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试卷及答案
10、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愉快、
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二、简答题(40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5分)
答: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2、“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哪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15分)
答: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1.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0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我国的国歌全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志远小学品社(生)教师理论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B.愉快、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D.生活课程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2019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二套)含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 活动型综程D. 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生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 110B. 122 C119 D. 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 -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条主线指以(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C ) 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 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 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A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 C ) -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 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B )。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三套)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实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相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实行比较与分等。
()三、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2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学生良好品德形成B.协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是 ( )。
A.110 B.122 C 119 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 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纵横交叉)、(螺旋上升)。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C)和其他的实践活动。
A.参观 B. 调查C。
游戏D。
课堂学习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D)为主.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3、(C)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A )A.核心B. 基础C。
前提D。
目标5、以下四条,哪一条属于情感与态度目标。
( B )A。
保护环境B。
自尊自律、乐观向上C。
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D。
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地域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是什么?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3、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举例谈谈你是如何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的。
202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含部分答案(两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填空题(62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2、(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学生生活领域的几个主要因素。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7、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8、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9、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二、选择(10分)1、道法课程的设计思路中的“一条主线”是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2、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已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3、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4、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学生社会生活D、道德感情、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5、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三、、判断(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V)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最新小学品德和社会新课程标准考测试卷考试卷附答案共九套
点
面结合 ),(综合交叉
),( 螺旋上升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即(
度
)(行为与习惯
) ( 知识与技能
与方法
)。
情感与态 ) ( 过程
5、品生.品社课程都具有四项基本特征:( 生活性 ) ( 活动性 )
( 综合性 )(
开放性 )。
二、选择题:(20 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三个目标是: ( BDE ) A、过程与方法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 D、能力与方法 E、知识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 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3)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4)充实教学内容(5)拓展教学空间 4、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 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 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 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5、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 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 性活动; 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答:(略)
生在( 主动学习 )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提高( 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 参与社会的能力。 9、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 的世界) 10、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1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 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2、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二、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 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B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 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3、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 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 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100分钟完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例外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严重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详尽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盛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源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四、论述:(15分)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附参考答案:一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2、综合性、实践性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优良品德形成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8、个性品质、社会性、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优良品德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社会参与评价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判断题1、√2、×3、√4、√5、×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盛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五)拓展教学空间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解放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四、论述答题要点: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够、评价不全。
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阻抑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二)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优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优良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5、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7、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9、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10、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1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2、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D.生活课程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3、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4、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
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学生社会生活D.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三、判断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良品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源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3、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人是课程的基础。
(×)5、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四、简答题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优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3、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丰盛学生的生活经验(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充实教学内容(5)拓展教学空间4、请扼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详尽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答:开放性详尽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5、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答:(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三)一、填空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优良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简答题: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优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