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

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

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今天来聊聊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理。

你看啊,就像咱们盖房子,如果把房子想象成一个超级复杂的大玩具,柱子和墙就是支撑这个大玩具的骨架。

那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呢,就好比是柱子和墙这几根“脚骨头”的超级大鞋垫,用来让房子站得更稳的。

先说说柱下条形基础吧。

比如说咱们在一个比较软的地面上立了一根柱子,就像是在泥巴地里立一根筷子。

要是这根筷子想稳稳当当的,只靠底下那一点点的接触面积可不行。

这时候柱下条形基础就派上用场了。

它把柱子传来的重量分散到一个比较大的条带上,就像把筷子底下的压力分散到一块大板子上,而不是只让小小的一点受力。

原理上呢,它要考虑柱子传来的荷载大小,包括房子上面的重量、人的活动、家具等等压在柱子上的力,然后根据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来设计这个基础的尺寸、配筋等等。

个人理解哈,就类似于根据你要在上面站多少人、人的重量是多少来决定做多大、多结实的板子当鞋垫一样。

再说说墙下条形基础。

咱们把墙想象成一道长长的栅栏。

这栅栏要是直接立在地上,要是土质软,也很容易歪倒。

墙下条形基础就是沿着这道栅栏下面铺的一个长长的基础。

它的原理和柱下条形基础其实有相似的地方,要把墙传来的压力均匀的分散到下面的地基里。

打个比方吧,这就像是在沙滩上要让一道沙墙站得稳,你得把它下面的沙子弄平、压实,变成一个宽宽的地基,墙下条形基础就相当于这个宽厚的地基。

有意思的是,在设计的时候啊,这两种基础都不能随便弄,得按照规范来。

比如说地基土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这个得经过地质勘探才能知道准确的数据。

像有些地方土质特别松,像棉花糖一样,那基础就得设计得更宽大、更坚固些。

如果不这样,房子就可能会出现下沉、倾斜等问题,那就麻烦大了,就好像你搭乐高积木,一块没搭好,整个建筑可能就倒了。

我记得我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特别是对于那些公式里的参数意义,感觉像是看天书一样。

比如说在计算基础尺寸的时候,有很多系数,那时候就想这都啥意思呀,怎么就这么复杂呢?后来慢慢理解到,这些系数其实都是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像安全系数是为了保障房子在各种意外情况下也能稳稳当当的。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一、基本资料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1F ,中柱荷载设计值2F ,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 f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图1.1 柱网平面布置图 表1.1 设计参数二、设计要求1.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2. 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3. 取结构计算简图;4. 结构计算,按倒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5、根据内力进行配筋。

三、设计计算书1. 基础平面布置图根据题目条件及表中数据,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如图3.1.1所示图3.1.12. 基础底面尺寸(1)确定荷载合力重心位置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 的距离为c x ,根据合力距定理,以A 为参照点,有:14007.2140014.4140021.6140028.8120036181400412002ik ic ikF x x m F⨯+⨯+⨯+⨯+⨯===⨯+⨯∑∑(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基础梁两端外伸长度为12a a 、,取边跨的0.25倍。

取10.257.2 1.8a m =⨯=12()2(18 1.8)39.6c L x a m =+=⨯+= 239.6 1.87.25 1.8a m =--⨯=(3)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14004120021.83 1.8(20)39.6(150202)kFb m m L f d ⨯+⨯===≈-⨯-⨯∑(4)确定肋梁高度及翼板高度采用C30混凝土,21.43/t f N mm = 基底沿宽度b 方向的净反力28000112.2/1.839.6kn Fp kN m bL===⨯∑悬臂根部剪力设计值0.4 1.8()112.2(0.2)78.54/222n b V p kN m =-=⨯-=翼缘板有效高度0378.541078.560.70.71 1.43101h t V h mm f l β⨯≥==⨯⨯⨯⨯ 取0220h mm =(等厚翼板)。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院系:土木工程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一、基本资料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已知B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F1,中柱荷载设计值F2,初选基础埋深为d,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轴线上条形基础JL—2。

图1 柱网平面布置图表1 设计参数项目学号尾数(0,5)学号尾数(1,6)学号尾数(2,7)学号尾数(3,8)学号尾数(4)学号尾数(9)柱荷载F (kN) F11080kN 1000kN 1200kN 1200kN 1200kN 1000kNF21310kN 1200kN 1400kN 1400kN 1400kN 1200kN柱间距L(m) L16m 5.4m 7.2m 7.2m 5.4m 5.2mL29m 7.2m 9m 9m 7.2m 6m基础埋深d 1.5m 1.5m2m2m 1.5m 1.5m承载力特征值fa 120kPa 120kPa 150kPa 120 kPa150kPa120kPa二、设计要求1.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2. 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3. 取结构计算简图;4. 结构计算,按倒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5、根据内力进行配筋。

(不要求,建工卓班的可用PKPM计算后输出配筋图)三、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书 1、基础平面布置根据学号整理相应设计参数数据如下表1:表1 题目各类设计数据参数表学号尾数 F 1F 2 L 1 L 2 基础埋深d 承载力特征值f a (2,7)1200kN1400kN7.2m9m2m150kPa由题目可知,根据以上设计参数,画出基础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图3.2.1 基础平面布置图 2、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 1)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 的距离为c x ,据合力矩定理,以A 点为参考点,则有:14007.214007.2214007.2314007.2412007.25181200214004ik ic ikF x x mF⨯+⨯⨯+⨯⨯+⨯⨯+⨯⨯===⨯+⨯∑∑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基础梁两端外伸长度为1a 、2a ,取边跨的0.25倍。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一、总则1.本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2002)。

2.上部结构资料上部为四层框架,层高为 4.5m,框架柱、主梁、次梁、板都为现浇整体式,主梁截面2⨯,楼板厚10cm,柱子截面2⨯,楼4050cm2560cm⨯,次梁截面23080cm屋面活荷载2kN m。

8/①轴线荷载(基本组合)3、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柱网平面图结构剖面图4.地基资料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155ak f kPa =,地基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70ak f kPa =。

根据地质情况,基础室外埋深定为 1.5d m =。

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本地基基础设计的等级属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丙级的建筑物范围。

二、决定柱下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一)确定基础梁的外挑长度0l 与基础梁总长。

原则:基础底面的形心应尽可能与上部荷载的合力作用线重合。

()() 3.5(13891463)9.2(18111814) 3.59 5.4 6.710.9681.11A DBC A B C Dp x p p p p M M M M ⨯=-+-⨯+++-=-⨯+-⨯+++-=-681.11681.110.11(1389181118141463)x m F --∴===-+++∑ 假设左边伸出0.5m,则为保证合力在基底形心,右边伸出0.72m ,为了简便计算,暂取左边及右边均伸出0.5m 。

(二)确定基底尺寸,并验算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得承载力。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1.按持力层的承载力决定宽度b 。

(先填土再施工上部结构)()ka Fb L f d γ>-⨯∑因为 1.50.5d m m =>,ak f 应当进行深度修正,根据持力层粘土性质查规范承载力修正系数表得:0.3b η= 1.6d η=00.717.00.818.8(0.5)155 1.6(1.50.5)183.74()1.5a ak d f f d kPa ηγ⨯+⨯=+-=+⨯-=(1389181118141463)/1.351.67()19.4(183.7420 1.8)b m +++≥=⨯-⨯取 2.0b m =(考虑地基基础共同工作时边跨处基底反力有所增大)。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一.适用范围: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二.计算图式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3.倒梁法计算图式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式中Pjmax,Pjmin—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Fi—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i).∑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i ,qi),纵向弯矩(M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L—基础长度,如上述.B—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当Pjmax与Pjmin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1=a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如果Pjmax与Pjmin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1或a2,使合力∑Fi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1和a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式中,∑Mi—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xi—各竖向荷载Fi距F1的距离.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1), a2=L-a-a1.当x<a/2时,基础长度L=2(a-X+a2), a1=L-a-a2.按上述确定a1和a2后,使偏心地基净反力变为均布地基净反力,其值为:式中, pj—均布地基净反力设计值.由此也可得到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L.2.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由确定的基础长度L和假定的底板宽度b,根据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一般可按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如下验算,从而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基础底板纵向边缘地基反力:应满足基础底板横向边缘地基反力:应满足式中, pmax, pmin—基础底板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p'max, p'min—基础底板横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G—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其上覆土重标准值之和,可近似取G=20bLD,D为基础埋深,但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去浮力.∑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横向弯矩对基础底板横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其余符号同前述当∑M'=0时,则只须验算基础底板纵向边缘地基反力当∑M=0时,则只须验算基础底板横向边缘地基反力.当∑M=0且∑M'=0时(即地基反力为均布时),则按下式验算,很快就可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式中, p—均布地基反力设计值.3.求基础梁处翼板高度并计算其配筋先计算基础底板横向边缘最大地基净反力pmax和最小地基净反力pmin,求出基础梁边处翼板的地基净反力pj1,如图,再计算基础梁边处翼板的截面弯矩和剪力,确定其厚度h1和抗弯钢筋面积.图中, p—翼板悬挑长度, b1 =(b- b0)/2h1—基础梁边翼板高度b0,h—基础梁宽和梁高基础底板横向边缘处地基净反力式中, S—从基础纵向边缘最大地基反力处开始到任一截面的距离. 其余符号同前述基础梁边处翼板地基净反力基础梁边处翼板每米宽弯矩基础梁边处翼板每米宽剪力若∑M'=0时,则上述M,V表达式为若∑M=0时,则上述M,V表达式为但p'j1和p'j2公式中的p'jmax和p'jmin可简化为若∑M=0和∑M'=0时,则上述M,V表达式为基础梁边处翼板有效高度基础梁边处翼板截面配筋式中,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其余符号同前述4.抗扭当上述∑M'≠0时,对于带有翼板的基础梁,一般可以不考虑抗扭计算,仅从构造上将梁的箍筋做成闭合式;反之,则应进行抗扭承载力计算.四.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应用在采用净力平衡法和倒梁法分析基础梁内力时,应注意以下六个问题:第一,由于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将与它产生的地基反力直接抵消,不会引起基础梁内力,故基础梁的内力分析用的是地基净反力.第二,对a1和a2悬臂段的截面弯矩可按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1.考虑悬臂段的弯矩对各连续跨的影响,然后两者叠加得最后弯矩; 2.倒梁法中可将悬臂段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的弯矩,全由悬臂段承受,不传给其它跨.第三,两种简化方法与实际均有出入,有时出入很大,并且这两种方法同时计算的结果也不相同.建议对于介于中等刚度之间且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反应很灵敏的结构,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方法计算同时,采用另一种方法复核比较,并在配筋时作适当调整.第四,由于建筑物实际多半发生盆形沉降,导至柱荷载和地基反力重新分布.研究表明:端柱和端部地基反力均会加大.为此,宜在边跨增加受力纵筋面积,并上下均匀配置.第五,为增大底面积及调整其形心位置使基底反力分布合理,基础的端部应向外伸出,即应有悬臂段.第六,一般计算基础梁时可不考虑翼板作用.(一)静力平衡法静力平衡法是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根据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按静定梁计算基础梁内力的简化计算方法1.静力平衡法具体步骤:先确定基础梁纵向每米长度上地基净反力设计值,其最大值为pjmax*b,最小值为pjmin*b,若地基净反力为均布则为pj*b,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基础梁从左至右取分离体,列出分离体上竖向力平衡方程和弯矩平衡方程,求解梁纵向任意截面处的弯矩MS和剪力VS,一般设计只求出梁各跨最大弯矩和各支座弯矩及剪力即可.2.静力平衡法适用条件:地基压缩性和基础荷载分布都比较均匀,基础高度大于柱距的1/6或平均柱距满足l,£1.75/l,且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时的柱下条形基础和联合基础,用此法计算比较接近实际.上式中lm—基础梁上的平均柱距其中ks—基床系数,可按ks= p0/S0计算(p0为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压力标准值,S0为以p0计算的基础平均沉降量),也可参照各地区性规范按土类名称及其状态已给出的经验值.b0,IL—基础梁的宽度和截面惯性矩.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3.对静力平衡法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评议):由于静力平衡法不考虑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荷载和直线分布的基底反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整体弯曲.与其它方法比较,这样计算所得的基础梁不利截面的弯矩绝对值一般还是偏大.上述适用条件中要求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如何判断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从绝大多数建筑的实际刚度来看均介于绝对刚性和完全柔性之间,目前还难以定量计算.在实践中往往只能定性地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种极端情况,例如,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是接近绝对刚性的,而以屋架--柱--基础为承重体系的排架结构和木结构以及一般静定结构,是接近完全柔性的.具体应用上,对于中等刚度偏下的建筑物也可视为柔性结构,如中、低层轻钢结构;柱距偏大而柱断面不大且楼板开洞又较多的中、低层框架结构以及体型简单,长高比偏大(一般大于5以上)的结构等等.(二)倒梁法倒梁法是假定上部结构完全刚性,各柱间无沉降差异,将柱下条形基础视为以柱脚作为固定支座的倒置连续梁,以线性分布的基础净反力作为荷载,按多跨连续梁计算法求解内力的计算方法.1.倒梁法具体步骤:先用弯矩分配法或弯矩系数法计算出梁各跨的初始弯矩和剪力.弯矩系数法比弯矩分配法简便,但它只适用于梁各跨度相等且其上作用均布荷载的情况,它的计算内力表达式为:M=弯矩系数* pj * b * lª ; V=剪力系数* pj * b * l如前述,pj*b即是基础梁纵向每米长度上地基净反力设计值。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简化计算与工程应用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简化计算与工程应用
柱下条形基础是浅基础的一种,常用于软弱地基上的框架或排架结构。设计时,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通过柱子传来计和使用要求。当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软弱时,采用独立基础可能导致相邻基础间有较大的沉降差,基底尺寸较大,甚至可能出现相邻基础相碰现象。因此,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单排柱下为单向条形基础,多排柱下可做成交叉条形基础。为了分散荷载和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相邻基础连在一起形成柱下条形基础。由于条形基础有较高的梁肋和一定的底宽,其抗弯刚度较大,具有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作用。设计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如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基础底板宽度,以及计算基础梁处翼板高度和配筋等。常用的条形基础计算方法有倒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地基土质变化较大等情况下采用。

基础工程-7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7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架越作用
基础刚度对基底反力的影响
基础相对刚度越大,架越作用越明显(基础边缘反力大,中间反力小)。 相同基础刚度情况下,荷载水平越大,基础反力分布越接近线性;荷载水平越小,
基础边缘反力与中心反力分布越不均匀。
基底反力分布与基础刚度(包括上 部结构刚度)、地基刚度(压缩 性)、地基土种类(粘土,砂土)、 埋深、荷载水平有关。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简化内力计算方法(基底净反力简化为线性分布) ✓ 倒梁法:假定基础就相对地基绝对刚性,各柱之间无沉降差异(物理模型:固
定支座的铰支梁)只考虑柱间基础的局部弯曲,不考虑基础的整体弯曲 适用条件:地基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且基础梁高度大 于1/6柱距(注意对边跨处弯矩的修正,考虑架越作用的影响)
烟囱的圆形变厚度筏板基 础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和内隔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 空间结构。 ✓基础整体刚度很大,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非常强,一般基础只会发生均匀沉降及 倾斜变形。 ✓由于众多内墙存在,地下空间功能布局较困难。 ✓作为软弱地基上重要结构物的基础型式。 ✓造价较高。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简化设计方法:将整体结构分离出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分别进行受力计算 ✓ 上部结构:假定上部结构柱(墙)脚为固接。采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方 法计算上部结构内力,以及柱(墙)脚的反力(轴力、剪力、弯矩等) ✓ 基础:假定基底反力线性分布。将柱(墙)脚的反力作为反向荷载作用于 基础上,根据基础上的荷载与基底反力力的平衡条件(合力相同,作用力 相同),获得基底反力分布。按照材料力学或者弹性力学方法计算基础的 内力及变形,进行基础配筋设计 ✓ 地基:假定基础为柔性,将基底压力(与基底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于地基上,验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沉降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设计理论: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理论主要基于力学原理和土力学理论。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础底面面积和深度,确保基础能够承受柱子和其它上部荷载的压力而不发生沉降或破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地震作用等因素,确保基础的安全可靠。

设计计算: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包括基础底面面积的确定、基础深度的确定、钢筋配筋设计和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

在确定基础底面面积时,需要考虑柱子和荷载的大小、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壤的承载力。

基础深度的确定则需要根据土壤的稳定性和基础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钢筋配筋设计主要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荷载大小来确定。

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则是通过土壤力学和基础受力原理来进行。

施工注意事项: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位置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做好基坑的支护和排水工作。

然后,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程序进行施工,包括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等。

同时,对于钢筋的安装也需要注意梅花筋、箍筋的间距和固定,确保钢筋的质量和位置符合要求。

最后,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基础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总结: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配筋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质量,并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测。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精细规范的施工,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柱下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持力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⒈ 绘出条形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包括荷载、尺寸等,如图。

F AX CM ⒉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的距离为xc ,据合力矩定理,以A点为参考点,则有: ∑Fik xi + ∑Mikxc = ────────── ∑Fik⒊ 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设基础梁两端外伸的长度为a1、a2,两边柱之间的轴线距离为a。

为使其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或接近,基础梁两端可有适当的长度伸出边柱外。

但伸出长度也不宜太大,一般宜取第一跨距的0.25倍。

当xc 确定后,可按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的原则,定出基础梁的长度L。

若巳选定a1,则有:L = 2(xc + a1 ), a2 = L-a -a1 ⒋ 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初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若d>0.5m ,应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即: f a '= f ak +ηd ·γm (d- 0.5 )。

则有:∑Fikb≥ ───────── L(f a '- 20d)若b>3m时,还应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宽度修正后,再代入上式确定基础宽度。

若b≤3m时,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a =f a '。

⒌ 当地基有软弱下卧层时,还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部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pcz + pz ≤f az其中: pcz = ∑γi hib(pk -pc )pz = ──────── b + 2ztan θf az =f ak + ηd γm (d+z -0.5 )⒍ 考虑Mmax 时的荷载组合,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梁长方向)。

初设基础高度H0,验算:pkmax =( ∑Fik + Gk )/bL+ 6∑Mk /bL2 ≤ 1.2f apkmin =( ∑Fik + Gk )/bL- 6∑Mk /bL2 > 0式中:∑Fi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力值之和(kN ); Gk ───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的重量(kN );∑Mk = ∑Mik + ∑Vk ·H0 +∑F ik i x;∑M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力矩(kN ·m ); ∑V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剪力(kN );的1/6;f a ─── 持力层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i x─── 各柱轴力至基底形心的距离。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前,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荷载、地基条件、土壤特性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数据 分析和计算。
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设计中要求保证施工质量,避免 出现缺陷和质量问题。
基础设计的计算方法
1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特性和地基条件,计算柱下条形基础需要承载的荷载。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基础类型,承载柱子的重量并将其 传递到地基。本演示将详细介绍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设计、施工和优化等 方面。
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将柱子的荷载通过条形基础传递到地基的结构形式。它的作用是确保柱子的稳定性 和承载能力。
基础设计的前提条件
2
尺寸设计
依据计算结果,确定柱下条形基础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其能够承载和分散荷载。
3
钢筋设计
设计条形基础中的钢筋布置和配筋率,保证其足够强度和刚度。
常见的基础结构形式
矩形条形基础
最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适用于一般建筑的 柱子承载。
圆形条形基础
适用于柱子支撑建筑结构的特殊情况,如立 柱或桥墩。梯形条形基础合理搭建源自板结构,并保证模板的强度和 密实度。
3 钢筋安装
4 混凝土浇筑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加固,保 证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和浇筑工艺,保证 基础的质量和可靠性。
用于承载荷载较大的柱子,具有更好的稳定 性和抗倾覆能力。
抱石柱下条形基础
结合基础和抱石的功能,常用于建筑边缘等 需要特殊处理的部位。
通用规范和标准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设工程基础设 计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课件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课件

02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原理
基础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
确保基础结构安全可靠 ,能够承受建筑物荷载 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 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 基础建设的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施工可行
基础设计应考虑施工的 可操作性,确保施工方
便、快捷、高效。
环境保护
基础设计应尽量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合 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
人员培训与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 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 悉施工工艺、掌握安全操作 规程。
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定位与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础的位置和尺 寸,并进行放线工作,为后续施工提 供准确的基准。
养护与验收
完成浇筑后,对基础进行养护,并按 照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01
02
土方开挖
按照放线确定的边界,进行土方开挖 ,并注意保持边坡的稳定。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ppt 课件
目录
•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概述 •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原理 • 柱下条形基础结构设计 • 柱下条形基础施工方法 • 柱下条形基础工程实例
01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柱下条形基础是指将建筑物荷载通过 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均匀传递到下层 土体中的基础类型。
特点
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够均匀分散 建筑物荷载,减少不均匀沉降,提高 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下条形基础的重要性
提高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下条形基础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下层土体中 ,减少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摘要:一、引言二、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三、柱下条形基础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2.计算基础底面的承载力3.计算基础的抗弯承载力4.计算基础的抗剪承载力5.确定基础的配筋四、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解析1.例题一2.例题二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柱下条形基础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基础类型,对于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和塔架结构等,柱下条形基础都是承担建筑荷载的重要部分。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需要对柱下条形基础进行精确的计算。

二、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柱下条形基础是指位于柱子底部的条形基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和传递建筑物的荷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三、柱下条形基础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基础底面的尺寸是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2.计算基础底面的承载力基础底面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基础底面的尺寸和土壤的承载力。

3.计算基础的抗弯承载力基础的抗弯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基础的材料和尺寸。

4.计算基础的抗剪承载力基础的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基础的材料和尺寸,以及土壤的摩擦角和粘结力。

5.确定基础的配筋基础的配筋需要根据基础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来确定,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解析1.例题一假设一个柱子底部的基础尺寸为2m*2m,土壤的承载力为100kPa,土壤的摩擦角为30度,粘结力为20kPa,基础的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MPa,求基础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2.例题二假设一个柱子底部的基础尺寸为3m*3m,土壤的承载力为120kPa,土壤的摩擦角为35度,粘结力为25kPa,基础的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5MPa,求基础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五、总结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基础的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结构设计辅导知识:建筑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结构设计辅导知识:建筑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结构设计辅导知识:建筑柱下条形基础的构
造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除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

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

当翼板厚度大于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
2.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0.25倍;
3.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其平面尺寸不应小于图8.3.1的规定;
4.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
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
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8.3.2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除应符合《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7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此时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
2.当不满足本条第一款的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3.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协调的要求,进行分配。

其内力可按本条上述规定,分别进行计算;
4.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剪承载力;
5.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扭计算;
6.当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条形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例题摘要:一、引言二、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三、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一般计算方法2.例题讲解四、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柱下条形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之一,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注意事项。

二、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柱下条形基础,是指位于建筑物柱子下方,形状呈条形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土层中,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一般计算方法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需要考虑基础底面的尺寸、基础高度、土壤的承载力等因素。

计算公式如下:基础底面面积= 柱底面积基础高度= 柱高- 基础底面至土层的距离土壤承载力= 回弹模量× 基底压力2.例题讲解假设有一个建筑物,柱子直径为400mm,柱高为10m,土壤回弹模量为150MPa,基底压力为100kPa,求柱下条形基础的尺寸。

首先计算柱底面积:π*(400/2)^2 = 12.57m^2然后计算基础高度:10 - 1.5 = 8.5m(其中1.5m 为基础底面至土层的距离)最后计算土壤承载力:150 × 100 = 15000kN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柱下条形基础的尺寸。

四、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1.基础底面尺寸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2.基础高度要根据土壤性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设计时要注意基础的构造和配筋,保证基础的抗弯、抗剪性能。

五、总结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和计算涉及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Mk=572KNM、Vk=146KN,F=3331KN、M=715KNM、V=182KN;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Mk=481KNM、Vk=165KN,F=5289KN、M=601KNM、V=206KN。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1.9m;二、内力计算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取h=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1~48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 点的距离o x :333137.2528927.271526012182 1.52206 1.523331252892o x ⨯⨯+⨯⨯-⨯-⨯-⨯⨯-⨯⨯=⨯+⨯得18239610.5817240o x m ==b . 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1.8 2.77.2210.58)2 1.87.23 2.24ef l m =++⨯-⨯--⨯=3、地基净反力j p 的计算。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柱下条形基础是由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础梁或由两个方向的交叉基础梁所组成,框架柱下条形基础可以沿柱列单向平行配置,也可以双向相交于柱位处形成交叉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宽度的缺点、基础长度的缺点、基础高度及配筋的计算,并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

一、适用范围柱下条形基础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中。

它具有刚度较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强的优点,但造价较高。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当优先考虑设置独立基础。

如遇下述特殊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柱下条形基础:(1)地基较软弱,承载力较低,而荷载较大时,或者地基压缩性不均匀。

(2)荷载分布不均匀,有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

(3)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较敏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或影响使用功能。

二、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其横截面一般做成倒T形,下部伸出部分称为翼板,中间部分称为肋梁。

2.1翼板厚度^f不应小于200mm,当hf=200~250mm时,翼板宜取等厚度;当hf>250mm时,可做成坡度i≤1:3的变厚翼板;当柱的荷载较大时,可以在柱位处加腋以提高梁的抗剪切能力,翼板的具体厚度尚应经过计算再确定。

翼板宽度6应按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

2.2肋梁高度H应由计算确定,初估截面时,宜取柱距的1/8~1/4,肋宽b0应由截面的抗剪条件确定,且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2.3为了调整基础底面形心的位置,以及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矩均衡以利于配筋,条两端宜伸出柱边,其外伸悬臂长度/。

宜为边跨柱距的1/4。

2.4条形基础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按计算确定,肋梁顶部的纵向钢筋应全部通长配置,底部的通长钢筋,其面积不得少于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面积的1/3。

当肋梁的腹板高度≥450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配置直径大于10mm的纵向构造腰筋,每侧纵向构造腰筋(不包括梁顶、底部受力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腹板截面面积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 ;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 、Mk=572KN •M 、Vk=146KN ,F=3331KN 、M=715KN •M 、V=182KN ;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 、Mk=481KN •M 、Vk=165KN ,F=5289KN 、M=601KN •M 、V=206KN 。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 ,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 =1.9m ; 二、内力计算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 取h =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1~48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 点的距离o x :333137.2528927.271526012182 1.52206 1.523331252892o x ⨯⨯+⨯⨯-⨯-⨯-⨯⨯-⨯⨯=⨯+⨯得18239610.5817240o x m == b . 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1.8 2.77.2210.58)2 1.87.23 2.24ef l m =++⨯-⨯--⨯= 3、地基净反力j p 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 ;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 、Mk=572KN •M 、Vk=146KN ,F=3331KN 、M=715KN •M 、V=182KN ;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 、Mk=481KN •M 、Vk=165KN ,F=5289KN 、M=601KN •M 、V=206KN 。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 ,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 =1.9m ; 二、内力计算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 取h =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1~48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点的距离ox:333137.2528927.271526012182 1.52206 1.523331252892ox⨯⨯+⨯⨯-⨯-⨯-⨯⨯-⨯⨯=⨯+⨯得18239610.5817240ox m==b . 右端延伸长度为efl:(1.8 2.77.2210.58)2 1.87.23 2.24efl m=++⨯-⨯--⨯=3、地基净反力jp的计算。

对E点取合力距即:0EM∑=,22.242.2433317.2352897.23(25.64 2.24)0.5(71526012)(1821.522061.52)02j jp p⨯⨯+⨯⨯+⨯⨯--⨯-⨯+⨯-⨯⨯+⨯⨯=即271.2712182396672.3751j jKNp p m=⇒=4、确定计算简图5、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在地基净反力Pj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A B C D E F1089.251804.252868.92-2020.413469.922946.05-1149.013547.05971.85-2180.781686.85弯矩图(KN·M)x A B C D E F ( 1 )( 2 )( 3 )( 4 )( 5 )1210.28-2272.682568.42-2493.312347.79-2778.222062.88-1506.12剪力图(KN)6、计算调整荷载ip∆由于支座反力与原柱端荷载不等,需进行调整,将差值ip∆折算成调整荷载iq∆3331(1210.282272.68)151.96Bp KN KN∆=-+=-5289(2568.422493.31)227.27Cp KN KN∆=-+=5289(2347.792778.22)162.99Dp KN KN∆=-+=3331(2062.881506.12)238Bp KN KN∆=-+=-对于边跨支座11113()opql l∆∆=+ol为边跨长度;1l为第一跨长度。

对于中间支座11133()i ipql l-∆∆=+1il-为第1i-长度;il为第i跨长度。

故13151.9636.18(1.87.2)BKN KNq m m-∆==-+⨯;1133227.2747.35(7.27.2)CKN KNq m m∆==⨯+⨯;1133162.9933.96(7.27.2)DKN KNq m m∆==⨯+⨯;1323851.93(7.2 2.24)EKN KNq m m-∆==-⨯+调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调整荷载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xABC D EF-58.61-58.6114.62-16.3489.05-39.09-30.8775.1475.14-8.76-128.684.11-128.68BC 跨中M =-0.86KN ·m ;CD 跨中M =-34.98KN ·m ; DE 跨中M =-2.325KN ·m弯矩图(KN ·M )AB C D EF-65.1373.93-12.90-12.90100.73-110.213.42 3.4284.92-75.705.79-117.31114.90剪力图(KN )7、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基础梁得最终内力三、基底压力验算按《勘察报告》2005-054;钻孔18处1.9m ~2.7m 深度范围内的黄土物理指标如下:20.7%ω=;32.07g cmρ=;31.71d g cm ρ=;2.74s Q =;0.598o e =;0.95r S =;36.5%l ω=;19.0%p ω=;17.5p I =;0.1l I =;120.18a -=;127.8E Mpa -=;62c Kpa =;27.3o ϕ=;查 GB50007-2002表5.2.4承载力修正系数e 及l I 均小于0.85的粘性土b d 0.3 1.6ηη=;=;1、不考虑宽度修正,只考虑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0.5)a ak d m f f d m ηγ=+-150 1.618.5(1.90.5)=+⨯-191.44Kpa =2、确定基础宽度()k ka m F Gb l f d γ+≥-26652423122025.6425.64(191.4420 1.9)⨯+⨯+⨯=⨯-⨯3.6363m =取 3.8b m =3、经宽度和宽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0)(0.5)a ak b d m f f b d m ηγηγ=+-+-1500.320(3.8 3.0) 1.618.5(1.90.5)196.24a f Kpa Kpa =+⨯-+⨯-=。

4、验算基底压力k a p f ≤①采用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基底净反力jk p (与荷载基本组合时地基净反力j p 计算方法相同):271.2712145914.6537.892jk jk KNp p m=⇒=②537.89220161.5505183196.243.8k a p Kpa Kpa f Kpa =+=≤=,满足要求。

四、基础配筋计算 1、基础梁配筋计算①材料选择 混凝土40C 1.71t f Mpa =; 19.1c f Mpa =;钢筋采用二级钢HRB335;'2300y y N f f mm ==;垫层10C 100mm 厚。

②基础梁宽度 500b mm =;15003.0500h b ==符合2.0~3.5的规定 ③验算截面最小尺寸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1500801420o h mm =-=max 2853.920.250.2519.150014203390.25c c o V KN f bh N KN β=≤=⨯⨯⨯=,满足要求 ④配筋计算表格 2、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项目截面弯矩截面抵抗矩系数201bh f Mc s αα=相对受压区高度s αξ211--=内力矩的力臂系数2211ss αγ-+=截面配筋h f M A s y s γ=B 左 1030.64 0.053521334 0.055035804 0.972482097 2487.80 B 右1745.64 0.090651422 0.095181148 0.952409425 4302.50 C 左 2957.97 0.153607954 0.167663474 0.916168262 7578.95 C 右 3558.97 0.184818000 0.206045341 0.896977329 9313.94 D 左 3021.19 0.156890980 0.171617215 0.914191392 7757.67 D 右 3622.19 0.188101027 0.210191196 0.894904409 9501.34 E 左 843.17 0.043785981 0.044789008 0.977605495 2024.61 E 右1558.170.08916069 0.08448492 0.957757539 3819.00 BC 跨中 2021.27 0.104959748 0.111135273 0.944432363 5023.93 CD 跨中 1183.99 0.061484829 0.063501019 0.968249490 2870.46 DE 跨中 2183.110.1133690640.1206469020.9396765485453.64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1 1.0α=;1420o h mm =;min ρ取0.45t y of hf h 及0.2%大值 基础梁选配钢筋:顶部 1225全长贯通,腰筋按构造设置,详见简图 底部 632全长贯通,大于底部总面积的1/3. C 、D 支座底部附加钢筋632 在1/3截断 3、箍筋计算①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第③项已经验算);②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6肢箍,选用10@80φ22216(10)471.244sv A mm mm π=⨯=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u V ;0.7 1.25svu cs t o yv o A V V f bh f h s==+ a 、10@80φ(加密区)471.240.7 1.715001420 1.2521014203045.5580u V N KN =⨯⨯⨯+⨯⨯⨯= b 、10@200φ(非加密区) 471.240.7 1.715001420 1.2521014201728.14200u V N KN =⨯⨯⨯+⨯⨯⨯=3045.552853.921728.141158.73KN KN KN KN =>⎫⎬=>⎭u u 加密区 V 承载力满足要求非加密区V 。

五、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翼板按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采用16, 2300y N f mm =).1、翼板的高度如计算简图所示, 取1.0m 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 剪力设计值1.0 1.653.8j p V KN =⨯⨯672.37511.65291.953.8KN KN =⨯=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0.70.71.711.0(0.50.04)u c t o V V f bh ===- 550.62291.95KN V KN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