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届高考历史新一轮总复习 模拟试题精编(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四)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题号一二附加

总分26 27 28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难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然而北宋“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因素是( )

A.强干弱枝,地方兵权收归中央 B.削弱地方官员的实权

C.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D.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

3.阅读右面统计图,

其所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雅典存在严重阶级压迫

C.雅典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

D.雅典社会成员构成并不复杂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解除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的职务。在这个企图落空后,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人们对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5.辛亥革命后,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称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中国实际上在实行没有君主的立宪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

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法治的大门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这话表明艾思奇强调( )

A.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强共产党员道德教育

C.放弃国际社会援助 D.忠实执行共产国际路线

7.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的搭载物中有10克泥土。这10克泥土中有1克来自台湾,象征国家的和平统一;9克来自郑和的家乡。根据相关史实可知其寓意可能是( )

A.向世界表明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 B.要重振郑和时代的海上雄风

C.纪念郑和为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D.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8.《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

9.20世纪80年代末,钱其琛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我们一方面看到西欧、日本和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区域政治与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看到美国和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遭到削弱。”这说明( )

A.美国和苏联不再是超级大国 B.多极化的发展削弱美苏的国际地位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多极世界的形成

10.有学者提出,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 )

A.宋元的商品经济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货币经济 D.农村中产生的雇佣关系

11.根据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记载,1545年至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为137 000吨,流向中国的数量为60 000吨。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鼓励对外商品贸易 B.中国在传统贸易中具有优势

C.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量大 D.白银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介

12.“自16至19世纪的300年中西交往中,最显著的事实是,西方人希求东方的物质,西方人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它能够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单一的经济之前,在大多数工业技艺方面比较先进的还是东方。”该时间段中西方交往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明清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方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13.下面是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

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14.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③“都到了啥年代了,您老还不会用手机,那怎么行!”④秋菊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只好掐一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拼成菜疙瘩。由所学知识可知,日记记录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5.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16.“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对外开放 B.思想解放

C.文明碰撞 D.政府提倡

17.“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首先没有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B.西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减轻

C.殖民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异常艰难

D.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18.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19.某同学看到右面的漫画,得

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美国行为破坏了世贸组织原则

B.美国在构建“冷战”柏林墙

C.中国掌握了世贸组织的控制权

D.中美携手,共克金融危机

20.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如果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警示,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此举带来的直接政治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