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十灰(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十灰(一)
十灰(一)
《声律启蒙》已经到了“十灰”韵的内容,朋友们应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对仗词汇以及典故,相信在对偶骈句上的功夫已经都很娴熟了。
我们再进行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也都会感觉到很得心应手了吧。
“十灰”韵的原文同样是三个自然段,我们先看一下原文的内容: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
书淫对传癖,水浒对岩隈。
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
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
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
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
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
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今天仅就第一自然段的上半段进行学习,看一下内容: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
我们来逐字逐句地分析:
增对损,
增加与损失。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就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益,就是指有所增加。
为道,指通过学习丰富的知识而内充的过程中,自己会有所体会与感悟,从而所达到的某种境界。
损,就是指减少。
那么,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学习知识来填充自己的时候,应该是会感觉到每天都会有所增进的,知识在不断的提升和积累。
可每当知识掌握得越多,经验和技艺愈加丰富的时候,私欲和妄想也就会层出不穷。
然而,悟道的境界却是不同的,而是在充盈的知识基础上,要学会日渐减少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甚至是舍掉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
只有达到心无挂碍,内心虚静空冥,什么都可以放得下的境界,才能日渐返朴归真,才是达到了“无为”的道的精神层面。
“驰情增悴容,蓄思损精力。
”——《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唐·卢仝。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宋·苏辙。
“虚心何(乾隆本作无)物,何增何损。
”——《潘龙游喜神赞》宋·白玉蟾。
人生就像是一个空屋子,我们刚进到里面,发现很干净也很宽敞。
于是,我们欢欢喜喜地搬了进去,而且,每天都往里面搬一些新东西,家具、电器、厨具、花草、衣物……各种各样的事物充满了整个家的角落,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连自己走进去都觉得拥挤。
于是,我们开始向外扔东西,能送人的就送人,能丢掉的就丢掉,最后终于精减到不能再减了,却发觉还是有许多东西是割舍不了的。
所以,我们只是普通的凡人。
人心也像一个空屋子,不要填得太满,否则便什么都放不下了。
学会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事物和情绪,才能拥有虚怀若谷的胸襟,才能放得下更多美好。
闭对开。
关闭对开放。
其实在汉字简化前,无论是“开”、“关”、“闭”都是“门”字部,因为,在造字之初就是指代门的开启与闭合,所以很好理解,见字便解其意。
如今汉字简化后是省了不少力气和笔划,但也少了很多文化内涵,有些字看起来已经变得莫名其妙了。
所谓有得必有失,许多事皆是如此。
“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其二》宋·陈与义。
“山城万户闭,风雪一樽开。
”——《暮雪过云洲书屋赋得开字》明·谢榛。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清·石福作。
碧草对苍苔,
碧草,指青草;
苍苔,指苍翠的苔藓。
“荒径倦游从碧草,空庭慵扫自苍苔。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宋·司马光。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夏日杂兴七首·其六》元末明初·刘基。
“苍苔半蚀磨崖字,碧草斜侵封禅坛。
”——《登岳》明·蔡经。
碧草对苍苔在古人的诗词中还比较多见的,因为在对仗上比较工整,尤其是在描写景物的诗词中更容易被应用。
书签对笔架,
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书签与笔架虽然不算四宝,但同样是文房所不可或缺的用具。
书签最原始的样子,是古代卷装的书籍,在最右端有一根带子,上面会系有一个象牙做的书签。
收藏时,先将书籍卷好,用带子捆紧,然后将书签插入带中,起固定作用。
材质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象牙,有的是竹制的,有的是玉制的,也有骨制木制等。
后来有了册装书籍,在阅读的时候,为了记录所看的页码,很多人便在所看的那一页夹一张纸或者树叶,竹片等,慢慢就衍生出了各种材质,各种艺术形态的书签,至今也在应用,形制与材质更是极其丰富多彩。
笔架,指搁置毛笔的架子。
材质多样,有竹制、木制、金属制、陶瓷制、玉制等等,形制也是多样化的。
“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其二》唐·杜甫。
“笔架书签。
才拓窗纱处处黏。
”——《减兰·杨花》清·朱彝尊。
“玳瑁装书签,珊瑚供笔架。
”——《次日麓台为余作巨然山水并次昨韵》清·查慎行。
两曜对三台,
两曜,指日和月。
曜,是日、月、星的总称。
三台,星宿名,也称三阶、泰阶。
《晋书·志》第一章《天文志上·中宫》:“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
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
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
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
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
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
一曰泰阶。
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
君臣和集,如其常度,有变则占其人。
”
相传天上有三台六星,每一台有两颗,两两相连。
起自文昌星,一直排列到太微星。
又叫“天住星”,在人事上为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在天文上为三台,主管人间的道德法度,阻止小人和奸臣,即:西边靠近文昌星的两颗为“上台司命”,负责掌管人的寿命;其次的两颗叫“中台司中”,主管人间的宗室;东边的两颗叫“下台司禄”,主管军事。
另有一说,三台星是天之阶梯,太一星踏着这个阶梯上上下下,所以又叫“泰阶”。
最上一阶,上面的星指天子,下面的星指天子之后;中间的一阶,上面的星为诸侯三公,下面的星为卿大夫;最下一阶,上面的星为士人,下面的星指庶民百姓。
其作用是调和阴阳并理顺万物的关系。
君与臣和睦相处,像人间的常态一样,如果有变化,便可称为天象示警,可以用占卜的形式来预测人事的变动以及吉凶。
“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形神。
”——《西江月·其二》宋·薛式。
“三宫叠矩深邦本,两曜重光炳帝庭。
”——《东宫寿诗·其一》宋·范成大。
“祥风吹扇旭影来,两两列宿排三台。
”——《阊阖篇》清·弘历。
另外,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的三种台阁也称“三台”。
但在此处取天文的意思,方可与“两曜”形成工整的对仗。
周召虎,
周召虎,人名。
周,指周朝;召虎,召穆公,名虎。
【以子代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介绍说:“或作召伯虎。
西周人,名虎。
召公奭后裔。
封于召。
周厉王虐,虎谏,王不听,以卫巫监谤。
虎再谏,又不听。
终为国人所逐,流于彘。
太子靖避居于召虎家,虎以己子替死。
厉王死,拥立靖为宣王。
时淮夷不服,宣王命虎率师讨平之。
宣王加封申伯地,虎为之经营。
卒谥穆,称召穆公。
”
周召虎,亦可称为召伯虎。
西周时期人,名字叫虎。
是周朝召公奭的后裔,被封于召地,因此也称召。
当时的周厉王暴虐无道,召虎劝谏,可是厉王不听从,以为他危言耸听。
召虎继续进谏,厉王还是不听。
后来,国人叛乱,围攻王室,厉王只好出逃,被国人放逐于彘这个地方。
太子靖没有随厉王逃走,而是藏于大臣周召虎家中。
有人来追捕,周召虎交出了自己的儿子代太子靖死。
朝中暂时无主,于是召公与周公(周公旦的后裔)出面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
厉王死后,召公与周公也没有自立,而是选择拥立太子靖继位,是为周宣王。
周宣王时期,淮夷叛乱不断,宣王任命召虎率军前去征讨长江和汉水流域的少数民族“淮夷之乱”,是兴衰拨乱之臣。
在《诗经·江汉》中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便是赞美召公的诗作。
宣王加封申伯之地,召虎也将其经营得很好。
召虎死后,谥穆,因此世称召穆公。
“晏婴俭德人皆仰,召虎中兴日可期。
”——《代同舍上黄相生辰三首·其一》宋·仲并。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听平戎操》宋·欧阳修。
“庙谋周召虎,边帅汉班超。
”——《获鬼章二十韵》宋·苏轼。
宋桓魋,
宋,指春秋时期的宋国。
桓魋,人名,司马桓魋。
【桓魋伐树】
典故出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离开卫国,来到了宋国。
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研习礼仪时,宋国司马桓魋砍倒此树,欲加害孔子。
随行弟子劝孔子快离开此地,孔子说:“上天赐德于我,自有我的福份和命数,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送李逢原》宋·梅尧臣。
“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
”——《偿薛肇明秀才桤木》宋·王安石。
“孔子自知命,桓魋非所惧。
”——《摅愤》金·王若虚。
“周召虎,宋桓魋”,周与宋皆为国名;召与桓皆为封地;虎与魋皆为人名,并且都是野兽的名称。
因此,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隐含的意思,都是完全工整的对仗。
而这两个人名对应的典故,一个是舍己救人,保护他人,维护正义正统的典型;一个是居心叵测,意欲害人的反面形象。
“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在典故上也形成了非常完美精妙的反对对仗。
阆苑对蓬莱。
阆苑,与蓬莱一样是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中有载:“昆崙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
”
传说昆仑山之巅有三级仙宫,最下一座为樊桐,也叫板桐;第二座叫玄圃,也叫阆风;第三座叫层城,也叫天庭,是太帝的居所。
后来便以”阆风苑”、“昆山”、“层城”、“玄圃殿”、“阆风玄圃”等词汇来代指神仙居所。
【阆苑仙葩】
在《红楼梦》中有《枉凝眉》曲,其中便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这段曲子历来为红学研究者所争议,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个曲子是写黛玉和宝玉的,黛玉是阆苑仙葩,宝玉是美玉无瑕,两个人有缘无分,所以是彼此的水中月,镜中花,看得到,却不能够在一起;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这个曲子写的是黛玉和宝钗,黛玉是阆苑仙葩,宝钗是美玉无瑕,而两个人,一个是宝玉的水中月,一个是宝玉的镜中花,最终都没有得到;还有一种说法比较特殊,说阆苑仙葩是黛玉,美玉无瑕是宝钗,水中月是妙玉,镜中花是湘云,一个是仙缘,一个是尘缘,一个是佛缘,一个是亲缘,这四个人都对宝玉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管怎么说,黛玉都是“阆苑仙葩”,这个是没有争议的。
因此,黛玉是宝玉的精神恋人,是知己,这个地位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蓬莱仙境】
典故出自《拾遗记》卷一《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
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
神话传说中渤海里有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一为方丈,一为蓬莱,一为瀛洲。
另外,在《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有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世主莫不甘心焉。
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
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
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
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
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
不得,还至沙丘崩。
”
这段记载说,自从秦朝的威王、宣王以及燕昭王的时期,便已开始派人乘船到海外去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了。
这三座神山,传说在渤海之中,而且并不算很远,但是困难在于,每当快接近仙山的时候,就会有海风将船只吹离仙山。
据说曾有人到过那里,众位仙
人以及长生不死药也都在那里。
仙山上的飞禽与走兽都是白色的,而建筑的宫殿都是黄金与白银所建。
远远望去的时候,仙山像云雾一样缥缈,来到近前,仙山反而在海水之下。
每每要到仙山的时候,总是被风吹离开来,始终也无法到达。
世间的君主,都只能望洋兴叹。
到了秦始皇时代,天下一统,他便到海上去游览,向他谈及仙山的道士不计其数。
秦始皇以为是自身亲到海上的原因,所以见不到仙山,于是便派人带着童男童女到海上去寻找。
所有的船只到了海中,也都是因为风的原故,而没能到达,却都看到了仙山的样子。
第二年,始皇再游海上,到了琅琊,路过恒山,从上党而回。
三年后,又再次巡游碣石山,问询被派出去寻找仙山的道士,然后从上郡返回京城。
五年后,始皇最后一次南巡湘山,登会稽山,再次入海,希望可以寻找到海上的三座神山,得到长生不死药,却始终未能如愿,在回来的路上病死于沙丘。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新楼诗二十首其十八海棠》唐李绅。
“阆苑云深孤鹤迥,蓬莱天近一身遥。
”——《送羽衣之京》唐牟融。
“一从登著蓬莱岸,去看琼台阆苑花。
”——《华阳吟其十一》宋白玉蟾。
另外,“阆苑”又指唐代的宫苑名称,在今天四川阆中市西方。
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将衙宇修造得宏大,谓之“隆苑”。
唐明皇李隆基时代,为了避讳“隆”字,所以改称“阆苑”。
而在唐高宗时期,曾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建有一座大明宫,后改为“蓬莱宫”。
因此,“阆苑”与“蓬莱”,无论在代指仙界的神仙居处上讲,还是在现实的宫苑来讲,都是可以形成工整的对仗的。
对仗的优劣在于工整精巧,因此,如何找到最合适的词汇便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文学造诣和修养了,多读书,多积累便会使自己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先要达到“为学日益”的水平,才能更好的掌握对仗的技巧。
当然,现代社会,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都是快餐文化,人们也愿意寻找到最快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就像秦始皇寻找海上仙山一样徒劳,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但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么,读《声律启蒙》,应该是最快捷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积累词汇和典故的好方法了,所以,大家继续跟随我,一同学习吧!
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