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宣贯1--高天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新增) 水泥土复合桩是适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新 型复合桩,由PHC 管桩、钢管桩等在水泥 土初凝前压入水泥土桩中复合而成的桩基 础,也可将其用作复合地基。水泥土复合 桩由芯桩和水泥土组成,芯桩与桩周土之 间为水泥土。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及芯桩的 压入改善了桩周和桩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 质及应力场分布,有效地改善了桩的荷载 传递途径;桩顶荷载由芯桩传递到水泥土 桩再传递到侧壁和桩端的水泥土体,有效 地提高了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从而有效 地提高了复合桩的承载力,减小桩的沉降。 目前常用的施工工艺有植桩法等。 适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复合桩(沿江、 沿海地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桩的承载力, 减小桩的沉降。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盾构法是一种全机械化的隧道施工方法,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 周围岩防止发生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 通过出土机械外运出洞,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 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由于盾构施工技术对 环境影响很小而被广泛地采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为复杂地层、复杂地面环境条件下的盾构法施工 技术,或大断面圆形(洞径大于10m)、矩形或双圆等异形断面形式 的盾构法施工技术。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为充分体现行业的技术发展,贯彻“四节一环保”理念,着眼于目前城市建 设中地基基础及地下空间领域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本章删除了7项技术,更新 了2项技术,新增4项技术。 2017版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保留调整)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保留调整)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新增)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保留调整)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保留调整)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保留调整)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保留调整)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新增)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保留调整)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新增)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保留调整)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保留调整)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新增)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以水泥粉煤灰碎 石桩复合地基为代表的高粘结强度桩 复合地基,近年来混凝土灌注桩、预 制桩作为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工程越来 越多,其工作性状与水泥粉煤灰碎石 桩复合地基接近,可统称为混凝土桩 复合地基。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通过在基底和桩顶 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以保证 桩、土共同承担荷载,使桩、桩间土 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桩端持 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 度大,地基变形小、适用范围广等特 点。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一般是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轴线施工地下连续 墙,或沿基坑的周围施工其他临时围护墙,同时在建筑 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 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 支承;然后施工逆作层的梁板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或 其他围护墙的水平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 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逆作层的楼 面结构先施工完成,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创造了条件,因 此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 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8.1 技术内容 地下连续墙,就是在地面上先构筑导墙,采用专门的成槽设备,沿着支护或 深开挖工程的周边,在特制泥浆护壁条件下,每次开挖一定长度的沟槽至指 定深度,清槽后,向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土,混凝 土自下而上充满槽内并把泥浆从槽内置换出来,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并依此 逐段进行,这些相互邻接的槽段在地下筑成的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地下连续墙主要作承重、挡土或截水防渗结构之用。 地下连续墙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低噪声、低震动,对环境的影响小; (2)连续墙刚度大、整体性好,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性高,支护结构变形较 小;(3)墙身具有良好的抗渗能力,坑内降水时对坑外的影响较小;(4) 可作为地下室结构的外墙,可配合逆作法施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7) 宣 贯 1--4 高天下
2017。12 南京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宁建建监字〔2017〕423号 关于做好2017年下半年南京市建筑业施工企业 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建筑业施工企业信用评定统一标准(质量)

二、工法、 新技术应用
获得国家级工法的,每项 +4 获得省级工法的,每项 +3 获得国家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表彰 +4 的,每项 获得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表彰的, +3 每项
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24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新增2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保留调整26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27高强钢筋应用技术保留调整28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保留调整29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保留调整210预应力技术新增211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保留调整212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保留调整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优选及施工工艺的优化控制合理掺加优质矿物掺合料或复合掺合料采用高效高性能减水剂制成的具有良好工作性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且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目录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第2章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第3章 模板脚手架技术 第4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第6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第7章 绿色施工技术 第8章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第9章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第10章 信息化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突 出了10项新技术工程应用的通用性与行业覆盖 面,总体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适当考虑交通、 市政等其他领域的需求。 所推广新技术将全面反映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 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同时强调了每项技术应具 有先进性、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的特点。 与2010版相比,分项技术删减54项,更新 24项,新增53项;分项技术总数为107项,总 数比2010版分项技术少1项。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是采用长 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 混凝土泵将超流态细石混凝土从 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 升钻头直至成桩,混凝土灌注至 设计标高后,再借助钢筋笼自重 或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 次插入混凝土桩体至设计标高, 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插入 钢筋笼的工序应在压灌混凝土工 序后连续进行。与普通水下灌注 桩施工工艺相比,长螺旋钻孔压 灌桩施工,不需要泥浆护壁,无 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 工速度快,造价较低。 该工艺还可根据需要在钢筋笼上 绑设桩端后注浆管进行桩端后注 浆,以提高桩的承载力。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支护结构是以成型的预制构件为主体,通过各种技术手 段在现场装配成为支护结构。与常规支护手段相比,该支护技 术具有造价低、工期短、质量易于控制等特点,从而大大降低 了能耗、减少了建筑垃圾,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环保作 用。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装配式支护结构有:预制桩、预制地 下连续墙结构、预应力鱼腹梁支撑结构、工具式组合内支撑等。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应用 较多的主要有顶管法、定 向钻进穿越技术以及大断 面矩形通道掘进技术。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综合管廊,也可称之“共同沟”,是指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 它是为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 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采取综合管廊可实现各种 管线以集约化方式敷设,可以使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得以综合 利用。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 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 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 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注浆目的一是通过桩底和桩侧后注浆 加固桩底沉渣(虚土)和桩身泥皮, 二是对桩底及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 过渗入(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 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 固作用,从而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 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 在优化注浆工艺参数的前提下,可使 单桩竖向承载力提高40%以上,通常 情况下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桩侧 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 降减小30%左右;预埋于桩身的后注 浆钢导管可以与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 管合二为一。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 术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是指:通过特制 的多轴深层搅拌机自上而下将施工场地 原位土体切碎,同时从搅拌头处将水泥 浆等固化剂注入土体并与土体搅拌均匀, 通过连续的重叠搭接施工,形成水泥土 地下连续墙;在水泥土初凝之前,将型 钢(预制混凝土构件)插入墙中,形成 型钢(预制混凝土构件)与水泥土的复 合墙体。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 构同时具有抵抗侧向土水压力和阻止地 下水渗漏的功能。 近几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在传统的 工法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TRD 工法、 双轮铣深层搅拌工法(CSM 工法)、五 轴水泥土搅拌桩、六轴水泥土搅拌桩等 施工工艺的出现使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 桩支护结构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施工 效率也大大增加。
掌握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这些知识,对上述得分点有直接帮助。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宣贯资料

本文部分摘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主要起 草总负责人:王清勤先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宣贯资料。其余图 片来源于网络和我自己作品。
采用图文方式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逐条宣贯 但愿对您有所帮助
第1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粘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 排水板,然后在地面铺设砂垫层,其上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使 软土与大气隔绝,然后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滤水管,用真空 装置进行抽气,将膜内空气排出,因而在膜内外产生一个气压 差,这部分气压差即变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地基随着等向 应力的增加而固结。 • (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是在真 空预压的基础上,在膜下真空度达 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进行分级堆 载,并根据地基变形和孔隙水压力 的变化控制堆载速率。堆载预压施 工前,必须在密封膜上覆盖无纺土 工布以及粘土(粉煤灰)等保护层 进行保护,然后分层回填并碾压密 实。与单纯的堆载预压相比,加载 的速率相对较快。在堆载结束后, 进入联合预压阶段,直到地基变形 的速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停止抽 真空,结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自2010年以来,对已纳入新技术的10项内容, 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其技术内涵变化、 技术指标提高、使用范围扩展,亟需改版升级。 新研发的一大批新技术与创新成果,经过了 成果鉴定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 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亟需在建筑业推广应用。 面向建筑业技术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与行业 发展要求,在加强建筑工业化、建筑节能、绿 色施工技术、BIM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也 迫切要求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 进行修改与完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章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017版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新增)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保留调整)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保留调整)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保留调整)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保留调整)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保留调整) 2.10 预应力技术(新增)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保留调整) 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保留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