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戏剧..
中世纪欧洲戏剧
![中世纪欧洲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88274f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7.png)
道德剧在中世纪欧洲的学校、 大学和教堂中广泛上演,成为 道德教育和伦理思考的重要手
段。
民间戏剧
民间戏剧是中世纪欧洲戏剧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民间传 统和习俗。
民间戏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面具戏、木偶戏、说唱 表演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间戏剧通常以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和历史事件为题 材,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人物类型化
中世纪欧洲戏剧中的人物通常被类型化,即被赋予固定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例如,英雄、恶棍、贤者、愚者等,这些类型化的人物有助于简化故事情节,使 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人物类型化的优点是使故事情节更加清晰明了,但缺点是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 限制了人物性格的深度和复杂性。
情节简单化
中世纪欧洲戏剧的情节通常比较简单,主要围绕着英雄事迹 、道德教诲或宗教启示展开。情节的发展通常遵循一定的模 式,如英雄的诞生、成长、冒险和胜利等。
神秘剧在中世纪欧洲的教堂、修道院 和宫廷中广泛上演,成为人们表达宗 教情感和信仰的重要方式。
道德剧
01
02
03
04
道德剧是一种以道德为主题的 中世纪欧洲戏剧形式。
道德剧通常以寓意的方式表现 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通过寓 言、象征和隐喻来传达道德教
诲。
道德剧的情节和角色通常具有 高度的象征意义,例如善与恶 、理智与情感、自由与束缚等
戏剧演员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低,但 随着世俗剧的发展,演员的地位逐渐 得到提升。
02
中世纪欧洲戏剧的主要类型
神秘剧
神秘剧是中世纪欧洲戏剧的主要类型 之一,主要表现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
神秘剧的主题常常是关于救赎、恩典、 信仰等宗教观念,以及圣徒的生平和 神迹。
神秘剧通常以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为 背景,通过音乐、舞蹈、布景等形式 展示神圣和神秘的氛围。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0c72e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d.png)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
摘要:
1.中世纪戏剧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2.中世纪戏剧文学的特点
3.中世纪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4.中世纪戏剧文学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 世纪,发展至16 世纪。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戏剧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展现了人们对于信仰、道德和文化的探索。
中世纪戏剧文学的特点是其浓厚的宗教色彩,主题多围绕宗教教义和圣经故事展开。
同时,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较为简单,角色形象和情感描绘较为单一,多采用说教和寓意的方式,直接传达宗教道德观念。
中世纪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神秘剧》、《圣尼古拉剧》等,这些作品以宗教故事为主题,通过戏剧的形式向观众传达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此外,中世纪戏剧文学的代表作者包括约翰·高尔、杰弗里·乔叟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世纪戏剧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在于其对于后世的戏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戏剧文学的基础上,后来的戏剧文学作品逐渐发展出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特征。
英国中世纪戏剧
![英国中世纪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fd60c83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4.png)
英国中世纪戏剧英国的戏剧起源于基督教,在中世纪教堂举行的礼拜中开始形成。
10世纪初叶的弥撒,已具有完整、复杂的形式。
从晨祷到晚祷,历8小时。
无论是教士和歌唱队之间的对歌,或歌唱队两部分之间的应答轮唱,都已是对话的雏形。
弥撒的内容包括耶稣的生平大事,从圣母领报起,到耶稣升天止。
弥撒的动作富有象征意义。
以14世纪耶路撒冷教堂为例,在耶稣升天节,副天使手持棕榈枝,报喜天使加百利从屋顶下降,已有戏剧动作。
英国中世纪戏剧有以下四种:一、礼拜剧之一:神秘剧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礼拜剧。
礼拜剧故事来自《圣经》的称为神秘剧,这是法语名称,为英国所沿用。
代表作《圣墓》有完整的3个抄本,情节逐步复杂化。
《圣墓》的角色都是上装扮演的。
扮演是戏剧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戏剧从扮演开始,中世纪戏剧从礼拜剧《圣墓》开始。
中世纪的教堂分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有小门相通。
前殿靠大门,是歌唱队的席位。
中殿面积最大,这里有为演出用的若干戏台。
后殿是墓地,圣墓以十字架为标志。
《圣墓》第1个抄本讲述耶稣的故事。
开场时,一个教友穿着白色长袍扮演天使,手持棕榈枝静悄悄地走近墓地坐下。
另外三个教友穿着长袍,扮演妇女,手持盘子走进墓地,准备在耶稣圣体上涂抹香膏。
天使问妇女们在找谁,于是展开了对话。
天使站起来,把布罩揭开,指明十字架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是包十字架的布。
妇女们拿起布,在教士面前展开,说明用布包起来的耶稣已经升天。
然后唱歌,又把布放在神坛上。
第2个抄本增加了彼得和约翰两个角色。
他们在前殿中间,遇见了从墓地归来的玛丽等人(妇女角色此时已有了名字)。
他们打听到耶稣的墓地,就向墓地跑去。
发现墓是空的,于是他们转身向前殿走去。
在前殿的歌唱队证实耶稣果真升了天。
最后,教会执事人领唱感恩赞美诗。
第3个抄本又增加了一个有独特性格的角色玛丽·马格达伦。
她怀疑有人把耶稣的圣体抬走。
约翰也认为是被盗,但彼得相信耶稣已经升天,留下的布罩正是耶稣复活的证据。
外国戏剧史三 中世纪戏剧讲义
![外国戏剧史三 中世纪戏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2be8ee172ded630b1cb6f7.png)
(一)宗教剧的发展形式
宗教剧不是罗马戏剧的延续,而是从教堂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全新戏剧形式。
宗教戏剧是以圣经教义为题材的中世纪戏剧的统称。
公元6世纪左右,教堂圣咏出现分组轮流对唱,起初没有歌词,约在10世纪出现配合音乐的短小对话“插段”或“附加段”。
现存较早的插段:
《你们在寻找何人》
问【天使】 你们在圣墓里寻找何人,耶稣的信徒们?
题材:宗教历史,小说故事,史诗等,既有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宗教道德的宣传。
作品:博德尔《圣尼古拉剧》、罗特波夫《德奥菲勒的奇迹》
演出:奇迹剧和道德剧都是单独成篇,且篇幅短小,适合在固定场合上演。
2、神秘剧:
(1)题材:耶稣的生死与复活以及圣徒的传奇故事,往往以天神、圣徒的事迹为线索。
(2)发展: 神秘剧最初仍以宣传封建道德为主,但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成分和反教会的思想增强了,并逐渐成为群众性艺术,独立活动于教堂之外,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是中世纪最具特色的宗教戏剧,在15世纪的西欧戏剧界取得统治地位。
答【三玛丽】是拿萨勒受难的基督,如他曾预言,他已受难。
【天使】 他不在这里,如他曾预言,他已升天。去吧,宣告他已从圣墓升天。
——瑞士圣加伦修道院藏10世纪复活节弥撒赞美诗手抄本
10世纪晚期,英格兰温彻斯特主教埃塞沃尔德为插段《你们在寻找何人》所作的演出说明中,已有清晰的“角色扮演”的概念:整个仪式过程有预设的情境、人物、行动及结局,出现了“模仿”等与戏剧扮演相关的字眼,戏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圣乔治剧:圣乔治是传说中罗马帝国时代的殉教徒,是基督教信众的守护人,他与邪恶势力作战牺牲,最终却奇迹般复活并取得胜利。
罗宾汉剧:以英国草莽英雄罗宾汉的传奇故事为题材,通常在五月庆典活动中演出。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3582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png)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就戏剧的体裁、历史、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让读者对戏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戏剧体裁的分类戏剧的体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学特点。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指古代文学中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希腊悲剧、喜剧和罗马戏剧等。
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反映人类的生存境遇。
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弱点。
罗马戏剧则受希腊戏剧的影响,注重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2.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等。
现代戏剧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3.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歌唱和舞蹈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以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营造氛围和情绪。
音乐剧通常以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为题材,以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节,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4.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现故事和情节。
舞台剧包括话剧、喜剧、音乐剧、歌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二、戏剧的历史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艺术形式。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起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希腊悲剧和喜剧是古代戏剧的两大类型,分别以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为题材,以人性和命运为中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
欧洲中世纪戏剧
![欧洲中世纪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0f118402bb68a98271fefaf3.png)
3、奇迹剧(Miracle Play):
在英国,奇迹剧是神秘剧的早期名称,可 泛指所有的宗教题材剧。
在法国,专指与圣母或圣徒世纪相关的有 “奇迹”出现的宗教剧,有的内容与《圣经》 完全无关,共同特点是结尾处只能够有圣母 降临解决问题,因此也被成为“圣母奇迹 剧”。奇迹剧在法国很流行,《狄奥菲尔奇 迹剧》讲述一名教士与魔鬼签订契约,最终 由圣母解救的故事,当是浮士德在戏剧中最 早的雏形。
❖ 2、神秘剧(Mystery Play) ❖ 插段走出教堂,在形式上完全独立,并
逐渐发展成中世纪最主要的宗教剧样式,即 神秘剧。 ❖ 神秘剧主要表现《圣经》中从“创世纪” 到“基督再来”的整个故事,以天神、圣徒 的事迹为线索。 ❖ 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区域流行,出现了 若干与神秘剧所指相同或相近但称谓不同的 宗教剧名称,后面我们一一举出。 ❖ 神秘剧的代表:《第二个牧羊人剧》 成 于15世纪后半叶。它是威克斐连续剧中的第 13 部。
4、圣徒剧(Saint play):
指以某个受人尊崇的圣徒或殉教者迹为核心 事件的宗教剧。12世纪法国行吟诗人让·博代尔的 《圣·尼古拉斯短剧》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戏剧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c685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b.png)
戏剧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包括:舞台表演、对话性、时空叙事和动作性等。
舞台表演是戏剧文学的最基本特点,它使得戏剧文学与其他文学形式有了明显的区别。
戏剧文学是一种面向舞台表演的文学作品,它是为了在舞台上表演而创作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表演性和表现性。
对话性是指戏剧文学作品中对话的地位和作用,对话是戏剧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它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情感、思想等,使得戏剧文学更具有戏剧性和活泼性。
时空叙事是指戏剧文学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叙事方式,戏剧文学作品通常以戏剧性的时间和空间叙事方式来呈现人物的情节冲突、精神变化和心理冲突,使得戏剧文学更具有紧张感和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动作性是指戏剧文学作品中动作的地位和作用,动作是戏剧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它通过人物的动态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情感、矛盾和冲突,使得戏剧文学更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
戏剧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戏剧、近代戏剧和现代戏剧等几个阶段。
古代戏剧是指自古希腊戏剧和古罗马戏剧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以古希腊悲剧和古罗马喜剧为代表,它以叙事、对话和舞台表演为主要特点,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宗教思想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话特点。
中世纪戏剧是指中世纪欧洲的戏剧文学,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以宗教戏剧和民间戏剧为代表,它以宗教题材和民间传说为创作题材,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和社会意义。
文艺复兴戏剧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文学,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戏剧和英国文艺复兴戏剧为代表,它以人文主义思想和国民文化为创作基础,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和个性化特色。
近代戏剧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的戏剧文学,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以法国古典悲剧和英国古典喜剧为代表,它以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创作特点,具有浓厚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警示色彩。
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的戏剧文学,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以自然主义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为代表,它以个性化和超现实主义为创作特色,具有浓厚的心理分析和悲剧冲突。
四 欧洲中世纪戏剧
![四 欧洲中世纪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87986cccda38376baf1faefc.png)
2、神迹剧(miracle play) 、神迹剧 指与童贞马利亚、已死圣徒、或其它神迹(如宗教圣礼)有关的戏剧。 指与童贞马利亚、已死圣徒、或其它神迹(如宗教圣礼)有关的戏剧。 世纪的《 最早的神迹剧是 13世纪的《圣尼古拉斯》 (Saint Nicholas),有1,500 世纪的 圣尼古拉斯》 , 行。 三个大学生》 《三个大学生》 3、受难剧(Passion play) 、受难剧 在法国,「耶稣受难剧」的内容,包括从创世纪到耶稣复活的一切事件。 ,「耶稣受难剧 在法国,「耶稣受难剧」的内容,包括从创世纪到耶稣复活的一切事件。 法国最早的「受难剧」也是从13世纪末开始 世纪末开始。 法国最早的「受难剧」也是从 世纪末开始。
第四章 欧洲中世纪戏剧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开始, 中世纪:从罗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开始,截止到 476 15世纪末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世纪末( 500---1500 15世纪末(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 500--1500 年。 基督教在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渐趋巩固,神学。 基督教在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渐趋巩固,神学。 从戏剧的发展看,这一千年可以分为三期: 从戏剧的发展看,这一千年可以分为三期: 在第一期(500--950年),戏剧性活动限于民间 --950 戏剧性活动限于民间。 在第一期(500--950年),戏剧性活动限于民间。 在第二期( 950---1,250 宗教戏剧从基督教的仪式中诞生, 在第二期( 950--1,250 年),宗教戏剧从基督教的仪式中诞生,逐渐 在各地修道院和教堂之内演出,发展成遍及西欧的戏剧活动。 12世纪 在各地修道院和教堂之内演出,发展成遍及西欧的戏剧活动。在12世纪 随着时局的安定繁荣, 世俗戏剧也从民俗娱乐活动中萌芽滋长。 中,随着时局的安定繁荣, 世俗戏剧也从民俗娱乐活动中萌芽滋长。 1,250--1,500年),宗教与世俗戏剧绝大多数在教堂之 --1,500 在第三期 (1,250--1,500年),宗教与世俗戏剧绝大多数在教堂之 外演出,内容更为丰富,技术更为进步。 外演出,内容更为丰富,技术更为进步。
戏剧名词解释
![戏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d61c606f18583d049645968.png)
1、现实主义戏剧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的精细的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世界各国的戏剧史上自戏剧的最早形成就包含现实主义因素,这种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戏剧随着时代,民族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作为比较自觉地,有完整的艺术理论和演剧体系的流派,通常是指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学与艺术中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后兴起的一种戏剧运动和流派.2、古典主义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要求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主要特征拥护王权,歌颂贤明郡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感,宣扬公民义务,模仿古典文学,恪守三一律.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让.拉辛等4、情节剧19世纪初源于法国,是一种配有音乐,内容通俗的戏剧样式,其剧情有一定的套路,热衷于制造舞台效果,虽然也常有进行“善恶”有极的道德说教但这种戏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不太强,但由于它突破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为浪漫主义在形式上提供了摹本。
代表作家是德国的考茨尔和法国的皮克塞雷克尔5、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作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既有别于哲学创作,又不同于寓言式的作品,它是通过创作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以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奥的道理,使哲理和文学达到水乳交融,表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教值性。
6、三联剧又称三部曲,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三个剧本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系。
后来,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
7、大学才子派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富有才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并锐意创新的剧作家,他们被称为“大学才子”,他们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主要代表作家有黎里,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将浮士德塑造成打破宗教教养,追求现实享受,强调知识和科学,改造社会和征服自然的巨人。
欧洲中世纪宗教剧的发展阶段及与基督教的关系
![欧洲中世纪宗教剧的发展阶段及与基督教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766d1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2.png)
参加礼拜式。令他走近圣墓,勿引人注意,
然后手执棕榈轻轻坐下。当吟唱到第三轮回
答时,余下的三名教士着罩袍,手捧香炉小
心地步上台阶,仿佛在寻找什么似的走近圣
墓。以上动作都是模仿坐在墓前的天使和携
带香料前来为耶稣遗体涂油的女子。……。
此时第一人仍坐在原处,仿佛在召唤三人:
的皈依地区这一过程之中。一方面,教会的统治
政策开始趋向缓和,更多地采取转化而不是禁止
的方法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进行因势利
导并加以利用。6世纪时教宗明令在处理信仰及
活动 时 要 尽 量 进 行 转 化, 尽 量 采 取 “挪 用 ”
(
在教会内部主张对戏剧
a
r
op
r
i
a
t
e)的方法。
pp
活动采取宽容态度的大背景下,戏剧也被教会所
学界通常把欧洲中世纪视为欧洲戏剧的 “黑暗时
代”,大部分戏剧史学者认为这一千年是戏剧断
层和停滞的一千年,戏剧在一种宗教社会形态和
经济制度的影响下,以基督教特殊训诫方式的面
目走上舞台,在自己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生长
出的独特的花朵———宗教剧。埃得蒙德·柯尔切
弗·钱伯斯 (
EdmundKe
r
c
he
v
e
rChamb
接纳。另一方面,戏剧自身的艺术特色在宣传宗
教教义、吸引下层民众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戏剧作为一种下里巴人的艺术,自产生起就具有
嬉笑怒骂、彰显人欲、反映现实的艺术特征,其
直观的表演利于普通百姓接受,即使没有文化的
贩夫走卒也能欣赏,因此戏剧对于社会下层人民
西方戏曲知识点总结大全
![西方戏曲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d39f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d.png)
西方戏曲知识点总结大全西方戏曲是一个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和艺术表演的总称, 制作精良的西方戏曲涵盖了舞台剧、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和马戏表演等形式。
这些戏曲形式在欧洲和北美等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当今的艺术界仍然活跃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要探讨一些西方戏曲的知识点,包括它的历史、类型和特点,以及一些著名的西方戏曲作品和表演者。
一、西方戏曲的历史西方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戏剧形式。
古希腊的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两大类型,主要是在大型露天剧场上演出,经常是由男演员扮演女性角色。
希腊戏剧主要以讲述神话和历史故事为主题,而且对话和表演都显得非常夸张。
在罗马时代,古希腊戏剧被引入到了罗马帝国,形成了罗马戏剧。
罗马戏剧还加入了一些当地的元素,并且表演形式也有所改变。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带来了一些宗教戏剧的发展,比如“圣诞剧”、“复活节剧”等。
这些戏剧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表演,传达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西方戏曲也开始在这个时期得以复兴。
歌剧、舞台剧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作品之一。
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戏曲逐渐转变为现代形式,音乐剧在美国开始兴起,歌剧也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戏剧制作和表演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世纪以后,西方戏曲成为了当代艺术表演界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二、西方戏曲的类型1.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戏曲形式,它主要以对话和行动来进行表演,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布置来讲述一个故事。
舞台剧往往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情感来进行创作,它的观众群体也比较广泛。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就是典型的舞台剧,比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结合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以歌曲和舞蹈来进行表演,通常会在舞台上进行大规模的表演和装饰。
西方戏剧史
![西方戏剧史](https://img.taocdn.com/s3/m/7aedc5dfb14e852458fb574e.png)
西方戏剧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1)欧洲中世纪的戏剧①在中世纪教会通知的前400年间,戏剧艺术在整个欧洲都极其衰微,但是在基督教仪式——复活节的庆典中,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剧却开始兴起;②欧洲中世纪宗教戏剧源自于基督教的宣教与布道中的礼拜仪式和圣歌咏唱表演,大致有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些类型,多以《圣经》教义为题材;③大约从13世纪开始,在欧中各地的教堂礼拜中,由圣歌咏唱发展而成的对话音乐开始出现,这种吟唱的形式,甚至成为后来歌剧艺术中宣叙调的源头,而赞美诗的吟唱也铸就了歌剧咏叹调的主要形式;④有情节的故事表演,如《亚当的故事》;⑤奇迹剧先以歌颂生母为主,后来也用于讴歌使徒;⑥到14世纪,一切宗教题材的戏剧都被称为神秘剧;⑦中世纪宗教戏剧的演进体现了一个明显的由神到人的发展如英国的礼拜剧(“行会剧”)3、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1)文艺复兴开创了欧洲戏剧的一个新时代,它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近代戏剧性太的确立。
另一方面,在戏剧精神上则带来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融合;(2)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下,由于科学理性精神的深入人心,西方戏剧从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诗、舞综合性的形态样式开始走向分离,演变为对话和对话和动作为主的科白剧,以音乐剧为主的歌剧,以及以舞蹈为主的舞剧的单一形态。
(3)西方戏剧形态上的分流既强化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文学传统,开拓了戏剧对于人性丰富性的表现;同时,又杂合了更多的戏剧表现的技巧,增进了戏剧舞台本身的表现力。
4、17世纪初的古典主义戏剧(1)古典主义戏剧在艺术观念上把古希腊罗马的悲剧与喜剧奉为最高的典范,向古代艺术需找其社会理想的表现方法,追求艺术形式上的完美;(2)标志着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在欧洲的确立,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提炼了喜剧的表现手段与技巧,而成为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代表人物:喜剧大师莫里哀(《太太学堂》、《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唐璜》)悲剧:拉辛(《昂德马克》、《菲德尔》)、高乃依(《熙德》5、18世纪的启蒙主义戏剧(1)最早产生在英国(2)启蒙主义戏剧在表现手法上,力图打破古典主义戏剧的清规戒律,取消戏剧在体裁、题材方面的严格的悲剧与喜剧的划分,创造出“悲喜剧”等新的戏剧类型;(3)强调戏剧的现实性和批判性,把辛辣的讽刺和严密的说理在戏剧表现中结合起来。
西方戏剧史
![西方戏剧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ac764a28ea81c758f578cd.png)
西方戏剧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1)欧洲中世纪的戏剧①在中世纪教会通知的前400年间,戏剧艺术在整个欧洲都极其衰微,但是在基督教仪式——复活节的庆典中,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剧却开始兴起;②欧洲中世纪宗教戏剧源自于基督教的宣教与布道中的礼拜仪式和圣歌咏唱表演,大致有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些类型,多以《圣经》教义为题材;③大约从13世纪开始,在欧中各地的教堂礼拜中,由圣歌咏唱发展而成的对话音乐开始出现,这种吟唱的形式,甚至成为后来歌剧艺术中宣叙调的源头,而赞美诗的吟唱也铸就了歌剧咏叹调的主要形式;④有情节的故事表演,如《亚当的故事》;⑤奇迹剧先以歌颂生母为主,后来也用于讴歌使徒;⑥到14世纪,一切宗教题材的戏剧都被称为神秘剧;⑦中世纪宗教戏剧的演进体现了一个明显的由神到人的发展如英国的礼拜剧(“行会剧”)3、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1)文艺复兴开创了欧洲戏剧的一个新时代,它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近代戏剧性太的确立。
另一方面,在戏剧精神上则带来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融合;(2)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下,由于科学理性精神的深入人心,西方戏剧从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诗、舞综合性的形态样式开始走向分离,演变为对话和对话和动作为主的科白剧,以音乐剧为主的歌剧,以及以舞蹈为主的舞剧的单一形态。
(3)西方戏剧形态上的分流既强化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文学传统,开拓了戏剧对于人性丰富性的表现;同时,又杂合了更多的戏剧表现的技巧,增进了戏剧舞台本身的表现力。
4、17世纪初的古典主义戏剧(1)古典主义戏剧在艺术观念上把古希腊罗马的悲剧与喜剧奉为最高的典范,向古代艺术需找其社会理想的表现方法,追求艺术形式上的完美;(2)标志着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在欧洲的确立,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提炼了喜剧的表现手段与技巧,而成为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代表人物:喜剧大师莫里哀(《太太学堂》、《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唐璜》)悲剧:拉辛(《昂德马克》、《菲德尔》)、高乃依(《熙德》5、18世纪的启蒙主义戏剧(1)最早产生在英国(2)启蒙主义戏剧在表现手法上,力图打破古典主义戏剧的清规戒律,取消戏剧在体裁、题材方面的严格的悲剧与喜剧的划分,创造出“悲喜剧”等新的戏剧类型;(3)强调戏剧的现实性和批判性,把辛辣的讽刺和严密的说理在戏剧表现中结合起来。
西方戏剧发展历史
![西方戏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95455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4.png)
西方戏剧发展历史西方戏剧在国人眼中是高大上的象征,因为对它们不了解,看待西方戏剧就好像隔着一层层的面纱,那么朦胧。
为让大家对这方面有个更深入的了解,店铺收集整理了以下的资料给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帮到大家。
一、古希腊罗马戏剧欧洲戏剧发端于古代希腊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
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春季大典上表演酒神颂时,即兴编唱诗句以回答歌队长提出的问题,泰斯庇斯则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被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
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把演员增至2人,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因素,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至此成型。
古代希腊冬季举行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称之为“狂欢队伍之歌”,到公元前6世纪,它在希腊本部发展成滑稽戏,被看作是原始的喜剧。
公元前487年,雅典在祭祀大典上正式上演喜剧,当时只有3个演员,歌队的作用并不像在悲剧中那么重要。
在古希腊喜剧的发展进程中,歌队的作用亦愈来愈小。
这一时期是人类戏剧的童年时期,也是它的第一个繁荣期,有许多悲剧和喜剧作品留传下来。
著名悲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著名喜剧作家有阿里斯托芬、米南德。
在古代罗马,戏剧创作和演出也很繁荣,主要剧作家有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
二、中世纪戏剧欧洲的中世纪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时期,戏剧创作和演出也以宣传宗教观念和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
其中,从教会仪式中的唱诗发展起来的宗教剧,多以宣传教义为目的。
宗教剧的一个变种是奇迹剧,在各种传奇性的情节中渗透着宗教和道德的宣传;它的另一个变种是取材于耶稣和圣徒传奇故事的神秘剧。
道德剧的主旨是从抽象的道德说教转向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它流行的国度甚广,时间也很长。
笑剧则以表现世俗生活和辛辣的社会讽刺为特征。
愚人剧也以讽刺著称,它从民间戏剧发展而来,后又流入城市。
这一历史时期虽然很长,但留下的传世之作极少。
三、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欧洲的14~16世纪,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6cfa0c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e.png)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
摘要:
1.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起源与背景
2.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分类与特点
3.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品
4.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影响与启示
正文: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罗马戏剧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主要分为宗教剧、道德剧和傻子剧三类,它们各有特点,共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
宗教剧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旨在宣扬宗教信仰,强调神性救赎。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神秘剧》,该剧以耶稣基督的生活和受难为主线,展现了信仰、宽恕和拯救的主题。
道德剧则以寓言和道德故事为蓝本,旨在传递道德观念,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
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通过讲述聪明仆人费加罗如何用智慧战胜贵族老爷的故事,传递了正义必胜的观念。
傻子剧则以荒诞幽默的方式展现人类愚蠢的一面,借此讽刺社会现象,其中《驴耳朵》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讲述国王因误听谗言,将自己的驴耳朵割下来的荒诞故事,揭示了人性的愚蠢和虚荣。
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戏剧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些作品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
能够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
通过对中世纪戏剧文学作品的了解,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宗教剧对信仰的强调启示我们要坚定信仰;道德剧传递的正义观念启示我们要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傻子剧对人性的讽刺则提醒我们要警惕人性的弱点,保持谦逊和自省。
谈对戏剧的认识
![谈对戏剧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67e8d633d4b14e852468f6.png)
谈对戏剧的认识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联系。
戏剧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修养。
可见,戏剧所占的地位如此重要。
那么,我们对戏剧认识多少呢?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戏剧创作和演出也以宣传宗教观念和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
而到了欧洲的14~16世纪,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发源于意大利的强大的人文主义运动,很快席卷欧洲各国。
它从反对封建专制、教会权威和禁欲主义的历史要求出发,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个性自由。
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在戏剧史上也形成了第二个繁荣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戏剧以英国和西班牙为主流,而我们所熟知的莎士比亚就是当时的名人。
到17世纪,欧洲戏剧进入古典主义时期。
到18世纪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戏剧艺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都有发展。
到了19世纪,欧洲戏剧开始分为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与现实主义戏剧。
浪漫主义戏剧以强调表现主观的内心生活、强调创作自由为原则,代表性作家有法国的V.雨果、A.de维尼等;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戏剧,则更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它强调再现完整的人,重视人的个性特征。
与现实主义戏剧密切相关的是自然主义戏剧。
这一流派的创作原则与现实主义相通,但却更强调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与表现人的精神生活,强调从生理与病理的角度去发掘人的本能。
法国的E.左拉是自然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倡导者。
19世纪末以后,世界戏剧呈现出多种流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吸收的局面,这段历史时期的西方戏剧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划分为现代和当代,也可以统称为现代戏剧。
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就表现手段分类,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就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就演出场合分类,可分为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视剧;按作品反映的时代分类,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形态
中世纪戏剧包括宗教戏剧和世俗戏剧。 (一)宗教戏剧:从基督教仪式发展而来。 1、作者大多为教会神职人员,剧本一般不署名。 2、题材大多取于《圣经》或使徒故事,后又添加许多虚构的人物和神鬼形象。 3、以宗教信仰、禁欲主义和宗教道德为主题,直接服务于基督教会,宣扬笃信基督、 恭敬圣母、忏悔原罪、洁身自律、不恋财务、宽容隐忍等基督教教义。 4、将宗教神学的抽象观念具象化,在舞台上展现全知全能的上帝形象。 5、将“人”置于“神”之下,否定人的价值。彰显“神性”,将人刻画成有罪、渺 小、怯 懦、等待拯救的形象。道德剧《坚忍城堡》中,“坚忍城堡”象征人的灵魂的庇 护 所,各种“罪恶”从四面八方前来攻击这座“城堡”,表现的就是人在一生中如 何经 受种种诱惑,险些堕落,最终在“好天使”和“坏天使”的激烈争夺下,灵魂得 到拯 救,升入天堂。 6、宗教色彩:前期宗教剧:宗教色彩浓厚。 后期宗教剧:宗教色彩淡化,世俗品格和观赏性增强。有的宗教剧 热衷于描写男女爱情,超越了宗教,后期神秘剧有的与耶稣故事完全无关,世俗 色彩鲜明,具有一定现实主义特征。 (二)世俗戏剧:成就最高的要属法国笑剧。 1、作者大多为民间艺人 2、题材大多是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或绿林好汉的事迹。
欧洲中世纪戏剧
一、中世纪宗教剧发展概况
(一)历史文化背景
中世纪:从罗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开始,截止到 15世纪末(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 500--1500 年。 “中世纪”之称谓最早见于16世纪,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比昂多等人 提出。 欧洲中世纪的时代特征:欧洲中世纪介于古代和近代之间,为以自然经 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率不高的封建社会。在中世纪的文化领域,在教会 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同时,同时存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丰富的人民 文化。 基督教在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渐趋巩固,神学。 基督教的发展:公元1世纪:脱离犹太教而另立门户。 公元4世纪起:392年确立了在罗马帝国的“国教”地位。 公元9世纪中叶后:教会为政治和宗教秩序的双重代表。 教会文化:宣扬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基督教会对戏剧的态度:禁止(“淫荡的娱乐”)→宽容和利用(了解 宗教教义)→控制和监督(戏剧一旦跃出藩篱,便逐出教堂)→戏剧进 入民间,仍对剧本进行审查和监督,但已无法左右其发展走向。
二、宗教剧
(一)发展轨迹: 从现存资料来看,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戏剧不是 罗马戏剧的延续,而是从教堂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全 新的戏剧形式”。 1、插段:公元6世纪左右,教堂圣咏中出现了分组 轮流对唱,起初没有歌词,大约从10世纪开始出现 配合音乐的短小对话,被称为“插段”或“附加 段”,即规定仪式之外插进去的一段,在复活节弥 撒中演唱。对对话歌词的引入是基督教仪式凸显出 戏剧化趋向,但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态(仅限于唱 咏)。10世纪复活节弥撒赞美诗手抄本所载的《你 们在寻找何人》是现存最早的插段。如下:
(三)艺术特色
宗教剧
鲜明的“神性品格”;形式 有较强的仪式性;内容教 化鲜明。 审美形态:悲喜混杂。 一般为诗剧,有严格的写 作规范。诗行分为独白、 对话和歌词。人物常常需 要唱歌。 象征性和说教性较强。尤 以道德剧突出。 时空观念比较自由
世俗剧
多为喜剧。以仪式性歌舞、 滑稽可笑的人物和生活化 的场景为特征,部分掺有 宗教启示和道德说教。 类型多样,有诗体,有散 文体,包含歌舞成分。 人物类型化 表现手法:夸张、讽刺、 笑闹
(二)戏剧样式小结
神秘剧 1、类型:圣徒剧、圣体剧、受难剧、连环组
剧 2、特点:主要表现《圣经》中的故事,形制 庞大,有数量不等的单元连缀而成,演员众 多,演出时间长。 奇迹剧和道德剧 特点:篇幅较短,单独成篇,特征明显,适 合在固定场所随时上演。
(三)代表作品及阐释 神秘剧:《第二部牧羊人剧》
从戏剧的发展看,这一千年可以分为三期:
在第一期(500--950年),戏剧性活动限 于民间。 在第二期( 950--1,250 年),宗教戏剧从 基督教的仪式中诞生,逐渐在各地修道院和 教堂之内演出,发展成遍及西欧的戏剧活动。 在12世纪中,随着时局的安定繁荣, 世俗戏 剧也从民俗娱乐活动中萌芽滋长。 在第三期 (1,250--1,500年),宗教 与世俗戏剧绝大多数在教堂之外演出,内容 更为丰富,技术更为进步。
4、圣徒剧(Saint play): 指以某个受人尊崇的圣徒或殉教者事迹为核心 事件的宗教剧。12世纪法国行吟诗人让· 博代尔的 《圣· 尼古拉斯短剧》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5、圣体剧(Corpus Christi): 神秘剧的别称,因中世纪后期常在圣体节上演, 故称圣体剧。在内容上长侧重择取《圣经》故事中 于耶稣受难情节相关的段落。圣体剧这一叫法常见 于中世纪文献,而神秘剧和连环组剧则是现当代研 究者所使用的名称。
问[天使]:你们在圣墓里寻找何人,耶稣的信徒们? 答[三玛丽]:是拿撒勒受难的耶稣,如他曾预言,他已受难。 [天使]:他不在这里。如他曾预言,他已升天。去吧,宣布他已从圣墓升 天。 这一插段流传广泛,内容是三位名叫玛丽的妇女来到圣墓前寻找耶 稣遗体,守墓天使告诉她们耶稣已复活。10世纪晚期,插段中的人物和 对话开始变得繁复,详尽的表演提示也随之出现。 插段这种教堂仪式剧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渐趋繁复,随着观众群体 的日益扩大,出现了表演场地的拓展和语言的通俗化问题。 (一)表演场地:1210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下令戏剧从教堂内部迁出,戏剧演 出开始由中世纪特定的行业——行会承担。 (二)语言问题:插段的内容来自拉丁文《圣经》,教堂的唱咏也一律使用拉 丁语,随着戏剧的迁出,需要对戏剧语言进行通俗化和地方化的改造。 包括: 1、以歌唱吟咏为主,对白很少←进入民间后→配乐的唱词变为对白,利于 露天演出 2、完全使用拉丁语←进入民间后→渐用本地语言(前期较为庄重的歌唱仍 用拉丁语,对白使用俗语,后期则一律使用俗语方言)。
3、奇迹剧(Miracle Play): 在英国,奇迹剧是神秘剧的早期名称,可 泛指所有的宗教题材剧。 在法国,专指与圣母或圣徒世纪相关的有 “奇迹”出现的宗教剧,有的内容与《圣经》 完全无关,共同特点是结尾处只能够有圣母 降临解决问题,因此也被成为“圣母奇迹 剧”。奇迹剧在法国很流行,《狄奥菲尔奇 迹剧》讲述一名教士与魔鬼签订契约,最终 由圣母解救的故事,当是浮士德在戏剧中最 早的雏形。
2、神秘剧(Mystery
Play) 插段走出教堂,在形式上完全独立,并 逐渐发展成中世纪最主要的宗教剧样式,即 神秘剧。 神秘剧主要表现《圣经》中从“创世纪” 到“基督再来”的整个故事,以天神、圣徒 的事迹为线索。 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区域流行,出现了 若干与神秘剧所指相同或相近但称谓不同的 宗教剧名称,后面我们一一举出。 神秘剧的代表:《第二个牧羊人剧》 成 于15世纪后半叶。它是威克斐连续剧中的第 13 部。
15世纪,宗教剧呈现出大型化的趋势,一部
连环组剧往往由数十个片段组成,形制庞大, 人物众多,演出时间很长。这时期的宗教剧 片面追求舞台效果的感官刺激,但从文学和 表演角度看距离戏剧艺术本体却越来越远。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英国以宣扬天 主教教义为己任的宗教剧的地位,伊丽莎白 女王于1559年颁布敕令,禁止神秘剧的写作 和演出。 17世纪初,多数的欧洲国家逐渐停止了宗教 剧的演出。
6、受难剧(passion Play): 指描写“最后晚餐”到“耶稣受难”这 一段故事的宗教剧,是神秘剧的分支。 7、连环组剧(Cycle Play): 以剧本结构和演出组织形式命名,之由 多个科独立成篇的戏剧单元组成的系列剧, 也成为“神秘剧组”。现存的连环组剧主要 以英国的四个城镇的名字命名:约克组剧、 切斯特组剧、考文垂组剧和威克菲尔德组剧。
这一部分的紧凑,与开头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点,从诗行的数目 上就可以看出来。在这里,一节九行,往往分给三人去说;在开端,第 一、二位牧人,每人就有九节。这开端的21 节虽然节奏缓慢,但它不 仅意义重要,而且野趣横生。这三个牧人都是英国的农人,衣不保暖, 食不果腹。 第一个牧羊人科尔抱怨地主压榨、劣绅巧取,但是他却敢怒而不敢言。 他渴望正义公平,生活改善,所以在他听到基督的诞生以后,他第一个 要去朝拜。他感动的说道:“先知已经预言,对像我们这样的穷人,他 将会出现。” 第二个牧羊人吉伯抱怨家庭生活痛苦,但是他是个小丑型的人物。他显 然惧内,于是在她背后毁谤她。不过他言语夸张,难以令人相信,最后 反而成为笑柄。譬如他说他的妻子尖锐如荆棘,粗糙似树皮,眉毛像猪 鬃,面容带酸气。他还说结了婚的男人真倒霉,因为老婆们像母鸡,总 是喋喋不休。 第三个牧人多尔是个童子。他一进来就呼求基督保佑,因为世事越变越 坏,今年更风雨特多,洪水遍地。他还抱怨主人吝啬,自己颐养丰厚, 却让仆人忍饥受渴。他声言怠工,于是把羊群放去吃草,闲荡中不意遇 见另外两个牧人,略微交谈之后,第一牧人提议唱歌以消长夜,于是他 们来了个三部合唱,结束了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反映着英国当时的社会、家庭和个人。虽然三人年龄不同,个 性各异,但不满现状,渴求改变的心情则一致。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们 一听到佳音,又记起了旧约的预言,于是赶去朝拜圣婴。总观全剧,这 一部分是宗教信仰的基础,后一部分圣婴诞生是牧人期望的完成。就这 样,《第二个牧羊人剧》秘剧中分化出了道德剧。主 要代表作有《坚忍城堡》、《凡人》、《人类》等。 主要有一下一些特点: (一) 主要角色:往往是“人类”或“凡人”,或 某些 概念的人格化,如“天使”、“魔鬼”、 “和平”、“权 力”、“贪婪”等。 (二)情节简单:天使(善)和魔鬼(恶)对人类灵 魂的争夺,人类往往在一番曲折之后最终得到的灵 魂的救赎。 (三)结构简单,世俗色彩更浓厚,是某种道德观念 的说教。 (四)通过象征性的角色来暗示对宗教教义的宣扬。
一、剧情梗概: 第1节到21 节都在天寒地冻的旷野,三个牧羊人次第 入场,各有抱怨。然后声名狼藉的麦克进入,虽然牧人疑虑 防范,迫他共眠,他仍然趁他们鼾睡之际偷得肥羊一只,回 家交给妻子吉儿, 她预料羊主会来搜寻,就把羊伪装她的 新生婴儿,放进摇篮盖住,然后叫麦克匆忙赶回旷野,像没 事人般参加牧人同睡。次晨牧人发现失羊,果然到他家搜寻, 吉儿装成初产呻吟,喝令众人离开。众人出门以后,想到该 给婴儿礼物,于是重返,并坚持要亲吻婴儿,结果真相大白, 遂把麦克放到毛毯,把他抛上抛下以为惩罚,直到精疲力尽, 睡下休息。第71 节时,天使来报佳音,牧人们于是去伯利 恒朝拜圣婴,各献礼物。最后童贞圣母马莉亚说,上帝独子 基督降世,人类苦难即将过去,全剧于是在牧人欢唱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