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咏史怀古类(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咏史怀古类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
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划军事。
很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
②简书:指军令。
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③储胥:军用的篱栅。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衬托手法,通过对“猿鸟”和“风云”的描写,突出诸葛亮的威严。
B.颔联肯定诸葛亮运筹谋划的军事才能,敌人最终乘坐驿车投降。
C.本诗打破时空界限,既凸显诸葛亮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又交代蜀国败亡的原因。
D.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2.清何焯评价此诗“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如何运用抑扬手法及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游凤凰台
刘一止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①,风云气象通寥廓。
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②。
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注】①“二水”两句化用自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
中分白鹭洲”两句。
②从:听任。
教:使。
却:助词。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由远景入题,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在凤凰台上所看到的金陵景象。
B.“风云气象”紧承上句,其中“寥廓”一词为旷远辽阔之意,是词人对所见之景的感受。
C.下片前两句极写六朝古都金陵过去无比繁华,与下句“从教雨打风吹却”形成对比。
D.首尾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先从大处着眼,境界宏大,又有对细节的刻画,格外动人。
4.有人评价,作金陵怀古词者,几乎没有不嗟叹南朝兴亡的,而本词独能超然其外。
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卢挚①
道南宅岂识楼桑②。
何许英雄,惊倒孙郎。
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
昭代③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
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注】①卢挚,元朝人,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
他是元代初年仕途亨通、身居高位的文人,但他目睹元朝社会黑暗,暴虐统治,写下许多散曲。
②道南宅,代指周瑜;楼桑,代指刘备。
③昭代:清明年代。
5.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三句,作者于京口遥想历史往事,“岂识”“惊倒”二词,充满着对汉祚将尽而全力扶助朝廷的刘备的敬佩之情。
B.“汉鼎”三句概括了从统一走向分裂、朝代急剧更替变化的过程,其中“鼎”是王室的象征,“弹指”表现了速度之快。
C.四方车书滚滚而来,看似清明的时代,内里潜藏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北溟鱼”用典,喻英雄浮海吞江,不甘沉寂。
D.小令没有元曲中常见的俚语和调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显得豪迈俊朗、激昂慷慨。
6.此曲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之作,但两首作品结尾三句抒发情感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荆门道怀古①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②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赴朗州途径荆州之时。
②〔麦秀〕《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使用粗笔,勾勒出南国今日荒凉破败的景象,“宋台梁馆”暗示昔盛,“尚依稀”
突出今衰。
B.“麦秀”一典,写箕子路过殷墟时生发的黍离之悲,其情景与诗人路过南国古都时相似,表达的情感也一致。
C.“古道”“空城”“宫井”“荒陵”本是静态的事物,但诗人却在其中加入动态的场景,动静协调,更显景象凄凉。
D.庾信思念江陵是枉费心思,诗人牵挂长安也是如此,这抒发了诗人对政局腐败、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8.清代屈复在《唐诗成法》中评价此诗说:“得第三句,全首灵动。
”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①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李纲因其抗金主张不合高宗意旨,被贬万安
军(今海南万宁)安置,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北返至江西鄱阳作此词。
②玉树:指《玉树花》曲,南朝陈后主制,被后人认为亡国之音。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三四句言曾经的《玉树花》已不复闻,只有古寺钟声还在,今昔对比,令人嗟叹。
B.“苒苒惊时月”以一“惊”字凸显六朝衰亡之快,引出下文对当今“兵戈凌灭”的反思。
C.“江树森如发”喻江边树木繁茂的景象,与前文六朝变迁的人事形成反差,让人心潮起伏。
D.“谁念”体现作者遭受打击后的孤独凄凉,“此志应难夺”又表现他顽强执着的生命底色。
10.《四库全书》中评价李纲诗词注重气格,诗风“古朴深沉,光明磊落”。
请结合诗句对此风格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庭芳·赤壁矶头
(南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
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
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
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波。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
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
明日片帆东下,沧州上、千里芦花。
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乘船两度经过赤壁,虽感此处景色美好,但美景并不能化解内心的忧愁。
B.上阕用典,“风流处”化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C.“片帆”即孤舟,暗示人物处境,“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用法相似。
D.本词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先抒情,后叙事,实写内心情思和返乡生活。
12.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皆为登临赤壁所作,两首词在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①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①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由大处着笔,气势十足,既紧扣“西湖怀古”这一词题,又引出下文对西湖优美风光的具体描述。
B.“临堤台榭”六句寥寥几笔,由堤到楼,由湖到山,尽写西湖之美。
游人如织、歌吹飞扬的景象跃然纸上。
C.“力士推山”三句写出诗人希望借助神力变西湖为农桑地的愿望,也暗含自己致力农耕愿望的难以实现。
D.结尾写到抗金名将岳飞,既与上阕“一时豪杰”形成对比,又照应下阕前三句,从中可见诗人鲜明的情感态度。
14.本词与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都写到“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其作用却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唐】杜牧①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崔橹②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杜牧,唐代诗人,大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
②崔橹,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宣宗大中年间(847年—860年)登进士第,曾做过棣州司马。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晚唐诗人的创作不只一次以华清宫为题材,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华清宫已成为唐朝由盛转衰历史转折点的见证地。
它与“铜雀台”“乌衣巷”一样,都成为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
B.杜诗中记录了朝廷使臣到安禄山管辖地渔阳探查消息之事。
“黄埃”既描写了探使一路奔波转回长安复命的情景,又象征着叛乱将临的战争之兆。
C.崔诗中的“明月自来还自去”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事物并不体恤人世沧桑。
D.这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有特点。
杜诗在冷静的叙述中不着一字议论,但暗含褒贬态度。
崔诗用“更无人倚玉阑干”直抒胸臆,将作者的情绪态度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
16.这两首诗的题材相同,但内容和情感各异,请结合诗句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
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②貔虎,貔和虎。
亦泛指猛兽。
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写出了吴蜀联军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B.“一鼓困曹瞒”与苏轼《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词的结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是以人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D.词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所见与所感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18.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瑜和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陈人杰
予弱冠之年,随牒江东漕闱①,尝与友人暇日命酒层楼。
不惟钟阜、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准如席,亦横陈樽俎间。
既而北历准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
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
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
因诵友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
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丽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送鼓毕。
原夫辈①,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③!
[注释]①随牒江东油闱:指参加江东路消漕司举办的牒试。
②原夫辈:文墨之士,多用于蔑称。
③毛锥:毛笔。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序叙述诗人自参加牒试到游历江淮山川和历史古迹的经过,并交代了写作本词的原因。
B.词的上片由物及人,总叙词人游历江淮荆州的豪情壮举,与“归来也”由人及物相互应和。
C.“扶起仲谋”三句,既表达出词人对孙权、刘备的仰慕,又借对刘踪的鄙视反衬孙、刘。
D.词句“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讽刺朝廷只纸上谈兵,无救国良策的窘态。
20.古人曾用“悲而壮”评价词作的情感意蕴,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五丈原武侯庙
(金)郝中
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
三分①岂是平生志,十倍②宁论盖世才。
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
夜深老木风声恶,尚想褒斜③万马来。
[注]①三分: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相见时,即定下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略计划。
②十倍:刘备临死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③褒斜:即褒斜道,诸葛亮伐魏多次由此道出兵。
诸葛丞相庙
(唐)武少仪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①,始见才吞亦气吞。
[注]①宣王,指司马懿。
诸葛亮出兵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
2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诗和武诗题目不尽相同,但都是诗人拜谒武侯庙有感而发所作的咏史怀古诗。
B.郝诗中武侯庙内诸葛亮的壁画已不可见,而武诗中武侯庙内的神像却栩栩如生。
C.郝诗颈联下句写残毁的碑石上已生满了青苔,从中可以看出武侯庙的破败荒凉。
D.郝诗尾联运用想象,通过深夜风吹林木之声想到当年蜀军北伐时万马奔腾之景。
22.这两首诗都是感怀诸葛亮之作,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现诸葛亮的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算山①
陆龟蒙②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馀骑骋龙媒③。
何如今日家天下,闾阖④门临万国开。
[注]①算山:位于今浙江宁波附近。
②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
风雨飘摇的时局中。
③龙媒:骏马。
④阊阖: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朝廷等。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算山一带险固的地理形势,接着点出唐末的藩镇借此有利地势割据一方的时局。
B.颔联叙述周瑜用计谋大败曹军的史实,“清宵定”与“白昼灰”对举,表现了曹军覆灭之快。
C.颈联承接上联,写东吴政权从三千骑起家、延续五十八年的历史,为结尾抒发感慨作铺垫。
D.尾联卒章显志,期盼唐王朝再次出现万国来朝的繁荣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统一的渴望
24.本诗与李白《蜀道难》都有对山川险固的描写,请分析这两首诗相关描写的意图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提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
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
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②南服:南方较偏远地区。
2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首联都照应题目,直接写岳阳楼,但切入点不同,前者以岳阳楼的位置切入,后者强调其影响力。
B.两首诗歌颔联都紧承首联,描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想。
但前者借助“吴蜀”一词使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
C.两首诗都融登楼、观景、抒情为一体,在意境营造和情感抒发上特点鲜明,与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相似。
D.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基本相同。
但从颈联看,前者不远万里来游览与后者双鬓斑白相较,多了轻松闲适之情。
26.两首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7.下列选项中,对上词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显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赞扬;表明作者对如今朝廷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的不满。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既体现了作者对刘裕北伐军容之盛状的仰慕和赞扬,又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北伐的雄心壮志。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语气强烈,满腹积郁喷泻而出,与“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愤异曲同工。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既体现了作者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的热情;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是作者沉郁悲愤的表达。
2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词人引用的一个典故。
请简要解释这个典故的意思,并说明词人用典的目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么令•金陵怀古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宋高宗建炎二年十一月,李纲贬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建炎四年八月北返至江西鄱阳作此词。
2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写长江千里奔来,烟波浩渺,与王安石的诗句“千里澄江似练”,意境迥然不同。
B.“玉树”指《玉树花》曲,这首亡国之曲已听不到,只有舒缓的古寺钟声在鸣响。
C.词人遭受贬谪,但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匹夫不可夺志,词人抒情明志,格调高昂。
D.结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用渔翁的形象表达词人磊落之气、坚贞之节,颇有余味。
30.本词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写到了月之圆缺,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3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句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32.写出本词词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词眼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①连朔漠,独留青冢②向黄昏。
画图省识③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五美吟·明妃(其三)
林黛玉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注】①紫台:汉宫,宫廷。
②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③省识:认识。
3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首联气象雄伟,杜甫为了抬高明妃形象,用“群山万壑赴荆门”的雄伟气象来侧写昭君,烘托她的出生地。
B.《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颔联中“连”字写出向汉之心,“向”字写出出塞之景,与首联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写尽昭君一生悲剧。
C.黛玉诗中“红颜命薄古今同”承“出汉宫”三字,“古今同”将古与今、个体与群体联系起来,既咏昭君,又是自伤,更是对大观园中女子命运的哀悼,即所谓“万艳同悲”。
D.《红楼梦》中宝钗对黛玉此诗赞不绝口,认为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理由是黛玉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汉元帝,认为主要是元帝相信画工导致了昭君的悲剧。
34.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评论“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
咏史诗亦是如此,这两首诗歌都通过议论昭君出塞,流露出个体的悲叹,请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尽悄然”和“遍山川”正反对比,表现了武昌城的荒凉景象。
B.诗人回望历史,追忆了武昌当年的繁华盛景,充满了怀古伤今之幽情。
C.颈联描绘了秋雨漫漫、蝉鸣不断、大雁南飞之景,烘托了冷清的氛围。
D.本诗从历史遗迹转到眼前之景,最后又抒发感慨,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36.诗歌“空见芦花一钓船”中“空”字的运用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
郑燮
淮水东头,问夜月、何时是了。
空照彻、飘零宫殿,凄凉华表。
才子总缘杯酒误,英雄只向棋盘闹。
问几家、输局几家赢,都秋草!
流不断,长江渺。
拔不倒,钟山峭。
剩古碑荒冢,淡鸦残照。
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
问孝陵、松柏几多存?年年少!
3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从月下遗迹联想到了历史烟尘中的英雄,认为他们最终都将衰亡。
B.词人认为江山不改,正如不绝江流和不倒钟山,而人事却有起落浮沉。
C.词中“淡鸦残照”一句的表达方式,和杜甫《望岳》的最后两句不同。
D.这首词以明快的笔触描绘南朝旧都破落荒凉之景,含隐微的愤世意味。
38.本诗三个“问”字句蕴含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