称为根压。

13.跨膜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经过质膜的运输方式。

14.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1mol水中加入1mol某溶液后,该1mol水所占的有效体积。

15.化学势: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6.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是根据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在木质部中向上运输的学说,为H·H·Dixon与O·Rener在20世纪初提出的。

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17.皮孔蒸腾:指水分通过树干皮孔进行的蒸腾,占植物的水分蒸腾量之比例很小。

18.角质膜蒸腾:通过角质层的蒸腾。

19.气孔蒸腾:是水分通过叶片气孔进行的蒸腾,它在植物的水分蒸腾中占主导地位。

20.气孔频度:指1cm2叶片上的气孔数。

21.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22.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

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

(g.dm-2.h-1)
24.蒸腾比率(TR):植物蒸腾作用丧失水分与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值。

25.水分利用效率(WUE):植物制造1g物质所需的水分量(g)。

又称为蒸腾系数。

TR的倒数。

26.水分平衡:是指植物吸水量足以补偿蒸腾失水量的状态。

27.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28.水分内聚力:指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

在一般情况下,水分内聚力保证导管或管胞的水柱能够维持不断地在植物体内进行运转。

29.水孔蛋白: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

30.吐水:指植物因为根压的作用自未受伤的叶尖、叶缘通过水孔向外溢出液体的现象。

在作物栽培中,吐水多发生于土壤水分充足,空气温度较高时,通常以傍晚至清晨最易出现。

31.伤流:指从受伤或折断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

32.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收缩与细胞壁分
离的现象。

33.质壁分离复原:如果把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水势较高的溶液中,外部水分便进入细胞,使液泡逐渐变大,这样整个细胞便会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34.喷灌技术:是指利用喷灌设备将水喷到作物的上空成雾状,再降落到作物或土壤中。

35.滴灌技术:是指在地下或土表装上管道网络,让水分定时定量地流出到作物根系的附近。

36.径向运输:是指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运输到木质部导管的过程,即根系吸水。

37.轴向运输:是指水分在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至植物顶部的过程。

38.重力水: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土壤粒间的孔隙下降的水分。

39.毛细管水:是指存在于土壤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水分。

40.束缚水:土壤颗粒或土壤胶粒的亲水表面所吸附的水合层,植物一般不能利用。

41.吸涨作用:指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42.内聚力:相同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

43.张力:导管中的水流,一方面受到水势梯度的驱动,向上运动;另一方面水流本身有向下的重力作用。

这样上拉下拽,使水柱产生张力。

44.水分代谢:指水分被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排出这三个过程。

45.生理干旱:盐土中栽培的作物,由于土壤溶液的水势低,吸水困难,或者是原产于热带的植物低于10℃的温度时,出现的萎蔫现象。

46.萎蔫:植物在水分严重亏缺时,细胞失去膨胀状态,叶子和幼茎部分下垂的现象。

47.吸胀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原生质等物质的亲水性作用进行的吸水。

(衬质势)如:风干的种子。

48.渗透性吸水:具中心液泡的成熟细胞按照渗透作用的原理作用的吸水。

(水势)植物以渗透性吸水为主。

第二章
1.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2.灰分:将烘干的植物体充分燃烧,燃烧时,有机物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3.灰分元素:矿质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与灰分中,所以,又称为灰分元素。

4.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4.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3.微量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的元素。

4.溶液培养: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5.透性:细胞膜质具有的让物质通过的性质。

6.选择透性:细胞膜质对不同物质的透性不同。

7.胞饮作用: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8.被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液)跨过生物膜不需要代谢供给能量,是顺化学式梯度向下进行运输的方式。

9.简单扩散:
9.主动运输:转运过程逆电化学梯度进行,需要代谢供给能量。

10.单向运输载体: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跨质膜运输。

11.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12.诱导酶:是指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生成的酶。

13.生物膜:细胞的外周膜和内膜系统。

转运蛋白:包括两种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横跨两侧的内在蛋白,分子中的多肽链折叠成通道,内带电荷并充满水。

载体蛋白:跨膜的内在蛋白,形成不明显的通道,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转运物质。

单向运输载体: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跨质膜运输。

同向运输器:指运输器与质膜外的H结合的同时,又与另一分子或离子结合,同一方向运输。

反向运输器:指运输器与质膜外侧的H结合的同时,又与质膜内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两者朝相反的方向运输。

离子泵:膜内在蛋白,是质膜上的ATP酶,通过活化ATP释放能量推动离子逆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诱导酶:是指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生成的酶。

临界浓度:在营养元素严重缺乏与适量之间的浓度。

是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低养分浓度。

生理酸性盐:对于(NH4)2SO4一类盐,植物吸收NH4+较SO4-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液变酸,故称这种盐类为生理酸性盐。

生理碱性盐:对于NaNO3一类盐,植物吸收NO3-较Na+快而多,选择吸收的结果使溶液变碱,因而称为生理碱性盐。

生理中性盐:对于NH4NO3一类的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NO3-与阳离子NH4+的量很相近,不改变周围介质的pH值,因而,称之为生理中性盐。

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

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可消除单盐毒害现象,这种离子间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为离子拮抗。

养分临界期:作物对养分的缺乏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叫养分临界期。

再利用元素:某些元素进入地上部分后,仍呈离子状态,例如钾,有些则形成不稳定化
合物,不断分解,释放出的离子(如氮、磷)又转移到其它需要的器官中去。

这些元素
就称为再利用元素或称为对与循环的元素。

诱导酶:又叫适应酶。

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但如将其在硝酸盐溶液中培养,体内即可生成此酶。

生物固氮: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
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质外体:植物体内原生质以外的部分,是离子可自由扩散的区域,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部分,因此又叫外部空间或自由空间。

共质体:指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各细胞间的原生质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串连着,故称共质体,又称内部空间。

物质在共质体内的运输会受到原生质结构的阻碍,因此又称有阴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