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意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导引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 动。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 间的关系。如下图: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 与受热板呈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 90°(α为倾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关键提示] 太阳高度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不同, 如右图所示,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四周呈 同心圆减小,到晨昏线减小为0°。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 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 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元旦,北半球昼夜状况为夜长于 昼 ,且之后昼长逐 渐 变长 。②位置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 ,④位置北极圈内 出现 极夜 。
(4)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 互余,它是发生 极昼 和 极夜 现象的最低纬度。
(5)比较不同位置赤道上昼弧和夜弧长度,可知赤道昼夜 状况为 全年昼夜等长 。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 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 点。如下图所示: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综合运用 ①与地方时相关的运用:计算地方时、区时、昼夜长 短、日出日落时间,确定日界线和日期。 ②与季节相关的运用: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 的分布及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 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 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 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极地科考时间等。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③确定自转方向:若为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左西右 东,自西向东自转;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 确定自转方向;若为立体图,一般也是左西右东,自西向东 自转。若标注经度,则要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判断自转方向: 东经度数的递增方向或西经度数的递减方向为自转方向。以 上三点可以互相验证。已知其中一点可以判断其他两点。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特征 (1)方向: 自西向东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1月初
B点
远日点 7月初
最快 最慢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当晨线经过M、Q1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当晨线经过 M、Q2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若Q1、Q2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 切点,则Q1、Q2与L1之间的地方时差是相等的,选项A错 误;由于Q1、Q2与L1之间的地方时差未知,因此可能都位于 东半球,也可能位于同一时区,选项C错误;1至6月间,太 阳可能直射北半球,也可能直射南半球,故Q1、Q2可能出现 在1至6月间,选项D错误。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类型 侧视图
工具
图示
判断方法
中心点为赤道上某点,所绘制 的半球南、北半球各占一半。 左图为6月22日光照图,图中 AB为晨线,B点所在经线为昼 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A点 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 为0时;C点为晨线与赤道的 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时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6)由②到④位置变化可推知,过渡状态的③①位置上全 球昼夜状况为 昼夜等长 。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 太阳直射点 所 在 纬 度 向 南 北 两 侧 递 减。 (2)季节变化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提醒] 就某地而言,太阳直射点移来,正午太阳高度 逐渐增大,移去则逐渐减小。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 的纬度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12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21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 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011·浙江文综卷)右图中,M 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 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 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1)~(2)题。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 M、Q2,且 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 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 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 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 距 L 为:L=tanh H。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形成原因: 昼夜长短 和 正午太阳高度 的 时
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分:昼夜现象 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 转;昼夜长短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 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图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 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H表示当地 的正午太阳高度。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 (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 别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类型wk.baidu.com
圆柱投 影图
图示
判断方法
沿某条经线切开,并左右展 开。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故为12月22日光照图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类型 局部图
工具
图示
判断方法
图中南极洲的轮廓清晰可见,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12月 22 日 光 照 图 。 图 中 AC 为 昏 线,BC为晨线,D点所在经线 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判读光照图的基本思路 (1)提取空间信息——定位 ①确定南北极点:若为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北 极在上,南极在下;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 确定极点;若为立体图,一般也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如 有自转方向,应据其判断极点。 ②确定东西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依次增大的为 东经度,依次减小的为西经度。
第4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考纲点击
考情播报
地球运 动的地 理意义
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结合光照 图,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昼夜 长短的计算及季节的判断等内容。 2.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 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 高度的计算。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难点, 但近三年考查较少。
栏目导引
类型 俯视图
斜视图
工具
图示
判断方法
中心点为极点,所绘制的半球 为北半球或南半球。左图为南 半球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图 中AC为昏线,BC为晨线。C 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
中心点既不在赤道上,也不是 极点。显示的一个极点在中心 点以下,通常为南极点。左图 为12月22日光照图,图中AC 为昏线,BC为晨线
左 图 为 局 部 侧 视 图 。 AC 为 昏 线,BC为晨线,晨昏线与北极 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出 现 极 昼 现 象 , 故 为 6 月 22 日 光照图。135°W为0时,太阳 直射点所在经线为45°E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类型 复合图
工具
图示
判断方法
左图是一种旋转复合图,它是 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的极 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 方向可知下半圆中心点为北极 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 为 晨 线 , A 为 晨 线 和 赤 道 的交点,B、C点分别为晨线与 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 150°E为太阳直射经线。此图 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 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 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 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 所示)。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2)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 Q1、 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解析: (1)结合材料及题干信息可知,若晨线经过M、
Q1 时 , M 点 的 地 方 时 为 6 时 , Q1 的 地 方 时 最 晚 为 12 时 , 则 M、Q1的经度差最大为90°;若昏线经过M、Q2时,M点的 地方时为18时,Q2的地方时最早为24时,则M、Q2的经度差 最大为90°;由此可知Q1、Q2之间经度差最大为180°,即 Q1、Q2位于同一个经线圈,由于Q1、Q2位于北半球,则此 时Q1、Q2之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 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 短夜长;也可能直射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 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 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合理设置房屋的朝向能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 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在南回 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门窗朝北。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在图中②④位置作晨昏线,用阴影表示黑夜。图中④ 处的晨昏线为 昏 线。
(2) 比 较 北 回 归 线 的 昼 弧 与 夜 弧 长 度 : ② 位 置 昼弧长夜弧短 ,④位置 夜弧长昼弧短 ; 由 此 可 见,昼夜长短状况为:北半球夏季 昼长夜短 ,且夏至日 昼最长夜最短 。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 越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栏目导引
1.昼夜长短的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 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工具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