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理念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据特殊地位,在育人方面中起着特殊作用。

在每一所学校,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各项教育管理措施,都必须通过"班级"这个基本单位去贯彻、落实。

班级不能仅仅是一个由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组成的松散群体,它更必须是一个有领导、有目标、有组织、有良好的班风、班纪,团结向上的班级集体。

这个班级集体的领导、组织与创建者正是班主任教师。

学校是一个教育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由纵横交叉的多种教育、教学渠道组成。

班主任正是处在这个网络系统的一个个"网结"上。

有人说,“在学校,条条渠道通向班主任”,实不为过。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核心”,又是联结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

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育,都要直接或间接通过班主任这个“关键人物”去发挥影响力。

因此说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校风取决于各个班的班风,而班风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的好坏、工作方法的优劣、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

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具备如下专业意识。

二、班主任工作中应具备的六个意识:
1、整体意识
班主任的工作要有整体意识,要和学校的办学思想相统一,和学校的发展方向相统一;服从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活动安排和各项教育管理措施。

我们当班主任的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太爱自己的班级,太爱自己的学生,有时侯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变成溺爱了。

比如:在面对学校的一些处理和决定时,当着学生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为了班级成绩的提高,不愿和年轻老师搭班或者搭班之后当着家长对经验欠缺的年轻老师颇有微词,总想调换科任教师等等。

这些都是缺乏整体意识的表现。

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强调整体意识,在维护班级利益的同时更要维护学校利益,因为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学校,其次才是班级,唯有家长对学校信任了,才可能对你的班级信任,当家长对你的班级各个老师都非常信任时,对你的班主任工作才会更加信任和支持。

因此作为班主任更要注意维护学校利益,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各项工作能迅速顺利进行,当好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2、服务意识
这里的服务意识,是指我们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中要让家长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是在为家长服务,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是在为他的家庭服务。

当然,服务意识也不只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才应有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要生存与发展也必须强化服务意识。

说大点,党和国家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任交给学校;家长带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和对学校的信任,将子女送到学校;一个个学子带着求知的渴望、成才的愿望和对学校的信赖,来到了学校。

学校怎样让社会、家长、学生都满意?因此学校应当增强教育服务意识,优化教育服务环境,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国内外的私立学校都崇尚这样一种观念:学生是上帝,学生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虽然我国公立学校教职工的工资都是国家财政全额拨发,但我们应当看到: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周全、良好的服务特别是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来校学习的学生必然有减无增。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或学生不多,学校就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和领导就没有在校存在的必要,学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作为最直接,最频繁和家长打交道的班主任,更应当弘扬“教育就是服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理念,全方位搞好教育服务,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热心、细心、耐心来换取社会的放心、家长的省心和学生的信心。

不仅对家长需要服务意识,对学生也一样。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在所带的班级专门选了一位控制自己发怒的同学,当他发现老师的脸色多云转阴时,便及时提醒、劝告。

可以这么说,有服务意识的班主任必然有亲和力,班主任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能赢得家长的尊敬,达到良好的沟通,进而促进对学生的综合管理。

因此有亲和力的班主任才具有影响力,才能成为学校班级的一面
旗帜,才能够领导班级的师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创造班级的光明未来。

3、协调意识
班主任需要面对校长,需要协调科任老师的关系,需要和学生家长打交道,当然更需要每天都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如此全方位的与人交往,必须有很强的协调意识和能力。

班主任能否在教育过程中与学校领导、学校部门、科任老师、学生家长、学生群体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

直接影响着师生教学的态度情绪和行为,是心理环境中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因而,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须增强协调意识,不断提高攻关艺术。

有人就说过:“当好一个班主任,就能当好一个校长。

”作为班主任主要需要协调好以下几种关系:
(1)处理好与学校领导的关系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教育指标在班级工作中的落实者、执行者。

身为班主任,须明确与领导关系的特点,即在组织上是上下级关系,在职责上是平等协作关系。

保持与学校领导的步调一致,保证学校计划、决策的贯彻执行。

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班主任要大力支持学校领导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大集体与小集体的关系。

当然,与学校领导相处,也不是惟命是从,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当好领导决策的智囊员。

(2)处理好与同年级班主任的关系
要处理好必须坚持八个字:虚心好学、协作互进。

切忌忌贤妒能,与邻里产生矛盾。

和同年级班主任搞好关系会让大家的工作都更轻松容易。

比如:曾经我所带的班级在五楼,办公室又在另一栋楼的五楼,每天爬上爬下的比较辛苦,楼上总共有四个班级,于是四个班主任就商量好,凡是哪个在去查看学生时就四个班的一起看,有情况随时交流,到住宿部去查学生也是如此,一层楼都看完,有学生违纪,不论他是哪个班的大家都来管,共同教育,于是四个班的调皮学生都收敛了许多,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四个班主任。

所以我们一到四班的楼层纪律在全校都是比较好的。

而另外一个楼层中,有两个班主任之间有矛盾,于是整个楼层打架行为出现的频率就相对较高。

(3)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班主任对全体学生施行教育,单凭自己“孤军奋战”是不行,必须与科任老师密切合作,发挥教育群体对学生教育的“共振”作用。

在处理与科任教师关系时,班主任要把握“三要”:一要培养尊师风尚,树立任课教师威信;二要互通信息,及时弥补各课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的缺陷,及时向任课教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反馈,使各科教学都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三要虚心听取任课教师对班级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可以这样说,与科任老师关系融洽的班主任,强化任课教师威信的班主任,他的班级整体发展都会很好。

相反则不然。

有这样一个班主任,他的个人教学能力非常强,是高级教师,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当了多年班主任,但他对课任教师的态度可以用颐指气使来形容,比如:自习课科任教师在教室进行辅导,教室显得有些嘈杂,他来看见马上当着科任老师的面大骂他的学生。

结果一学期下来后,他带的班级除了自己所教的科目成绩好点,综合排名成为全年级倒数第一。

(4)处理好与前任班主任的关系
由于工作需要,原班主任调离,新班主任接任,这就产生了前后班主任间的关系。

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必须遵循“理解他人心理,提高别人声誉”的原则。

在工作中,即要以自身的特长,选择时机,适当改变前任班主任留下的工作安排,又要力争不影响,甚至是提高原班主任的威信。

(5)处理好与学生群体的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群体存有多重角色关系,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长者与晚辈、有知者与无知者等多种角色关系。

多维的角色关系决定了班主任是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方,因而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群体关系的关键在于班主任。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增加感情投资,把慈母般的师爱和严父般的宽容倾注在学生身上,以爱培植爱,架设师生感情上的桥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6)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学生的进步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的结果。

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班主任必须做到“一个尊重”、“两个主动”。

“一个尊重”是指尊重家长,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家长,同时还要教育学
生尊重家长。

“两个主动”是主动以各种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争取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7)处理好与学校各处室的关系
这里我主要谈谈和住宿部之间的协调。

米易一中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学校,目前学生住宿条件比较艰苦,住宿部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特别需要协调好与住宿部之间的关系。

我想应当把握住三个原则:严格要求、协助管理、引导自治。

严格按照住宿部的管理规定要求学生,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自理和自治能力,不要让自己成为“消防员”和“保姆”的角色。

每天疲于解决学生的内务问题,就寝纪律问题。

4、理解意识
班主任应该理解学生的阶段心理,阶段行为,才能更好的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才能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行动扶植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人们爱说班主任是班级的“园丁”,其实不然,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班主任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不能强求五指一般齐。

我想,在初中阶段哪些是最需要我们理解的东西,就是那些最容易导致学生和老师产生隔阂和冲突的东西。

5、尊重意识
都说尊重是相互的,今天你尊重他,明天他尊重你。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尊重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用魏书生的话说“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做到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平等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才能避免盲目。

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达到了这种默契,那就说明学生已经向你敞开了心扉,把你视作了自己知心的朋友,这时双方的交流就会出现“零距离”效果。

在交流时,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

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教育者在情感交流零距离的基础上,用心灵去浇灌另一个心灵,教育才会有效果,整个班级也就有了一定的向心力和极强的凝聚力。

6、独立意识
我把它定义为:不同个性特长的班主任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个性特色的独立的班级文化。

包括独立的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目标文化,让学生为自己独特的班级而骄傲。

以班级环境文化为例:教室布置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因为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

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而富有个性化班级环境文化更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

黑板报和墙报常见的,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班级的眼睛”。

许多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

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而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可以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等各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

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
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象魏书生老师和李镇西老师(这两个一北一南的教育家)都采用了编写班级日报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意识,魏老师的班级日报一届届传呈下来都有20多年的历史了。

在他的班级环境布置里面有“四有”:有字,有画,有花,有鱼。

有字画容易理解,就是在班级中悬挂名人字画,伟人头像,学生书画作品等;有花,就是在教室内摆放盆花,他教室内的花可不是一两盆点缀那样,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几十盆,当然他的教室也比较特殊,因为随时有参观学习听课的人,所以他的教室有我们两个教室大,在四周甚至走廊上都摆满了花草,而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带来,自己认养的;有鱼,是为了有生气,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他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学生在教室内追玩打闹。

因为是玻璃鱼缸,用一小桌专门放在教室后面,孩子们在那玩时会特别小心。

而且他要求班上同学的水杯一率是玻璃的,其用意也是一样,反正你要在教室内打玩,碰坏了你就自觉的赔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为了方便管理,除了组长外,他的班级里还设有花长,鱼长,灯长,门长,(灯长就专门管教室的关开灯,和灯具的维护;门长专门管教室门的开关,维护)等等五花八门的官,反正是教室的每个角落,班级的每件事情,都有人去管,班级的每个人都有事去管。

而且是承包责任制,学生自愿选择并对其终生负责(也就是一包三年),并且把这些岗位职责都列入了班级的法律,就是班规中。

包括大扫除他都是采用承包责任制,每个人负责做完自己承包的地方,包括教室的哪块玻璃由谁去擦都承包出去了,创下过15分钟做完大扫除的速度。

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包括了诸如班名、班训、班规、班徽、班旗、班歌等等。

而这些一定要能展现你班主任独立的教学理念,也就是你的班级不同于其他班级的地方。

比方说班训,我们见到很多就是团结、进取、自尊、自强一类的套话,缺乏个性特色。

“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班训就很有个性特色,让人过目不忘。

但是这些不能只是班主任个人的意愿,而应该是班集体的意愿。

怎样让班主任的教育意愿成为班集体的意愿?这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

三、更新班主任管理的理念,从中得到正确的管理启示。

第一,经验管理型。

这种管理,没有理论指导,凭着感觉走。

过去班级管理的经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就是管理的行动指南。

在管理中,如果感觉好,就觉得成功;如果感觉不好,就觉得失败。

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工作滞后,往往是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才知道改变管理的具体策略。

这个时候,已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这个管理的境界,比较低,表现为事后的调节。

工作往往被动,班主任经常处于应付状态,而且觉得工作太累,没有兴趣,表现为随意性大,缺少计划性。

就是有计划,也显得形同虚设,没有意义。

第二,制度管理型。

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制度的形式,予以约束。

使工作有章可循,使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有据可依。

这种管理的模式,如果班主任原则性强,对照班规,不考虑实际,就会开始比较顺当,坚持一个阶段,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个别同学,用打小报告的形式,经常的反映班级情况。

如果没有人反映,你班主任也不了解班级里的情况,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为了加强对班级的控制,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就会养成不良人格。

2、师生关系僵化,缺乏感情的滋润。

老师为了严格执行纪律,不分青红皂白,不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就绳之以纪律。

学生因为老师缺乏人情味,而出现逆反心理。

进而破罐子破摔,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甚至把老师当敌人。

更谈不上尊重老师。

老师这个时候的教育,就不会发生任何作用了。

这样就往往形成了严重的师生对立。

第三,人文关怀型。

这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把管理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管理,不是针对他们个别、小我的约束,而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

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这个时候的管理,往往四两拨千斤,老师用不了多少劲,就能发挥最大的绩效,创造出班级管理的奇迹。

四、更新班主任教育的理念
由认错型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认错型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自我感觉。

认错型教育暗含两个基本假设:1、学生犯错都是不知而为;2、只要承认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研究型教育是以人为本,注重的是对方的感觉,注重的是沟通和理解。

不同的理念,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达到不同的境界。

把以人为本当作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我们要倡导的理念。

总之,班主任要搞好人文关怀,贯彻人本观念,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来看待,才能真正作好工作。

只有当我们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贯彻民主思想,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富有智慧,思维敏捷的好学生,今后的好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