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语文必修一第6课《罗曼罗兰》ppt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崇拜并学习伟大的思想,并且不断调整自己 的学习方向,勤奋努力的学习。
3、怀抱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 第二题提示:
1.读好大学
2.交好友
3.广博求知
4.崇拜英雄,并努力仿效
5.努力写作
作业:
• 1、总结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并准备 56页表达交流活动!
• 2、58页点击链接!
• 了解传主的经历 • 体会传主的精神 • 汲取人生的教益 • 熟悉传记的特点 • 学会写传记文章
(成果突出)
文中说:“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 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 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 个活的统一体。”你是怎样看待昨天今天
和明天的关系的?
• ——提示:昨天是 今天的基础;今天 是昨天的发展;明 天是今天的提高。 螺旋式上升。
在文中有许多与传主有密切联系的人 物,他们对罗曼·罗兰有什么影响?
【肤浅 浮浅】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局限于表面的、浅 薄的、不深刻的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 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强调空虚、浮躁。 常用来 说人的作风、为人等。 例:②观众批评春晚,主要集中在“新鲜不够”、 “主题 挖掘_肤__浅__”、“表演形式华而不实”、“题材内容 脱离现实”、
罗曼罗兰(1866——1944),法 国小说家、剧作家和随笔作家。 他的童年沉闷忧郁,这使他很早 就向书本寻求乐趣。 14岁时,进 入巴黎圣路一中学理科班,1886 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后,去法国考古学校当了两年研 究生,是罗马法国文学院的杰出 才子。1895年获得艺术博士学位。 同年回到法国,在巴黎高等师范 学院讲授美术史,并抽暇从事创 作。
早期创作的剧本有: 《圣路易》、《群狼》、 《理性的胜利》
在20世纪头一个10年连续写了三部“英雄” 传记: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 《米开朗琪罗传》,1911年《托尔斯泰传》。
合作探究 解读文本
• 1.高师的教育有何特点? • 2.在大学里哪些人与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 3.这些人对他的成长有何影响? • 4.在大学里,他表现出怎样的特长和人生追
罗曼·罗兰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自幼喜好文学作品。青年时代 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 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从事反战 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 世纪20 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 纳粹驱逐,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在巴 西与妻子双双自杀。
“艺术追求_浮_浅___粗放”等方面。
厚积薄发 古为今用
24
求?
高师的教育的特点:
(1)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地 领会历史生活。(封闭管理)
(2)教育富有成效地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 验的方法。(方法有效)
(3)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 的勤勉精神。(要求严格) (4)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 自由。(全面发展)
(5)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
推荐名著
茨威格 《麦哲伦的功绩》 《罗曼罗兰传》
迁移延伸:根据讨论结果, 选一个 角度写一篇读后感
(1)多音字
xiào
hùn
jiào
hún
yuè
mú
lè
mó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形识别
遣
缱
quǎn
谴
喧 煊
暄
陕 峡 狭
炯炯 窘 迥 燥 躁 噪
3.词语积累
①名噪一时:一段时间内名声显赫。 ②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③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 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④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 无人知晓。 ⑤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 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
斯蒂芬.茨威格
高尔基与茨威格
茨威格擅长写小说和人物传记,代表作有:
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 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 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他对心理学和佛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 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 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1903—19 13年,完成了使他 名垂史册的长篇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3年,法兰西 学院颁予他最高文学 奖,1915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基与罗曼罗兰
1918年10月,受 聘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 22——1933创作长篇 小说《母与子》。1942 年发表《甘地传》。193 8年回故乡,写《回忆录》。 1944年12月30日, 逝世于克拉姆西。
【鄙弃 鄙夷】 鄙弃:看不起,厌恶。重在行动。 鄙夷:看不起,轻视。重在态度。 例:①我讲了这么多古的东西,旧的东西,现代派文人很 可能不屑。尤其是青少年文学新秀,很可能__鄙__夷_地说:“这是 陈腐之论!我们对古诗古文、旧经旧典统统_鄙__弃__,不是依然搞 出了火暴作品么?”其实,这很好解释。看看太多太多的“火 暴之作”何以那样短命就可以了。
1、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
2、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 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
3、肩负起要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 复人民失去的信心的使命。
罗曼罗兰 的才华与 人生追求
讨论
1.你觉得罗曼·罗兰的品格有什么 是最值得你学习的?
2.罗曼.罗兰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的人 生有何启示?
第一题提示:
1、追求思想的自由,富于奔放的热情并执著于 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