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C
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
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因此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A 项错误。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一半,再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项正确。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C项错误。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再加上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必
然导致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
答案:B
3.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由于两图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因此它们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4.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
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
答案:B
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E—F和K—L
答案:B
6.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的受精作用,图乙为其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染色体A与a(B与b)是________,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
(2)过程A表示________________,它发生在哺乳动物的
________________中.
(3)过程B表示________________,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如果图乙表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那么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__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_分裂.
(5)假设成体Ⅰ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那么图中Ⅲ和Ⅳ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________。
解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图甲中的A和a,B与b为同源染色体。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再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答案:(1)父方母方同源染色体(2)减数分裂睾丸或卵巢(3)受精作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4)受精卵有丝(5)10条、20条
A级基础巩固
1.1个精原细胞和1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 )
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
答案:D
2.一雄性生物体,其体细胞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不进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以及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A.1、8、8 B.2、8、8
C.8、8、8 D.8、64、64
答案:A
3。
如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解析:过程①是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是受精作用;过程②是生物体产生配子,是减数分裂;过程③是受精卵发育成个体,是有丝分裂过程,故B正确.
答案:B
4.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图中合子中的全部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该种生物通过减数分裂获得多种多样的雌雄配子
C.后代个体的性别决定于受精作用完成时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答案:A
5.图1表示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2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图3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2中的D时期,细胞内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在方框内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与a 正在发生分离的分裂时期示意图。
(3)与图2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相比较,图3中过程Y 的细胞分裂方式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过程Y所经历的细胞生命历程除细胞分裂外,还有__________。
(4)过程X的本质是____________融合。
解析:(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要显示出a与a分离,b与b分离或B与B分离,两极对应的2条染色体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3)过程Y为受精卵有丝分裂、分化形成新个体,细胞生命历程还有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4)过程X是精子和卵细
胞结合得到受精卵,其本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答案:(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 (或b)随机结合(答出基因自由组合即可)(2)如图所示(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
(要显示出a与a分离,b与b分离或B与B分离。
两极对应的2条染色体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3)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4)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
B组能力训练
6.如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①④;②③D.②④
解析:题干中的精原细胞经过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四分体时发生交叉互换即全白的染色体的一个染色单体的下面部分片段与全黑的染色体的同一位置进行了互换,结合①~④图示,可知①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②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C
7.下图中能表示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 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A.①③B.①② C.④③D.④②
答案:C
8.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染色体组合可以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解析: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
相同的精细胞,故这四个精细胞两两相同。
答案:D
9.下面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母方、父方配子彼此结合的概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解析: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进入配子的机会是均等的;精卵细胞结合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中,两者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其中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高等动物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
答案:C
10.图1是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处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期。
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细胞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
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__发生交换片段,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3)图2中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表示受精作用;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析:由图1可知,A与B联会,C与D联会,说明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该细胞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有A与C、A与D、B与C、B与D四种组合。
如果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只形成一种卵细胞,即上述四种组合中的一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图2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FK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GH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LM段表示受精作用,MR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中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GH段
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次分裂前 2 A和B、C 和D (2)4 1 b或b′(3)LM 不相等
11.下图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
(2)图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________。
解析:(1)图A表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了2个四分体。
(2)图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初级精母细胞。
(3)图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答案:(1)减数第一次前(2)初级精母细胞2
(3)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C级拓展提升
1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编号
为1~23号,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也叫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对患者染色体进行检查,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正常人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共有______种,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非同卵双胞胎)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2)请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完善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可能原因。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异常精子(24条)和正常卵细胞(23条)结合形成的:
错误!错误!
②正常精子(23条)和异常卵细胞(24条)结合形成的:
错误!错误!
(3)若一个正常人与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婚配,他们的后代发病率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类型有223种。
从理论上讲,丈夫产生的两个相同的精子与妻子产生的两个相同的卵细胞分别结合后,所形成的两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染色体
组成才完全相同,所以一对夫妇所生两个孩子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为错误!×错误!=错误!.(2)由题干可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为47条染色体,可能是正常精子(23条)和异常卵细胞(24条)结合而成的,也可能是异常精子(24条)和正常卵细胞(23条)结合而成的。
异常精子或异常卵细胞的形成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21号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造成的。
(3)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配子,有一半的可能为正常配子(23条),一半的可能为异常配子(24条),所以当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后,子代发病率为错误!。
答案:(1)223错误!(2)①a。
后期同源染色体b.后期姐妹染色单体②a。
后期同源染色体b.后期姐妹染色单体(3)错误!患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23条),一半异常(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