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
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
A.3a+6b=9ab B.3a3b﹣3ba3=0
C.8a4﹣6a3=2a D.
2.已知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把a接写在b的后面,就成为一个三位数.那个三位数可表示成( )
A.10b+a B.ba C.100b+a D.b+10a
3.如图,由B到A的方向是( )
A.南偏东30°B.东偏南60°C.西偏北30°D.北偏西60°
4.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假如a=b,那么a﹣c=b﹣c B.假如a=b,那么a+c=b+c
C.假如a=b,那么ac=bc D.假如ac=bc,那么a=b
5.如图,关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 )
A.B.C.D.
6.如图,小明将自己用的一副三角板摆成如图形状,假如∠AOB=155°,那么∠COD等于( )
A.15°B.25°C.35°D.45°
7.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晰,被污染的方程是:2y+=y﹣.小明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则那个常数是( ) A.1 B.2 C.3 D.4
8.意大利闻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育问题时,发觉有如此一组数:1,1,2,3,5,8,13,…,请依照这组数的规律写出第10个数是( )
A.25 B.27 C.55 D.120
9.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动身,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通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10.当a<0时,下列结论:①a2>0;②a2=(﹣a)2;③﹣a3=|a3|;④﹣a2=|﹣a2|;⑤|a|+a=0;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比较大小:﹣__________﹣(填“>”或“<”)
12.运算:34°25′×3+35°45′=__________.
13.小林同学在立方体盒子的每个面上都写了一个字,分别是我、喜、欢、数、学、课,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立方体盒子上,“我”相对的面上所写的文字是__________.
14.在等式3×□﹣2×□=15的两个方格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__.
15.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度.
16.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已知线段AB=a,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BC=b(a>b),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甲同学的答案是9,乙同学的答案是5,经询问得知甲、乙两个同学的运算都没有出错.依此探究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
17.如图,已知四个点A、B、C、D,依照下列要求画图:
(1)画线段AB;
(2)画∠CDB;
(3)找一点P,使P既在直线AD上,又在直线BC上.
18.运算与化简
(1)﹣23÷×(﹣)2
(2)﹣x+(2x﹣2)﹣(3x+5)
19.解方程
(1)2(10﹣0.5y)=﹣(1.5y+2)
(2)﹣1=2+.
20.依照不等式的性质,能够得到: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这是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已知A=5m2﹣4(m﹣),B=7(m2﹣m)+3,请你运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比较代数式A与B的大小.
21.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BOC=45°,
(1)如图1,若EO⊥AB,求∠DOE的度数;
(2)如图2,若EO平分∠AOC,求∠DOE的度数.
22.如图,从左边第一个格子开始向右数,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
9 ★△x ﹣6 2 …
(1)可求得x=__________,第2020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____;
(2)若前m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p=2020,则m=__________,若p=2020,则m=__________;
(3)若取前3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记作a、b,且a≥b,那么所有的|a﹣b|的和能够通过运算|9﹣★|+|9﹣△|+|★﹣△|得到,其结果为__________;若取前9个格子,则所有的|a﹣b|
的和为__________.
23.武汉市居民用电电费目前实行梯度价格表(为运算方便,数据进行了处理)
月用电(单位:千瓦时统计为整数)单价(单位:元)
180及以内0.5
181﹣400(含181,400)0.6
401及以上0.8
(1)若月用电150千瓦时,应交电费__________元,若月用电250千瓦时,应交电费
__________元.
(2)若居民王成家12月应交电费150元,请运算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
(3)若居民王成家12月份交纳的电费,通过测算,平均每千瓦时0.55元.请运算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
24.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2,通过t秒后,OM恰好平分∠BOC.①求t的值;②现在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在(1)问的基础上,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通过多长时刻OC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基础上,通过多长时刻OC平分∠MOB?请画图并说明理
由.
25.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
(1)若AC=2AB,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动身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 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通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动身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动身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假如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
OR的中点,证明的值不变.若其它条件不变,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__________.
2020-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
A.3a+6b=9ab B.3a3b﹣3ba3=0
C.8a4﹣6a3=2a D.
【考点】合并同类项.
【分析】依照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判定即可.
【解答】解:A、C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B、正确;
D、原式=y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
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只把系数相加减.不是同类项的一定不能合并.
2.已知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把a接写在b的后面,就成为一个三位数.那个三位数可表示成( )
A.10b+a B.ba C.100b+a D.b+10a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b原先的最高位是个位,现在的最高位是千位,扩大了100倍;b不变.
【解答】解: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字的表示方法: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依据题意可得b扩大了100倍,因此那个三位数可表示成100b+a.故选C.
【点评】要紧考查了三位数的表示方法,该题的易错点是表示百位数字b时忘了a是个2
位数,错写成(10b+a).
3.如图,由B到A的方向是( )
A.南偏东30°B.东偏南60°C.西偏北30°D.北偏西60°
【考点】方向角.
【分析】由图可知∠ABN=90°﹣30°=60°,依照方向角的定义,由B到A的方向是北偏西60°.【解答】解:由图可知∠ABN=90°﹣30°=60°,
依照方向角的定义,因此由B到A的方向是北偏西6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算出∠ABN得度数.
4.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假如a=b,那么a﹣c=b﹣c B.假如a=b,那么a+c=b+c
C.假如a=b,那么ac=bc D.假如ac=bc,那么a=b
【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依照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可得答案.
【解答】解:A、等号的两边都减c,故A正确;
B、等号的两边都加c,故B正确;
C、等号的两边都乘以c,故C正确;
D、c=0时无意义,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要紧考查了等式的差不多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5.如图,关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 )
A.B.C.D.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依照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定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直线AB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
B、直线AB与射线EF能够相交,故本选项正确;
C、射线EF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
D、直线AB与射线EF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熟记定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小明将自己用的一副三角板摆成如图形状,假如∠AOB=155°,那么∠COD等于( )
A.15°B.25°C.35°D.45°
【考点】角的运算.
【专题】运算题.
【分析】利用直角和角的组成即角的和差关系运算.
【解答】解:∵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都等于90°,因此∠BOD+∠AOC=180°,
∵∠BOD+∠AOC=∠AOB+∠COD,
∵∠AOB=155°,
∴∠COD等于25°.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对三角板中直角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角的组成.
7.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晰,被污染的方程是:2y+=y﹣.小明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则那个常数是( )
A.1 B.2 C.3 D.4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设常数为a,代入得出2y+=y﹣a,把y=﹣代入求出2y+=﹣,即可得出方程×(﹣)﹣a=﹣,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设常数为a,
则2y+=y﹣a,
把y=﹣代入得:2y+=﹣,×(﹣)﹣a=﹣,
解得:a=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a的方程,难度不是专门大.
8.意大利闻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育问题时,发觉有如此一组数:1,1,2,3,5,8,13,…,请依照这组数的规律写出第10个数是( )
A.25 B.27 C.55 D.120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规律型.
【分析】观看发觉,从第三个数开始,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依次运算求解即可.【解答】解:1+1=2,
1+2=3,
2+3=5,
3+5=8,
5+8=13,
8+13=21,
13+21=34,
21+34=55.
因此第10个数十55.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数字变化问题的考查,分析观看出从第3个数开始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9.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动身,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通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行程问题;压轴题.
【分析】假如甲、乙两车是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则本题应分两种情形进行讨论:
一、两车在相遇往常相距50千米,在那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千米;
二、两车相遇以后又相距50千米.在那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500千米.
已知车的速度,以及时刻就能够列代数式表示出路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时刻t的值.【解答】解:(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依照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
(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
依照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5.
故选A.
【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能够明白得有两种情形、能够依照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10.当a<0时,下列结论:①a2>0;②a2=(﹣a)2;③﹣a3=|a3|;④﹣a2=|﹣a2|;⑤|a|+a=0;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专题】运算题.
【分析】由a小于0,判定各项中的正确与否即可.
【解答】解:当a<0时,①a2>0,正确;②a2=(﹣a)2,正确;③﹣a3=|a3|,正确;④﹣a2=|﹣a2|,错误;⑤|a|+a=0,正确,
其中正确的有4个,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把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比较大小:﹣>﹣(填“>”或“<”)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依照两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运算:34°25′×3+35°45′=139°.
【考点】度分秒的换算.
【分析】依照度分秒的乘法,从小单位算起,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近1,再依照度分秒的加法,相同单位相加,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近1,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102°75′+35°45′=137°120′
=139°,
故答案为:139°.
【点评】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度分秒的乘法,从小单位算起,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近1;度分秒的加法,相同单位相加,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近1.
13.小林同学在立方体盒子的每个面上都写了一个字,分别是我、喜、欢、数、学、课,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立方体盒子上,“我”相对的面上所写的文字是学.
【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解答】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因此该立方体盒子上,“我”相对的面上所写的文字是“学”.
【点评】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14.在等式3×□﹣2×□=15的两个方格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3.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反数.
【专题】运算题.
【分析】设出第一个方格内的数为x,第二个方格内的数为﹣x,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设第一个方格内的数为x,第二个方格内的数为﹣x,
依照题意得:3x+2x=15,
解得:x=3,
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为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把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5.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105度.
【考点】钟面角.
【专题】运算题.
【分析】先画出图形,确定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利用钟表表盘的特点解答.
【解答】解:∵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
∴钟表上2点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30°+0.5°×30=105°.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
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同时利用起点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
16.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已知线段AB=a,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BC=b(a>b),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甲同学的答案是9,乙同学的答案是5,经询问得知甲、乙两个同学的运算都没有出错.依此探究线段AB的长为14.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分类讨论: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依照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MB,NB,依照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组,依照解方程组,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得BM=AB=,BN=BC=.
由线段的和差,得

解得.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分类讨论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72分)
17.如图,已知四个点A、B、C、D,依照下列要求画图:
(1)画线段AB;
(2)画∠CDB;
(3)找一点P,使P既在直线AD上,又在直线BC上.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1)连接A、B即可;
(2)以D为顶点,画射线BD、DC;
(3)画直线AD、BC,两线的交点确实是P的位置.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关键是把握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线段不能向任何一方无限延伸.
18.运算与化简
(1)﹣23÷×(﹣)2
(2)﹣x+(2x﹣2)﹣(3x+5)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
【专题】运算题.
【分析】(1)原式先运算乘方运算,再运算乘除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8××=﹣4;
(2)原式=﹣x+2x﹣2﹣3x﹣5=﹣2x﹣7.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把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解方程
(1)2(10﹣0.5y)=﹣(1.5y+2)
(2)﹣1=2+.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运算题.
【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y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1)去括号得:20﹣y=﹣1.5y﹣2,
移项合并得:0.5y=﹣22,
解得:y=﹣44;
(2)去分母得:2x+2﹣4=8+2﹣x,
移项合并得:3x=12,
解得:x=4.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20.依照不等式的性质,能够得到: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这是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已知A=5m2﹣4(m﹣),B=7(m2﹣m)+3,请你运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比较代数式A与B的大小.
【考点】整式的加减.
【分析】先运算A﹣B,求A﹣B与0的大小关系,从而即可比较A与B的大小.
【解答】解:∵A=5m2﹣4(m﹣),B=7(m2﹣m)+3,
∴A﹣B=[5m2﹣4(m﹣)]﹣[7(m2﹣m)+3],
=5m2﹣7m+2﹣7m2+7m﹣3,
=﹣2m2﹣1.
∵m2≥0,
∴﹣2m2﹣1<0,
∴A﹣B<0,
∴A<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是解题的关键.
21.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BOC=45°,
(1)如图1,若EO⊥AB,求∠DOE的度数;
(2)如图2,若EO平分∠AOC,求∠DOE的度数.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运算;垂线.
【分析】(1)依照对顶角相等求∠AOD,由垂直的性质求∠AOE,依照
∠DOE=∠AOD+∠AOE求解;
(2)由邻补角的性质求∠AOC,依照EO平分∠AOC求∠AOE,再由∠DOE=∠AOD+∠AOE 求解.
【解答】解:(1)∵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
∴∠AOD=∠BOC=45°.
∵EO⊥AB,
∴∠AOE=90°,
∴∠DOE=∠AOD+∠AOE=135°;
(2)∵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
∴∠AOD=∠BOC=45°,∠AOC=135°,
∵EO平分∠AOC,
∴∠AOE=∠AOC=67.5°,
∴∠DOE=∠AOD+∠AOE=11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关键是采纳形数结合的方法解题.
22.如图,从左边第一个格子开始向右数,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
9 ★△x ﹣6 2 …
(1)可求得x=9,第2020个格子中的数为9;
(2)若前m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p=2020,则m=1209,若p=2020,则m=1210;
(3)若取前3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记作a、b,且a≥b,那么所有的|a﹣b|的和能够通过运算|9﹣★|+|9﹣△|+|★﹣△|得到,其结果为30;若取前9个格子,则所有的|a﹣b|的和为2424.【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绝对值.
【分析】(1)依照三个相邻格子的整数的和相等列式求出x的值,再依照第9个数是2可得△=2,然后找出格子中的数每3个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在用2020除以3,依照余数的情形确定与第几个数相同即可得解;
(2)可先运算出这三个数的和,再照规律运算.
(3)由因此三个数重复显现,因此可用前三个数的重复多次运算出结果.
【解答】解:(1)∵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
∴9+★+△=★+△+x,
解得x=9,
★+△+x=△+x﹣6,
∴★=﹣6,
因此,数据从左到右依次为9、﹣6、△、9、﹣6、△、…,
第9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同,即△=2,
因此,每3个数“9、﹣6、2”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2020÷3=671…1,
∴第2020个格子中的整数与第1个格子中的数相同,为9.
(2)9﹣6+2=5,2020÷5=403,
因此m=403×3=1209.
2020÷5=402…4,且9﹣6+2+9=14,
故m=402×3+4=1210;
(3)|9﹣★|+|9﹣△|+|★﹣△|
=|9+6|+|9﹣2|+|﹣6﹣2|
=30
由因此三个数重复显现,那么前19个格子中,这三个数中,9显现了七次,﹣6和2都显现了6次.故代入式子可得:(|9+6|×6+|9﹣2|×6)×7+(|﹣6﹣2|×6+|﹣6﹣9|×7)×6+(|2﹣
9|×7+|2+6|×6)×6=2424.
【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联系,得出规律,解决问题.
23.武汉市居民用电电费目前实行梯度价格表(为运算方便,数据进行了处理)
月用电(单位:千瓦时统计为整数)单价(单位:元)
180及以内0.5
181﹣400(含181,400)0.6
401及以上0.8
(1)若月用电150千瓦时,应交电费75元,若月用电250千瓦时,应交电费132元.(2)若居民王成家12月应交电费150元,请运算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
(3)若居民王成家12月份交纳的电费,通过测算,平均每千瓦时0.55元.请运算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依照表格可知,当居民生活用电一个月不超过180千瓦时,电费价格为0.5元/千瓦时,因此假如用电150度,则需交电费0.5×150元,运算即可求解;181﹣400(含181,400)时,电费价格为0.6元/千瓦时,因此假如用电250度,则需交电费0.5×180+0.6×(250﹣180)元,运算即可求解;
(2)依照表格可知,居民王成家12月用电量在181﹣400(含181,400)之间,依照等量关系:电费15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依照表格可知,居民王成家12月用电量在181﹣400(含181,400)之间,依照等量关系:平均每千瓦时0.55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0.5×150=75(元),
0.5×180+0.6×(250﹣180)
=90+0.6×70
=90+42
=132(元).
答:若月用电150千瓦时,应交电费75元,若月用电250千瓦时,应交电费132元.(2)设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是x千瓦时,依题意有
0.5×180+0.6(x﹣180)=150,
解得x=280.
答: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是280千瓦时.
(3)设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是y千瓦时,依题意有
0.5×180+0.6(y﹣180)=0.55y,
解得y=360.
答:他们家12月的用电量是360千瓦时.
故答案为:75,132.
【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一次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段函数的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依照自变量取值范畴不同得出x的取值是解题关键.
24.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2,通过t秒后,OM恰好平分∠BOC.①求t的值;②现在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在(1)问的基础上,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通过多长时刻OC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基础上,通过多长时刻OC平分∠MOB?请画图并说明理
由.
【考点】角的运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1)依照图形和题意得出∠AON+∠BOM=90°,∠CON+∠COM=90°,再依照
∠AON=∠CON,即可得出OM平分∠BOC;
(2)依照图形和题意得出∠AON+∠BOM=90°,∠CON=∠COM=45°,再依照转动速度从而得出答案;
(3)分别依照转动速度关系和OC平分∠MOB画图即可.
【解答】解:(1)①∵∠AON+∠BOM=90°,∠COM=∠MOB,
∵∠AOC=30°,
∴∠BOC=2∠COM=150°,
∴∠COM=75°,
∴∠CON=15°,
∴∠AON=∠AOC﹣∠CON=30°﹣15°=15°,
解得:t=15°÷3°=5秒;
②是,理由如下:
∵∠CON=15°,∠AON=15°,
∴ON平分∠AOC;
(2)15秒时OC平分∠MON,理由如下:
∵∠AON+∠BOM=90°,∠CON=∠COM,
∵∠MON=90°,
∴∠CON=∠COM=45°,
∵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
设∠AON为3t,∠AOC为6t,
∵∠AOC﹣∠AON=45°,
可得:6t﹣3t=45°,
解得:t=15秒;
(3)OC平分∠MOB
∵∠AON+∠BOM=90°,∠BOC=∠COM,
∵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
设∠AON为3t,∠AOC为6t,
∴∠COM为(90°﹣3t),
∵∠AOC﹣∠AON=∠MON+∠MOC,
可得:6t﹣3t=(90°﹣3t)+90°,
解得:t=30秒;
即OC与OB重合,ON⊥AB,如图: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运算,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认真观看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25.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
(1)若AC=2AB,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动身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 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通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动身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动身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假如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
OR的中点,证明的值不变.若其它条件不变,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2.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1)依照AB=60,AC=2AB,得出AC=120,利用点A对应的数是40,即可得出点C对应的数;
(2)假设点R速度为x单位长度/秒,依照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的距离相等,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3)分别表示出PR,OT,MN的值,再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1)解:∵AB=60,AC=2AB,
∴AC=120,
∵A点对应40,
∴C点对应的数为:40﹣120=﹣80,即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80;
(2)解:设点R速度为x单位长度/秒,依题意有
5(x+2x﹣5)=120﹣5[3x﹣(2x﹣5)],
解得x=6,
2x﹣5=7.
答:动点Q的速度为7个单位长度/秒;
(3)证明:①PR=120+(5+2)t=120+7t,
OT=t,
M对应的数是(﹣80﹣5t﹣t)÷2=﹣40﹣3t,
N对应的数是(40+2t+0)÷2=20+t,
MN=20+t﹣(﹣40﹣3t)=60+4t,
==2.
故的值不变.
②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
PR=120+(5+3)×10=200,
OT=10,
M对应的数是(﹣80﹣5×10﹣10)÷2=﹣70,
N对应的数是(40+3×10+0)÷2=35,
MN=35+70=105,
==2.
故10秒后的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依照已知得出各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此题阅读量较大应细心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