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井子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井子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
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读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1)—(3)题。
(1)P地的气候特点
A.全年温和湿润
B.年均温在0℃以下
C.全年高温多雨
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2)七月Q地比P地()
A.人口密度大
B.黑夜时间长
C.日出时间相同
D.平均气温高
(3)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填海造陆
B.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参考答案:
A B C
P地为南美洲南端,为微带海洋性气候,故A正确。
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纬度更高的Q地黑夜更长。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乙半岛海岸附近雪崩现象严重,引起海岸线的变迁。
2.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需求
D. 政策
参考答案:
C
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故选C。
3.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 资源的数量
B. 人均消费水平
C. 区域开放程度
D. 科技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
B
资源的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错;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故B对;区域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故C错;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D错。
故选B。
4.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参考答案:
C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为热力环流,故选C。
5. 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 楼高的3
倍
C与楼高相等 D 楼高的4倍参考答案:
C
6. 大气的能量源泉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地球内部
参考答案:
A
大气的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大气的能量源泉。
7.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有可能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8.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读我国东部某地 2006~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总数达到顶峰的年份大约是
A. 2006 年
B. 2010 年
C. 2012 年
D. 2014 年
4.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
A. 一直上升
B. 先升后降
C. 先降后升
D. 一直下降
参考答案:
3. C
4. D
【分析】
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
3题详解】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故2012年人口最多。
C正确。
【4题详解】
图示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负数,人口自然增长始终在减少,D正确。
【点睛】本题以我国某省人口变动情况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图表资料的解读。
解题时应注意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9.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下图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①~④为二分二至),读图回答,图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②到①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
C.②位置时,全球昼夜等长
D.由④到③时,深圳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
B
读图,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看到的是地球北极,所以图示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是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现象。
此时是11月份,地球靠近冬至日,即④代表冬至日,②代表夏至日,①代表秋分日。
由①到④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A错。
由②到①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B对。
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C 错。
③代表春分日,由④到③时,深圳昼短夜长,D错。
10. 读图,回答下题。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 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 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 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直射点在④处时,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①位置到⑤位置,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为1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11.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黑龙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⑤
B. ⑥
C. ⑦
D. ⑧
参考答案:
30. A 31. B
试题分析:
30. 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河流的径流量较小;长江位于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说明是气候(降水量)对河流径流量的作用,故A项正确。
31.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成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属于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影响,故B项正确;⑤表示气候对地貌的作用;⑦表示地貌对河流的影响;⑧表示土壤对地貌的作用。
12. 左图是“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右图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右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右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 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 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 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参考答案:
4. B
5. C
6. A
4.读图乙,②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
人口增长快,负担重,生活贫困,破坏环境获取粮食或能源,导致环境退化。
环境退化,粮食产量低,生活贫困,人口素质低,靠子女养老,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B对。
5.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是三低模式。
图乙中,①是高高低模式,A错。
②是高低高模式,B错。
③是低低低模式,C对。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是发达国家,D 错。
6.④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A对。
该国人口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B错。
人口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C错。
人口总数在减少,但不是总数太少,D错。
13.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32. 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33. 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32. B 33. C
32.当黄赤交角为24°1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
据此分析选B。
33.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更替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
据此分析选C。
14.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03—2004年
B. 2006—2007年
C. 2011—2012年
D. 2007—2008年
7.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 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
D.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参考答案:
6. C
7. D
6.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故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1~2012年。
7.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得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5. 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和厚度最大的是()
A.下地幔和内核
B.内核和上地幔
C.外核、地核
D.软流层和内核
参考答案:
C
16.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参考答案:
A
17.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题。
2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2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参考答案:
C A
18.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是
①以雇员在2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生产过程大多是相对集中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9.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的迁移
5. A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高—低—高
B. 低—低—低
C. 高—高—低
D. 高—低—低
6. 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
A. AB
B. BE
C. DE
D. AE
参考答案:
4. C
5. C
6. D
【4题详解】
斜线部分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差值,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A阶段:人口的增长状况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正确;BC阶段处于高—低—高增长模式;E为低—低—低增长模式。
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原始型和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中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对应图中AE两个阶段。
故选D。
20.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宜居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行星的体积
B. 宇宙辐射的强度
C.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D. 适宜呼吸的大气
4. 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 日照条件稳定
B. 有原始海洋
C. 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参考答案:
3. C
4. D
3. 材料主要反映日地距离适中,故使宜居带内行星表面的温度适中,C正确。
21. 一旅行团乘飞机于5月1日17时由上海(东8区)飞往旧金山(西8区),途中飞行14小时,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是()
A.5月1日15时
B.5月1日3时
C.5月2日3时
D.5月2日15时
参考答案:
A
22.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贫困县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25. 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
A. 减缓道路坡度
B. 联系更多村落
C. 提升行车速度
D. 开发煤炭资源
参考答案:
24. B 25. C
24. 高速公路以直达运输为主,线路平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城市。
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③,线路平直,B 对。
线路④、①太长,线路弯曲,A、D错。
线路②较弯曲,C错。
25. 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线路平直,有利于提升行车速度,体现高速公路的优势,C对。
线路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减缓道路坡度不是主要原因,A错。
联系的村落少,B 错。
沿线没有煤炭资源分布,D错。
23.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
据图完成14-15题。
14.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参考答案:
14.B 15.C
14.世界乳畜业发达的地方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图中②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15.①地是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易受春旱威胁。
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商品谷
物农业较适合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复种指数最高的应是热量条件最好的③地。
③地属热带气候,欧洲没有分布。
24. 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该国
A.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B. 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C.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D.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9. 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A. ③
B. ④
C. ①
D. ②
参考答案:
8. D 9. D
试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8. 从图中看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71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增速趋缓,D正确;该国人口超10亿,环境人口容量大,只可能是中国或印度,为发展中国家,迁入人口较少。
9. 从图中看该1971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11少年比重儿童较低,不会超过40%,可排除④;由于总人口增长较快,老齡化不是很严重,不会超过20%,可排除①③,D正确。
25. 下图为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图。
据此完成9~10题。
9.该市中心商务区(CBD)最可能位于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市拟在部分地铁站附近修建新型立体停车场,其目的是( )
①倡导公交出行②节约建设用地③加强地上地下交通衔接④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9.C 10.B
解析:第9题,中心商务区流动人口多,交通最发达。
丙处地铁线路最集中,说明人流量最大,最可能为城市CBD。
第10题,立体停车场通过利用立体空间而节省建设用地;地铁站附近建设停车场方便于地下交通与地面交通的换乘,加强了交通衔接。
26.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 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C. 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D.商品率低
参考答案:
A
二、判断题(共10分)
27. 区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差异越大。
参考答案:
×
28. (判断题)跨国公司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参考答案:
正确
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因此跨国公司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故说法正确。
29.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者中,拉丁美洲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最高。
参考答案:
A
三、综合题(共38分)
3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甲地区所在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该地区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地区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甲地区农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特征:内流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有结冰
期。
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冬季气温低。
(2)靠近原料产地,利于保鲜;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廉价,成本低;国家政策扶持(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土壤日温差;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1)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据图可知,该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河流的流量小,且多内流河,河流短小;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加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增加,河流的流量较大,夏汛明显,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气温在0°C以下,河流会有结冰现象。
(2)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该地番茄产量大,临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的时间,有利于原料的保鲜;品质优良,国内外市场广阔;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的成本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3)瓜田地里覆盖着砂石,使土壤白天升温较快,夜晚降温快,增大土壤日温差;覆盖上砂石,有助于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砂石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1900~2008年)人口增长和美国(1900~2008年)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美国人口密度和美国人口构成情况示意图。
(1)阅读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分析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的社会经济原因。
(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殖民者的开发较早,基础设施完善;煤铁资源的开发;交通便捷,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3)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中曲线,美国人口特点是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
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
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殖民者的开发较早,基础设施完善。
东北部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工业发展早。
交通便捷,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3)美国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人口密度大,地价上涨等。
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所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
3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如果在该城市配置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服装厂,应分别配置在A、B、C、D、E中的哪一点比较合适。
①自来水厂应在________。
②化工厂应在________。
③钢铁厂应在________。
④服装厂应在________。
⑤火电厂应在________。
(2)如果在城外绿化造林,应如何规划?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