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学校》原文及翻译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宗羲《学校》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宗羲《学校》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黄宗羲《学校》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宗羲《学校》原文及翻译黄宗羲
原文:
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
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
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
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
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
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
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
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
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
”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
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②。
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
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
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③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
(选自黄宗義《明夷待访录》)
「注」①黄宗義: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宁波余姚人,曾为东林
党人,是“复社”领导人之一。
②李纲:字伯纪,北宋邵武人,曾因力主抗金被罢官。
③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编入当地户籍加以管束。
译文: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オ的。
不过古代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止如此,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
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莫始祖等等,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辟雍举行。
而且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大家都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
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因此天子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非,而把判断是非的任务交给学校的公论。
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
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
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全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
文书、限期、赋税、司法等等,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
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千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与什么要紧的事情相符。
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竞,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之地,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
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
可是,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
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政治权力来与书院争胜。
就连不肯出来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罚,指责这些人:“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
”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
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オ,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
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
宋代的太学生聚集到宫门之外,擂鼓上书,请求起用李纲。
这两件事还算接近于三代的风气。
如果当时在朝廷当政的那些人,认同太学生的是非判断,一定可以使盗贼奸邪们屈从于正气的权威!皇位得以安稳,国家能够保全。
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太学生做的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的表现,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由于收捕党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陈、欧,破坏学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么反而责备学校的学生呢!
黄宗羲《学校》
2、《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译文
《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清史稿·黄宗羲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清史稿·黄宗羲传》原文及翻译清史稿
原文: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
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
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
至则逆阉已磔①,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
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
血被体。
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
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
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明亡,清诏征博学鸿儒。
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
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
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
即欲归,当遣官送之。
”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
乞审正而后定。
尝论宋史别立道学传,为元儒之陋,明史不当仍其例。
朱彝尊②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
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
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
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
明王驻桂林,授行人。
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
夫之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
明亡,益自韬晦。
归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
吴三桂僭号于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
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馈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
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馀姚、昆山。
然诸人隐遁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
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
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
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
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
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累致千金。
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
谓“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
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乃定居焉。
尝与友人论学云:“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注]:①磔: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
②朱彝尊:人名。
译文: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是明朝御史黄尊素的长子。
黄尊素因为弹劾太监魏忠贤死在诏狱里。
明思宗即位后,黄宗羲赴京师为父亲申冤。
抵达时太监魏忠贤已被分尸处死,便写了奏疏请求皇帝处死曹钦程、李实。
正逢朝廷审问许显纯、崔应元,黄宗羲和他们对簿公堂,拿出衣袖中所藏的铁锥子刺许显纯,刺得遍体流血。
当时曹钦程已经牵连到魏忠贤的逆案中,李实上疏申辨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暗地里送给黄宗羲三千两银子请求他不要出面对质,黄宗羲立即把这件事奏报朝廷,在和李实对簿公堂时又用铁锥子刺他。
官司了结以后,他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狱门前设祭台对亲人祭奠,痛哭声传到皇宫里。
明思宗听到以后,叹息说:“忠臣孤子,朕的心中很可怜他们。
”明朝灭亡后,清廷下诏征求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他上路就任,推辞两次才得以避免。
过了不久,叶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聘请他,又被推辞。
皇上说:“可以召他到北京来,朕不交给他任务,如果他要回去,当即派遣官员送他回去。
”黄宗羲虽然不肯来,而史局凡有重要的问题,一定向他征求意见,请黄宗羲审订改正而后定稿。
曾经说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学传》,是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应该按照《宋史》的旧例这样做。
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
张献忠攻陷衡州,王夫之避居南岳,张献忠抓住他父亲作为人质。
王夫之自己举刀遍刺肢体,被人抬去交换父亲。
对方见他伤重,放了他,和父亲一起回家。
明王驻扎桂林,任命他担任行人一职。
当时国势危急,大臣们仍然水火不容。
夫之多次弹劾王化澄,化澄想杀他。
明朝灭亡,更加收敛锋芒,隐蔽行迹。
回到衡阳石船山,学者称他船山先生。
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有人让王夫之上劝进表,王夫之说:“亡国遗臣,剩下的只有一死罢了,现在怎么会写给此不祥之人呢!”于是逃人深山,作了祓楔赋来表明心志。
吴三桂被平定,上级官员闻听此事,心中称许,嘱咐郡守赏赐王夫之粟帛。
召见他,王夫之以患病推辞。
当时,海内大儒,首推容城、馀姚、昆山。
然而这些人通过隐居声望日盛,虽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绝,可是公卿称赞,天子动容,他们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传。
只有王夫之
避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最终得以完发而死。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
他看到明末变故很多,所以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
南明的鲁王授他为兵部司务,事情没有成功,他的母亲便绝食而死,死前告诫顾炎武不要到异姓的清朝做事。
炎武认为自己怀有为世所用的策略,不得一展自己的志愿,因此在所到的地方就稍稍地试一下。
他在山东的长白山下开垦农田,在山西的雁门北面放牧,积累了千两白银。
顾炎武走遍了边关要塞,四次到明孝陵拜谒,六次拜谒明思陵,才在陕西的华阴住下来。
他认为“华阴控扼潼关和渭河的路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听到天下的事。
一旦有警报,就能进山把守险要的地方,不过只有十里路那样的距离;如果有志于四方,那么一出潼关的关门,也有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的便利”。
因此在这里定居。
他曾经和友人谈论学问:读书人如果不首先说是非荣辱,就是没有根基的人;不是好古多闻,就是空洞的学问。
没有根基的人去讲空洞的学问,我看他每天声称从事圣人的事业,而离开圣人的言行更远了。
”康熙十七年,朝廷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纂《明史》,大臣们争相举荐他,他誓死不从。
《清史稿·黄宗羲传》
4、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王充《论衡》
原文: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
进在遇,退在不遇。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故遇,或抱洿行,尊于桀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尧之廷。
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论衡》第一卷逢遇篇
译文:
操行,有一直贤良的;而做官,却没有总是被重用的。
人品好不好,
是才能和操行问题;而被不被重用,是时运问题。
才能高超品行高洁,不可能保证凭此一定会尊贵;才能浅薄品行恶劣,也不可能因此就一定要卑贱。
有的人才能高超,品行高尚,不被赏识,居于低下的地位;而有的人才能薄陋,品行恶劣,得遇时运,地位在众人之上。
不同时代各自有用来选“士”的标准,而“士”也各有用来取得功名的办法。
晋升在于受到赏识,滞黜在于不受赏识。
处于尊贵显赫地位,未必贤能,只不过受到赏识;地位卑贱低下,未必愚笨,没被赏识啊。
所以只要被赏识,有的尽管品行恶劣,也会在夏桀的朝廷上得到尊位;不被赏识,有的尽管持有高洁节操,在尧的朝廷上也会处于下位。
因此,被重用还是遭贬斥,原因不是一样的:有的是贤臣却辅佐了暴君;有的是有大才干的臣子却要服从于才小的君主;有的是君臣都有大才,而道德却有清浊之分;有的是虽没有道德,却以一技之长投合了君意;有的是没有任何技能,而是凭姿色受到宠幸。
王充《论衡》之《逢遇》
5、黄宗羲《周云渊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宗羲《周云渊先生传》原文及翻译黄宗羲
原文: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
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
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
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
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
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
卒官不果。
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
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
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也。
”已如其言。
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
武林兵变,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
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
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
丙戌乱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
余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
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译文: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是越州山阴人。
他喜欢深入精细地思考,只要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他)一定要探究其中原委,尤其精通易历。
古代那些谈论历法的人以郭守敬最有名。
但郭守敬所写记载在元史中的历经,只说规律却不传授方法。
自从西域的经纬历传入中原,才听说有经纬凌犯的说法。
但这种说法确立的法度多与中原历法不合。
毗陵人唐顺之对此十分感慨,就想要创立纬法,来使中西之法融会贯通。
(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
周述学于是撰写《中经》,采用中原的计算方法,测验西域的占象术,来完成唐顺之的心愿。
古代没有所谓星道,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
没有不各自成书,闻发前人所没有阐发的。
而且内容广博精当,上下千余年,(能做到这样的)只有周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年间,司马赵锦咨询周述学一些边防之事,他说:“今年主要部署边防军队,应该在乾、艮二州,京师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后来果然如他所言。
总督胡宗宪征讨倭寇,私下里将周述学安排在自己的幕僚中,向他咨询一些机密策略,最终成就在海上战胜倭寇的功绩。
杭州发生兵变,周述学认为应该确保国运安定和平,不可轻举妄动,兵变的首领也相信周述学的话大多会应验,因此谋反的计划就搁置了。
周述学在南北的军队中,多有所策划,他把功劳都归结到主子身上,
从未说成是自己所有的功劳,因此人们都不能了解。
甲戌年间,我偶然遇到周述学的孙辈周仲,看到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周述学编撰的《神道大编》数十册,每册都长宽二尺多,周仲说遗留下来的书籍大多散失,这里的还不到(他所编写书籍的)十分之一二。
我想完全抄下来据为己有,不巧周仲远游楚地,没有实现。
丙戌年动乱之后,(我)在一个老书铺中搜得多种中经测图、地理书,看到其中的历法都继承周述学所写的《通议》,可他们都窃取观点据为己有。
我读嘉靖年间各位老先生的文集,很少有涉及周述学的。
唐顺之与周述学是同学,他和别人谈到历法,观点都是从周述学那里得到的,但他从未说过自己的观点来自周述学,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不愿意让别人参与其中吗?天下持续太平已经很久了,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ト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即使这样,做学问就该像周述学那样,本来千年如朝タ一样,哪里能够凭借一天就可以知道的呢?
黄宗羲《周云渊先生传》
6、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原文及翻译黄宗羲
原文:
熊公讳汝霖,字雨殷,世居余姚之天花街。
公登崇祯辛未进士第,授同安知县。
为政不避强御,直行己意。
红毛入寇,公渡海,败之于下门。
考选户科给事中。
辛巳,江南荒疫,人死且半,米价四两有余,转运不至。
命给事中七人催督漕粮,公当江南上江,黾勉从事,不使病民。
上以朝臣不足任使,所用文武,踰绳越契,而左官外附之徒,竞张空虚,以邀荣路。
公以为破格不如循常,听声不如采实。
武臣只用甲科行伍,凡叙功御览名色,一切报罢。
会推大将,亦须保举。
京师戒严,公分守齐化门,随时条陈。
四月之间三十余疏,皆切中机宜。
上亦嘉其敢言,召对咨诹。
公于朝廷举动失当,知无不言,言无不痛。
当时号为能谏者,亦必揣摩宛转以纳其说,而公之发言粗梗,有敌以
下所不堪受者。
有犯无隐,盖其天性然也,止以降谪而去,烈皇可谓之能容谏臣矣。
会稽之守,画江而营。
公之意,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
如其不济,则亦八千子弟岂复东还?身提孤旅,不满千人,从小道渡江,札乔司,倡率群帅,而皆契需观望,无一应者。
公进至海宁,集其父老豪杰,激扬忠义,辞酸泪血,闻者莫不感动。
公以本邑进士俞元良司饷,指挥姜国臣主兵;浙西尘起,沿海烽燃,一时号之为熊兵。
公大小数十战,亲临矢石,累经覆没,志气不为之少衰。
戊子,王在闽安镇。
时国事皆专于郑彩。
彩暴横,公每折之以礼。
彩与定远伯周瑞交恶,公票拟恒右瑞,彩积恨之。
既而彩与义兴伯郑遵谦争商舶,尝恐谦之袭己,公自闽安至琅琦休沐。
守琅琦者,彩之裨将李茂也,与公奴子争ロ。
元夕,熊、郑两家同郡相问遗,茂即以合谋告彩。
公遂为彩所害,并其幼子投海中。
公报国之心,九裂不恨。
全躯横海之鲸,而受制于蝼蚁,谓之何哉?
公子茂鼎,介余族叔应蛟求序公事。
公魄不返,公魂无庙,幽铭阳碣,无地可施。
爰撰行状一通,移之史官,以为列传之张本也。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节)
译文:
熊公名汝霖,字雨殷,世代居住在余姚的天花街。
熊公在崇祯辛未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同安知县一职。
他执政不畏强权,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红毛(西方人)入侵的时候,他率军渡海,在厦门击败敌人。
经过考察被选用为户科给事中。
辛巳年,江南发生灾荒瘟疫,百姓死去近半,米价涨到四两多,(米粮)运输不到那里。
朝廷命给事中七人催促监督漕运至京师的税粮,熊公掌管长江的上游地区,他努力做事,不让百姓受缺粮之苦。
皇帝认为朝臣不堪任用,所任用的文武官员,不通文字,而那些攀附诸侯的属官,争相夸大虚假空幻之事,来谋取仕途。
熊公认为破格录用不如遵循常规,听取名声不如采纳事实。
武臣只选用进士或军队出身的人,凡是用评定功勋、皇帝观览等名目获取官职的奏报,全都不批准。
会同推荐选任大将,也必须有人推荐保举才能任用。
京城
戒严,熊公被分配把守齐化门,随时向上级分条陈述意见。
四个月间三十多个奏章,都能切中时宜。
皇帝也嘉奖他敢于进言,召见他询问(他的意见)。
熊公对于朝廷不当的举措,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出来的没有不一针见血的。
当时被称为能进谏的人,也一定会悉心探求(皇帝的心意)委婉含蓄地表达,来让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熊公的进言粗犷强硬,除了敌人以外都不能承受。
直言冒犯而没有隐瞒,大概他的天性是这样,只用贬谪斥退了他,崇皇帝可以说是很能容忍谏臣的了。
防守会稽的时候,谋划在江边驻扎军队。
熊公的意思是,想要让各路军队全部渡河,破釜沉舟,定下决一死战不返回的计划。
如果事情不能成功,那么八千子弟兵难道还能东归?(熊公)亲身率领孤立无援的军队,不足一千人,从小道渡江,给乔司的官员写信,倡议带领各路军队来支援,但是那些人都怯懦持观望态度,没有一个响应的。
熊公进军到海宁,召集当地长者和才智出众的人,用忠义激励他们,言辞辛酸,流下血泪,听闻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
熊公任命本县进士俞元良掌管军粮,指挥姜国臣主持军事;浙西发生战事,沿海燃起战火,这支军队在当时被称为“熊兵”。
熊公参加大小几十次战斗,亲临前线,屡次经历覆亡溃败,但是抗敌的志气没有因为这而衰减。
戊子年,鲁王在闽安镇。
当时国事都由郑彩一人专断。
郑彩残暴蛮横,熊公每每用礼数使他折服。
郑彩和定远伯周瑞互相憎恨,熊公在拟写票旨的时候总是偏袒周瑞,郑彩长久怀恨在心。
后来郑彩和义兴伯郑遵谦争抢商船,曾经担心郑遵谦袭击自己。
熊公从闽安到琅琦休假。
管辖琅琦的是郑彩的副将李茂,李茂和熊公的奴仆发生了争吵。
元宵节那天晚上,同郡的熊、郑两家互相赠送礼物,李茂就用两家合谋的罪行向郑彩告发。
熊公于是被郑彩杀害,和他的小儿子一起被投入海中。
熊公的报国之心,九死不悔。
能够全身横行海上的鯨鱼,却受制于小小的蝼蚁,这说明了什么呢?
熊公的儿子熊茂鼎,通过我的族叔应蛟请求我记叙熊公的事迹。
熊公的魂魄不回来,也没有宗庙,墓志铭和碑文都没有地方刻写。
于是我写了这篇行状,转交给史官,为替熊公作传做好准备。
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