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类社会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
要影响。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渭河流域
2.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的种植
D.小麦的种植
3.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定居的生活
B.会种植庄稼
C.会建造房屋
D.陶器的艺术风格相同
4.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
A.蚩尤
B.共工
C.神农
D.伏羲
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这些传说,反映了()
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6.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会用“米饭”招待你…你可能来到了(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秩序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8.下图的文物出土的地方是()
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大约在
A.公元前10000年左右
B.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C.公元前9000年左右
D.公元前4000年左右
10.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描述的是哪一种原始居民的生活(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1.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黄帝
B.炎帝
C.周武王
D.秦始皇
12.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13.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就是指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见下图),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
A.用火烧食物
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过着群居生活
15.半坡遗址2005年最新报道,在陕西地区同时代文化遗存考古
中这是首次发现祭祀遗迹。
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天礼地”的
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粟
D.红薯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最后一道8分,其余各7分,共57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意思是:神农根椐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以及地势条件的便利,制作了耒耜,教百姓从事农耕。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反映的情况从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3)这些原始居民在农耕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
1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了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选贤与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
(4)“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
——孙中山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贡献。
(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19.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
下图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举出两例即可)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
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
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
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2009年4月3日,台湾马英九亲率“中央部会”文武百官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政府”为纪念黄
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悠悠中华情》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等材料信息可知,应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位于长江流域。
答案选B。
2.【答案】B
【解析】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水稻的种植,故选B。
3.【答案】D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母系氏族阶段,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但是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湿润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据此分析可知D项表述有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可知,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蚩尤,故选A。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
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初祖”,他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A符合题意,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所以远古时代的河姆渡人可以吃到米饭,故选A。
7.【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播种五谷属于农耕,炎帝神农氏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养蚕缫丝也属于农耕的一部分。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重视农业,其核心为农耕文明,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答案】D
【解析】图片中的工具是骨耜,而使用骨耜的原始人只有河姆渡人,故选择D。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
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阅读题文关键信息:“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根据所学可知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黄帝的有关知识。
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的信息“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人物是黄帝。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他的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
BCD和图片信息无关,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元谋人生活于云南元谋、蓝田人为陕西蓝田、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因此答案为D。
13.【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烧制彩陶。
因此选B。
14.【答案】C
【解析】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粗糙的石器,学会使用天然火,会
用火烧食物,会保存火种,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是山顶洞人。
答案为C。
15.【答案】C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故选C。
16.【答案】(1)反映了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
(2)是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
(3)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村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解析】(1)阅读材料可知为有关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神话传说。
根据这段神话传说可看出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考古发现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体现了材料所反映的情况。
(3)题文要求回答这些原始居民在农耕方面的世界之最。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大量的考古发现来看,居住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出了水稻;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村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出了粟。
17.【答案】(1)禅让制。
(2)尧、舜、禹。
(3)夏(朝)。
(4)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
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所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
(2)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所以“选贤与能”的代表人物有尧、舜、禹。
(3)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4)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对于今天的的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18.【答案】(1)黄帝;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制造指南车,与炎帝一起平定蚩尤乱。
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元祖”、“始祖”、“初祖”。
(2)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民谋福利的改革精神等等。
【解析】(1)由材料中“平定蚩尤乱”“轩辕氏”可判断出材料主要歌颂的是黄帝,结合已学史实分析归纳黄帝的贡献。
(2)阅读材料可以判断出主要歌颂的是大禹,相传大禹治水,因其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
(3)解题时注意联系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可以围绕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为民谋福利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19.【答案】(1)山顶洞人
(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
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解析】第(1)问和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
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会人工取火。
在山顶洞人遗址,曾发现两件火石石器和待加工的燧石石片及其他一些石器。
山顶洞人已经比较普遍地掌握和运用磨和钻的技术。
这些,都可以间接推断他们在不断磨擦和钻孔的基础上,也同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爱美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探寻原始人的生活情况方法的理解。
我们了解和探究原始人的生活情况的方法有很多。
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离我们很遥远的原始人生活情况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可利用网络查找,到历史博物馆查询资料,去图书馆查阅有关的历史书籍等。
20.【答案】(1)黄河流域。
禅让制。
(2)公而忘私。
【解析】(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公而忘私的精神。
21.【答案】(1)黄帝“人文始祖”
(2)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叛乱等
(3)大陆与台湾人民同是炎黄子孙
(4)流落在外的炎黄子孙啊,赶快回家吧,你的母亲盼你归来。
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1)从材料看,两则材料中的人物指黄帝,黄帝与黄河流域的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联合,共同繁衍了中华民族,至今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黄帝因他的贡献也被中华儿女尊奉为“人文初祖”。
(2)根据所学知识,黄帝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人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材料一,黄帝的贡献有造指南车,平定蚩尤判乱等。
(3)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被迫分离,台湾人民却割不断与大陆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化的骨肉亲情。
根据材料二可知,台湾与大陆人民同是中华儿女同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祖先。
(4)属于开放型考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题文要求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首先要知道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现在分离的状况,我们盼望台湾人民回归的心情。
22.【答案】(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3)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析】“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有: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23.【答案】(1)由穴居到盖房定居。
(2)图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图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3)自然地理因素。
【解析】(1)图二的房子是半地穴式房屋。
半地穴式建筑是北方
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半坡遗址。
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与现在的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有一部分深入地下,还可以抵御野兽的侵袭;图一是的房子是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子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
其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地方比较潮湿的人。
图二到图一,可以看出人类由穴居到半穴居到盖房定居的变化,应该说居住条件在不断的提高。
(2)距今约5000-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
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
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
干栏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
上层住人。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
(3)以河姆渡人为代表的南方居民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是因为南方多雨潮湿,天气也较闷热,住这样的房子,可以利于通风,躲避虫蛇野兽等,有利于减少风湿病,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而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是因为北方天气干燥,冬天寒冷,夏天住地穴里较为凉爽,冬天则较为暖和。
南北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先民们采取不同的居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