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合集下载
3_《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_晶体结构缺陷((上)
点缺陷(零维缺陷)--原子尺度的偏离.
按 缺
例: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等
陷 线缺陷(一维缺陷)--原子行列的偏离.
的
例:位错等
几 何
面缺陷(二维缺陷)--表面、界面处原子排列混乱.
形
例:表面、晶界、堆积层错、镶嵌结构等
态 体缺陷(三维缺陷)--局部的三维空间偏离理想晶体的周期性
例:异相夹杂物、孔洞、亚结构等
1、 固溶体的分类
(1) 按杂质原子的位置分: 置换型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而取代基
质中的原子。例MgO-CoO形成Mg1-xCoxO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格中的间隙位置。
有时俩
(2)按杂质原子的固溶度x分: 无限(连续)固溶体—溶质和溶剂任意比例固溶(x=0~1)。
多相系统
均一单相系统
Compounds AmBn
原子间相互反应生成
均一单相系统
结构
各自有各自的结构
A structure
structure
+ B structure
结构与基质相同 A structure
结构既不同于A也不同于B New structure
化学计量 A/B
不定
固溶比例不定
m:n 整数比或接近整数比的一定范围内
四、固溶体Solid solution(杂质缺陷)
1、固溶体的分类 2、置换型固溶体 3、间隙型固溶体 4、形成固溶体后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5、固溶体的研究方法
①固溶体:含有外来杂质原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 例:MgO晶体中含有FeO杂质 → Mg1-xFexO
基质 溶剂 主晶相
杂质 溶质 掺杂剂
萤石CaF2(F-空位)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缺陷
够的能量而跳入空位,并占据这个平衡位置,这时在这个原 子的原来位置上,就形成一个空位。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空 位向邻近结点的迁移。
在运动过程中,当间隙原子与一个空位相遇时,它将落入
这个空位,而使两者都消失,这一过程称为复合,或湮没。
(a)原来位置;
(b)中间位置;
(c)迁移后位置
图 空位从位置A迁移到B
2 Ar a 3 N A 8.57 (3.294108 )3 6.0231023 x 1 2 Ar 2 92.91 7.1766103 106 7.1766103 7176 .6(个) 所以, 106 个Nb中有7176 .6个空位。
a NA
作业:
二.本章重点及难点 1、点缺陷的形成与平衡浓度 2、位错类型的判断及其特征、伯氏矢量的特征和物理意义 3、位错源、位错的增殖(F-R源、双交滑移机制等)和运动、 交割
4、关于位错的应力场可作为一般了解
5、晶界的特性(大、小角度晶界)、孪晶界、相界的类型
维纳斯“无臂” 之美更深入人心
处处留心皆学问
2.点缺陷的形成(本征缺陷的形成)
点缺陷形成最重要的环节是原子的振动 原子的热振动
(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作振动)
原子被束缚在它的平衡位置上,但原子却在做着挣脱
束缚的努力
点缺陷形成的驱动力:温度、离子轰击、冷加工
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哪个原子能够挣脱束缚,脱离
平衡位置是不确定的,宏观上说这是一种几率分布
刃型位错的特点:
1).刃型位错有一个额外的半原子面。其实正、负之分只具 相对意义而无本质的区别。 2).刃型位错线可理解为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 线。它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折线或曲线,但它必与滑移 方向相垂直,也垂直于滑移矢量。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3.2 位错
晶体在结晶时受到杂质、温度变化或振动产
生的应力作用,或由于晶体受到打击、切削、 研磨等机械应力的作用,使晶体内部质点排列 变形,原子行列间相互滑移,即不再符合理想 晶格的有序排列,由此形成的缺陷称位错。
3.2.1 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刃型位错结构的特点: 1) 刃型位错有一个额外的半原子面。一般把多出的半原子面在滑移面 上边的称为正刃型位错,记为“┻”;而把多出在下边的称为负刃 型位错,记为“┳”。
螺型位错
a. 位错中心附近的原子移动小于一个原子间距的距离。 b. 位错线在滑移面上向左移动了一个原子间距。
c. d. e. 当位错线沿滑移面滑移通过整个晶体时,就会在晶体表面沿柏氏矢 量方向产生宽度为一个柏氏矢量大小的台阶。 螺型位错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位错线并垂直于柏氏矢量。 螺型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平行,故其滑移不限于单一的滑移面上,所 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可成为其滑移面。
晶体中的位错环
晶体中的位错网络
3.柏氏矢量的表示法
•柏氏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可用与它同向的 晶向指数来表示。
[
a a a [2 2 2 ]
]
a [1 1 1] 2
例如:
在体心立方中, 柏氏矢量等于从体心 立方晶体的原点到体 心的矢量。
b=
a [1 1 1] 2
a •一般立方晶系中柏氏矢量可表示为b= n <u v w>
4)
5)
2.螺型位错
设立方晶体右侧受到切 应力的作用,其右侧上 下两部分晶体沿滑移面 ABCD发生了错动,如图 所示。这时已滑移区和 未滑移区的边界线 bb´(位错线)不是垂直而 是平行于滑移方向。
F
C D
《材料科学基础》 第03章 晶体缺陷
第三节 位错的基本概念
三、位错的运动
刃位错的攀移运动: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上的运动。 刃位错发生攀移运动时相当于半原子面的伸长或缩短,通常把 半原子面缩短称为正攀移,反之为负攀移。 滑移时不涉及单个原子迁移,即扩散。刃型位错发生正攀 移将有原子多余,大部分是由于晶体中空位运动到位错线上的 结果,从而会造成空位的消失;而负攀移则需要外来原子,无 外来原子将在晶体中产生新的空位。空位的迁移速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加快,因此刃型位错的攀移一般发生在温度较高时;另 外,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晶体的平衡空位浓度的变化,这种空位 的变化往往和刃位错的攀移相关。切应力对刃位错的攀移是无 效的,正应力的存在有助于攀移(压应力有助正攀移,拉应力 有助负攀移),但对攀移的总体作用甚小。
第一节 材料的实际晶体结构
二、晶体中的缺陷概论
晶体缺陷按范围分类:
1. 点缺陷 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 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2. 线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 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 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 位错Dislocation 。
说明:这是一个并不十分准确的定义方法。柏氏矢量的方向与位错线方向的定义有关,应该首 先定义位错线的方向,再依据位错线的方向来定柏氏回路的方向,再确定柏氏矢量的方 向。在专门的位错理论中还会纠正。
第三节 位错的基本概念
二、柏氏矢量
柏氏矢量与位错类型的关系:
刃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垂直。(依方向关系可 分正刃和负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平行。(依方向关系可 分左螺和右螺型位错) 混合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夹角非0或90度。
过饱和空位 晶体中含点缺陷的数目明显超过平衡 值。如高温下停留平衡时晶体中存在一平衡空位, 快速冷却到一较低的温度,晶体中的空位来不及移 出晶体,就会造成晶体中的空位浓度超过这时的平 衡值。过饱和空位的存在是一非平衡状态,有恢复 到平衡态的热力学趋势,在动力学上要到达平衡态 还要一时间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如果以电子浓度来表示溶解度极限,则可发现它 们的溶解度极限几乎是相同的。对于上述的合金 计算可发现它们的数值都接近于1.4。 电子浓度 e/a ={A(100-X)+BX}/100 X为溶质的含量(原子百分数),A为溶剂的原 子价,B为溶质的原子价。 此外,当两种原子价不同的组元形成固溶体时, 彼此间的溶解能力与相对价效应有关。通常低价 组元在高价组元之中的溶解度远小于相反情况下 的溶解度。例如,在Cu-Si合金中,Cu(1价) 在Si(4价)中的溶解度<2%(mol),而Si在 Cu中的溶解度可达14%(mol)。
3、间隙固溶体 有些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小,它们加入到溶剂 中时,由于与溶剂的原子半径相差较大,无法 形成置换固溶体,但如果这些原子尺寸接近溶 剂晶体中某些间隙的大小时,则可处于间隙位 置,形成间隙固溶体。 由于间隙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间隙固溶体 都是有限固溶体。
溶质原子进入点阵间隙处,若不使点阵发生过 大的点阵畸变就要求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1)溶质原子尺寸比较小; (2)点阵中存在较大的间隙。 因此,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都是原子结构 中电子层较少,位于周期表前端的元素,即原 子序数较小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都小于 0.1nm,是一些非金属元素H、B、C、N、O。
(2)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结构中的位置划分 a、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中的一些溶剂原子。 B、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存在于溶剂点阵的间隙处。 有些固溶体同时兼有这两种方式,例如钢中铁素 体,它既是置换固溶体又是间隙固溶体,Mn、 Si、Cr等原子以置换方式溶于Fe中,而C则是以 间隙方式溶入。
(4)电子浓度因素 原子尺寸因素有利时,在一价的面心立方结构的 金属Cu、Ag、Ag为基的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 原子价越高,则其溶解度越小。 如以原子百分数表示,各元素在Cu中的最大溶 解度为: 2价锌 3价镓 4价锗 5价砷 38%Zn 20%Ga 12%Ge 7%As 下列元素在Ag中的溶解度为: 2价镉 3价铟 4价锡 5价锑 42%Cd 20%In 12%Sn 7%Sb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典型晶体结构(共71张PPT)
Zn离子的位置交叉错开。
表示方法:球体堆积法;坐标法;投影图;配位多面体连 接方式
与金刚石晶胞的比照 ,有什么不同?
同型结构的晶体β-SiC,GaAs,AlP 等
5、 -ZnS〔纤锌矿〕型结构 〔AB type〕
六方晶系,简单六方格子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
堆积及空隙情况
同型结构的晶体:BeO, ZnO, AlN等
笼外俘获其它原子或基团,形成类C60的衍生物,例如
C60F60。再如,把K、Cs、Ti等金属原子掺进C60分子 的笼内,就能使其具有超导性能。再有C60H60这些相 对分子质量很大地碳氢化合物热值极高,可做火箭的 燃料等等。
2〕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又称纳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CNT〕,是 单质碳的一维结构形式。碳纳米 管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分类可分 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和多 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
4. -ZnS〔闪锌矿〕型结构 〔AB type〕 点群:
空间群: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Z:
堆积及间隙情况:
• 以体积较大的S2-作立方紧密堆积 • Zn2+如何填充? • 空隙如何分布?
等同点分布:
共有2套等同点。这种结构 可以看作是Zn离子处在由S离 子组成的面心立方点阵的4个
四面体间隙中,即有一半四面 体间隙被占据,上层和下层的
晶体结构的描述通常有三种方法:
1〕坐标法:给出单位晶胞中各质点的空间坐标,这种采用
数值化方式描述晶体结构是最标准化的。为了方便表示晶胞, 化学式可写为MO,其中M2+是二价金属离子,结构中M2+和O2-分别占据了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以由体正积 负还较离大子可的半径S以2比-作rN采立a方+/r用紧cl-密≈堆投0.积 影图,即所有的质点在某个晶面〔001〕上的投
表示方法:球体堆积法;坐标法;投影图;配位多面体连 接方式
与金刚石晶胞的比照 ,有什么不同?
同型结构的晶体β-SiC,GaAs,AlP 等
5、 -ZnS〔纤锌矿〕型结构 〔AB type〕
六方晶系,简单六方格子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
堆积及空隙情况
同型结构的晶体:BeO, ZnO, AlN等
笼外俘获其它原子或基团,形成类C60的衍生物,例如
C60F60。再如,把K、Cs、Ti等金属原子掺进C60分子 的笼内,就能使其具有超导性能。再有C60H60这些相 对分子质量很大地碳氢化合物热值极高,可做火箭的 燃料等等。
2〕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又称纳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CNT〕,是 单质碳的一维结构形式。碳纳米 管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分类可分 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和多 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
4. -ZnS〔闪锌矿〕型结构 〔AB type〕 点群:
空间群: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Z:
堆积及间隙情况:
• 以体积较大的S2-作立方紧密堆积 • Zn2+如何填充? • 空隙如何分布?
等同点分布:
共有2套等同点。这种结构 可以看作是Zn离子处在由S离 子组成的面心立方点阵的4个
四面体间隙中,即有一半四面 体间隙被占据,上层和下层的
晶体结构的描述通常有三种方法:
1〕坐标法:给出单位晶胞中各质点的空间坐标,这种采用
数值化方式描述晶体结构是最标准化的。为了方便表示晶胞, 化学式可写为MO,其中M2+是二价金属离子,结构中M2+和O2-分别占据了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以由体正积 负还较离大子可的半径S以2比-作rN采立a方+/r用紧cl-密≈堆投0.积 影图,即所有的质点在某个晶面〔001〕上的投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注意: 阵点可以是原子或分子的中心, 也可以是彼此等同 阵点可以是原子或分子的中心,
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 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 ,但 各个阵点的周围环境必须相 同。
4
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阵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所组成 的阵列。(阵点是构成空间点阵的基本要素) 的阵列。 阵点是构成空间点阵的基本要素) 晶格(空间格子) 为了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 晶格(空间格子):为了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 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把所有阵点连接起来, 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把所有阵点连接起来 , 构成一个 三维的几何格架, 称为晶格或空间格子 。 ( 可以形象 三维的几何格架 , 称为晶格或空间格子。 描述空间点阵的几何形状,实质仍是空间点阵) 描述空间点阵的几何形状,实质仍是空间点阵) 晶胞:能够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单元体。 晶胞:能够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单元体。 (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 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
c/a值的范围:1.568(铍, 值的范围: 值的范围 ( Be)~ 1.886(镉,Cd) )~ ( )
21
22
3.3.3 晶胞中的原子数 fcc: n = 8 × 1 (顶角) 6 × 1 2 : 8 + (面心)= 4 bcc: n = 8 × 1 8 : (顶角) 1(体心) = 2 + hcp: hcp:n = 12 × 1 6 (顶角) 2 × 1 2 + (面心) (中心)=6 +3
5
c
β
a γ
α b
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晶胞
6
3.2.2 晶
胞
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 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 选取晶胞的原则: 选取晶胞的原则: a. 几何形状与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几何形状与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b. 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c. 当平行六面体棱间夹角存在直角时,直角数目 当平行六面体棱间夹角存在直角时, 应最多; 应最多; d.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滑移时参考方向和参考面的变化
A
a
(a
b )n
A a (1 2 coso coso 2 cos2 o )
根据体积不变的原理:AL = al
L al
l
A
(1 2 cos o coso 2 cos2 o ) 13
(3) 用初始 l 和瞬时的、来表示长度的变化:
•
拉伸:
L
l
(l
n)b
n
L cos
l coso
n
-滑移面法线的单位向量
OC
X
滑移前后参考方向的变化公式:
D d (d n)b
当
d n
移面时,滑移前后不变。
2
二、参考面的变化
平面的表示法:
方位--法线方向上的向量
面积--向量的长 度 a d1 d2
d2
a
d1
滑移前后参考面的变化:
[2 1 5] [0 1 1] [211] [001] [1 1 1] [1 1 0]
Īī1 0ī1 1ī1
1ī0
Ī01
•F
001
Ī11 011
111
101
Ī10
010
100
110
Ī1Ī
01ī
1īĪ
10ī
11Ī
交点为 [211][1 1 0] [1 1 3]
23
解答: (4) 发生双滑移时的转动规律和转轴 双滑移系统:(0ī1)[ī11]+(ī01)[1ī1]的连线上
(1īī)[101]
Īī1
Ī01
Ī11
0ī1
001
011
1ī1
101
• F’’• F
1ī0
F’ 100
111 Ī10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 从纯金属冷却曲线可以看出:金属从液态 冷却到理论凝固温度(熔点)Tm时并不凝固, 而是再降至实际开始结晶温度Tn时才开始 结晶;随后温度回升到接近Tm时出现恒温 结晶(曲线平台),结晶终止后温度继续下降。
• 曲线出现“平台”,是金属液固转变所释 放的潜热与系统散热量相等的结果。
• 在“平台”温度下,液固相不平衡,所以 “平台”温度不是熔点但相差不大。
• 如果只有一粒晶核长大,则由这一粒晶核 长大的金属就是一块金属单晶体。
• 3.1.2 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
• 金属结晶伴随着一系列宏观特征的改变, 如结晶潜热的释放,融化熵的变化等。研 究这些宏观特征的变化是研究金属结晶过 程的重要手段。
• 3.1.2.1 冷却曲线与金属结晶温度:用热分 析装置将金属融化后缓慢降温,每隔一定 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绘制成温度-时间关系 曲线,称为冷却曲线。这种测定冷却曲线 的方法叫热分析法。
金属中,表面能可用表面张力表示。当晶 核稳定时,有:
• σLW=σSW+σSLcosθ
(3-15)
• 形成一个晶核时,总自由能的变化为:
ΔG’=-ΔGBV+ΣσAi
(3-16)
• 晶核体积(球冠体积)为:
• VS=πr3(2-3cosθ+cos3θ)/3
(3-17)
• (VS=πh2(r-h/3), h=r(1-cosθ))
核功越小。
• 在过冷液相中,均匀形核依靠结构起伏形 成大于临界晶核的晶胚;再从能量起伏中
获得形核功形成稳定的晶核。结构起伏和 能量起伏是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
• 临 但界 晶晶胚核的半最径大尺rk随寸过rm冷ax却度随ΔT过增冷加度而的减增小加;而 增加。如图所示:两条曲线的交点为均匀 形核的临界过冷度ΔT*。当系统过冷度 ΔT<ΔT*时,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山 3.混合位错 3.混合位错 东 科 技 大 学
材 料 学 院
滑移矢量既不垂直于位错线也不平行于位错线—一条曲线
一、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材 料 学 院
一、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位错的性质: 位错的性质: (1)形状:不一定是直线,位错及其畸变区是一条管道。 (2)是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边界。 (3)不能中断于晶体内部。可在表面露头,或终止于晶界和相界, 或与其它位错相交,或自行封闭成环。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1.线缺陷: 1.线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 线缺陷 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2.意义: 2.意义:(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塑性变形、强度、断裂等起着决定性 意义 的作用,对材料的扩散、相变过程有较大影响。) 3.位错的提出: 3.位错的提出:1926年,弗兰克尔发现理论晶体模型刚性切变强度与与 位错的提出 实测临界切应力的巨大差异(2~4个数量级)。 1934年,泰勒、波朗依、奥罗万几乎同时提出位错的概念。 1939年,柏格斯提出用柏氏矢量表征位错。 1947年,柯垂耳提出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1950年,弗兰克和瑞德同时提出位错增殖机制。之后,用TEM直接观察 到了晶体中的位错。
机分布,大量晶粒的综合作用, 整个材料宏观上不出现各向异 性,这个现象称为多晶体的伪 各向同性。
材 料 学 院
维纳斯“无臂”之美深入人 心
晶体缺陷赋予材料丰富内容
第3章 晶体缺陷
山 东 晶体中的缺陷概论 科 (corncob) 技 晶体缺陷:在每个晶粒的内部,原子并不是完全呈现周期性的规 大 则重复的排列。把实际晶体中原子排列与理想晶体的差别称为晶体 学 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液相的宏观流动会增加形核率; 强电场或强磁场能增加形核率。
第3章 凝固原理
§3.4晶核的长大
晶体长大条件: 1. 液相中原子不断向晶体扩散提供原子 (有足够高的温度) 2. 晶体表面能不断而牢固地接纳原子 (固液界面结构、温度分布、散热方 向等)。
§3.4.2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3.3.1.1 晶胚形成时能量的变化 体积自由能△GV 降低(结晶驱动力) 表面自由能△GS 升高(结晶阻力)
设 晶胚为球形,半径为r,表面积为 S,体积为V,过冷液体中出现一个 晶胚时的总的自由能变化(△G): △ G = △ G V+ △ G S = V△Gv+σS = (4/3)πr3△Gv+4πr2σ r=rc时,△G最大; r<rc时,晶胚不稳定,难以长大,最终熔化而消失; r>rc时,晶胚成为稳定的晶核。
§3.3.1 均匀形核
3.3.1.3 形核功 临界形核功(A):形成临界晶核时需额外对形核所做的功。
rk 2 Tm 1 2 GV Lm T
A Gmax
1 16 3Tm2 1 S 2 3 3Lm T 2
由于N受N1.N2 两个因素控制, 形核率与过冷度 之间是呈抛物线 的关系。
§3.3.1 均匀形核
3.3.1.4 形核率(N)
纯金属均匀形核的有效过冷度为: △Tp=0.2Tm (绝对温度)
第3章 凝固原理
非均匀形核
第3章 凝固原理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光滑界面
粗糙界面 从原子尺度 观察,这种界 面是粗糙的,又称 为非小平面界面
从原子尺度观 察,这种界面是 光滑平整的。 通常为密排晶面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凝固原理
材料科学基础
–
Chapter 3 – Principles of Solidification 凝固原理
Chapter Outline
3.1 金属结晶的条件和一般过程 3.2 晶核的形成(Nucleation) 3.3 晶体的长大(Growth) 3.4 晶粒大小及其控制
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叫做凝固。凝固主要是 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并不考虑固态的结构。只有物质从液 态转变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态的过程,才叫做结晶。广义 的结晶概念,是指物质从一种原子排列状态过渡到另一种 规则排列状态的转变过程。它包括液态的结晶和固态金属 (晶态或非晶态)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前者称为一 次结晶,后者称为二次结晶或重结晶。它们都属相变过程。
3.2.1 均匀形核
3.形核功(Critical nucleation power)
能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要的最小自由能增量——形核功ΔGc。
当r=rc时,ΔG=ΔGc,则
163
Gc3Gv2
163Lm 3T 2m21T2
ΔT越大, ΔGc越小。由于原子的热运动会引起能量起伏,晶内 所有原子的能量起伏,会使局部区域的能量达到形核功的水平,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 A change in phase that occurs in the solid state.
Rapid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 Producing unique material structures by promoting unusually high cooling rat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造成形核的条件。临界晶核的总表面积Ac=4πrc2
–
Chapter 3 – Principles of Solidification 凝固原理
Chapter Outline
3.1 金属结晶的条件和一般过程 3.2 晶核的形成(Nucleation) 3.3 晶体的长大(Growth) 3.4 晶粒大小及其控制
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叫做凝固。凝固主要是 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并不考虑固态的结构。只有物质从液 态转变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态的过程,才叫做结晶。广义 的结晶概念,是指物质从一种原子排列状态过渡到另一种 规则排列状态的转变过程。它包括液态的结晶和固态金属 (晶态或非晶态)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前者称为一 次结晶,后者称为二次结晶或重结晶。它们都属相变过程。
3.2.1 均匀形核
3.形核功(Critical nucleation power)
能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要的最小自由能增量——形核功ΔGc。
当r=rc时,ΔG=ΔGc,则
163
Gc3Gv2
163Lm 3T 2m21T2
ΔT越大, ΔGc越小。由于原子的热运动会引起能量起伏,晶内 所有原子的能量起伏,会使局部区域的能量达到形核功的水平,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 A change in phase that occurs in the solid state.
Rapid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 Producing unique material structures by promoting unusually high cooling rat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造成形核的条件。临界晶核的总表面积Ac=4πrc2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6-2应变硬化
由于冷加工过程中内部结构(缺陷)的变化引起的
三、应变硬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定量描述晶体硬化行为的两个参数:
1、材料的屈服极限;2、硬化速率或硬化系数
k
d d
3
强度,塑性,脆性,硬度和韧性
1. 特定材料的强度一般指材料的屈服强度。总体上材料的强 度越高,抵抗塑性变形能力越强,硬度越高,在特定条件 下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材料强度越高,塑性一般较差。
4. 按照加工方法、织构形成的原因
• 铸造(casting)、电镀(electroplating)、退火(annealing)、加工 (working)织构等
• 加工织构又可分为:拉伸(tension)、压缩(compression)、拉拔 (drawing)、轧制(rolling)、挤制(extrusion)、锻压(forging)等织构
2.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一定的一致性,强度高的其硬度 往往也高;但硬度表示材料抵抗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 脆性相对塑性而言,一般指材料未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 趋势。即材料抗拉强度低于屈服强度下,材料呈现脆性。 塑性指的是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一般用A-延伸率和 Z断面收缩率表征。
I--弹性变形区
II--过渡区-由变形不均匀引起
III--线性硬化区-由多滑移引起
IV--抛物线硬化区-由交滑移引起
6
四、影响应变硬化的因素
• 晶体结构
BCC晶体的拉伸曲线
BCC晶体硬化特点:
❖ 有一明显的屈服点(上屈服点)
❖ 当应力达到上屈服点时,突然发生 显著的塑性变形,应力迅速减小至 下屈服点
8
四、影响应变硬化的因素
• 变形速率 d/dt
❖ d/dt较小时,影响不大 ❖ d/dt较大时,高速变形,使试件升温,金属软化 ❖ d/dt更大时,爆炸成型,硬度,形成大量挛晶或点缺陷
三、应变硬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定量描述晶体硬化行为的两个参数:
1、材料的屈服极限;2、硬化速率或硬化系数
k
d d
3
强度,塑性,脆性,硬度和韧性
1. 特定材料的强度一般指材料的屈服强度。总体上材料的强 度越高,抵抗塑性变形能力越强,硬度越高,在特定条件 下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材料强度越高,塑性一般较差。
4. 按照加工方法、织构形成的原因
• 铸造(casting)、电镀(electroplating)、退火(annealing)、加工 (working)织构等
• 加工织构又可分为:拉伸(tension)、压缩(compression)、拉拔 (drawing)、轧制(rolling)、挤制(extrusion)、锻压(forging)等织构
2.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一定的一致性,强度高的其硬度 往往也高;但硬度表示材料抵抗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 脆性相对塑性而言,一般指材料未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 趋势。即材料抗拉强度低于屈服强度下,材料呈现脆性。 塑性指的是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一般用A-延伸率和 Z断面收缩率表征。
I--弹性变形区
II--过渡区-由变形不均匀引起
III--线性硬化区-由多滑移引起
IV--抛物线硬化区-由交滑移引起
6
四、影响应变硬化的因素
• 晶体结构
BCC晶体的拉伸曲线
BCC晶体硬化特点:
❖ 有一明显的屈服点(上屈服点)
❖ 当应力达到上屈服点时,突然发生 显著的塑性变形,应力迅速减小至 下屈服点
8
四、影响应变硬化的因素
• 变形速率 d/dt
❖ d/dt较小时,影响不大 ❖ d/dt较大时,高速变形,使试件升温,金属软化 ❖ d/dt更大时,爆炸成型,硬度,形成大量挛晶或点缺陷
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
三、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 按聚合反应的类型分类 (1) 加聚物:单体经加聚合成的高聚物,链节结构 的化学式与单体分子式相同,如前述的聚乙烯,聚 氯乙烯等。 (2) 缩聚物:单体经缩聚合成的高聚物。如酚醛树 脂,是由苯酚和甲醛聚合,缩去水分子形成的聚合 物。
2. 按聚合物的热行为分类 (1) 热塑性聚合物:加热后软化,冷却后又硬化成 型,这一过程随温度变化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 聚氯乙烯等烯类聚合物都属于此类。 (2) 热固性聚合物:这类聚合物的原料经混合并受 光热或其它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 固化成型,但成型后再受热也不会软化变形,如酚 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均属这类材料。
第一节 概述 一、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何谓高分子材料呢?它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 主要成分的所有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是天然的, 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作为 生命和食物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 虫胶、淀粉等)和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皮革、 松香及纤维素等,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人 工合成的各种有机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及合成 纤维等,工程上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这类高 分子材料,本章主要对这类材料作一入门介绍。
3 几个基本专用术语 单体--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单元。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虽然很大,但其化学组 成却相对简单。首先,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元素主 要是C、H、O、N、Si、S、P等少数几种元素;其 次所有的高分子却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的低分子化 合物(单体 )通过共价键连接并不断重复而形成。以 聚乙烯为例,它是由许多低分子乙烯(CH2)单体连 接起来形成大分子链,其中只包含C和H两种元素, 即: nCH2=CH2 → 聚合 → [CH2-CH2]n
2 空间构型(立体异构) 高分子链的构型是指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原子团 在空间的排列方式。高分子链通常含有不同的取代 基,即使分子链组成相同,但由于取代基所处位置 的不同,使高分子形成不同的立体构型。例如乙烯 类高分子链,若用R代表取代基,通常有以下三种 立体构型: ⑴全同立构:取代基R全部位于主链的一侧。 ⑵无规立构:取代基R在主链两侧作无规律地分布。 ⑶间同立构:取代基R相间分布在主链两侧。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孪生微观方面
[1 2 1 0]
• •[01 10] •[1120]
HCP取向胞
26
HCP取向胞的应用:
• 不管哪一组的K1 & K2,只要落在K1 & K2之间,均为锐角区, 落在K1 & K2之外均为钝角区
• 不管哪一组的K1 & K2,只要落在A 区,均为锐角区
• 与A区共边的,称为B区(B1~B6) • 与A区共顶的,称为C区(C1~C6) • 与A区不接触的,称为D区(D1~
• 挛晶和基体要成映像关系,对称面为孪生面 • Janson规则:走近路原理(原子移动的位移最小) (1ī1)
FCC 2
BACBACBA
[ī12]
(1ī1)
FCC
3
C B AC B (B) (C) (A) (B) (C) A C B A
[ī12]
(1ī1)
FCC
[ī12]
[ī12]
FCC晶体孪生时原子的运动
23
二、不同方面
7) 变形的条件
高对称(晶体结构)、高温、低应变速率的条件下,有利于滑移 低对称(晶体结构)、低温、高应变速率的条件下,有利于孪生
24
作业: 3-15 自学“滑移和孪生的比较”
25
问题2: Zn单晶任意的晶向[uvtw]方向在孪生后长度的变化情况
c
a3 a2
a1
K1
K2
I、 II:(10 1 2)、(1 012 )
D6),均为钝角区 • [uvtw]位于哪个区,通过判断是锐角
还是钝角来判断其长度的变化。
D6
D5
C6
B6 C1
D1
C BB A • BB C 5
5 VI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 以σLW,σSW和σSL分别表示液体与基底W, 晶胚S与W和S与液相L之间的界面能。在纯
金属中,表面能可用表面张力表示。当晶核 稳定时,有:
• σLW=σSW+σSLcosθ
(3-15)
• 形成一个晶核时,总自由能的变化为:
ΔG’=-ΔGBV+ΣσAi
(3-16)
• 晶核体积(球冠体积)为:
• VS=πr3(2-3cosθ+cos3θ)/3
第60页,共60页。
• 规则排列结构比无规排列结构稳定。在过冷 液体中,短程有序结构越大越稳定,而稳定 结构才可能成为晶核。因此称过冷液体中尺 寸较大的近程规则排列结构为晶胚。
• 不同温度下的最大晶胚尺寸(rmax)不同,而且 液体过冷度越大,实际可能出现的最大晶胚 尺寸也越大。
第60页,共60页。
第60页,共60页。
• 单位体积自由能变量ΔGB与过冷度变量ΔT的 关系:
• ΔGB=GL-GS=(HL-HS)-T(SL-SS) • H此L:-HSS=L-LSmS(=熔Lm化/T潜m热); T=Tm时, ΔGB=0。因 • 当常T数<,Tm则时:,因为SL-SS的变化很小,可视为
• ΔGB=Lm(1-T/Tm)=LmΔT/Tm
(3-20)
• 与均匀形核功ΔG(式3-9)相比,此式多一项 系数: (2-3cosθ+cos3θ)/4
第60页,共60页。
• 讨论: • 当θ=0时,ΔG’=0,此时固体杂质相当于现
成的核,结晶不需要形核功; • 当θ=π时,ΔG’=ΔG,此时固体杂质不起促
进晶胚成核作用; • 一般情况下,θ在0º~180º之间,ΔG’<ΔG。
第60页,共6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陶瓷的晶体结构
§3.1 陶瓷晶体的离子堆积方式 原子的基本结构陶瓷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结合而成。 陶瓷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构比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复杂
陶瓷中离子的堆积方式与: 1)正、负离子的电荷有关 如Ca2+F2— , 一个Ca2+必须对应两个F— 2)正、负离子的相对大小有关 一般正离子的半径rC小于负离子rA的半径
阴离子组成HCP结构 阳离子占据两种四面体间隙中的一种的一半 八面体间隙全空 4:4配位, 六方晶系 如ZnS, ZnSe, AgI, ZnO等
三、NaCl结构(Rock Solt Structure) 阴离子组成FCC结构 阳离子占据八面体间隙 6:6配位、立方晶系 如CaO, CoO,MgO, NiO, TiC, VC, TiN, VN, LiF等
OI, OII, OIII连接成等边三角形 氧八面体:每个原胞有8个这样的三角形面,围成八面体 Ti在八面体的中心,Ba在八面体的间隙里。 钙钛矿型化学式:ABO3 铁氧体(具有亚铁磁性)也具有氧八面体,但非钙钛矿型。
β-钨结构 原胞含 1+8×1/8=2个B 12×1/2=6个A B原子:在顶角及体心 A原子:在每个面2个,在面 中线三维相对面上 A原子排列互相垂直。 6个A原子周围互不相同。组成6个简立方。 体心B原子组成一个简立方。 β-钨结构复式格子,由8个简立方格子套构而成。
rC/rA
0.904 0.732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0.225
0.155
2)电价原则(Pauling’s 2nd Rule)
Z+ Z− = CN + CN −
Z+、Z-为正负离子的电价 CN+ 、CN-为正负离子的配位数
3)共用原则(Pauling’s 3rd Rule) 当配位体共用顶点、棱或面时,稳定性 会降低。正离子的电价越高、配位数越 低,此效应越明显。 因为共顶点、共棱、共面的情况下,正 离子的间距是递减的,离子间静电斥力 递增,稳定性递减
Pauling Rule 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原则(Pauling’s 1st Rule) 在正离子周围形成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 离子间距与离子半径之和有关;配位数与正、 负离子的半径之比有关。 负离子组成多面体,正离子占据间隙位置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关系
负离子多面体 二十 立方 正八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正离子配位数 12 8 6 4 3
钙钛矿结构
钛酸钙 CaTiO3 介电晶体:钛酸钡 BaTiO3 铌酸锂 LiNbO3 锆酸铅 PbZrO3 钽酸锂 LiTaO3
铁电晶体 200C 高于120 °C ,铁电性消失
钛酸钡的晶体学原胞 钡在顶角 钛在体心 周围情况不同,三组氧 (OI, OII, OIII) 共有5个简立方格子套构 而成,称为钙钛矿结构
二、立方晶系中的复式格子
(1)异种原子 1、氯化钠结构 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各自的原胞具有相同 的基矢,只不过有互相的位移。
可以看出,Na+ FCC结构 固体物理学原胞: 角上放置Na+ 内部包含一个Cl原胞中包含一个Na+, Cl- . 原子(离子)个数:
1 1 1 1 Na+ :8× +6× = 4,Cl− :8× +6× = 4, 8 2 8 2 取 值 Na+ : Cl− =11 比 , :
4)共顶点原则(Pauling’s 4th Rule ) 含有一种以上的正离子晶体中,电价大、 配位数小的正离子周围的负离子配位多 面体总趋于共顶点结合 5)类型原则( Pauling’s 5th Rule ) 晶体中的配位体的类型总是尽可能地最少
§3.2 简单结构
MX结构—M代表阳离子,X代表阴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1:1 CN阳:CN阴=n:n, n=4, 6, 8
2、氯化铯结构 Cl-和Cs+各自组成简立方结构的子晶格。
氯化铯结构是由两个简立方 的子晶格彼此沿立方空间对 角线位移1/2的长度套构而成。 固体物理学原胞是简立方, 每个原胞中包含两个原子。 (2)同种原子 固体物理学的观点:说结构,取原胞都是对布喇菲 格子而言。 (考虑对称性)
金刚石结构
面心立方原胞内还有4 个原子,这4个原子分别 位于空间对角线的1/4处 碳四面体结构
碳原子杂化示意图察看
C 一种原子,二个位置。
金刚石结构是个复式格子,由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 彼此沿其空间对角线位移1/4的长度套构而成的。
半导体材料:锗Ge, 硅Si. 与金刚石结构相同。
闪锌矿结构,硫化锌ZnS
硫和锌分别组成面心立方的子晶格。而沿空间对角 线位移1/4的长度套构而成。 化合物半导体: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钼
四、CsCl结构 阴、阳离子组成BCC结构 阳离子占据体心位置 阴离子占据晶胞顶角 8:8配位、立方晶系 如CsBr,CdI等
基本关系:
rC > 0 .732, CsCl 结构 rA rC 0 .732 > > 0 .414, NaCl 结构 rA rC 0 .414 > > 0 .225,闪锌矿或纤锌矿结构 rA
另外有MX2, M2X, M2X3, MX3, M2X5 等结构,不一一列举
§3.3 复杂结构
含有两种或以上的阳离子的氧化物,结 构较复杂。但有几类对称性较高。 钛铁矿(ilmenite) 钙钛矿(perovskite) 重点介绍 尖晶石(spinnel)
化学分子式:ABO3 A为低电价、大半径阳离子, B为高电价、小半径阳离子, A与O组成FCC结构, A占据顶角、O占据面心 B占据八面体间隙
一、闪锌矿结构(Zincblend structure) 阴离子组成FCC结构 阳离子占据四面体间隙 4:4配位、立方晶系 如ZnS, CuCl, AgI, ZnSe, β-SiC等 如阴阳离子均为同一种原子,则形成金刚 石结构(diamond structure)如C, Si Ge等
二、纤锌矿结构(Wurtzite structure)
理想情况为立方晶系
rA +rO = 2(rB +rC)
实际情况有一定修正:
rA + rO = t 2(rB + rO )
t为容差因子(tolerance factor) t=1为理想钙钛矿结构 一般, 0.95<t<1.05为钙钛矿结构 其他情况,不是钙钛矿结构
如NaNbO3, SrZrO3, CaTiO3, PbZrO3, SrTiO3, PbTiO3, BaTiO3,LaAlO3等
陶瓷的晶体结构
§3.1 陶瓷晶体的离子堆积方式 原子的基本结构陶瓷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结合而成。 陶瓷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构比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复杂
陶瓷中离子的堆积方式与: 1)正、负离子的电荷有关 如Ca2+F2— , 一个Ca2+必须对应两个F— 2)正、负离子的相对大小有关 一般正离子的半径rC小于负离子rA的半径
阴离子组成HCP结构 阳离子占据两种四面体间隙中的一种的一半 八面体间隙全空 4:4配位, 六方晶系 如ZnS, ZnSe, AgI, ZnO等
三、NaCl结构(Rock Solt Structure) 阴离子组成FCC结构 阳离子占据八面体间隙 6:6配位、立方晶系 如CaO, CoO,MgO, NiO, TiC, VC, TiN, VN, LiF等
OI, OII, OIII连接成等边三角形 氧八面体:每个原胞有8个这样的三角形面,围成八面体 Ti在八面体的中心,Ba在八面体的间隙里。 钙钛矿型化学式:ABO3 铁氧体(具有亚铁磁性)也具有氧八面体,但非钙钛矿型。
β-钨结构 原胞含 1+8×1/8=2个B 12×1/2=6个A B原子:在顶角及体心 A原子:在每个面2个,在面 中线三维相对面上 A原子排列互相垂直。 6个A原子周围互不相同。组成6个简立方。 体心B原子组成一个简立方。 β-钨结构复式格子,由8个简立方格子套构而成。
rC/rA
0.904 0.732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0.225
0.155
2)电价原则(Pauling’s 2nd Rule)
Z+ Z− = CN + CN −
Z+、Z-为正负离子的电价 CN+ 、CN-为正负离子的配位数
3)共用原则(Pauling’s 3rd Rule) 当配位体共用顶点、棱或面时,稳定性 会降低。正离子的电价越高、配位数越 低,此效应越明显。 因为共顶点、共棱、共面的情况下,正 离子的间距是递减的,离子间静电斥力 递增,稳定性递减
Pauling Rule 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原则(Pauling’s 1st Rule) 在正离子周围形成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 离子间距与离子半径之和有关;配位数与正、 负离子的半径之比有关。 负离子组成多面体,正离子占据间隙位置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关系
负离子多面体 二十 立方 正八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正离子配位数 12 8 6 4 3
钙钛矿结构
钛酸钙 CaTiO3 介电晶体:钛酸钡 BaTiO3 铌酸锂 LiNbO3 锆酸铅 PbZrO3 钽酸锂 LiTaO3
铁电晶体 200C 高于120 °C ,铁电性消失
钛酸钡的晶体学原胞 钡在顶角 钛在体心 周围情况不同,三组氧 (OI, OII, OIII) 共有5个简立方格子套构 而成,称为钙钛矿结构
二、立方晶系中的复式格子
(1)异种原子 1、氯化钠结构 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各自的原胞具有相同 的基矢,只不过有互相的位移。
可以看出,Na+ FCC结构 固体物理学原胞: 角上放置Na+ 内部包含一个Cl原胞中包含一个Na+, Cl- . 原子(离子)个数:
1 1 1 1 Na+ :8× +6× = 4,Cl− :8× +6× = 4, 8 2 8 2 取 值 Na+ : Cl− =11 比 , :
4)共顶点原则(Pauling’s 4th Rule ) 含有一种以上的正离子晶体中,电价大、 配位数小的正离子周围的负离子配位多 面体总趋于共顶点结合 5)类型原则( Pauling’s 5th Rule ) 晶体中的配位体的类型总是尽可能地最少
§3.2 简单结构
MX结构—M代表阳离子,X代表阴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1:1 CN阳:CN阴=n:n, n=4, 6, 8
2、氯化铯结构 Cl-和Cs+各自组成简立方结构的子晶格。
氯化铯结构是由两个简立方 的子晶格彼此沿立方空间对 角线位移1/2的长度套构而成。 固体物理学原胞是简立方, 每个原胞中包含两个原子。 (2)同种原子 固体物理学的观点:说结构,取原胞都是对布喇菲 格子而言。 (考虑对称性)
金刚石结构
面心立方原胞内还有4 个原子,这4个原子分别 位于空间对角线的1/4处 碳四面体结构
碳原子杂化示意图察看
C 一种原子,二个位置。
金刚石结构是个复式格子,由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 彼此沿其空间对角线位移1/4的长度套构而成的。
半导体材料:锗Ge, 硅Si. 与金刚石结构相同。
闪锌矿结构,硫化锌ZnS
硫和锌分别组成面心立方的子晶格。而沿空间对角 线位移1/4的长度套构而成。 化合物半导体: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钼
四、CsCl结构 阴、阳离子组成BCC结构 阳离子占据体心位置 阴离子占据晶胞顶角 8:8配位、立方晶系 如CsBr,CdI等
基本关系:
rC > 0 .732, CsCl 结构 rA rC 0 .732 > > 0 .414, NaCl 结构 rA rC 0 .414 > > 0 .225,闪锌矿或纤锌矿结构 rA
另外有MX2, M2X, M2X3, MX3, M2X5 等结构,不一一列举
§3.3 复杂结构
含有两种或以上的阳离子的氧化物,结 构较复杂。但有几类对称性较高。 钛铁矿(ilmenite) 钙钛矿(perovskite) 重点介绍 尖晶石(spinnel)
化学分子式:ABO3 A为低电价、大半径阳离子, B为高电价、小半径阳离子, A与O组成FCC结构, A占据顶角、O占据面心 B占据八面体间隙
一、闪锌矿结构(Zincblend structure) 阴离子组成FCC结构 阳离子占据四面体间隙 4:4配位、立方晶系 如ZnS, CuCl, AgI, ZnSe, β-SiC等 如阴阳离子均为同一种原子,则形成金刚 石结构(diamond structure)如C, Si Ge等
二、纤锌矿结构(Wurtzite structure)
理想情况为立方晶系
rA +rO = 2(rB +rC)
实际情况有一定修正:
rA + rO = t 2(rB + rO )
t为容差因子(tolerance factor) t=1为理想钙钛矿结构 一般, 0.95<t<1.05为钙钛矿结构 其他情况,不是钙钛矿结构
如NaNbO3, SrZrO3, CaTiO3, PbZrO3, SrTiO3, PbTiO3, BaTiO3,LaAlO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