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31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第1题:
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题: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
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

A.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的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
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 )。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其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6题:
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判,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面哪位心哩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8题: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9题:
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立看几小时电视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1题:
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2题: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好名次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3题:
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人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4题:
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5题: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

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6题: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低的水平
D.中等水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7题:
其目标是得到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8题:
一般来说,( )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9题:
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是(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0题:
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1题:
某一学生怕老师说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2题:
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
D.强化要及时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3题:
“诱因对比效应”研究表明什么情况下后继强化有效?( )
A.前后两次强化等值
B.前面的强化大于后面的强化
C.前面的强化小于后面的强化
D.后面的强化与前面的强化无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4题:
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力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

A.高
B.低
C.与力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5题:
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

A.归因于能力
B.归因于努力
C.归因于任务性质
D.归因于运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6题:
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性质
D.运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7题: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

A.学习方法
B.能力
C.努力
D.运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8题:
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

A.50%
B.60%
C.70%
D.8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9题:
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 )。

A.学习压力
B.学习兴趣
C.学期期望
D.学习知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0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
B.学习兴趣是通过教育机制加以培养形成的
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不大
D.培养兴趣可以本着“一刀切”的原则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
第31题:
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口号。

代表此浪潮的教育思想是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

理由: (1)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的口号。

他们高唱人的理性、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以“理性”的旗帜对抗宗教迷信和盲目信仰,要求开启人们的理性,改革教育制度,使教育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当时欧洲形成了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国家主义三大教育思潮。

(2)理性主义是启蒙学者的共同信仰,他们相信理性的力量,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神学、权威崇拜、盲从、压抑;要求发展人的理解力、判断力、培养信念;代表人物是康德。

康德的主要教育思想反映在《康德论教育》。

(3)自然主义代表人物是卢梭,代表著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漪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

强调人性本善、强调归于自然是自然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强调了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重点。

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是正确的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4)18世纪中期伊始,启蒙思想家们就在为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和实际化而呼告,其中以英国的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拉夏洛泰和狄德罗为代表。

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国民教育论》(拉夏洛泰)。

详细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时代教育的演进。

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启蒙思想家们将知识和理性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新教育”的构想有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国家主义;教育世俗化与国家教育体制的萌芽;中等教育的革新;
高等教育业发生了演变。

考生需要掌握蒙思想衍生出来的各种思潮、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核心观点。

第32题:
洛克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培养绅士。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正确。

洛克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

绅士既要有健壮的身体,又要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绅士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体育,主要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健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洛克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和绅士教育的灵魂。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榜样、练习对行为习惯的作用,强调说理的作用。

认为学问只有辅佐品德的职能,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

洛克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三育的教育思想体系。

由于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中重视古典内容、轻视实际知识学习的不满,他对学校采取了否定态度。

因此,洛克认为绅士教育的培养不能通过学校教育。

能通过家庭教育。

因此,此命题正确。

详细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33题:
夸美纽斯主张设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正确。

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教育接受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

为了实现普及教育的理想,夸美纽斯呼吁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鼓励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以无比的热情献身普及教育事业,恳请学者和神学家们促成普及教育事业。

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并在每个时期设立相应的学校:(1)婴儿期,设立母育学校;(2)儿童期,设立国语学校;(3)少年期,设立拉丁语学校;(4)青年期,设立大学。

因此,此命题正确。

详细解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夸美纽斯的思想理解和掌握情况。

夸美纽斯除广为认知的教学原则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还论及普及学校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等。

简答题
第34题:
简述怎么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转变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详细解答:
第35题:
简述什么是原型启发。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原型之所以能起到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或相似处。

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发现某种原理,从而找到解决的新方法,某一事物能否充当原型并起到启发作用,不仅取决于该事物的特点,还取决于问题解决的心理状态。

只有在问题解决者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但又不过于紧张的状态时,才容易产生原型启发。

所以,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酝酿时期。

详细解答:
第36题:
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①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巾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养而不敦,重养轻教;宠严失度,方法不当;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家长生活作风不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

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

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6第二,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差或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对他们冷淡、歧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一定的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缺点和错误的发展。

第三,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③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看,我们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不能低估。

(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

不良品德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学生分不清是非、善恶,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总之,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有的是从认识开始的,有的是从情感、意志开始的,有的则是从行动开始的。

②缺乏道德情感或情感异常。

品德不良的学生缺乏道德情感,他们往往是爱憎不分,好恶颠倒。

例如,认为给他一点便宜的人是“好人”,认为严格要求和管束他的人可恶。

他们同教师、父母和其他一些关心他们的人情感对立、存有戒心,而与他们的“伙伴”却情感相投。

③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

详细解答:
第37题: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

这一时期,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是很重要的精神良药,教师和家长应做好方面的工作。

(2)转变阶段: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

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新人,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

反复的情况也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出现的大倒退。

(3)自新阶段:这是指不良品质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变之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对那些已经转变的青少年要倍加关心和爱护,充分的信任、热情地鼓励,逐步提高要求、不断引导前进,任何歧视与翻旧账的言行都是极为有害的。

详细解答:
第38题: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前):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4、5—7、8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

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3)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

也称道德相对主义。

详细解答:
第39题:
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基本心理性欲框架,但他又把弗洛伊德的理论展到整个人的一生,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或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他把人格的发展看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

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完成的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

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不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

不同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或人格发展的结构基本相同,都要经历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婴儿在本阶段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和疑虑。

儿童在本阶段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是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儿童在本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

儿童在本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是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
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他提到在这一阶段有“合法延缓期”,是指在儿童期后的青年在此时觉得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在作出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大约到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是老年期或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自我完善感对失望感。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他认为上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顺利通过,但是如果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的不好,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中得以完成。

同时他认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然有可能产生已解决的矛盾。

(2)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都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艾里克森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他从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历程;艾里克森的理论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的发展实际,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发展的心理学家。

详细解答:
分析论述题必答题
第40题: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有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

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人主要通过这三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这三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

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对发生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同时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就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他主张要改革和重编基本课程的教材,要把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

详细解答:
第41题:
分析认知结构理论对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的阐释。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理解它与许多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

简单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
样相互关联的。

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那些看来似乎无关的新的事实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与他已有的只是也是有关的。

并且,布鲁纳论述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2)学习的准备性。

布鲁纳认为,学校过去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

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3)直觉思维的价值。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都注重培养分析思维,而直觉思维则与分析思维不同,它是以熟悉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以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和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重视而又重要的特征。

他认为应该鼓励“猜想”在直觉思维中的重要性。

(4)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外来目标。

因此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详细解答:
第42题:
通过分析影响学习论流派的各种哲学观点的合理成分与不足之处,论述不能以建构主义观作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唯一哲学基础的理由。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从心理学历史上看,影响学习论流派的哲学观点大致有两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前者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在其影响下,心理学中出现了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派别,对动物的学习,人类的机械学习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个研究忽视了人与动物、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区别,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理性主义注重人的理性思考,注重人的先天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格式塔学派、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都受理性主义的强烈影响。

这些学派对人类的高级学习做了深入研究、突出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不同的地方。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哲学观点产生的心理学流派各有长处但都不全面。

难于对人类的复杂学习作出全面的描述。

学生在学校中仍有一些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需要与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揭示的规律来学习,建构主义对这类学习是排斥和忽视的。

总之,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只能解释学生学校学习的一部分,不能解释全部,不能将其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唯一哲学基础。

详细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