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火把节之夜》的分析、教学与演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法,只不过这次是第二句开始用了第一句后四小节的材料,联
系更加紧密;D段的最后四小节旋律等同于C段的后四小节,因
为重复的因素只占了最后一句的一半,因此是带有再现因素,而
78
I~||_,十 艺Tit研究
II
I__R三三匚I
不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图示中的E、F段是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是不带再现的
124-134
E羽
E宫
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但有再现因素
小快板, 欢乐而跳跃地 热烈地
温柔而优美地
明朗地
连接
D1
11
d
dl
连接 11
135-157
158-165 166-173
174-192
E羽
B羽
缩减再现,只再现了
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
的D段
更热烈地
III (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艺术研究I民族文化追索丨2021 -3
琵琶曲《火把节之夜》的分祈、教学与演奏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王 芳
摘 要:对一首新乐曲的学习,首先是为了达到完美演绎作品的目的。本文以《火把节之夜》为例,从曲 式分析、教学与演奏三方面谈一谈为更好演绎所实施的具体操作,透视一部作品教学的全过程,促进 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 关键词:琵琶 火把节 曲式分析 教学 演奏
E段情绪变为温柔优美地,每个音符行云流水般地流淌,开 始的衬音段,演奏出来的声音应该是甜美而富有弹性,旋律要连 贯,凡"打音"与"绰音"的运用,节奏可稍紧凑些。通常左指“打、 绰”在前右手"弹衬音”在后,如果按谱面都是八分音符的话,“打、 绰”就不清楚了。F段,情绪变为明朗地,再一次转调,空弦音从四 弦到一弦分别为re、sol、do、fa。右手“双弹”指法要弹得肯定,三弦 的空弦衬音要轻些,是一种情绪的暗示,为后面热烈的情绪埋下 了伏笔。135小节开始是连接,又回到E羽调,注意对调性的明晰 与把控。从143小节开始要有渐强的处理,通过渐强将模进的发 展手法和作用充分显现,节奏型仍然保持,音的密度越来越大,一 直推向153小节的高点音,在高点音上一定要保持集中的力度和 高度的注意力,控制好音色,让泛音充分震动发出优美的轰鸣的 和谐之声,为全曲的高潮做好充分的准备。
《火把节之夜》是一首创作乐曲,是吴俊生先生在1979年根 据彝族“火把节”这一重大节日创作的。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 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天晚上,人们纷纷点起火把尽情 歌舞,山寨成了火把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乐曲改变了琵琶的常规定弦,采用了连续四度的定弦,使空 弦中没有了常规定弦的大二度,增加了四、五度音程的使用,增加 了乐曲“和谐音程”的因素,使乐曲呈现出了 一种新的色彩,慢速 时更加清澈、宁静,而快速时乐曲的舞蹈性质更强,同时这样的定 弦和彝族音乐的风格更加吻合。
乐曲的第n部分,是快板部分,在教学上要求学生的左右手
技术都要有坚实的基本功,确保演奏的流畅自如,必要时要和练 习曲结合练习,达到提高能力和表演并重的双重目的。引子开 始的节奏一定演奏的特别稳健,到51小节演奏气息非常长的旋 律时一气呵成,并且保证节奏的稳定性,特别是56小节附点节奏 可以缓一点,但节奏必须准确。
乐曲转调频繁,音阶、和弦以及同一旋律的按音的位置也不 断改变,同时指法也随之不断变换。
―、曲式分析 乐曲为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二 部分复三部曲式,第三部分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因此可称 之为介于复三和倍复三之间的中间型曲式,其结构图示如下。 引子宙两句构成,第一句1-4小节,以三、四弦空弦的四度为 主要材料通过重复与音值的缩小构成;第二句5-11小节,旋律性 更强,在通过一个模进达到一个高点音La之后逐步下行停在了 主音上,这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前一句构成了平行两句体的结构 形式。引子最后的两小节既是补充,又是对第一句的呼应,同时又 具有连接的作用,引出下一个段落。
乐曲的第皿部分是再现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没 用向第一部分那样进行换调反复,更重要的是不再是带再现的单 二部曲式,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没有重复前面的内容,而是发展成 了一个逐渐收束的具有结尾意义的乐句。
这个作品的整体结构是三部性,由于第I部分和第皿部分都
是二部的结构,而中间部分又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因此是 介于复三与倍复三之间的中间型曲式。也就是说如果这部作品的 中间部分也是单二或单三的话,那这部作品就是复三部曲式;如 果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复三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倍复三部 曲式。而事实的这种情况正是得出中间型曲式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与演奏处理 对乐曲进行曲式结构的分析,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将分析的内 容贯穿于其中,这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句逗停顿 会有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乐曲的或急或缓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乐曲的引子和第I部分是慢板,引子部分在教学上需要让学
生理解它的结构意义,是一种预备和预示,所以在演奏上要非常 的从容和仔细,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里,特别是结束处两小节 的泛音更要弹得干净准确,毫不犹豫,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引出主 题的出现。
演奏C、D段时,要注意随着音高的起伏要做一点强弱的变 化,音的高低和强弱相互结合协调进行,例如69小节虽然没有渐 强记号,但也要做渐强的处理,用以推出下一个乐句。这一段从轻 快诙谐到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欢乐 而跳跃,在演奏技巧上应该做到"绰音”奏得稍铿锵有力,"夹弹” 以及"扫弦”的节奏型弹得轻巧活泼,不要太响太燥,反拍上的 "扫”演奏的要突出一些。
单二部曲式,音区转向低音区,3/4拍,E段仍然是平行的两句体 乐段,第一句停在下属音上,很有新意,两句的结尾是下属和主的 呼应,体现在落音的处理上构思非常缜密。F段的最大特点是转 到了具有“大调”色彩的E宫调,色彩非常鲜明,更加明亮,构成 了与前后鲜明的对比,在结构上仍然是平行的两句体乐段。
135-157小节是连接,调性转回E羽,是调性的再现,首先是 8小节主音上节奏上的持续,逗留的性质,积蓄力量,接下来从 143小节开始了一个节奏紧凑的音型,并在此音型上做了紧密的 模进,直至推向了这一连接的最高音,并在最高音上持续,以此来 推向了全曲的最高潮部分,也就是复三的曲式的再现部分。
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分D1是缩减的再现,调性回归到开始 的B羽调,只再现了第一部分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的材料,但音 区更高,并做了变奏的处理,变奏的处理采用的是旋律不变但节 奏更加紧密的手法,在等时值音流的推动下将旋律镶嵌于其中, 充分地表现了更加热烈的情绪。173小节开始的连接采用的是五 声音阶的音调,不断向上推进,并在高音区形成音型的反复和模 进,最后在最高音上戛然而止,很好地为下一句散板的出现做好 了铺垫,形成了完美的结构连接,使散板乐句充分发挥了作用,从 高音到低音一串分解和弦的快速走句将音乐引向了再现,前后一 气呵成,连贯自如,完全体现出结构上的珠联璧合之势。
D1和之后的连接部分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全曲第n部
分音乐的再现,乐曲又回到B羽调,也就是全曲的主调,为再现 做好了调性上的准备。这一段要求学生反复慢练,同音要弹得非 常清楚,不得含混。这段旋律运用了强烈的“夹扫”技法,描绘出狂 欢的场面,注意"扫”的节奏的正反。从174小节开始是全曲再现 前的连接部分,变为四三拍,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并在190小节停 在强拍的长音上。第191小节是散板华彩乐句,节奏慢起渐快,为 再现做准备,注意换把时按音要十分准确,且左手的每个音都要按 实,发出饱满的声音,并且每个音之间气息不能断,要一气呵成。
193-212小节是第皿部分,是全曲的再现部分。"摇指”要演 奏的柔和,"长挑轮”段要注意大指的伴奏音型与旋律的配合,最 后渐慢轻收结束全曲,特别是最后的泛音要弹得清晰明确,切不 可放松对音乐的控制,一定让最后的音符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后方 可结束全曲。
结语 音乐的创作与分析紧密相联,而音乐作品的演奏也和分析密 不可分。作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首作品,要想让学生演奏好一首作 品,必然从分析乐曲入手,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 和表演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火把节之 夜》为例,努力分析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其它音乐表现手段,总 结教学及表演的点滴感悟,是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的一个例证。
A 1 a
14-17
1 al 18-21
情绪慢板, 舒展而柔美地
I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B
连接
A、B的反复
1
1
1~
b
a2
22-25 26-29 30
31-47
E羽
主调的下方五度调,
变调、变奏反复
II (复三部曲式)
引子
C
D
E
F
1 11
11
11
11
c C1
d
dl
e
el
f
fl
47-58 59-69 70-83 84-91 92-99 100-107 108-115
乐曲的第I部分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非常方整,每四小
节一句,歌唱性强,更多地体现为歌曲的结构特征。A段停在主音 上;B段的第一句是对比句,特别是在音区上对比明显,富于表现 力;最后一句a2再现时稍有变化,是一个动力再现。30小节的连 接完成了转调过渡,宙B羽转到了 E羽,采用的是清角为宫的手 法,也就是说这一小节的音符fa表象上看B羽的偏音清角,实际 是E羽的宫音,这样的转调非常巧妙而且非常自然。31-47小节 是换调变化反复,调性相当于主调的下属调;39小节是A、B两个 段落之间的连接,完成了音区上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这一段所 换的调刚好和后面的调性进行衔接,因此在调性上起到了预示和 准备的作用。
第II部分是全曲的核心部分,结构长大,本身就是一个复三 部曲式。引子开始的4小节,可以说是导入部分,更多的魅力体现 在节奏上,然后引出一句8小节悠扬起伏的旋律,最后的两小节 是主音的延长,但节奏和导入部分相联系。
图示中的C、D段是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是不带再现的
引子 结构
小节1-13 调性B羽 说明
参考文献: [1] 蔡瑾.器乐考级主要曲目及详解•琵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2. [2]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79
接下来的第I部分,在演奏技术上要很好地把握,因此在教
学上可以先让学生完成“摇指”练习曲的学习,只有这一技术过关 了,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部分。摇指的这段旋律要演奏的轻柔、 富于歌唱性,这是一段极富浓郁彝族音色的慢板主题。30小节是 连接,每个音要弹清楚,并提示学生渐强要做好,通过连接将力度 推向中强的换调反复段落。另外要注意这里的转调,原来的定弦 从四弦到一弦上四度排列为mi、la、re、sol,现在转调后空弦音发 生了变化,变成了 si、mi、la、re。换调反复时左手运用了“绰、注、 打、擞”等技法,"绰”在这段里要演奏的柔和些,模仿巴乌吹奏的 声音,舒展而柔美。右手长轮要保持平稳的气息,轮指的声音要饱 满,按一拍两个轮来演奏为好。
'
I
B
'
193-196 197-200 B羽
201-204 205-212
缩减再现,兼具尾声的作用。
慢板,回归,平衡
单二部曲式,C段是平行的两句体乐段,第一句出现了很少使用
的1/4拍,每一个音都得到强调,第二句和第一句最紧密的联系
体现在“鱼咬尾”这样的旋法上,还有就是两句结尾音之间的属和
主的呼应。D段情绪更加热烈,两个乐句之间仍然是“鱼咬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