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间变大细胞变型:细胞大,异型多 核;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貌似癌, 可沿淋巴窦生长(E)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国际工作分类(IWF)(1982年)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其它
A小淋巴细胞型(可伴浆细胞样改变) B 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D滤泡性大细胞型 E 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F弥漫性小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G 弥漫性大细胞型 H免疫母细胞型 I淋巴母细胞型(曲折核或非曲折核) J小裂细胞型(Burkitt或非Burkitt淋巴瘤) 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髓外浆 细胞瘤、不能分型及其他
(MALT淋巴瘤) •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 儿童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 •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 • 原发于皮肤的滤泡中心淋巴瘤
• 套细胞淋巴瘤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NOS • 富含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DLBCL • 原发于皮肤的DLBCL,腿型 • 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DLBCL •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 • 淋巴样肉芽肿病 • 原发于纵隔(胸腺)的大B细胞淋巴瘤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 •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 HHV8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 多 中心
病毒学说有一定证据。
细菌感染:胃幽门螺旋菌 环境因素:杀虫剂,农药,油漆,放射线
EB病毒可能是淋巴瘤病因的证据
1964年Epstein等首先从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 瘤组织传代培养中分离出Epstein-Barr(EB)病 毒,系DNA疱疹病毒 Burkitt淋巴瘤有明显的地方性流行发病规律
我国HD仅占淋巴瘤的8-11%,与国外HD占 25%,甚至45%不同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毒学说:Epstein-Barr(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
Human T-cell Leukemia/Lymphoma Virus-I 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免疫学说:遗传性免疫缺陷患者,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 抑制剂患者,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淋巴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 正常人群。
R-S细胞的特征
以在多形性、炎症 浸润背景上找到R-S细 胞为特征,伴毛细血管 增生和不同程度纤维化 目前较普遍采用1965年 Rye会议的分类方法
霍奇金病组织学分型(1965年Rye会议)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病理特点
临床特点
结节性浸润,主要为中小淋巴细胞,病变局限,预后较
前体T/B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惰性B细胞
侵袭性/高度侵袭性B细胞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前B细胞白血病 • 脾边缘区淋巴瘤 • 毛细胞白血病 • 脾淋巴瘤/白血病,未分类* • 脾弥漫红髓的小B细胞淋巴瘤 •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Alpha重链病 – Gamma重链病 – Mu重链病 • 浆细胞瘤 •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 • 髓外浆细胞瘤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Castleman 病 •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 伯基特淋巴瘤 •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具有介于弥
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 特征
•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具有介于弥 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典型霍奇金病之间的 特征
成熟T/NK细胞
• 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 • NK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的T细胞淋巴增殖性
淋巴组织原发病变多见于NHL。 疾病播散方式有从原发部位向临近淋巴结依次转移
如HD,也有越过临近而向远处淋巴结转移如NHL。 NHL还可多中心起源,临床确诊时已播散全身
临床表现: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浅表淋巴结起病占多数,而HD又多于NHL。
受累淋巴结以颈部为最多,其次是腋下、腹 股沟。
WHO(2001)分型方案中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1)边缘区淋巴瘤 (2)滤泡性淋巴瘤 (3)套细胞淋巴瘤 (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5)Burkitt淋巴瘤 (6)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7)间变性大细胞型淋巴瘤 (8)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9)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症
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2008)
• 淋巴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世界有患者450万以 上。
• 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两性发病 率均明显低于欧美及日本。
• 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20-40岁多见。 • 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金淋 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组织学 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 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伴肝、脾肿大,晚期 有恶病质、发热、贫血
• 最常见类型,占NHL30-40% • 大肿瘤细胞弥漫性侵润,
破坏滤泡结节样结构 • 结外发病占40%
(如stomach, CNS, testis, skin等) • 约60%可治愈
• 病理异质性与IPI • 若不治疗,中位生存数周至数月
Fisher RI, et al.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ogy Educ Program. 2004:221-236. Photo available at: /images/english/V10/ksh-1b.jpg. Photo available at: /images/diffuse.jpg.
20%的HD的R-S(Reed-Sternberg,R-S)细胞 中也可找到EB病毒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
70年代后期提出逆转录病毒与淋巴呈地区性流行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1(HTLV-1)被 证明是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 HTLV-2被认为 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有关
疾病 • 类水痘样淋巴瘤 •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 肠道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 肝脾T细胞淋巴瘤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蕈样真菌病 • Sézary 综合征 • 原发于皮肤的CD30阳性的T细胞增殖性疾病 • 淋巴瘤样丘疹病 • 原发于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原发于皮肤的γδ T细胞淋巴瘤 • 原发于皮肤的CD8阳性侵袭性嗜表皮的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形态学变型
最常见中心母细胞变型: 细胞圆形、椭圆形,泡状核, 染色质较细,2-4个核仁, 靠近核膜;胞质较少,嗜双 色或嗜碱性 A-典型表现 B-肿瘤细胞呈多形性,有多 个分叶核
C
D
免疫母细胞变型:单个中位核仁,细胞大,胞质较丰富,嗜碱 性;有时伴有浆细胞分化 C-肿瘤细胞形态一致 D-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核中央可见核仁
主要为组织细胞浸润,弥漫性纤维 多为老年,诊断时
化及坏死,R-S细胞数量不等.多 已Ⅲ、Ⅳ期,预后
形性
极差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病理特点: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细胞成份单 一,即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图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Burkitt淋巴瘤患者80% 以上的血清中EB病毒 抗体滴度明显增高,而非Burkitt淋巴瘤者滴 度增高者仅14%
EB病毒可能是淋巴瘤病因的证据
EB病毒抗体滴度高者发生Burkitt淋巴瘤的机 会也明显增多
用荧光免疫法检查部分HD患者血清,也可发 现高价抗EB病毒抗体
HD患者淋巴结连续组织培养,在电镜下可见 EB病毒颗粒
毒性T细胞淋巴瘤 • 原发于皮肤的CD4阳性小/中间T细胞淋巴瘤 • 外周T细胞淋巴瘤,NOS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阳性 •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阴性
WHO遵循以下分类原则
1.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主要的分化细胞类型 2.特殊病因学特点 3.主要的原发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4.特殊临床特点 WHO分类不再列出临床分组,即不再分出:低度、中
淋巴瘤如累及血液和骨髓时可形成淋巴瘤细胞白血 病
淋巴瘤如累及皮肤可表现为蕈样肉芽肿或红皮病
流行病学
我国死亡率: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 的第11-13位
发病率:男:1.39/10万;女:0.84/10万。 低于欧美及日本
发病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2岁,以20-40岁 多见,约占50%左右
病理和分型
意义:病理是淋巴瘤诊断的依据。病理分类 与治疗选择、预后有关。
病理和分类:各类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
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 细胞所破坏
被膜周围组织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 胞所浸润
被膜及被膜下淋巴窦被破坏。
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R-S细胞是HL的特点。
一般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中等硬度。早 期可活动,晚期多发生粘连及多个肿大淋巴 结融合成块。
20%NHL患者淋巴结肿大在某一时间可暂时 停顿,甚至缩小,以致于误诊为淋巴结炎或 淋巴结核。
临床表现: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深部淋巴结起病,以纵隔淋巴结为多见,肿大 之淋巴结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 合征。也可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而相 应发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 状。纵隔NHL并发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者较 多见。而青年妇女纵隔首发之HD多为结节硬 化型,对治疗反应常不满意
临床表现: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原发于腹膜后淋巴结的恶性淋巴瘤,以NHL为多见, 可引起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给临床诊断造成困 难
首发于咽淋巴环的淋巴瘤,多见于NHL,且常伴随 膈下侵犯。症状有咽痛、异物感、呼吸不畅和声音 嘶哑等
总生存率约45%
套细胞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总生存率<30%
Chan JKC, Hematological Oncol, 2001;19:129-150
临床表现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或局部肿 块是淋巴瘤临床表现的共同之处
两个特点
1)全身性 2)多样性
临床表现
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 HD患者起病时较年轻。 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淋巴组织。结外
基因重排:B细胞淋巴瘤的瘤细胞有特异的Ig基因重排 T细胞淋巴瘤的瘤细胞有T细胞受体(TCR)基因的重排。
染色体畸变:如Burkitt淋巴瘤有t(8;14)(q24;q32),原癌 基因c-myc位于q24,发生重组。
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待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导致发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度和高度恶性;或不再分出:惰性、中度侵袭性, 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 WHO不采用恶性淋巴瘤简化分类,但在常见类型下用 黑线划出
NHL生存率分组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75%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B-CLL/SLL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
总生存率约5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样淋巴瘤
R-S细胞少见
好
以交织的胶原纤维,将浸润细胞分 年轻发病,诊断时 隔成明显结节,R-S细胞较大,呈 多Ⅰ、Ⅱ期,预后 腔隙型。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 相对好 及嗜酸性粒细胞多见
纤维化伴局限坏死,浸润细胞明显 有播散倾向,预后 多形性,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淋 相对较差 巴细胞、浆细胞、中性及嗜酸性粒 细胞与较多的R-S细胞混合存在
淋巴瘤
讲授目的和要求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熟悉本病 的临床分型和治疗。了解本病的病理分 型。
概论
淋巴瘤(lymphoma): 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
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淋巴细 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组织遍布 全身且与单核-吞噬系统、血液系统关系密切,所以 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