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单元评价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
(7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1·乌鲁木齐高二检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解析】选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A符合题意;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不符合题意;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属于外界环境,C不符合题意;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的核糖体上,D不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只影响血细胞的代谢活动,不会影响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血浆中的蛋白质一定不能进入组织液
C.正常人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D.和淋巴相比,血浆中没有大量淋巴细胞,在抵御疾病时几乎不发挥作用【解析】选C。
血浆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改变,对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
活动也会造成影响,A错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血浆中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组织液,如抗体、胰岛素等,B错误;正常人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减少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血浆中含有淋巴细胞和抗体,在抵御疾病时也会发挥重要作用,D错误。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可引起组织水肿
B.血浆中钙离子过多引起肌无力
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D.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解析】选C。
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的,这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血浆中钙离子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高引起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正确;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C错误;体温属于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说明体温失调,D正确。
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解析】选A。
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内环境中的HCO-3、2
HPO 等缓
4
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 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弱酸,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CO2能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D错误。
5.(2021·九江高二检测)餐后或一次性摄入较多的糖,血糖浓度的暂时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多种内分泌腺,最终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
B.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C.兴奋在传出神经元和内分泌腺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D.胰岛B细胞接受的信息有高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
【解析】选A。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使血糖降低,A错误;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下丘脑中含血糖调节中枢,B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传出神经元和内分泌腺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C正确;高浓度血糖可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引起下丘脑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内分泌腺使血糖平衡,该过程有神经递质的作用,D正确。
6.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水平;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
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
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基因缺失
C.无法将血糖合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
消化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能维持正常,说明突变老鼠能降低血糖,则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正常,故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与胰高血糖素基因缺失矛盾,故B错误;根据A选项中分析胰岛素分泌正常,说明血糖能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故C错误;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说明血糖不能升,说明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或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除激素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受神经系统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B.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C.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葡萄糖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D.在维持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表现协同作用【解析】选D。
血糖平衡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A正确;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正确;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
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C正确;只有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才能表现为协同作用,D错误。
8.科学家发现口服Boc5能降低小鼠血糖。
为研究Boc5口服和注射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拟进行以下实验,一定时间后测量血糖和尿糖。
以下实验设置正确的是()
A.健康小鼠,切除胰岛;健康小鼠,口服Boc5;健康小鼠,注射Boc5
B.健康小鼠,不作任何处理;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C.糖尿病小鼠,注射胰岛素;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D.糖尿病小鼠,不作任何处理;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目的是研究Boc5口服和注射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实验的“单因子变量”应为该特定激素的口服或注射。
因而实验应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口服或注射特定激素溶液,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小鼠进行该实验一定时间后血糖和尿糖的含量,得出实验结论。
9.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昏厥,则达到目的。
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昏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解析】选C。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进行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A项不符合题意;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一致,排除实验结果是由溶剂引起的,B项不符合题意;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C项符合题意;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昏厥,为了说明昏厥是由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引起的,应该对一半的实验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恢复正常,而另一半不作处理,作为对照,D 项不符合题意。
10.将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糖尿病的肥胖老鼠分成两组,实验组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未服用。
三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测量2 h内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该实验表明()
A.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实验老鼠的血糖浓度
B.对照组老鼠对胰岛素更敏感
C.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实验老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注射胰岛素后两组老鼠血糖浓度在60 min内均明显下降
【解析】选C。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
120 min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相对值变化曲线,实验组小鼠服用阿司匹林后再注射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对照组没有服用阿司匹林,对其注
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没有显著降低,说明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但阿司匹林可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阿司匹林无提高血糖的作用,A错误;对照组没有服用阿司匹林,对其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没有显著降低,说明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B错误;实验组小鼠服用阿司匹林后再注射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说明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实验老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C正确;对照组老鼠血糖浓度在60 min内没有明显下降,D错误。
1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均比在炎热环境中快
B.人体在安静时,只能由内脏组织代谢来释放热量
C.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的散热器官
D.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
【解析】选A。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均比在炎热环境中要快,要多,A正确。
人体安静时,主要是肝脏等代谢产热,但肌肉组织也会产热,B错误。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体表主要是通过血管和皮肤散热的,C错误。
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D错误。
【补偿训练】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C.寒冷刺激,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抗寒
D.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肌肉和脑
【解析】选D。
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出汗,B错误;寒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以抗寒,C错误;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肌肉和脑,D正确。
12.(2021·蚌埠高二检测)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既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又能合成和释放e激素
D.通过肾上腺产生d激素进行的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解析】选C。
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都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A正确;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产热量增加,B正确;e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C错误;通过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进行的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正确。
13.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解析】选C。
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不难作出如下的判断:①C能产生渴觉,则C为渴觉中枢;②B能产生尿液,并且能够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 为肾小管;③A来自垂体并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则A是抗利尿激素。
【互动探究】(1)A作用于B反映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提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B中的细胞对水分吸收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提示: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
14.下面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通过神经调节而产生渴觉
B.肾小管和集合管只能重吸收K+,而不能分泌K+
C.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受醛固酮调节
D.K+不仅能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还能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解析】选B。
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部分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
肾小管和集合管在醛固酮的作用下增加对K+的分泌量,增加对Na+的吸收量。
K+不仅能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还能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选A。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只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定向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故A错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产热增多,故B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它们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由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故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正确。
【易错提醒】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
激素产生后,可随血液流经每一细胞,但由于激素分子的特异性,只有细胞膜上具有特异受体的细胞——靶细胞才能特异性地结合激素分子。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肝脏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功能时,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现象。
低钠血症(血清钠盐低于135 mol/L)是肝衰竭的常见现象,患者的下丘脑产生精氨酸加压素(AVP)过多,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AVPV2受体结合效率提高,导致稀释性低血钠和内环境中渗透压降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精氨酸加压素与抗利尿激素在调节渗透压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是肝细胞受损引起的
D.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
【解析】选A、C、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精氨酸加压素增多,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下降,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所以AVP和抗利尿激素在调节渗透压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所以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C正确;低钠血症应注意补充钠,所以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D正确。
17.(2021·邢台高二检测)如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健康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解析】选A、D。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项错误;图中①→③→④→⑤过程需要神经调节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项正确;当健康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由于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进入寒冷环境初期,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若人体的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该个体的体温会上
升甚至发热,D项错误。
18.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浓度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相同
D.下丘脑中既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识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解析】选A、B、D。
从题图可以看出,下丘脑通过CRH促进垂体分泌ACTH,而ACTH又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可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属于反馈调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变化会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调控相关激素的分泌,维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A项正确。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项正确。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也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二者分泌的调节机理不同,C 项错误。
由题图可知,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够识别神经递质,传递兴奋,也能够识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故下丘脑中既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识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项正确。
【错因分析】审题不仔细,没看清图解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特点及其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而答错。
解答此题需要弄清反馈调节与分级调节、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的关系。
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强调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间的“纵向”关系(“上级”→“下级”为“分级调节”,“下级”→“上级”为“反馈调节”),而拮抗或协同作用则强调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的作用效果——若作用效果相同,则为协同关系,若作用效果不同,则为拮抗关系。
19.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解析】选A、D。
本题通过某男性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为情境材料,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过程。
体温维持在同一温度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患者腹泻,体液减少,血钠浓度升高,B正确;患者体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由表可知,此时白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发生了免疫反应,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体温升高是免疫系统
活动导致,D错误。
20.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类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合成并分泌该激素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解析】选B、D。
抗利尿激素属于九肽类激素,参与合成并分泌该激素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正确;发生尿崩时,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会导致尿液渗透压降低,B错误;发生尿崩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不正常,也可能是激素含量正常,不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C正确;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注射该激素来治疗,D错误。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40分)
21.(8分)(2021·湖南适应性测试)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若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
(2)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________。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量增加,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该现象发生的机制________。
(3)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下丘脑直接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糖尿病患者由于肾小管管腔的葡萄糖浓度增大,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因此有多尿的特点。
若转运蛋白数量下降,则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因此血糖会降低。
(2)水盐平衡调节的感受器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使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