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和反思(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概。

〔重点〕
2、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言语,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

〔重点〕
3、品味文章意蕴内涵,发表自己的见解。

〔难点〕
(感情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通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概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X
接一个X,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时机。

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本文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概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写意。

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会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以及对舞蹈动作、声音的描写,学生理解有肯定难度,让学生读出气概即可。

可让小组先商量,揣摩该如何表现文章激越、疾猛的节奏,然后要求每小组朗读一节,另让四组男生读四段构成排比的反复句。

这样在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比拟和竞争气。

语文学习,无论是言语累积,还是感情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完成。

所以,全部的教学环节设计都以让学生看、听、读、说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让个体的片面的认识趋于完整。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阳刚之美,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品味言语,理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打算)
教师打算多媒体课件。

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至三遍,了解课文大意,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疑问,并查阅相关资料了
解排比这一修辞手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概。

2、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精彩:
师:同学们,在黄土地上也有如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和音乐,那就是有着“天下第—鼓〞美称的——安塞腰鼓。

(板题:安塞腰鼓)
看腰鼓表演视频,了解腰鼓。

(过渡语)安塞腰鼓给你带来哪些震撼?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
三、第—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一)师: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感情激昂。

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援助改正。

(二)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假设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假设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假设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假设学生感情不够充分,老师则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更好,请举手?〞)
(三)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四)学生齐读生字两遍。

可能读错的字有:
恬(tián)静晦(huì)暗羁绊(jībàn)
蓦(mò)然冗(rǒnɡ)杂戛(jiá)然磅礴(pánɡbó)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结构)。

(一)先学。

1、师:同学们,前面大家通过自学,已经感知了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们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给文章划分段落、写出大意。

要求:言语简洁、精确,无错别字。

时间:8分钟。

2、指名两个学生板演(师事先画好板演位置,指导学生如何板演。

字不要太大,不要超出老师规定的范围),其余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写大意。

师巡视,注意学生中有几种分法,思考如何后教。

(二)后教。

1、师:请大家认真看黑板上的分段、段意对不对?如认为不对,请举手援助他们更正。

指名学生上台更正,用红色粉笔改。

2、商量:
第—局部(1-4)
(1)提问:第—局部分得对不对?为什么?
对。

表演之前,在蓄势。

(2)提问: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对。

写安静的腰鼓。

第二局部(5-27)
(1)提问:第二局部分得对不对?为什么?
对。

开始表演了。

(2)提问: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对。

写激昂的腰鼓。

第三局部(28-30)
(1)提问:第三局部分得对不对?为什么?
对。

是表演后了。

(2)提问: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对。

写寂静的腰鼓。

五、当堂训练:
1.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两遍,4分钟后默写。

比谁速度最快,字体最好,正确率X。

2.学生练习,师巡视,找出学生抄写错或不标准的字,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3.学生默写。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言语,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

〔重点〕
2、品味文章意蕴内涵,发表自己的见解。

〔难点〕
3、能完成课后的二、三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塞腰鼓)。

(板题:安塞腰鼓)
(过渡语)我们应如何学习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目标?
三、第—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师:同学们,学习散文就要品味它的言语美,那如何品味呢?我们就应抓关键语句。

下面看自学指导(投影显示),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X接一个X,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时机。

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时间为8分钟,比一比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品味,教师巡视指导。

(二)后教。

1、指名学生找出来,并大声诵读、体会。

2、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3、教师引导节奏、感情、语气,并加以评价。

要点:(1)挣脱生命的外壳,让生命得以宣泄。

(2)有自然、健康、原始的生命。

(3)江南柔媚;西北是“厚土〞。

(4)以“鸡啼〞反衬寂静。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完成课后第三题)。

(一)先学。

1、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完成课后第三题。

时间为8分钟,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以定如何后教。

(二)后教。

1、指名学生答复。

2、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3、教师引导并给以评价。

要点:排比——增强语势,加深感情;反复——回环复沓之美;比喻——使本体显得更生动形象。

五、当堂训练:
1、质疑问难。

2、完成(学习与拓展)的习题。

教学反思:
我县从上学期开始积极倡导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我在学习理论的根底上试图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使用这种教学框架,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觉得这一节课成功之处是: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和学生公平对话。

除此,我还设计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环节,不同的读者对(安塞腰鼓)主旨不同理解的展示,让学生思考,理解,探究,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主旨有多元化的理解。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

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

在教学多元化探究文本主旨这一环节,提问:你比拟倾向于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的,也不是现存的,而是要学生经过选择,独立思考,组织言语陈述出来的。

这样的问题具有肯定的探究性。

缺少之处:
1、注重追求形式,忽略体验文本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赏析、感想、体验,生发出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想的。

我在教学时偏重追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而放弃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如:有学生赏析“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句话时,她的答案完美无缺,我很欣然,其实这答案是教学资料上的照本宣科,并不是她思考的结果。

如果,我不沉湎于这个完美的答案,而提问一下他是怎样理解的这个思考过程,这样的课堂也许就更实在,更有味。

2、问题设计有待推敲
在朗读和品味这个教学环节。

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①你认为哪几个段
落比拟精彩,用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②你最喜欢的哪几个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这两个问题其实有重复,一般来说,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应该把两个问题合并为:哪些段落你最喜欢,用你认为恰当的情绪和节奏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缺少追问艺术
在品味语句这个教学环节,本应是很出彩的环节,但由于我缺少追问的艺术,而平淡了不少。

如一个学生在谈理由时,讲他喜欢这个句子是因为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我没有追问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样课堂就显得浅薄,缺少深度。

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进步,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良,不断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