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课件+讲义+对点练) (3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突破篇
第6讲 文言文翻译题
栏
目
导
航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三大命题角度
二、文言文翻译解题技巧六字诀
随堂巩固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三大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 实词的翻译 “准确判定”三类(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节选自《明史·陆光祖传》)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2)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实词:“请”,请求;“嘉美”,赞美。 关键虚词:“以为”是古今异义词,“以(之)为”的省略,译为“把(他)任命 为”。 译文:(他)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 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命题角度二 虚词的翻译
掌控好两类虚词
1.《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18个虚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只要句中出现,就 要格外留心。
2.关键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译法较为复杂,通常有以下两种 情况:
必须译出 的虚词
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做代词的“之”“其”等 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进行互换的,如“之” “而”“以”“于”等
解析 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夺”,抢夺;
“裁”,裁断;“为”,担任;“行”,实行。“改”,改官;“务”,致力于;
“汲引”,吸引;“登进”,考中;“擢”,提拔。除这些动词外,还有古今异义
词的判断。“无不”,没有不,古今相同。“文选”,官职名,古今意思不同。
“破格”,古今意思相同。还有一些人名和官职名,在翻译中也要引起注意,如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实词:“幸”,宠臣;“侧目”,译为“斜眼看,比喻愤怒”; “交”,轮流;“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书。 关键虚词:“所以”,“所”与“以中伤之者”构成名词性短语,“以”,用 来;“之”,代词,代指张根。 译文: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用来中伤他的事件,轮流上书进谗言,皇 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训练3.(2019·广西南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登进.士.第。调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 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为饶州教.授.,摄郡。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 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 甚,俯乃袖荐书与之。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 以服他人。”卒役之。通判江州。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白 桧,罢去。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参考译文]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年幼时入太学,刚满二十岁,考上进士。闲居十 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说明他的义行,徽宗召他进宫。他对皇帝 说:“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就会耗 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秩序和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 来消除祸乱的源头。”(他)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 为亲贤宅教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参考译文]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陆光祖十七岁那年,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中举。不 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授职为濬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城附近 的百姓修筑边塞城墙,陆光祖说这样做会给百姓带来不便。赵锦生气,弹劾他。陆 光祖向巡抚诉说,请求发放雇工费,百姓才安定。郡王抢夺百姓财产,陆光祖依法 制裁。严讷担任尚书,向来器重陆光祖,他的提议没有不施行的。等到严讷改任吏 部官职,调陆光祖担任验封郎中。不久改任文选郎中,更加致力荐引人才,那些年 高有德的人几乎全部进用,又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有的由乡推举贡士,有 的起于书吏。因此下层官吏竞相努力(或“进取”),严讷也诚心任用他,所以陆光 祖能够实行自己的志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张根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 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上供才三十万缗而已,甚至 不足以供造一栋住宅的费用。拿住宅来尊宠元勋盛德之臣,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 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 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 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用来中伤他的事件,轮流 上书进谗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除濬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 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 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 尽,又破格擢廉能吏。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 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郡王”“光祖”“严讷”“尚书”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答案 (1)关键实词:夺(抢夺)、裁(截断)、行(实行)、雅(向来)。 译文:郡王抢夺百姓财产,陆光祖依法制裁。严讷担任尚书,向来器重陆光 祖,他的提议没有不施行的。 (2)关键实词:改(改官)、务(致力于)、汲引(吸引)、擢(提拔) 译文:不久改任文选郎中,更加致力荐引人才,那些年高有德的人几乎全部进 用,又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命题角度三 特殊句式的翻译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 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 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 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键实词:“累”译为“拖累”;“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良 的人;“不肖”,古今异义词,译为“坏人”;“振”译为“振作”。 关键虚词:“则”,副词,那么;“且”,副词,将要。 译文: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就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 家秩序和法纪就会萎靡不振。
不必译出的虚词 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助词等
总之,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提示:在 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然后再作翻译)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屏处十年,曾布、曾
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
心耳。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
(2)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窒祸乱之原。”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根)言: “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
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
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园、
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1.介宾短语后置句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于……” 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临场翻译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抓住标志,判断类型。几乎所有的特殊句式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要会利用这 些语言标志快速准确地判断句式。 ②掌握特殊句式的特殊译法。几乎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译法。 2.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阐释 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120个常用实词及次常用实词(课本中出现的)可能是重要实词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疑难字词这5类 实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4.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如介宾短语后置,译 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都要恢复原位。 5.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①译出省略,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是根本。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 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最常考的省略句主要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 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或“以”。
——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突破篇
第6讲 文言文翻译题
栏
目
导
航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三大命题角度
二、文言文翻译解题技巧六字诀
随堂巩固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三大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 实词的翻译 “准确判定”三类(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节选自《明史·陆光祖传》)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2)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实词:“请”,请求;“嘉美”,赞美。 关键虚词:“以为”是古今异义词,“以(之)为”的省略,译为“把(他)任命 为”。 译文:(他)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 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命题角度二 虚词的翻译
掌控好两类虚词
1.《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18个虚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只要句中出现,就 要格外留心。
2.关键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译法较为复杂,通常有以下两种 情况:
必须译出 的虚词
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做代词的“之”“其”等 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进行互换的,如“之” “而”“以”“于”等
解析 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夺”,抢夺;
“裁”,裁断;“为”,担任;“行”,实行。“改”,改官;“务”,致力于;
“汲引”,吸引;“登进”,考中;“擢”,提拔。除这些动词外,还有古今异义
词的判断。“无不”,没有不,古今相同。“文选”,官职名,古今意思不同。
“破格”,古今意思相同。还有一些人名和官职名,在翻译中也要引起注意,如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键实词:“幸”,宠臣;“侧目”,译为“斜眼看,比喻愤怒”; “交”,轮流;“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书。 关键虚词:“所以”,“所”与“以中伤之者”构成名词性短语,“以”,用 来;“之”,代词,代指张根。 译文: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用来中伤他的事件,轮流上书进谗言,皇 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训练3.(2019·广西南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登进.士.第。调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 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为饶州教.授.,摄郡。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 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 甚,俯乃袖荐书与之。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 以服他人。”卒役之。通判江州。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白 桧,罢去。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参考译文]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年幼时入太学,刚满二十岁,考上进士。闲居十 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说明他的义行,徽宗召他进宫。他对皇帝 说:“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就会耗 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秩序和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 来消除祸乱的源头。”(他)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 为亲贤宅教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参考译文]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陆光祖十七岁那年,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中举。不 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授职为濬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城附近 的百姓修筑边塞城墙,陆光祖说这样做会给百姓带来不便。赵锦生气,弹劾他。陆 光祖向巡抚诉说,请求发放雇工费,百姓才安定。郡王抢夺百姓财产,陆光祖依法 制裁。严讷担任尚书,向来器重陆光祖,他的提议没有不施行的。等到严讷改任吏 部官职,调陆光祖担任验封郎中。不久改任文选郎中,更加致力荐引人才,那些年 高有德的人几乎全部进用,又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有的由乡推举贡士,有 的起于书吏。因此下层官吏竞相努力(或“进取”),严讷也诚心任用他,所以陆光 祖能够实行自己的志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张根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 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上供才三十万缗而已,甚至 不足以供造一栋住宅的费用。拿住宅来尊宠元勋盛德之臣,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 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 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 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用来中伤他的事件,轮流 上书进谗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除濬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 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 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 尽,又破格擢廉能吏。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 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郡王”“光祖”“严讷”“尚书”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答案 (1)关键实词:夺(抢夺)、裁(截断)、行(实行)、雅(向来)。 译文:郡王抢夺百姓财产,陆光祖依法制裁。严讷担任尚书,向来器重陆光 祖,他的提议没有不施行的。 (2)关键实词:改(改官)、务(致力于)、汲引(吸引)、擢(提拔) 译文:不久改任文选郎中,更加致力荐引人才,那些年高有德的人几乎全部进 用,又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命题角度三 特殊句式的翻译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 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 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 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键实词:“累”译为“拖累”;“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良 的人;“不肖”,古今异义词,译为“坏人”;“振”译为“振作”。 关键虚词:“则”,副词,那么;“且”,副词,将要。 译文: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就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 家秩序和法纪就会萎靡不振。
不必译出的虚词 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助词等
总之,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提示:在 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然后再作翻译)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屏处十年,曾布、曾
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
心耳。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
(2)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窒祸乱之原。”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根)言: “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
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
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园、
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1.介宾短语后置句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于……” 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临场翻译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抓住标志,判断类型。几乎所有的特殊句式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要会利用这 些语言标志快速准确地判断句式。 ②掌握特殊句式的特殊译法。几乎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译法。 2.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阐释 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120个常用实词及次常用实词(课本中出现的)可能是重要实词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疑难字词这5类 实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4.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如介宾短语后置,译 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都要恢复原位。 5.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①译出省略,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是根本。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 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最常考的省略句主要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 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