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的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陵王的历史故事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兰陵王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兰陵王的历史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

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

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台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
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要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

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齐。

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

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

总兵力大约八万。

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

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

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

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

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
下。

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

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

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

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

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

《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

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

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

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

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同时,在南
北朝那个所有人都放纵情欲的年代,兰陵王却很专情,她一生只有郑妃一个妃子,后来虽然史书上说,皇帝赐给他二十个妾,他为了不抗旨不遵,只收了一个,但是至于她到底是否纳了妾,这还是有争议的。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很多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结局,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结局,你一定会惊讶,他和岳飞的结局有几分相似,都是冤死的。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

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

(史书上为“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

(史书上为“家事亲切,不觉逐然)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

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

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

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史书上为“吾忠心以上,何辜于天)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显示自己贪财,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其实,现在有人说要怪他自己说错话,但是其实这和明显皇上是故意的,问他那句话的是高纬,其实算是兰陵王的侄子,而高纬说的
是邙山大捷,而邙山大捷的事是在高湛在位时期也就是高纬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发生的,结果他这明显是翻旧账,而且,那个时代,为了权财叔叔杀侄子,儿子杀父亲,都是正常的,结果兰陵王这个皇叔看到他侄子,也就是皇上如此关心的话,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兰陵王本身没有心机,自然不知这里面有诈,他很单纯,这也就是他喜欢和武将结交的缘故,但是他并不粗鲁,反倒给人有些文人墨客的感觉,这从故事里,你们应该能体会到,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在他临死之前,他依旧干了一件让所有人敬佩的事情,他焚烧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卷,点燃的债卷扬起飞尘,飞舞在他俊美绝伦的脸前,横绝了千年的时空,如同它们为他跳的最后一支舞。

其实,当时北齐有三个厉害的武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和兰陵王,兰陵王逝世前,段孝先病逝,而后来斛律明月也是被冤死,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北齐全靠兰陵王一个人支撑,很多人叫他北齐最后的支柱,而在兰陵王逝世的四年后,高纬自毁长城的结果就出现了,北周攻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

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
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

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敌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兰陵王》那部电视剧,虽然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光辉和情意,却始终没有让人们看到他的悲伤,他的心其实早已千疮百孔,有人说他的忠心,是愚忠,因为当时其实他早已知道皇帝猜忌与他,而且他也有那个势力和人心,可以成为皇帝,保全性命,但他宁可用给自己脸上抹黑的方式,希望借此可以消除皇上的猜忌,但是很明显,这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姓高!北宋最有才华的文人苏轼在晚年写诗道:人生忧患识字始。

对于兰陵王高长恭---这天生的武士来说,也许从他驰骋在疾风鼓荡的晋阳城郊的那一天,就是他人生忧患的开始吧。

公元565年长恭邙山之战胜利(此后就有了《兰陵王入阵曲》)后,高纬开庆功宴,宴席上高纬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

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

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

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

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

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

死前烧掉所有债券。

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

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

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兰陵王的历史故事相关内容
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

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

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

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

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后主高纬赐死。

时年仅三十三岁。

死后北齐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历史上的兰陵王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东魏兴和三年(541年)高长恭出生,是东魏权臣高欢长子高澄的第四子。

高长恭因为其生母之地位卑微,故其早年之仕途经历远不如其兄弟。

直到天保八年(557年),方才起家被授为通直散骑侍郎。

天保九年(558年),封乐城县开国公,进上仪同三司。

天保十年(559年),加授仪同三司,开始出任地方官,以本官行肆
州事。

高洋死后,高殷即位。

北齐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长恭受封兰陵王。

后来累次升迁至并州刺史。

在乾明之变后,其叔孝昭帝高演登基,给予兰陵王高长恭进一步重用,邑通前一千五百户,转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武成帝高湛即位之后,大宁元年(561年),被授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

大宁二年(562年),别封巨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进领军将军。

金墉解围河清二年(563年),北周杨忠与突厥木杆可汗合兵自恒州而下攻齐,直逼并州,高长恭参与了击退突厥的作战,奋力将突厥人击退。

河清三年(564年)十二月,邙山之战时,北周攻打洛阳,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上的人才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逃走,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

高长恭在此次场战役中威名大振,士兵们次战役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同年十二月十五日,高长恭被任命为尚书令。

历封郡公高长恭后来历任司州、青州、瀛州的地方长官。

武平元年(570年)七月初三日,担任录尚书事。

武平二年(571年)二月二十四日,担任太尉。

三月,北周齐公宇文宪从龙门渡过黄河,右丞相斛律光退守华谷,宇文宪攻取了斛律光新筑的五座城池。

高长恭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率军抵御北周的军队,进攻柏谷城,攻克后就退兵而回。

武平二年(571年)五月,北周晋公宇文护派中外府参军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城池。

六月,段韶包围定阳城,当时段韶生病,对高长恭说:“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两道河壕,无路可走;恐怕只东南有一条路,贼寇一定会从这里突围。

应当挑选精兵专门防守这条道路,这样一定能够捉住他们。

高长恭便派一千多名壮士埋伏在东南涧口。

城中的粮食吃尽,宇文宪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因害怕段韶,不敢前进。

杨敷率领现有的士兵乘夜突围出城,被高长恭的伏兵攻击,全部俘虏。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高长恭被任命为大司马。

武平四年(573年)四月十三日,担任太保。

高长恭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公、长乐郡公、乐平郡公、高阳郡公等。

君臣相忌在邙山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

而后主高纬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便开始猜忌高长恭。

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聚敛财物,他的亲信相愿问他说:“大王受到朝廷的重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

相愿继续说:“是不是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回答说是。

相愿说:“朝廷如果忌恨你,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这不是躲避灾祸而是招来灾祸!高长恭哭着俯身向相愿询问解决的计策,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假托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国家的政事。

高长恭听从他的计策,但是没有办法成功隐退。

等到朝廷对陈朝用兵,高长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将军,叹息说:“我去年脸上长痈,现在为什么不发出来!从此有了病也不肯医治。

冤屈遭鸩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他的王妃郑氏(兰陵王妃)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郑氏回答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于是就饮毒酒而死,年仅33岁。

死后北齐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猜你喜欢:1.李白的历史故事2.兰陵王历史真实故事3.兰陵王的历史资料4.兰陵王历史资料5.历史励志哲理故事6.西周历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