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学生较之小学生来说,思想和心理都更成熟了,也是三观世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作为学生,学校是学生的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其中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使政治课堂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堂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用各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要求了老师要内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工作;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趣,而毫无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没有激情学习;所以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很关键;要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把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例如上一节初中的政治课,教材要求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上出现了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改变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老师让同学们由竹子所想
到什么来发言,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由于学生熟悉竹子,所以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就变得踊跃;比如有的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那么高贵,它朴实无华”,有的学生说“竹子中空外直,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一样”等等,等学生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画就会有理解与看法,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审美情趣,又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二、在课堂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老师也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其他学科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例如语文教学中讲解到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文章,老师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爱国教育,这样教学,既提高了学生思政教育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领会,完全可以一举两得;
二、结合多种形式,把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生活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结合新颖生动的内容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式的多样化,学生才不会觉得死板无聊;
一、创设生活情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例如,在讲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关于就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自己在决策中的作用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次听证会,让学生体会参与决策的感觉;首先确认听证会的主题,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小组,扮演不同角色,然后各小组准备资料,接着模拟听证会的程序,由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最后听证会主持人作总结;这样一个过程,就比老师站在讲台上枯燥的讲述知识来得生动,也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巧用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二、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习惯
1、在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实践要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存在;生活实践是深化思政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比如在学新
课前,老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成立调查小组,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活动后,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并
回归课本;
2、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尽其所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课外活动形式;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
例如到社会有关单位、场所参加义务劳动,进行法律宣传,帮助有困难的人,做好事等等;让社会服务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练习起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转换为行动;这样处理教材,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
真实体验;
3、学生有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
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让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
三、开展纪念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利用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中学生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可以开展参观烈士陵园,
纪念烈士丰功伟绩的活动;活动中可以有向革命烈士鞠躬献花,学生代表介绍烈士的生平及
功绩,进行扫墓活动等来对学生进行全身心的思政教育;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实现教育目的,更能增强教育效果;因为利用纪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学生乐于接受;将重大纪念活动与日
常思政工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回顾历史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到加强政治学习的重要;
2、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将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中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效结合起来;
四、课外阅读
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思政教育理论读物的活动形式;课外阅读可以单独进行,也可成立有关阅读小组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要加强指导,如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选择的书目不能超越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最好选择那些在故事中展现各种知识理论的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五、学科讲座
学校可以同过组织学科专题讲座来实施对中学生的思政教育;首先选题要让学生感兴趣,其次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国内外重大事件,通过讲座扩大学生事业,陶冶学生情操,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六、知识竞赛
通过选择学生所关心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知识组织竞赛,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
教育,可以组织“爱国知识竞赛”;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可以组织“时事政治知识竞赛”等,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利用网络,让思政教育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中学生
当今社会无处不遍布着一个新鲜的足迹——互联网;作为中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风貌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利用网络,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中学生的生活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其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利用网络将教育思想融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首先,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网络掌握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和家长应该在网络中掌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一些问题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通过经常性的关注其发表内容的变化情况,掌握问题学生的各方面具体情况,对于在言论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引导,进行有效的网络干预;另外,网上的教师信箱和校长信箱等,对于中学生而言,其使用的方便性比挂在墙上的传统信箱好得多,应充分利用;
二、其次,教师和家长可以与中学生在网上进行日常思想沟通;网络,对于中学生而言,具有平等性,可以完全敞开心扉;而且最好像很平常的聊天作为开始,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把心里话以及烦恼告诉你并寻求你的帮助;作为老师要积极开展与学生的网络讨论,网上谈心,与青年学生进行网上思想沟通,在看似聊家常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可能在实际生活中不善于与人沟通,这时候要求他向老师敞开心扉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在网络上与其交谈,则很容易进入其内心,从而比较顺利地解决心里的各种问题;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以上讲的有些途径和方式在现在的中学生活里
难以实现,但是这上面所提到的应该成为中学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学校生活和个人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促进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