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水与溶解
1、水的特征
进行了一年级科学《水的溶解》单元第一课时《水的特征》,及时反思,便于总结改进。
【教具也有玄机】
《水的特征》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糖水、茶叶水、咖啡、水、牛奶。
改变了一些教具,刻意回避不准备盐水的原因是:下节课将学习水和盐的故事,通过小红军送盐的故事,先猜想盐能“化”到水里吗?再实验并学习关于盐可以溶于水的内容。
如果这节课呈现的有盐水,下节课就无悬念,培养学生猜想的环节意义就减弱了。
另外第一个班课上没有准备牛奶,发现部分学生将“没有颜色”和“白色”混淆,课上以牛奶为例口述,让学生体会区别。
第二个班的课果断调整,特意加上牛奶,在只管比对中明确“白色”和“没有颜色”的区别。
【科学思想如影随形】
课堂上主要给学生渗透科学学习中的具体观察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
除此之外,也渗透了猜想与验证。
如果在观察糖水时,先让学生猜一猜糖水有没有气味。
由于有了茶叶水、咖啡的经验,学生脱口而出有气味,在老师没有表态的情况下,个别学生马上更改了答案。
老师此时明确:大胆猜想很好,但猜想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还要验证后才能得出结论,科学讲究证据。
然后才请学生们闻一闻。
科学思想渗透的契机需要我们平时及时捕捉,只要用心,就能如影随形。
【概念区分先抑后扬】
气味与味道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用“味道”统称,在学生说:用鼻子闻没有味道时,我不做提示与纠正,照学生答案板书。
当学生又得出用嘴巴尝没有味道时,才提出质疑:都是没有味道,看来只用鼻子闻或只用嘴巴尝一种方法不就行了,反正都是没有味道。
学生说:这俩味道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引出气味与味道的区别。
在这样的质疑与辨析中帮助理解。
【安全常识时时提醒】
课上还适时渗透了一些安全小常识:
1.不可以随意用嘴巴尝东西,只有清楚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行。
2.课下孩子们意犹未尽,都想来参与实验,甚至连平时不想多喝一口的水都想尝尝,一是反思孩子们这样的实验机会太少,另外也告知学生这样不卫生,混用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小组建设仍需加强】
合作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
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意识还比较薄弱,需要老师不断指导。
由于一周只有一节课,班级位置每周也会调换,小组不能固定。
更需要明确小组合作的步骤及方法:如何分工、谁负责分工、交流的顺序是什么、合作后如何汇报展示、组与组之间如何倾听互评……还有教师怎样在掌握组间实验及汇报节奏,这些都需要在今后课堂中不断加强。
2 、水和盐的故事
本课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光有探究热情还不行,还需要老师恰当的指引,也不会使探究变得混乱无序。
在本课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实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引导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年级要准备理解溶解的概念有较大难度。
我们只要告诉学生,他们看到的类似盐这样“化”在水里看不见了的现象就是溶解就可以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恰当的引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忘了要探究什么,在表达时又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或怎样表达。
这些都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强化学生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加强观察指导,表达过程中如何做到语言简洁、正确、完整。
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同时要避免老师过渡指引,如何在引导过程中又能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虽然在《水和盐的故事》中学生对溶解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认识还是比较表层的,停留在“看不见”、“消失了”这样的表象。
当观察到红糖溶解后水也变色了,沙子倒入水中
水变浑浊了这样特殊的现象后,与他们的认知就发生了冲突,红糖后不见了,可是水变色算是看见还是看不见?水变浑浊了,沙子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这都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对现象深入思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课教学中,老师从复习盐的溶解现象开始,有意让学生深入分析“盐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为后面判断红糖、沙子的溶解作了铺垫。
实验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察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
”的提示,促使学生通过物质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对比判断是否溶解,也为自己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探究后的表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大胆质疑,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完整地说完一段话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设计了一个交流的样本,通过PPT呈现,要求学生按这个样本“填空”式交流,以此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顺畅地进行表达交流。
第二单元植物“保育员”
1 、认识常见植物
本课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定向、有知觉的活动。
教师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对象和观察要求,指导小学生细看、聆听……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所观察的事物,做出正确的结论。
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植物时给学生明确任务,认识几种植物,记住植物印象深刻的地方等等。
因为到校园观察植物之前给学生明确的要求指引,所以保证了观察的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2、缺水的吊兰
吊兰的生命力顽强,对比试验明显时往往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所以引导和提醒学生按计划按时浇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吊兰喜水耐旱,但是给吊兰浇太多水容易烂根,最好每天浇一到两勺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不存水为好。
在按照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因为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
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水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变量的因素,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水分这一个因素。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量需要计划好、控制好。
必要时由老师来负责按时按量浇水,学生负责观察记录。
选取的植物样本适量多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3 、阳光和凤仙花
选取的植物非常重要。
植物分为喜阴植物和喜阳植物,有的植物维持生存和生长需要阳
光直射,放在阴影里会长势不好;有的植物维持生存和生长需要阳光但是需要散射的阳光,如长寿花、文竹,直射阳光会长势不好;有的植物喜阴,例如苔藓、蕨类植物,阳光直射太久会死亡。
所以植物需要适量的阳光维持生存和生长。
用凤仙花做对比试验往往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才会有明显的对比效果,所以引导和提醒学生按计划按时浇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凤仙花耐热不抗寒,但是把凤仙花放阳光下直射时间太长也容易晒死,所以中午太阳直射时需要把凤仙花遮阴,让阳光散射最好。
做实验时最好不要选择花棚里刚拿出来的凤仙花做实验。
在按照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因为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
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阳光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变量的因素,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阳光这一个因素。
所以可以将一盆植物放在阳台上,另一盆植物放在阴影里并罩上纸箱。
仍然按时按量浇水。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学生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量需要计划好、控制好。
必要时由老师来负责按时按量浇水,学生负责观察记录。
选取的植物样本适量多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第三单元太阳与月亮
1 、太阳和我们
本课重点是老师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以及简单的工具,观察和体验到太阳能发光发热。
组织要有序,才能节约时间;观察要带着目的,才能高效;实验方法要科学严谨,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带领学生及时总结才能明晰概念,加深印象。
谜语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有序,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开展;及时带领学生分析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的能力和描述能力。
2 、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本课重点是老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基于事实证据,理解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只说结论,不说过程和依据;同时对于“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理解较为单一片面(即所有影响都是积极正面的)。
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严谨性,同时在组织接龙游戏时,要明确规则,提示学生尊重事实证据的意识。
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注重事实证据的积累表达;小组活动以游戏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需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教师要注意自身语言的严谨性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表达。
3 、多变的月亮
月亮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月相的变化,一年级的学生了解的并不多,认知比较模糊,学生剪出的月亮,蛾眉月和满月比较常见,其他的月相不太多,还有个别错误的月相,因此就需要对比教师的月相图来认识月相。
而课后进行的观察月相,要能够坚持下来,就能看到完整的月相变化,同时在观察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把每天观察的月相画出来。
课堂中学生都能够画出并剪出自己见过的月亮的样子,但是在对比教师展示的月相图时,有学生剪出的月亮找不到对应的月相,这是为什么?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就要让他们每天观察月亮的样子,并画出来,这样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月相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四单元空气
1 、空气知多少
本节课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课程,这节课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能够引导孩子感知到空气无处不在。
下次的科学课堂上,我会让孩子在户外尝试那些东西能兜住空气,对动手有困难的幼儿指导其将兜住空气的袋口捏紧,使学生能感知到袋内的空气,在学生眼中蕴含着许多“小秘密”,而科学对于他们来讲,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觉得好奇的现象,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
为了增加孩子们对空气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找空气。
第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
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为科学进行探索活动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空气从而了解空气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通过小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活跃度非常激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睁大了双眼,仔细观察,动脑思考。
通过孩子们拿着保鲜袋去装空气和感受空气的流动,孩子们都在想哪里有空气呢?不过部分孩子对空气还是有一定的已有经验,很快就装到了空气,还有部分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老师的引导先后也都装到了空气,孩子们拿着装满空气的保鲜袋,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同时也感受到空气到处都有,通过把气球里的空气放出来亲亲幼儿的脸蛋,让学生感受空气的流动。
从而让学生感受空气在我们周围并且身体里也有,空气是我们的朋友,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教师的无言是上好科学课的最高境界”。
但由于自己的语言过多,导致了活动效果没有预期的好,还有活动环节设计还不太紧凑,老师准备的材料还应该更仔细选择,这样孩子的探索欲望可能会更强,游戏参与性会更高,教学效果会更佳。
2、找空气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
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
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
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
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三)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3、观察空气
在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单元的感官观察能力的训练和一年级下册《水和溶解》单元对水的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观察空气》一课活动的难度就不大了。
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们在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引领学生对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有意识地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尝试将此活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证据,并描述取证过程,同时发展学生描述与交流的能力。
21教育网
此外,虽然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但是在空气单元引导学生对空气污染现象进行适当关注还是必须的,特别是雾霾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对于雾霾现象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浅显认知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雾霾的自我保护的教学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