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PPT 61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牙
(110+80) =190
——
——
交换后 英国
国际交换比率:酒:毛呢 = 1:1 酒 1 毛呢 1.714
葡萄牙
结论
1.375
1
分工后再进行国际交换,英国相对于分工前增加0.714个单位毛呢的消 费,葡萄牙增加0.375个单位的酒的消费,可见,贸易是“双赢的”。 在前面假定条件下,思考国际贸易双赢的条件?即国际交换比率对国 际贸易利得的影响?
3. 基本观点
国民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一国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财富的来源不是贸易或流通,而是一国国民的生产劳动。国内分工能促进
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一国财富总量。 国内分工也同样适用于国际分工,并论证了国际分工能够增加世界财富总 量,还指出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各国应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这种国际交换能 够使各国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使各国在贸易中获益。
财富不是来源于流通领域,而是来源于生产领域,是劳动的结晶; 贸易非零和,而是双赢的,条件: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 长期的、大量的顺差将导致通涨,竞争优势丧失,顺差消失; 实施管制政策,这将导致失去商品销路,丧失带回金银的自由和便利。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s )
5. 评 价
积极:
认识的飞跃:第一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去考察了贸易的动因,
揭示贸易是“双赢的”,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理论假设:与现实不够吻合,只能解释贸易实践活动部分原因; 理论缺陷:对那些在生产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 工与国际贸易?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后,能否从分工与贸易中获益? 斯密的理论对此未作出回答。
1. 人物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
贸易理论的带头人。他在《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中提出
了绝对优势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核心思想——自由放任,让“看不见 的手”自由调节。
布 产出量
220 1 2.2 100
交换后 英国 葡萄牙 结论
国际交换比率:酒:毛呢 = 1:1 酒 1 1.125 毛呢 1.2 1
分工后再进行国际交换,英国相对于分工前增加0.125个单位毛呢的消 费,葡萄牙增加0.2个单位的酒的消费。
逻辑思维: 国际贸易的动因——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商品成本的相对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4. 基本观点
什么是财富?
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货币的唯一形态。这导致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是增加和积累金银货币。 财富来自哪里? 除开采金银矿藏、对外掠夺外,更多依靠对外贸易的不平等交换。并 认为对外贸易是“零和”而非“双赢”。 如何增加财富 少买多卖,力保贸易顺差。 国家政策
4. 评 价
积极:
萨缪尔森的高度评价: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较优
势论一定能夺得桂冠; 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也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地主贵族阶 级、争得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极大地推进资本主义的 发展。 消极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的根本缺陷在于静态地观察问题,只说明了国
际贸易的短期利益问题,无法将开展国际贸易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联 系起来;
理论设计自身存在缺陷。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
1. 人物简介
要素禀赋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 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师生俩提 出的(因此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为赫克歇 尔——俄林模型,简称赫——俄模型或 H——O模型),后经保罗·萨谬尔森等经 济学家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无论 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 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在从20世纪前半 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内,要素禀赋理论 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几乎成了国 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被誉为国际贸易理 论上的一颗“明珠”。
2. 产生背景
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 阶级的矛盾达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他们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在《谷物法》 存废的问题上。《谷物法》是为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令。 该法令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格上涨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而且这 个价格限额不断提高。《谷物法》限制了英国对谷物的进口,使国内粮价
产所需要的廉价原料,并使其丰富的产品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的愿望难以
实现。作为产业资产阶级代言人的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抨击了重商主义,在吸收英国大 卫·休谟的经济自由思想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弗朗斯瓦·魁奈 的自然秩序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自由放任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在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方面,提出了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奖出限入,实行运输和外贸垄断。
5.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
关于获取财富方式的认识
早期:禁止输出,每笔交易保持顺差,将货币贮藏于国内。
晚期:允许输出,总体顺差,将货币视为资本。 关于生产的认识 早期:忽视生产 晚期:“货币带来贸易,贸易增加货币”,贸易扩大以生产扩大为基 础,强调大力发展本国产业。 关于管制政策的认识 早期:重点在于货币。
3. 实证分析
基本假设:跟绝对优势理论相同。
模型分析
分工前
小麦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英国
葡萄牙
1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0
1
1
100
90
1
1
分工原则:“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或“有利取重,无利取轻” 分工后 英国 葡萄牙 170
170 1 2.125 80
小麦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劳动投入量 220
国家2为资本丰裕国家 国家1为劳动丰裕国家
价格法:
国家1为资本丰裕型国家 国家2为劳动丰裕型国家
下表为A、B两国的资本和劳动的分布情况
要素禀赋
劳动 资本
A国
12 48
B国
30 60
判断: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
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
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个相对概念,与投 入的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的前身。
2. 产生背景
经济条件:商业活动对自然经济瓦解、对资本主义形成的影响 劳动:商业发展——自然经济瓦解——大量自由雇佣劳动者 资本:对外贸易——海外掠夺——大量货币资本 市场:地理大发现——开辟和扩大了市场——航海业和对外
贸易的大发展
政治条件 民族国家的形成,封建国王和商业资本结成同盟
和地租长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增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工业品生产
成本,削弱了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因限制谷物进口而招致的贸易报 复,也不利于英国工业品的出口。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 级围绕着《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 人李嘉图于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在该书中,李 嘉图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 贵族地主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国 际 贸 易 理 论 框 架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一节 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
1. 理论概述
重商主义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起源。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产生于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大致可以追溯到
1500~1776年之间。 重商主义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
晚期:重点在于贸易和运输,签订国际通商合约,推行殖民政策等。
5. 评价
积极: 思想大解放,独立思考经济现象,并注重分析现象因果关系; 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当时国际贸易和商业运输业的发展; 对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消极
金银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混淆了金银、货币、财富之间的关系;
思想文化条件
文艺复兴运动:思想解放,物欲的满足
3. 发展阶段
时间:15-16世纪中期 早期 代表任务:威廉·斯塔福 代表作品:《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对话》 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 时间:16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 晚期 代表任务:托马斯·孟 代表作品:《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
主张自由贸易政策
4. 实证分析
基本假设
2× 2;
生产中仅投入一种要素:劳动力; 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两国产品的生产中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 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不变 ; 两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不考虑贸易中的交易成本。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2. 产生背景
18世纪60年代,英国纺织业开始了产业革命,此后机器大工业逐渐取代手 工业。产业革命的迅速展开使英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的产业资产阶 级迫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但却受到资本原始积 累时期建立起来的重商主义政策体系的束缚。重商主义提倡的极端保护主 义则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使新兴资产阶级很难从海外获得生
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25岁就
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金融界巨富之一。为弥补早年 教育的不足,26岁开始致力于学术研究,涉猎很广。 1799年初他在读斯密《国富论》,留下深刻印象, 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便开始专门研究经 济问题。在他研究经济学18年后,于1817年出版了其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模型分析 分工前 英国 葡萄牙 酒(1单位) 劳动时间 1 1 劳动投入 120 80 分工原则:扬长避短 酒 毛呢 产出 ——
190 1 2.375 80
毛呢(1单位) 劳动时间 1 1 劳动投入 70 110
分工后
英国
总投入劳动量 ——
总投入劳动量 (120+70) =190
产出
190 1 2.714 70
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 国际贸易的动因
• 国际贸易的结构——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 国际贸易的利得—国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探索——重商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的早期探索) 典国际贸易理论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流派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
1. 人物简介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32)是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 出身于一个犹太族的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受商业 教育和经商的熏陶,14岁随父开始从事证券交易活
2. 基本概念
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某种要素的数量 。
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一国
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有两种衡量方法:实物法与价格法。
实物法:
K K L 1 L 2
PK PK P P L 1 L 2
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人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学家大多是卓越的商人,如蒙克莱田(武器制造商)。经 济思想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在英国尤为紧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和行为的结 合。 虽然重商主义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它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 都是为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服务的。重商主义并不是为商人服务的,而是为 国家制订方针和政策服务的,因此它是“政治经济学”或“国家主义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