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的一首新诗,读来朗朗上口,语言清新朴素,因此,本课注重学法的指导与语言的品读,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受自身知识和阅历所限,对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要结合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
2、学习本诗的写作手法(难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的意境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批驳谬论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体会,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幻灯片出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就是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人。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走进《天上的街市》,去听一听他与星空的私语。
二、作者简介
师:哪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郭沫若?(出示郭沫若图片)
指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适时出示PPT)
【预设】学生找到课下注释,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借助课下注释。
若学生没找到,教师就出示白板,然后引导学生从书上找课下注释。
引导学生注意利用课下注释。
【设计意图】遇到问题,让学生首先想到借助有效的工具——课下注释来
解决,教给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有效工具,培
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师:首先,我们先来明确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心中有目标,学习就高效
三、学法指导(3分钟)
师:同学们拿到一篇文章最先干什么呢?生:读!
师:这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不过今天老师想推荐给同学们另一种读书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
拿到一篇文章,初看她的题目,你能读出哪些信息?产生哪些思考?带着这些疑问去读文章,会更有针对性。
请同学们细读本文的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呢?
请几位学生说。
【预设】学生可能会问:天上的街市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有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什么样?有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作者通过这首诗想抒发一种什么情感?教师及时板书记录下来,均给予肯定和赞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读文章前关注题目,质疑思考,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积极思考探索,这样学习会更主动、高效。
四、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文章,寻求答案。
初次朗读,老师有这样的要求:能流利、准确地朗读。
(白板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陈列”“缥缈”的词义,对于“陈列”的解释,找学生相互帮助,解释,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词搭配的词语往往是贵重的古董等;对
于“缥缈”一词,再学生解释,老师可以通过“黯然缥缈”“虚无缥缈”,引导学生说出缥缈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意思。
若学生说没有,老师提问缥缈的字音和字义。
过渡:那请同学拿起我们的讲义,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准确、流利。
学生齐读诗歌
五、整体感知
师:读的很流利,很准确。
那我想问同学们,天上的街市是怎么来的?知道吗?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幻想”“想象”“联想”。
学生可能回答“幻想”让学生在讨论中争鸣,理解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
若学生学生可能回答“想象”,追问什么是想象。
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根据适时点拨,结合生活中的街市与天上的街市,引导学生理解想象。
如:你看,这篇文章,天上的街市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咱们没见过。
但是街市我们见没见过?想象就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但是它一定要来源于现实社会。
(板书:想象创造现实)
过渡: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想象的这个街市有什么,什么样的?你知道吗?【预设】学生可能找出“世上没有的珍奇”,找学生读第一节,让全体学生划出点明天上街市的特点的词找出来。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出重音,找学生第一小节,找生点评,若读的不好,再找生读;读的不错,学生齐读。
师:天上的街市上还有什么呀?
【预设】生可能会说“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
引导学生比较诗中与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有哪些不同。
体会牛郎织女在天上街市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束缚、无阻碍,幸福。
追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能找到:定然在天街闲游。
六、品味赏析
同学们,如果我把闲游改为闲逛,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生可能从内容方面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意境美,学生可能没发现诗歌的韵律美,老师提示学生读一读第四小节,朗读过程中,有哪些不一样?
诗歌要讲究什么呀?押韵的韵脚在哪里?诗在写的时候除了要讲究意境美,还要讲究韵律美。
既然是闲游,你觉得牛郎织女应该怎么个走法?
指导朗读:应该慢一些。
那在读的时候“走”就要读出拖音,拖长一点,要把走字读的慢一些,长一些,让他们走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找两名学生来读,生点评。
生齐读第四小节。
我们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那种自由幸福的生活,那你看看哪个词用的挺好?
【预设】生可能说“朵”。
找学生谈谈理解,引导生体会街市的美好、幸福。
过渡:你看,牛郎织女心中装满了幸福,所以他们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是那么美。
那我想请一位同学把牛郎织女的这份幸福读出来,谁来读3、4小节?
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这份幸福。
1、找一生读。
找学生点评
2、齐读全诗。
七、写作手法之——联想
过渡: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咱们聊着这半天,第一节备受冷落。
1、这第一节有什么作用吗?
【预设】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
小组讨论解决。
师巡视。
小组交流观点。
【预设】学生可能说引出下文,追问怎么引出下文。
学生会说由街灯想到明星,由明星想到街灯。
师追问:他为什么能由街灯想到明星?引导答出:二者相似,找出特点亮、小,关注到作者是远远地看。
师:那你看,由一个物想到另一个物,而且这两个物之间有相似点。
这是哪一种思维方式呀?
生能答出联想(板书:联想相似)
师:注意联想中的两个物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点或者相关性。
2、巩固练习
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白板显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好像_____ 配牵牛花图片
2、月光照在地上,好像_____ )
师:谁来做第一个?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呀?
引导学生说出相似点:形状。
第二题引导学生说出相似点:光色等。
视学生积极程度,找生说,找学生点评。
八、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过渡:(结合板书问学生)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为什么作者要想像这样一个天上的街市?
学习诗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冰心说:读诗,要看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写诗的情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白板显示:写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2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蹂躏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日本回国的诗人看到祖国黑暗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于是,他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师:可是身处黑暗社会的诗人,为什么还想象那么美好的生活?
找生谈。
(生能说出向往光明、美好、自由的生活)
过渡:他不满意现实的黑暗,他向往这种光明,向往这种幸福,虽然这只是一种愿望,一种企盼,但是,作者对这种理想的实现是深信不疑的,文中哪些词语可以向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心呢?
生找定然
师:文中有几处定然?四个,还有一个?
生:定能够。
朗读指导:这是什么样的语气?坚定、坚决的语气。
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下第二小节,体会一下作者的这种坚定、坚决!
老师来读一三句,同学们读二、四句。
希望同学们能把作者的这种坚定读出来。
师生合作读第二小节
过渡:作者坚信这种日子一定回来到,这种美好一定会实现。
有人说:诗歌是凝固的音乐。
朗读展示:下面哪位同学带上自己对诗人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伴乐),余生听读。
师:美不美?同学们,你,就是郭沫若,仰望星空,吟诵这首天上的街市,起!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很精彩。
九、根据提示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过渡:这么好的诗歌,我们是应该熟读成诵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有感情背课文。
十、颗粒归仓: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过渡:同学的收获就是老师的欣慰。
结语:我想问问同学们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因为我们都正幸福的生活着。
我想我们应该感谢郭沫若,感谢所有中国人那份永不放弃的期待,因为期待,所以努力。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再一次重温诗人的这份梦想,再一次品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十一、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郭沫若《星空》
十二、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想象联想
(创造)(相似)
现实
《天上的街市》学情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的一首新诗,读来朗朗上口,语言清新朴素,对初一学生来说不难理解,用一节课时间不成问题。
但对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有些陌生,因此,本课注重学法的指导与朗读;
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受自身知识和阅历所限,对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
解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一的学习生活,学生已掌握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诗第一小节作用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天上的街市》效果分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是学习想象与联想的写作手法。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于“授人以渔——思考,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首先是抓住题目。
我引导学生解读题目,自主思考并质疑,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提出“为什么会有天上的街市?”以现实生活中的街市和天上的街市形成对比,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想象。
第二是继续探究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天上的街市有什么?什么样?”。
以此为线,完成整体感知。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生活的黑暗时代,人民的生活以及诗人自己的失望,在诗中想象的美好正反衬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
第三是抓文章的语言。
在实际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如“闲游”“朵”“定然”“定能够”这些词,进行品析,引导学生品味隐藏在这些词语背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会作者坚信理想一定会实现的情感。
第四是抓诵读。
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朗朗的读书声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是一篇诗歌,因此在这节课的处理上,我特别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在第二小节解读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读出重音,把握天上街市的特点。
在第四小节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时,注重让学生体会那种悠闲、幸福,指导学生读出拖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在学生读的不到位的时候,我找学生做出评价,并继续找学生示范朗读,可以说读书声贯穿在这节课的始终。
从整体课堂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氛围活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形成了师生良好互动。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也实现了难点突破。
从评测练习的批阅情况来看,85%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的标准,剩余15%,有的生字书写或拼音出现错误,有的赏识语言环节能找出典型词语,但语言组织不够严密。
如果说我的这节课算是有语文味的课堂,我认为是预设和生成共同成就的。
在备课的时候,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既备了教材,又备了学生,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诵读。
诚然,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品读“闲游”时,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时机把握还不够准确。
对想象的训练不够,这也真应了一句话,“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也正是这种“遗憾”,让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更加执着地去探索。
研究背景及理论学习记录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
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美丽清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
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
“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
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
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
由此可见,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诗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
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是对一定会有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天上的街市”既然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那里一定是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
诗人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正在那里享受着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诗中的牛郎织女是中国人民化身。
本来,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
因而牛郎织女可以一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
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向读者提供着人间情趣。
[1]
在《天上的街市》中,“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
在诗人郭沫若的心灵视野中,天上的世界对应着地上的世界。
当地上的世界给他留下“眼儿泪流”“心中作呕”的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
【《女神·上
海印象》】。
他借“天上的街市”抒写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1]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
第一个层次,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从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到求神拜佛。
第二个层次,从对方的论据出发,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对方论据的分析,指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个层次,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了有自信力的几类中国人,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那么,与之相矛盾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命题必然不成立,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文章强大的逻辑性也由此凸显。
学习本文,可从写法和情感面突破。
首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诗歌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其次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诗歌用词的意境美、韵律美,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深情。
课堂教学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采用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用心感知,深入体验,反复品味,深入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教师要研读有关郭沫若写作《星空》的时代背景以及专家品评郭沫若作品言论文章。
《天上的街市》评测练习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想那缥(miǎo)_____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lonɡ)______在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定然在天街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
B.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珍贵奇异)
C.定然是不甚宽广(必定)
D.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3~10题。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下列各句运用联想的一句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4.《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______,是著名的诗人、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等。
5、诗中哪些部分是联想?哪些部分是想象?
6、诗中反复出现“定然”,有什么作用?
7、“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点”能否换成“闪”,为什么?
8、第四小节中说“那朵流星”中“朵”能否换成“颗”,为什么?
9、诗人想象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幸福自由的,与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生活完全不同,这样写有什么积极意义?
思考,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天上的街市》之教学反思诗歌教学要学生多读,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多诵读,
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希望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走近郭沫若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围绕诗歌,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来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还要通过朗读指导、品味语言,让郭沫若先生在学生心中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变作一种忧国忧民民族精神的彰显。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做的比较成功的是:
一、重视朗读指导,让课堂书声琅琅。
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联想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
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在思考中学习,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本课最突出的是关注学法,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通过解读题目,学生思考质疑,提出问题,不断探索,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领悟课文的深层内涵。
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以“诗中的牛郎织女与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有何不同”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脑子主动转动起来,对作者写作用意进行了大胆推测。
对诗歌的学习,要结合时代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学习得法,可以举一反三,教学向“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努力。
三、出示背景资料,搭建学生理解的桥梁。
对学生来说,学习《天上的街市》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就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建立起与郭沫若先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需要介绍写作背景。
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师生平等对话。
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老师一定让自己的心摆进去,一起分享学生收获的喜悦。
四、注重能力培养,巧用工具。
让学生自己去探寻作者常识,充分利用课下注释,通过作者的生卒年代大胆推测相关时代背景。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设计联想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基于此,我设计了联想的训练,让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真正学会,以此为以后作文打下基础。
反思这节课,在对学生的引导时机把握仍然还不够。
老师的语言仍需要更简练些。
究其原因,是自己的学养还不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智慧尚不足。
今后,我要加强自我修炼,多阅读专业书籍,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专题研究,积累总结日常教学中的得失。
《天上的街市》课标分析
乘“新课程改革”的的东风,“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等新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这些新的理念,在本节课中,有如下体现:
一、取法其上:
《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所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在如何调动学生上,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在备课的时候,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既备了教材,又备了学生。
首先是抓住题目。
我引导学生从题目读起,自主思考并质疑,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学生思考并主动探索。
其次,明确对诗歌的学习,对诗人的理解一定要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掌握诗歌解读的重要方法。
二、适时启发引导:
《课标》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反复朗读品味:
《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品味,体会作者及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