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MICM分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MICM分型
白血病MICM分型白血病MICM分型,是指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特征(molecular)分型。

形态学分型(FAB)分型
1.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1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90%,POX染色阳性率>3%。

M2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以原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3%,中、晚幼及成熟粒细胞>10%为M2a型。

M3型:急怀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30%。

其又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病,粒系及单核细胞均增生。

M5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a为原单核细胞型,原单核>80%;M5b为部分分化型,以幼单核细胞为主,原单核<80%。

M6型:急性红白血病,原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30%。

M7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并经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检查、血小板免疫标志物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检查等证实。

M0型:近年确定,为髓系最早阶段的白血病,形态学上极少髓系分化,不能鉴别,必须用免疫标志物确定。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L1: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L2: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L3: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质内含大量空泡。

3.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化学染色特点:
免疫学分型-基本免疫表型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FAB分型与免疫标志:
2.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
3.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
4. 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有极少部分病人白血病细胞为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双克隆或同一细胞系免疫标志双表型,即混合细胞性白血病。

此型白血病用形态方法极难诊断,必须结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才能确诊。

细胞遗传学分型
1. 人类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1) 结构畸变:断裂(b),缺失(del),重复(dup),倒位(inv),等臂(i),易位(t),双微体(DM),环形染色体(r),无着丝点片段(ace)等。

(2) 数目异常:染色体多(+)或少(-),或嵌合体(/)、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多倍体、非整倍体、假二倍体(psu)。

2. 白血病特异染色体改变:(1)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ML):90%~95%有ph染色体,主要为t(9;22),少见复杂异位。

CML慢性期15%~20%伴其他附加染色体变化,如双ph(+ph)、+8、+17或I(17q)、+1/-Y,于加速期、急变期发生率增加。

(2)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50%~70%,常见改变有t(8;21)、t(15;17)、inv16或del16q、t(6;9)、11q的重排,其他还可见5q-/-5、3q-7、t(9;22)、+8、17q、#3染色体异常,12p-或12易位等。

国际白血病
分型小级建议和细胞遗传学名称:(3)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可为正常核型,但染色体数目异常;也可为结构异常,如ph阳性、t(8;14)、t(4;11),其他还可有14q与除8号染色体外的异位、6q-、+21、+3、+14、1号和7号染色体结构重排。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中,早前T-ALL(幼稚、变通胸腺细胞型常见t/del(9p)核型;T-ALL(成熟胸腺细胞型)常见t(11;14)、6q-核型。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中,早期B前体-ALL(无标志型ALL)常见t(4;11)、t(9;22)核型;普通型-ALL常见6q-、t/del(12p)、t(9;22)核型;前B细胞-ALL常见t(1;19)、t(9;22)核型;B-ALL常见t(8;14)、t(2;8)、t(8;22)、6q-等核型。

(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约50%有染色体异常,可见-5/5q-、7/7q-、+8、t(1;3)、t(1;7)、del1q、t(11q;n)、DM、r等。

3.临床意义:
(1)确诊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①ph染色体可作为确诊CML的指标,并是鉴别CML 与类白血病反应和MDS的可靠指标;②ANLL:t(15;17)与FABM3;t(8;21)与FABM2、M2b;inv16与FABM4、M4Eo高度相关。

结合形态、组化、免疫标志可作为白血病精确分型的指标;③ALL:t(9;22)与B-ALL密切相关;t(8;14)对Burkitt淋巴瘤有确诊意义,染色体数目异常结合ALL 的形态、组化有辅助诊断价值。

(2)染色体核型演变可预告白血病病情转化:①CML除ph染色体之外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预示时入加速期和急变期;②MDS正常核型者出现异常染色体,正常/异常嵌合型者异常比例增加,预示向白血病转化;③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缓解后核型异常消失,预示白血病病情好转;当异常核型出现时,预示白血病复发;④CML常规化化能达到骨髓和临床完全缓解,而细胞遗传学异常不能达到完全缓(ph染色体不能消失),骨髓移植可以使ph染色体消失达到根治目的。

(3)ph染色体的追踪,可提供鉴别ph阳性CML和ph阳性急性白血病的可靠依据。

所有CML 治疗前、中期分裂相可见ph染色体,完全缓解时不消失;而ph阳性急性白血病一般为正常核型/ph阳性核型的嵌合体,完全缓解时ph染色体消失。

(4)白血病初诊时染色体的类型,对评估预后、制定治疗策略、提高缓解率与自下而上期有重要价值。

①ANLL:预后较好的为正常核型(NN)、t(8;21)、inv16、简单异常核型;预后最差的为染色体5/7异常组、核型异常(AA)组和高度复杂异常组,其余核型均为中间预后;②ALL:初诊时染色体的数目有独立于其他因素的预后意义,无论成人或儿童出现假二倍体预后最差;儿童ALL出现超二倍体预后较正常二倍体和假二倍体好,易诱发细胞凋亡。

成人ALL超二倍体染色体数目50~70组优于37~50组,ALL出现结构异常预后差;③CMLL急变时出现除ph之外的附加染色体者预后差,尤其出现I(17q)者最差。

分子特征分型分子特征分型常用的六种基因标志。

1.ALL采用两种标志:B细胞为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为T细胞受体(TCR)(γ/δ,α/β)。

PCR技术可检出90%ALL,IgH/TCR基因重排具高度克隆特异性,是恶性细胞的特征,其核心序列(D-J重排)稳定,有利于监测微小残留病的监测中极有意义,同样IgH在AML中也有10%出现率,意义不明,可作为患者人体特异基因标志。

2.AML采用四种标志:目前初步报道PCR技术至少可检出50%, 包括①M2、M2b 等的ETO(MTG8)〔t(8;21)〕;②M3的PML/RARA〔(t15;7)〕;③M4Eo的CBFB-MYH11〔inv(16)/del(16)〕;④M4、M5的MLL(与染色体11有关)。

成人急性白血病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与临床分析
下载全文加入收藏夹点击:52 下载:18
目的:白血病免疫学分型是利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检测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抗原,分析其表现型,以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

白血病细胞是造血细胞在某一分化阶段的大量积累,表达与之相应的造血细胞分化抗原,这些抗原可作为鉴别和分类造血细胞的标记。

因此可用造血细胞分化抗原来标记检测白血病细胞。

但是白血病细胞毕竟不是正常造血细胞,其抗原表达与正常造血细胞并不完全相同,常有丢失某一分化发育阶段正常应有的抗原,或表达某一分化发育阶段正常不应有的抗原,或表达其他系列抗原,部分丧失了系列专一性和分化的严格性。

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细胞特异性抗原。

因此研究急性白血病的抗原表达规律很必要。

目前,
HLDA(HumanLeukemiaDifferentiationAntigen)国际会议已正式命名393个白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抗原(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1]。

临床常用白血病细胞对系列相关抗原(CD)的反应来确定T-ALL(T-acutelymphocyticleukemia),
B-ALL(B-acutelymphocyticleukemia)及AML(acutemyelocyticleukemia)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

本研究利用CD45/SSC设门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免疫表型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1月间门诊及住院的初诊AL病例310例。

男192例,女118例,年龄14岁-85岁(中位年龄35.6岁)。

所有患者均经形态学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为AL,再进行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分析。

2.取患者经肝素抗凝的骨髓或静脉血1-2ml,用FACSCan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
CD45/SSC设门分析R2内细胞。

AL的免疫分型标准参照文献[2]。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cutemixedlineagedleukemia,AMLL)免疫分型标准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特征研究组(EuropeanGroupfortheImmun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Leukemia,EGIL)的积分标准[3]。

对于免疫分型诊断AML和ALL,同时又存在其他系抗原表达阳性,而又不够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则视为伴髓系相关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和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AML)。

3.治疗方法:ALL患者采用标准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或VDCPL(VDCP+门冬酰胺酶)方案诱导治疗2个
疗程。

AML患者采用标准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HA(三尖杉碱+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2个疗程。

AMLL采用DOA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方案治疗2个疗程。

白血病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标准参照文献[4]。

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1)310例AL根据免疫表形特征,其中ALL133例,占42.9%;AML169例,占54.5%;AMLL8例,占2.6%。

AML和ALL占97.4%,AMLL只占很少一部分。

133例ALL中B-ALL99例,占74.4%;T-ALL34例,占25.6%。

B-ALL发病率明显高于T-ALL。

169例AML 中,M2发病率最高占42.1%,其次为M5,M4,M3。

M0,M6和M723例,同期形态学仅诊断12例,而23例均经免疫学分型确诊。

10例形态学难以诊断的患者,经免疫学分型确诊8例为AMLL,2例ALL。

此外,尚有3例形态学检测结果与免疫学分型不一致(3例形态学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免疫学分型结果为2例B-ALL,1例确诊为M7),结合临床表现和化疗效果证实免疫学分型的正确性。

本组资料免疫分型诊断与
FAB(FrenchAmericaBritish)诊断的相符率为92.3%。

(2)B-ALL表达主要抗原为
CD19(100%)、HLA-DR(89.9%)、CD10(72.7%)、CD34(60.6%);T-ALL表达主要抗原为CD7(94.1%)、CD2(50%)、HLA-DR(8.8%)。

依据ALL免疫学分类标准[3],B-ALL可进一步分为早期B前体ALL(Pro-B-ALL)、普通B-ALL(Common-All,cALL)、前B-ALL(Pre-B-ALL)、成熟B-ALL(Mature-B-ALL)四个亚型。

99例B-ALL中
Pro-B-ALL24例,治疗13例,缓解13例,CR率100%;cAll32例,治疗18例,缓解15例,CR率83.3%;Pre-B-ALL39例,治疗21例,缓解12例,CR率57.1%;Mature-B-ALL4例,治疗1例,无缓解,CR率0。

T-ALL中胸腺细胞型最常见,因资料太少,未进一步分型。

B-ALL治疗53例,缓解40例,CR率62.3%;T-ALL治疗15例,缓解4例,CR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组资料显示,部分B-ALL可伴有CD13、CD33等髓系抗原表达,而所有ALL患者均不表达CD117。

(3)16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表达主要抗原为CD13(73.9%),CD33(70.4.4%)和
CD117(72.3%),三者在AML各亚型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由于CD13,CD33可交叉表达于ALL中,而CD117未见表达;CD117的髓系特异性优于CD13,CD33。

CD14,CD64在M4及M5中表达率较高,M3常表达CD13,CD33,而
HLA-DR(humanleukocyteantigen)和CD34不表达;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horinantigen,Clya)主要表达于M6,Clya,CD41和CD42主要表达于M7患者。

169例AML患者中,治疗121例,缓解84例,CR率69.4%。

本组资料显示,部分AML可伴CD7,CD19,CD20等淋系抗原的表达。

(4)133例ALL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者53例,占39.9%,主要表达CD13和CD33等髓系抗原,CD14,CD117未见表达;169例AML伴淋系抗原表达(LY+AML)者62例,占36.6%,CD7表达率最高,其次为CD19,CD10,CD2。

(5)62例LY+AML患者,治疗36例,缓解19例,CR 率为56.6%,显著低于LY-AML的CR率76.5%(p<0.05);53例MY+ALL,治疗32例,缓解10例,CR率32.1%,显著低于MY-ALL的CR率70.2%(p<0.01)。

AMLL 的CR率12.5%,分别与LY+AML的CR率55.6%和MY+ALL的CR率3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区分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选择CD33,CD13,CD14,CD117;CD19,CD10;CD7,CD2,CD5;CD34,HLA-DR等将会使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得到正确分型。

(2)CD117的髓系特异性优于CD13及CD33,CD117可为鉴别ALL及AML的重要标志。

(3)MY+ALL主要表达CD13和CD33等髓系抗原。

LY+AML主要表达CD7,CD19。

LY+AML和MY+ALL的CR率较LY-AML和MY-ALL 低,预后较差,而AMLL的CR率更低,预后更差。

(4)免疫学分型弥补FAB分型的不足,更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对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判断、发病机理研究等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