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流浪儿童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在城市间流动),或在一个地方定居的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儿童。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的调查中,我们以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来自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

我们共向该社区的400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32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

2.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教育水平等基本信息;•因何原因来到深圳以及在深圳的居住时间等信息。

2)生活状况•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的医疗、住房及日常生活条件等。

3)教育状况•调查对象的学校类型及就读情况;•对于没有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儿童,其受教育情况如何。

3. 数据分析1)样本基本情况经过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年龄段人数占比0-6岁37 11.56%7-12岁99 30.94%13-18岁184 57.5%性别人数占比男172 53.75%女148 46.25%根据表格数据呈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13-18岁的儿童,其次是7-12岁的儿童。

在性别上,男女比例大体持平。

2)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父母多数从事于生产性工作,收入相对较低,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差。

其中,以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要就业行业。

同时,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的居住环境比较差,缺少基本的医疗、住房和日常生活条件。

以下为详细数据:父母职业人数占比生产性工作282 88.13%服务业54 16.88%建筑业46 14.38%家庭月收入人数占比2000元以下89 27.81%2001-5000元159 49.69%5001-8000元45 14.06%8000元以上27 8.44%3)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并未入学,且未拥有任何学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妇联课题组( 5月)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她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她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

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经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淌儿童因为户籍咨询题无法享受与都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1)背景:流淌儿童是流淌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淌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流淌儿童咨询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淌儿童的生存、爱护、进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淌儿童的生存、教育和进展中所面临的突出咨询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淌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淌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经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咨询卷、与流淌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淌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索和探讨流淌儿童生存进展中所面临的咨询题,并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淌儿童的基本事情全市户口别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淌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淌儿童4708人,流淌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淌,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淌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

大多数流淌儿童认为来到**后,日子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视力故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办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治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觉流淌儿童在学习、品格、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出普遍日子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含糊,品格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别脚的现象。

但是,并别是所有的流淌儿童基本上咨询题儿童,流淌日子并且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日子的能力,许多流淌儿童表现出果断、顽强、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欢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既别能过分渲染,把流淌儿童看成是咨询题儿童、悲伤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别能藐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咨询题,对他们采取漠别关怀的态度。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一、调研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或监护人迁移工作、生活而频繁流动的儿童群体,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流动儿童的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非常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针对流动儿童的现状问题,本班的同学们做了一次基本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79份。

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些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了解他们对于流动儿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基本情况:调研数据显示,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为9岁,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流动儿童的家庭在经济收入方面普遍较低,有40%以下的家庭月收入只有3000元人民币。

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普遍较低,两者中有一方的文化程度不高达到59%。

2.健康状况:多数流动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出现过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流动性的影响,这些儿童基本没有固定的医生进行预防及治疗。

3.教育状况: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较为复杂。

约四分之三的学生在提高中表现不太理想。

由于是流动的原因,该儿童的学校种类较为单一,平均教育程度偏低。

4.生活理状况:生活理状况方面,我们发现部分家庭因为生活费用问题,只能在较不安全的地方居住。

工人外出打工,时间长没有照顾孩子的,依靠亲戚、老师,朋友等。

四、问题原因分析1.流动儿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没有稳定,包括就医和教育补贴问题在内的公共福利政策不足,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福利权利得不到保障。

2.大多数流动儿童在长期流动的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机会。

3.一些家庭经济状况偏低而缺乏关注,缺少对流动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也给他们未来的成长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9A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

【9A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发展使得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落差拉大,人口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村中青年为了改变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质量而远赴发达地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因为多方面原因滞留家中,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20RR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

与20RR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父母的远离深刻影响着这些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综述搜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初步进行一个梳理,希望有利于理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方便后续学者的研究。

一、概念界定虽然社会各界给予农村留守儿童高度关注,并且进行多角度的报道,然而就“留守儿童”这一概念仍然缺少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定义(潘璐叶敬忠,20RR),根据不同的研究实地取样情况,以及不同的研究着眼点,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共识就概念而言,学者均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有学者专门就留守儿童的概念进行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是以流动儿童为参照的,同时指出,留守儿童比流动儿童复杂的多,因开阔视野,从多个维度来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林培森袁爱玲,20RR)。

(二)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分歧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的概念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

1.父母外出现象现有的研究对于这一标准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其父母双方长年外出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才可称为留守儿童;当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父双方只要有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就可称为留守(罗静等,20RR)。

2.留守时间就留守时间而言,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角度。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存在不足和空白之处。

本文将从流动儿童的概念、现状、教育、健康和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他们常常需要随父母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

研究流动儿童问题对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如教育公平、社会融入等。

本文将综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文献综述1、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现状流动儿童是指因父母工作原因而在城市暂居或流动的儿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4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约1800万人。

这些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地区,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面临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挑战。

2、流动儿童的教育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

研究显示,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入学率较高,但他们在城市的就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流动儿童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

3、流动儿童的健康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由于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流动儿童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加强健康教育、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等。

4、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和排斥。

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往往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社会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帮扶
机制。
02
社会歧视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可能受到社会歧视,
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3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不健全,导致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在生活中的困境得不
到有效解决。
政策制度因素
政策法规不完善
教育体制问题
有关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政策法规尚 不完善,缺乏针对性的帮扶政策。
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较为突出,多存在自卑心理

教育需求
渴望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 会。
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城乡差距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融 入城市生活。
代际分化
新旧观念冲突,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代际分化 问题。
社会支持体系
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教育、心理、福 利等方面。
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单一、 应试教育盛行等,影响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 儿童的全面发展。
医疗卫生保障不足
社会福利机构缺乏
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医疗卫生保障不 足,缺乏及时有效的健康关爱与保障。
针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社会福利机 构缺乏,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05
针对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对策 建议
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现状进行全面 调查和分析。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 童的差异和特点。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0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数量及分布情况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动儿童因为户籍问题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1)背景: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动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通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问卷、与流动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和探讨流动儿童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全市户口不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动儿童4708人,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动,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动儿童中,男女各占%和%。

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来到**后,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家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方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出普遍生活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问题儿童,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流动儿童人口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文章以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包括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流动儿童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研究内容涵盖了流动儿童的人口结构、流动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教育状况等方面。

在人口结构方面,文章指出流动儿童整体上呈现“上大下小”的格局,学龄流动儿童规模占比处于“紧缩”状态,学龄前流动儿童有小幅增长,而大龄流动儿童则有所减少。

在流动特征上,儿童参与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别模式和性别差异,跨省远距离流动比例有所下降,流动儿童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同时,也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家庭特征方面,文章强调了流动儿童面临的家庭教育不完整问题及其区域差异,同时指出拥有高学历父母的流动儿童群体占比在增长。

在教育状况方面,文章提到了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持续改善,但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从人口学的视角总结流动儿童人口的主要特点,并重点把握流动儿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干预提供支持。

2. 流动儿童人口发展特征大规模,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017岁的流动儿童数量达到7109万人,是2010年的近2倍。

014岁的流动儿童有5319万人。

这意味着每4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

多省内,向镇聚集:流动儿童的流动范围主要在省内,2020年省内跨市和跨省流动儿童分别为5647万人和1462万人,省内流动是跨省流动的4倍。

从2010年到2020年,省内流动儿童的常住地从城市为主转变为以镇为主,尤其是省内流动的学龄儿童。

重学业,随迁减少:流动儿童的流动原因中,随同离开的比例从2010年的3下降到2020年的2,而学习培训的比例从7上升到1。

这表明年幼的流动儿童以随迁为主,而年长的流动儿童则更倾向于为了学习而流动。

流入地就学难问题突出:尽管流动儿童数量庞大,但他们在流入地的就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淌儿童因为户籍咨询题无法享受与都帀同龄儿童同等的教疗机会,本文将介绍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1)背景:流淌儿童是流淌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淌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聆听他们的貞•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流淌儿童咨询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淌儿童的生存、爱护、进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淌儿童的生存、教冇和进展中所而临的突出咨询题与迫切需求, 保障我市流淌儿童的合法权益,I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淌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经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咨询卷、与流淌儿童而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淌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而的了解,探索和探讨流淌儿童生存进展中所面临的咨询题,并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淌儿童的基本事情全市户口别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淌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淌儿童4708人,流淌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淌,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淌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

大多数流淌儿童认为来到"后,日子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视力故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办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治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觉流淌儿童在学习、品格、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泄差异。

表现出普遍日子质疑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徳认识含糊,品格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别脚的现象。

但是,并别是所有的流淌儿童基本上咨询题儿童,流淌日子并且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日子的能力,许多流淌儿童表现出果断、顽强、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欢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既别能过分渲染,把流淌儿童看成是咨询题儿童、悲伤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别能藐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咨询题,对他们采取漠别关怀的态度。

我国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的现状研究范文

我国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的现状研究范文

我国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的现状研究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

这些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留守儿童现状1. 生活状况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在生活上,留守儿童往往面临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此外,由于家庭监护人的缺乏,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2. 教育状况在教育方面,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甚至有的孩子早早辍学。

此外,留守儿童在心理、品行、交往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3. 心理状况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情绪。

部分留守儿童甚至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三、贫困老人现状1. 生活状况贫困老人生活在农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供养和政府救助。

由于子女外出务工,贫困老人的生活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他们在饮食、居住、医疗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2. 健康状况贫困老人的健康状况堪忧。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此外,贫困老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问题,生活质量较低。

3. 心理状况贫困老人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样严重。

孤独、无助、抑郁等情绪时刻困扰着他们。

部分贫困老人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四、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和贫困老人的关爱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 强化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

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关于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留守流动儿童,既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富民强家兴的未来建设者。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让这一特殊群体健康成长,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赣榆县把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全县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和所面临的难题,县妇联组织干部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确保让农村留守儿童共享和谐社会,共享一片蓝天。

一、基本情况赣榆县有421个行政村,据最新数据统计,留守儿童16153人,流动儿童521人。

近年来,农村成年男女异地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能力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他们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外地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致使流动儿童人数不断上升,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据县妇联、县关工委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有16674名农村孩子成为留守流动儿童,其中学前留守流动儿童占2.06%,小学阶段留守流动儿童占22.85%,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占71.97%。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我县流动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

一是父母的学历低,教育子女方法简单。

二是家庭收入较低,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

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

三是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

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那些因父母工作、迁徙或其他各种原因而经常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迁移的儿童。

他们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的特殊生活环境,通常伴随着种种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流动儿童状况的调研。

2. 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调研。

采取了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

3. 调研结果3.1 家庭情况调研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

父母多为农民工,收入较低,住房条件简陋。

因为工作原因,父母往往不能陪伴在身边,这导致流动儿童孤独感较强。

3.2 教育问题调研显示,流动儿童面临较大的教育问题。

由于频繁迁徙,他们无法享受到稳定的教育资源。

不少流动儿童缺乏学校教育,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一些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3 心理问题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陪伴和稳定的社交环境,他们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等心理障碍。

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生活态度消极。

3.4 健康问题调研表明,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他们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足。

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医疗保健,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4. 建议和措施针对流动儿童当前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4.1 完善教育体系政府应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适应流动儿童需求的学校。

同时,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确保每个流动儿童都能接受到基础教育。

4.2 加强心理辅导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鼓励家长和监护人与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安全感。

4.3 提供创造性活动和娱乐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艺术、体育和手工等培养兴趣和能力的活动。

同时,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调查报告流动儿童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流动儿童。

这些流动儿童往往因为家庭原因、经济压力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被迫离开家乡,跟随父母或亲戚流动生活。

他们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首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频繁的搬迁和不稳定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往往无法持续在一个学校就读,他们常常面临着学籍转移的困难。

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本地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

据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辍学率较高,很多孩子甚至无法完成基础教育。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长期的流动生活让他们无法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面临着心理健康的挑战。

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自卑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还可能给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阻碍。

再次,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也值得我们的关注。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很多流动儿童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良好的卫生条件。

他们的饮食和营养状况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面临着健康问题的风险。

此外,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照顾,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关注和帮助流动儿童。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本地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

其次,学校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关系和心理支持体系。

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家庭的帮扶,提供经济和生活上的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权益的保护。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监护和教育,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

留守儿童数量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农村留 守儿童数量约为6000万,占全国 儿童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分布情况
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 为落后的地区,如中西部地区的 农村,其中尤以贫困地区和山区 为多。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01
02
03
家庭环境
留守儿童家庭多数为贫困 家庭,父母外出务工,孩 子由祖父母或亲戚照顾。
教育质量
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相 对较差。同时,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上学面临户籍限制和升学压力等问题。
0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 儿童面临的问题
心理问题
孤独感增强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容 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情感支持和 安全感。
性格缺陷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儿 童可能形成自私、冷漠、暴躁等不良 性格特点。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 儿童的未来发展
教育发展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施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资源。
完善教育政策
制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确保他们享 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待遇。
开展个性化教育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生活质量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 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 较低,缺乏必要的营养和 健康保障。
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 较为突出,如缺乏监护人 的看护,容易遭受意外伤 害或被不良势力侵害。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所在地区的学校 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资源 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一、引言目前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贫穷的农村流到现代化的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

然而由于他们割舍不下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或者在家乡找不到合适的能够对孩子行使监护责任的监护人等,所以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他们打工的城市,从而造就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的产生。

流动儿童是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

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关系到社会均衡及其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然而,虽然这些儿童依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表面上来看在生活、学习上得到了父母的照顾,但是由于受到父母工作环境、生存环境和所在城市教育政策制度的限制,这些流动儿童并未能像普通孩子那样受到应有的公平教育。

基于此,本研究对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为该问题的更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二、文献回顾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名方面都有所涉猎,并得出了众多有益的结论。

纵观各方学者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以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为切入点:以“两为主”为原则,王小聪、李丽萍(2008)对相关政策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不仅要因地制宜在“城中村”地区建立公立学校,并指出要着力鼓励公办学校提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管理形式,以提高流动儿童对新的教育环境的适应性。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周国华(2012)从已有的社会实践和政策目标出发,探讨性地提出流动儿童教育权利、教育经费、学籍管理、教育监督和教育教学五大保障制度,从而促进目前的流动儿童教育制度从二元化走向一元化。

雷万鹏从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审视流入地政府责任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架构,并指出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满足流动儿童多元化教育的需求。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奎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基本情况县统计局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县14个镇共抽取42个村民小组,调查时点为20xx年3月20日。

汇总结果显示: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30人,劳动力4966人。

20xx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33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人,减少2.12%。

据此推算,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为13477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26人。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23121人,占留守儿童的68.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10596人,占留守儿童的25.5%,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38人,占留守儿童的5%,独立生活的有44人,占留守儿童的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14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

调查中发现,83%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3%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10%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

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或 再次 流浪 。 “ 类家 庭 ” 治疗 主要是 流浪儿 童救助 机构 针对 短 时期 内难 以回归 原 生 家庭 的流
偷窃在流浪儿童中也是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行为。 赵莉 的调 查发现 ,0 以上 的流浪儿 童有过 小偷 小 3% 摸行为 。还有调查发现 , 窃已成为流浪儿童 偷 主要的生存手段之一 , 上海、 广州、 四川有过偷窃行 为 的 流 浪 儿 童 均 占 到 流 浪 儿 童 总 数 的 8 % 以 0 上 引。乔宏伟 的 研究 也 证 明 , 多 流 浪 儿 童 为 了 许 获得 财物 而产生偷 盗 、 额抢劫 等违 法行 为 小 引。 4 流浪 儿童 的干预研 究 . 对 流 浪儿童 的干预研 究 主要 涉及 到两 大方 面 , 是 心理 干预研究 , 二是 包 括 家庭 干预 、 校 干 预 学 等社会各个部门协调合作进行的社会干预研究。 心理 干预研究 。有研 究 者 针对 流浪 儿 童 出 现 的诸 多问题 进行 了 心理 干 预研 究 , 果 显 示 : 流 结 对 浪儿童心理干预时使用认知疗法 , 不仅能改变他们 早 前错 误 的认 知 , 而且能够 使他们 出现更多 的亲社 会行 为 , 懂得感 恩 、 如 乐于 沟通 等 引。刘 志 红 的研 究 进一 步证 明 , 过认 知重 建 , 合 以一 定 的行 为 通 配 技术 , 流浪 儿童逐 渐 由 自卑 变 得 自信 , 能 够 正视 并 自我 , 最终 达到 自我悦 纳 和 自我 认 同 ¨。此外 , 还
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 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 的 流浪儿 童问题 也在不 断 加重 。20 00年 我 国流浪 儿 童数 量 为 1 5万 人 次 ,0 6年 上 升 至 2 20 O万 人 次 , 20 08年 已上 升至 10万 。谢 琼 的调查研 究发 0 J 现, 我国流浪儿童的年龄集 中于青春期阶段 , 中 初 及 以下文化程 度 的流浪儿童 比例高达 9 .9 , 68% 8% 的流浪儿童来 自贫困偏远农村, 3 其行为多与犯 罪 活动有关 。我 国 日益 扩 大 的 流浪 儿 童数 量 以 J 及所 带来 的一 系列社 会 问题 , 不仅 对流 浪儿童 的健 康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与伤害 , 而且对于和谐社会 的建设、 社会的文明进步带来不利影响。有研究发 现, 流浪儿童每年得 到救助 的不足 15 生活状况 /, 堪忧 , 流浪行 为向低龄化、 团伙 化、 恶性化趋势发 展 引。
感意识低 , 打架 、 骂人 、 破坏公物行为时有发生 。 崔丽娟 , 黄敏红的调查研究发现, 流浪儿童中经常
1 一 8
出现辱 骂他人 、 与他人 打架 或参 与群 架 等行 为 2 。 乔 宏伟对 流浪儿 童 的调查 发 现 ,3 9 的人 出 于故 2.% 意、 泄愤 、 动 或 害怕 而 杀人 。三 是偷 窃 行 为 。 冲
[ 作者简介] 贺文均 , 西南大学教 育学部硕 士研究生, 究方向: 研 特殊青少年心 理与教育; 冯维, 西南大学教 育学部教授 , 究方 向: 研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特殊青少 年 心理 与教 育 ( 重庆 4 0 1 ) 0 7 5 年 1 年间发表的论文已上升到 45篇。本文就这 0 9 1 年间我国对流浪儿童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 O 在 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究趋势 , 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儿 童 。
流浪儿 童 的问题 行 为研 究 。诸多 研究发 现 , 流
浪儿 童 的问 题行 为严 重 。一 是 撒谎 行 为 。研 究 发
评价 _ 二是对流浪儿童 自我体验 的研究。研究 】 引。 发现 , 流浪儿童 由于生 活 的不 确定性 以及 较低 的 自 我评价 , 表现出明显的 自尊缺失 、 自我否定等消极 的自 我体验。刘志红的研究发现 , 流浪儿童有明显 的自 我否定 的特点 , 其典型的特点是 自卑 。程 引 福财的研究也发现 , 流浪儿童由于 自 尊的缺失导致 其主观幸福感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是对流浪儿 引 童 自我控制的研究。研究发现, 流浪儿童在 自我评 价偏低、 我体验消极等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 , 自 会出 现 自我控制无力 的现象, 导致他们 比流动儿童、 普 通儿童表现出更强的畏缩性 , 处理问题时表现出较
1 0年来 , 内对流浪儿童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 国 如下 四方面 : 1流 浪儿童 的流浪态度 研究 . 在社会主流文化 的观念里 , 人们普遍认为流浪 生 活是不 好 的 , 浪 儿童 应 该 回归 家庭 、 流 学校 及 社 区。一些研究却发现, 流浪儿童对流浪生活有着别 样的态 度认知 , 们认 为流 浪生活 “ 他 自由” “ 、 幸 福 ” 。而且 流浪 生活 的“自由、 ] 自主 ” 相 当数 量 对 的流浪儿童有吸引力 , 尤其是那些 自主选择流浪的 儿童 。他们并不将 流浪看为权利的剥夺 , 流浪生活 对他们来说 反而是有 意义、 可控制、 随意 安排 可 的 J 。谢琼对流浪儿童 的访谈发现 , 他们对 流浪 的生活状态普遍感到满意 , 一般不愿接受救助站的 救助 , 甚至把流浪乞讨视为职业 。也有研究发 J 现, 一些流浪儿童牵系亲人, 迫切希望 回归家庭结 束流浪生活 , 还有 的流浪儿童虽然不喜欢 流浪生 活, 但却享受流浪生活 的 自由 自在 。关颖 的调

现, 撒谎行为普遍存在于流浪儿童群体 。研究者对 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的访谈发现 , 最让工作 人员 头疼 的并 不是硬 件设施 的匮乏 , 而更多 是救 助 的流浪儿 童 “ 口就 来 的谎 话 ” 且 很 大程 度 上 是 张 , 因为工作人 员偏 重 于帮助 “ 找家 ” 而忽 略 了他 们 因 家庭 问题 选 择 流 浪 而 不 愿 返 家 的事 实 _ 2 周 。

在 2 世纪 9 年代前 , 0 O 我国对流浪儿童的关注 和研 究很少 。20 年 以后 , 国对流浪儿童 的研 01 我 究越来越重视 , 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多 ,0 l 0 1 2o_2 l
1 7—
查发 现 ,0 4 的 流 浪 儿 童 “ 喜 欢 流 浪 生 活 ” 7. % 不 , 2 .% 的流浪 儿 童 “ 96 喜欢 流 浪 生 活 ” 他们 对 流 浪 , 生活 的积极感 受 是 “自由 、 自主 ” 消极 感 受 是 “ , 孤 独 、 安全 、 人看不 起 ” 。 不 被
独 自流浪 , 他们因受到社会排斥 , 缺少社会交往的 支持 而变得 非 常孤独 甚至 孤僻 , 自己与他 人和社 将 会 隔离 ¨。 流浪儿童的价值观研究 。贺宾等的研究发现, 在 流浪儿童 群体 当中 ,畸形 、 曲 的价值 观念 普 遍 扭 存在,如无 政府 主义 的 自由观、 低级下流 的趣 味 观、 亡命 称 霸 的英雄 观 、 哥们 儿 义气 的友谊 观等 , 相 对 于社会 的 主流道德 , 浪儿 童的亚道 德具 有独 特 流 性 、 反性 、 逆 非理 性 、 变性 的 特 点 。还 有 研究 易 表 明 , 浪儿童 的社 会 观 念 混 乱 , 值观 和是 非 标 流 价 准 的判断 能 力 差 。李 晓东 等 的 比较 研 究 发 现 , 流浪 儿童 由于 法 制 观 念 淡 薄 , 乏 正 确 的道 德 指 缺 引, 他们潜在犯罪的倾 向明显要高于流动儿童和普
强 的依赖与被动倾 向。同时 , 遇事不冷静 , 冲动与 攻 击性 较 明显 , 往选 择攻击 等暴力 手段 ¨ 往 。 3 流浪 儿童 的社会 性研究 . 对 流 浪 儿童 社 会性 的研究 主要 涉及 到 流 浪儿 童 的人际关系研究、 价值观研究 、 问题行为研究三
大方 面 。 流浪儿 童 的人 际 关 系研 究 。刘 志 红对 流浪 儿 童 的访 谈发 现 , 流浪儿 童封 闭 、 对 、 戒备 的交往 敌 高 心理 给其社 会交 往 的顺 利 进 行 带来 诸 多 障碍 ¨ 。 齐芳 的研究 发 现 , 流浪 儿童 生活 在家庭 、 学校 、 区 社 等社会 排 斥 的 边 缘 , 们 的 交 往 只 限 于 很 小 的 圈 他 子, 主要是 流浪 时结识 的同伴 、 老乡 , 中很 多人是 其
流浪 儿童 、 流动儿 童及处 境正 常儿童 性格 的 比较 研 究发 现 , 流浪儿 童 自我控 制能 力 较低 , 自我 评 价 较 低 , 向于外部归 因 , 倾 更倾 向于追求 一时 之快 , 容 更 易走 上犯 罪 的道 路 …。 关 于流浪儿 童 的 自我 意 识 研究 。对 流 浪 儿 童 自我 意识 的研究 表现 为三方 面 : 一是 对流 浪儿 童 自 我评 价 的研 究 。研 究发 现 , 浪儿 童 的 自我评价 存 流 在偏 低或偏 高 的情况 。李 晓东 等 的研究 发现 , 流浪 儿 童无论 是在成 长过程 中还是 在 流浪期 间 , 乏家 缺 庭、 同伴 和社会 的认 可 , 常 是被 忽 略 和惩 罚 的对 通 象, 比同龄人有着 强烈 的落差感 , 自我评 价较低 , 难 以产 生 自我 悦 纳 、 自我认 同 的情 感 ¨ 。而 关 颖 等 人对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成都等 九市 34名 流浪儿 童 6 的调 查却 发现 , 他们对 自己的积极评 价要 高于 消极
1 来对 流浪 儿童进行 了大量研 究 , 0年 并取得 了一 些成 果和 进展 。 笔者从 流浪儿 童
的流浪 态度研究、 个性研究以及社今 }研究及干预研 究四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述 生 评, 在此基础上提 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 究趋势 , 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启
发。
[ 键词 ] 关 流浪 儿童 ; 流浪 态度 ; 个性 ; 社会 性 ; 干预
2 1 第6 0年 期 1 ( 第8期) 总 6
山 东 省 团 校 学 报 青 年 研 究 少
N 60 o 。1 .2 1
G n rlN . 6 e ea - o 8
十年来 我 国流 浪儿 童研 究述 评
贺 文 均 冯 维
[ 摘要] 流浪儿童问题 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的问题 。我 国学术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