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篇: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2006-4-14 阅读次数:1367
文章摘要提到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和分数
这是由于人们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造成的。
其实评价是一门艺术它伴随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对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对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本文就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教学评价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作用或价值。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
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在学生、家长、教师心目中很容易地把对学生的评价同考试、分数联系在一起。
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因此教师学生都应掌握必要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一从人的发展理论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
正确的评价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从人的心理发展看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是能行的。
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具体做法及效果
一评价要做到科学、准确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
非常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练、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
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等。
因此
教师不但要保证自身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性的评价对就对错就错一旦评判失误又不及时纠正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错误印象将难以抹掉。
二评价的常用手段——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精神等。
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一来自于他人的肯定
这是外在的激励二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
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们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以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学习动态结构。
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和幽默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你真行”、“这个见解很独特”、“你的作业全做对了如果写得再工整些就更好了”……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行的都有闪光点并不比别人差我也能学好数学。
于是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求知欲也就更旺了。
三评价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合理听取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通过对其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关心自身学业的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每学期开学我都在全班同学中搞调查问卷让学生把希望老师对自己怎样评价以及对老师有什么更高的要求都一一写
出来。
之后我认真拜读每一份问卷并分类做好笔记同时进行自我剖析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就按照同学们提出的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实施。
如作业分层任学生自主选择。
又如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也是按学生讨论制定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即采用300分制每一层100分如有错误及时订正后还可得100分。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自然形成再也不需要天天追着学生要作业、改错题等。
四评价的形式要多样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变“教师评”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权是被教育界所共识的。
现在人们大力倡导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甚至在作业的选择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
却忽略了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
如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
比如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应首先在学生间进行生生互评“我同意××同学的意见想再补充一点”或“我不同意××同学的观点我认为……”这样通过听取别人的评价自己再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把问题弄清楚同时增强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
师生互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而且更加接近了师生的心灵。
比如在新授课上我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故意把问题“复杂化”。
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评价很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您的方法太麻烦太罗索了……”等等。
我高兴地装出好奇的样子问“噢还有什么方法更简便呢”顿时课堂上活跃起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我的解法简便”、“我的……”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由于平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大大增强上完课、写完作业、测试完毕等同学们都会自觉地问问自己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字写的好不好哪些知识还没掌握等等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提高。
通过互评学生越来越感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合作意
识大大增强同时培养了学生取长补短、正确接受他人意见的好品质。
2、变单一性笔试为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测试与笔试相结合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单一性的笔试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近几年来我们正尝试变单一性的笔试为分析能力测试、计算能力测试和笔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
分析能力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由学生抓阄选择题目准备2分钟左右读题说出解题思路。
学校对每一环节均有明确的测评标准。
如读题是否准确流利思路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新且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这样的测试基于日常教学过程中长期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计算能力测试以竞赛形式出现由教师提前出好100道题包括口算和简单的四则式题包括简算一般规定十到十五分钟根据年级不同以用时短且正确率高者为冠军。
这种测试提高了学生口算能力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
我们还仍然坚持笔试因为试卷上各种形式、类型的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以上三种测试结束后我们综合每个学生的三项成绩为学生评定学习等级。
这样的测试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赞同和支持。
五评价的层次性“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学生很大的能力差别。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使分层教学全面展开这同时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展开。
如计算419+78这道题时我问“谁会计算这道题”同学们纷纷举手。
有学困生回答说“个位9加8得17十位1加7再加进位1得9结果是497。
”我立即给予肯定说“很好你计算很准确。
”对优等生答出一种简算方法我说“你的方法很简便再想一想还有别的更妙的方法吗”鼓励他们继续思考。
对一时没有说对的同学我会睁大眼睛用期待的目光注视他“是这样吗再想想。
”既否定了回答
又不伤自尊心。
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会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信任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四、结束语总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且以过程评价为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多采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体现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
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
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
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
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
有时你把他叫起来。
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
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
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
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
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
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
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
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
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
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
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
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
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
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
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
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
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
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第三篇:作文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文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上存在种种弊端。
例如,在评价目的上,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在评价标准上,采用统一的应试作文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在评价方式上,大都是分数加空泛的评语;在评价主体上,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在评价过程上,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真实的写作素材,是否做到了独立构思,是否有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
”这些论述虽然是针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但它也为如何进行作文评价指明了方向。
也就是说,作文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发展,不仅是指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是指作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评价目的上,由甄别选拔转变为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衡量一个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决不仅仅看他所教的学生考试平均分的高低,或者班里几个“尖子”获奖多少,而应该看他所教的学生是否都喜爱作文,是否把习作作为一种享受。
这正是作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不应该只是注重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情况和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而更应关注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掌握写作技巧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培优、提优,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情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在评价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个体标准”
传统的作文评价标准过分强调“班级成员参照”,而且往往以班级“尖子”学生的作文作为评价的参照,贬低或否定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这样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因此,在作文评价的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个体标准”。
“个体标准”是以每一个体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所确立的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
例如,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严一点,让他们永不满足;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
这种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因而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加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三)在评价方式上,由空泛的批评转向有效的激励
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变“揪错”为“觅优”,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
如果所教班级的学生都爱上了作文,还愁作文考试过不了关?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练出来的。
要想帮助学生实现由害怕写、不愿写到乐意写、自觉地多写的飞跃,关键要看教师是否能正确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作文档案,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发展的轨迹;可以汇编班级优秀作文集,并装订成册后发给学生,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园地;可以鼓励学生汇编自己的作品集,由学生自己设计封面、版式,由学生自己请家长、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写序言。
这样做,一可以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在评价主体上,由单向评价转向多向评价
作文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体学生的精神需要。
可见,作文评价不光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并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学会评价。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的作文下个评语、打上等级,然后由教师参照学生的自评,写出赏识性的激励评语,还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进行相互评价,促进他们共同提高。
(五)在评价过程上,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新的作文评价理念要求从原来只注重作文文本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也就是说,要把作文评价贯穿在作文的全过程。
例如,作文前要考察学生是否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及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到这些材料的;作文时,要考察学生是否做到独立构思,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文后,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真正使作文教学的过程成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过程。
总之,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的评价对作文教学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标准、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过程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成绩的提高。
所以说,作文教学的评价观一定要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中转变过来。
第四篇:改革学生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学生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而学生评价又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作用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被评价者虽然在评价的时间和空间上介入不多,但对测评成败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被评价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活动能否顺
利进行等,都产生直接的影响。
日本女子大学教授梶田叡一认为,评价对在接受教师评价的学生身上实际产生的影响往往超过教师的期望或意图。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实践中,我们更多地从教师教学的需要出发来设计评价方案,但被评价学生对评价是怎么看的却往往被忽略。
我们经常忘记认真倾听他们对评价的看法,对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往往采取漠视和忽略的态度。
对教育评价中小学生主体的缺失、对学生被评价心理的忽视与我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作为教育质量的主要载体,作为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
教育评价要真正得到改革,就必须扎根于学生的需要。
评价仅仅依靠教师的热情是没有用的。
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缺失,是制约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
评价与学习具有不可分性,两者相辅相成。
当我们在进行评价改革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怎样的评价对学生是最有效的?评价如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获得这些答案,就必须了解被评价者的心理,因为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的真实心理感受、需要和满意度对评价效果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如果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都没有紧紧扣住学生这个主体,那么一切的评价改革都只是专家学者或教师们心中的理想蓝图而已。
要想真正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把学生需要和评价改革统一起来。
我校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改革的对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更新评价理念,确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
实践中,我们结合有关教育评价理念的学习,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分析原评价中的不足和问题。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以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