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推荐:常见镇咳药物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推荐:常见镇咳药物总结
镇咳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无需应用镇咳药;
痰液较多,单用镇咳药将使痰液滞留在气道。
因此,只有在无痰或少痰而咳嗽频繁、剧烈时适宜应用镇咳药。
分为:
(1)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有苯丙哌林、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一、药理作用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右美沙芬
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中枢镇咳。
无镇痛作用。
不抑制呼吸,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
用于感冒、咽喉炎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干咳。
2、可待因
(1)类似吗啡,作用于吗啡受体,选择性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镇咳作用强而迅速。
(2)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3)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
适用于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中度以上疼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
不宜用于痰多、痰液黏稠者。
3、喷托维林
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兼有外周镇咳作用——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吸收后可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减弱咳嗽反射,并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4、苯丙哌林
兼具外周性和中枢性双重机制:
(1)阻断肺-胸膜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并具有罂粟样平滑肌解痉作用;
(2)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无麻醉作用,不引起便秘,无成瘾性,未发现耐受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喷托维林、福尔可定)
常见幻想;可待因——长期应用产生依赖性。
呼吸微弱、呼吸缓慢或不规则。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一过性口腔和咽喉部麻木感。
(三)禁忌证
1、妊娠期。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可待因及右美沙芬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如新生儿过度啼哭、打喷嚏、打呵欠、腹泻等。
二、用药监护
(一)依据咳嗽的性质、表现和类型选择用药
(1)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为主——苯丙
哌林\喷托维林。
(2)剧咳——首选苯丙哌林;次选右美
沙芬;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
(3)白日咳嗽为主——苯丙哌林;夜间
咳嗽——右美沙芬,有效时间长达8~12h,
保证睡眠。
(4)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
——可待因,尤其适用于胸膜炎伴胸痛的咳
嗽患者。
(5)支气管痉挛者——外周性镇咳药,
如复方甘草合剂(片)。
具有局麻、支气管平
滑肌解痉和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可在呼吸道
壁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咽部黏膜免受刺激,
消除呼吸道炎症和痰液,缓解咳嗽。
(二)注意镇咳药的安全性
1、可能出现嗜睡,不可高空作业、驾驶
汽车等。
2、可待因过量使用可产生兴奋和惊厥,
也具有成瘾性,故应控制剂量与疗程。
哺乳期
应选用最低剂量——否则容易出现极度困倦,
呼吸困难。
(三)镇咳药应避免用于慢性肺部感染(可能引起痰液增稠和在呼吸道滞留);也避免用于哮喘患者(可能增加呼吸抑制风险)。
(四)伴有痰液者应与祛痰药联合用药
对呼吸道伴有大量痰液并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应及时用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如羧甲司坦,或祛痰剂如氨溴索,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