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自测题及分析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
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
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
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1.(词汇)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类。
3.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构词能力强)三个特点。
4.基本词包括(表示自然现象和常见事物的词)、(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表示方位和时令的词)、(表示数字的词)等类别。
5.(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6.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本义),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派生义)。
7.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中心义)。
8.(引申)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强调的重点和方面)、(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
10.(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环境)的限制。
12.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3.文字是由(字音)、(字形)和(字义)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系统包括(笔画)、(笔顺)、(偏旁)、(标点)等,英文包括(字母)、(字母顺序)、(大小写)、(拼写规则)、(标点)等。
15.在文字产生以前,记事方式主要有(结绳)和(刻木)两种。
16.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义)、(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1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兼用了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
18.汉字是意音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不足的是难学、(难写)、(难认)和难记。
19.(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2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语言学概论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萨丕尔答案:B解析: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把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
2.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答案:D解析: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且在时间顺序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单位;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又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
由此可见,语言符号是可以分解和重新组合的。
3.“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荀子·正名》答案:D解析:该句话出自荀子的《正名篇》。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的书面形式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答案:ABD解析:书面语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更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书面语的写作比口语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推敲,比口语更加精炼和准确,所以与口语相比,少了一些内容。
书面语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书面语克服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完备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反过来影响口语发展。
存在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中国的文言文和西方的拉丁文就是“言文脱节”的典型例子。
三、术语解释题1.所指答案:索绪尔给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称为“所指”,即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和离散性特征。
答案:(1)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语言学概论自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自测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自测试题及答案1. 11. “语言学概论” 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一般(普通)( 理论 ) 语言学。
2. 根据中国现在的学科分类,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中,与语言学有关的2个二级学科是:(1)汉语学,全称是“汉语言文字学”,(2)语言学,全称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3.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属于“语言”部份的3门主要课程是:(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4. 公元前4世纪,古代印度出现了( 巴尼尼 )写的《梵语语法》。
5. 公元前3世纪,古代希腊出现了第欧尼修写的《希腊语法》。
6.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7. 从传统语文学中走出来的语言学先后经历了( 历史比较 )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转换生成 )语言学等时期。
8. 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 印度 )、古代( 希腊)和古代中国3个地方的语文学。
中国传统语文学通常叫做 ( 小学),包括( 文字学 )、( 音韵学 )和训诂学。
9. 中国古代( 荀子 )在《正名篇》中提出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特点。
10. 中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是字典,是东汉( 许慎)写的《说文解字》。
东汉还出现第一部词汇学(词源学,词典) 著作,这就是刘熙写的《释名》。
11. 现在保存着的最早的汉语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等写的《切韵》。
1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诞生,这就是(马建忠 )写的《马氏文通》。
13. 1786 年,派往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官员 (威廉·琼斯) 宣读自己的论文, 认为梵语和 ( 欧洲 ) 的许多语言有着共同的来源,他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随后1814 年到819 年丹麦的( 拉斯克 )、德国的( 葆朴)和格里木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
后来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 提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方法。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部分答案)分析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部分答案)2004年10月15日A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捐“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多请把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

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导言&第一章一、选择:1. 在印度,传统语文学研究的文化经典主要是( B )。
A. 训诂学B. 宗教典籍C. 《圣经》D. 音韵学2.下列关于语言的功能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语言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B.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C.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是语言的本质D.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大脑3.( C )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A. 身势B. 旗语C. 语言D. 文字4.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 A )方面的特点。
A. 语法B. 词汇C. 语音D. 句法5.儿童语言的习得的临界期是在( A )。
A. 十一二岁B. 三四岁C. 八九岁D. 十三四岁二、填空: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2.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3. 语言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交际互动的工具。
4. 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孩子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
5.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
三、判断: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 √ )2.旗语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
( × )3.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 √ )4.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孩子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
( √ )5.思维的普遍性决定语言的普遍性。
( × )导言&第一章答案:选择: 1.B 2.C 3.C 4.A 5.A填空: 1.信息传递2.最基本3.语言4.独词句5.学话判断: 1. √2. ×语言改为文字3. √4. √5. ×思维改为语言;语言改为思维第二章选择题1、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 B)A、系统的二层性B、结构的层次性C、结构的二层性D、系统的层次性2、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的本质区别(A )A、单位的明晰性B、开拓性C、结构的层次性D、发展性3、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进入组合之后最大的特点是( A)A、可论证性B、任意性和可论证性C、随意性D、随意性和可论证性4、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C )就提出了著名的“约定俗成”的观点。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六章

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一、单项选择题1.正式提出“语言学的语用学”这概念的是A.莱文森的《语用学》B.奥斯汀的《论言有所为》C.瑟尔的《言语行为》D.1977年在荷兰出版发行的《语用学杂志》【解析】D 1977年在荷兰出版发行的《语用学杂志》正式提出“语言学的语用学”这一概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一一(乙)他们家有电视机【解析】B 本题考查句子的蕴含义。
蕴含义通常情况下是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
上位义或整体义,蕴含义一般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
A项必须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C项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同的句子,不存在蕴含关系,D 项属于预设关系。
3.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身中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水果【解析】C 本题考查预设关系,预设句不在句子断言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是指句子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
A.D两项是蕴含关系,B项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
4.下列句子属于施为句的是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B.上海房价今年又涨了。
C.这件事绝对没问题。
D.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
【解析】C 本题考查施为句。
在言语交际中存在两类话语,一类是“言有所述”。
一类是“言有所为”,前者在于以言叙事,即一般的“叙述句”:后者在于用语句做事,称为“施为句”,这类句子不以陈述事实为目的,或者不仅仅以陈述事实为目的,句子的使用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有所行动。
A.B.D三项属于一般的“叙述句”。
二、多项选择题5.根据指示词语类别,指示意义主要包括A.人称指示B.体态指示C.时间指示D.手势指示E.地点指示【解析】ACE 指示意义主要包括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填空1.(词汇)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类。
3.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构词能力强)三个特点。
4.基本词包括(表示自然现象和常见事物的词)、(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表示方位和时令的词)、(表示数字的词)等类别。
5.(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6.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本义),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派生义)。
7.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中心义)。
8.(引申)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强调的重点和方面)、(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
10.(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环境)的限制。
12.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3.文字是由(字音)、(字形)和(字义)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系统包括(笔画)、(笔顺)、(偏旁)、(标点)等,英文包括(字母)、(字母顺序)、(大小写)、(拼写规则)、(标点)等。
15.在文字产生以前,记事方式主要有(结绳)和(刻木)两种。
16.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义)、(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1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兼用了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
18.汉字是意音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不足的是难学、(难写)、(难认)和难记。
19.(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语言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两种话是不一样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一样方言就应主要参考(C)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2.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好处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光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A.音位是透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光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D)A.文字编码B.语音识别C.文本检索D.机器翻译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A.[k,] B.[m,n] C.[n,] D.[k,p]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p 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C)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状况的一组是(D)A.丹麦挪威法兰西B.沙拉咖啡麦当劳C.卡车啤酒立邦漆D.香波克隆好莱坞12.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能够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13.语法现象能够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D)A.词语搭配问题B.好处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句法结构问题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C)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15.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能够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向切分到词为止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向组合到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好处”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17.“汽车”和“卡车”是(A)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B)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C)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B)A.笔画B.字符C.偏旁D.部首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A.词语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C)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潜力是(C)A.语音潜力B.语汇潜力C.语法潜力D.语义潜力24.“萨丕尔(E。
《语言学概论》练习答案=剖析

《语言学概论》练习练习一(导论部分)填空题: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
2.以研究目的为标准,可以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3.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可以把语言学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两大类。
《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现代汉语》属于个别语言学。
4.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我国语言学时期主要有三门学问,即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它们被统称为“小学”。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练习二(第一章语言的本质)一、名词解释:1.语言: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看,它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体系。
所谓词汇就是某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所谓语法就是把语言成分组织起来的各种规则和总和,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言语:言语不同于语言,所谓言语就是指说话和所说的话,言语的范围要比语言来得大。
3.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
4.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前后相继,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或声音。
5.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各个要素前后依次相继出现,彼此相互联结的语言成分之间构成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的组合关系。
(横向的联系)6.聚合关系:处于同一个层级上的语言单位,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可以成为一种类别,同类的各成分之间具有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纵向的联系)二、填空题。
1.语言符号是音和义的结合体,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
2.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它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构成。
符号的形式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符号的内容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语言学概论习题导论一、填空: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4.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和洪堡特。
前者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分别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7.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4.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5.应用语言学:广义:泛指语言学理论的各种实际应用,包括语言文字教学、词典编撰、文字制定、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语言分析、病理语言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的新语言学科。
狭义: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
6.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的语言学科。
6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用真题习题集锦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用真题、习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正式提出“语言学的语用学”这一概念的是( D )p209A.莱文森的《语用学》B.奥斯汀的《论言有所为》C.瑟尔的《言语行为》D.1977年在荷兰出版发行的《语用学杂志》2.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 D ) P219-220 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乙)电脑坏了3.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 B ) P219-220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3.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 C ) P219-220A.(甲)他弟弟出国了——(乙)他有弟弟B.(甲)他现在不是经理了——(乙)他当过经理C.(甲)他养过猫——(乙)他养过动物D.(甲)他又喝醉了——(乙)他以前喝醉过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 B ) P219-220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 C ) P219-220A.(甲)他买了一只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左边——(乙)小李在老王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5.下列句子属于施为句的是( C )P223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B.上海房价今年又涨了。
C.这件事绝对没问题。
D.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各项属于礼貌原则的有( C D E )p216A.质量和数量B.相关和负责C.得体和慷慨D.赞誉和谦逊E.一致和同情2.下面各项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有( AC )P225A.能把杯子递给我吗?B.他建议晚上看电影。
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5.[p‘]的发音特征是AA.双唇送气清塞音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A.[i,u]B.[e,o]C.[A,y]D.[?,a]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A.节律重音B.语法重音C.固定重音D.强调重音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是成分,不是组合C.是组合,不是成分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B 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C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B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BA.失读症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D.维尔尼克失语症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C.即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D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二、多项选择题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分析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正确答案:D解析:语言符号的性质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和线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是指其音义关系可以随意改变,而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e]是( )A.前半低不圆唇元音B.后半低圆唇元音C.前半高不圆唇元音D.后半高圆唇元音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元音舌位位图可以知道[e]是舌面前元音、半高元音、不圆唇元音,故选C。
3.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正确答案:A解析:音位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剐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p,k]B.[n,b]C.[ts,s]D.[d,f]正确答案:C5.汉语普通话中,处于对立关系的是( )A.[b]和[p]B.[p]和[t]C.[t]和[d]D.[a]和[]正确答案:B解析:现代汉语中[p]和[t]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它们之间必定是对立关系,[b][d]分别是[p][t]这两个音位的变体,[a][]是同一音住的两个条件变体。
6.下面各词属于汉语方言词的是( )A.奢侈B.瘪三C.啤酒D.调型正确答案:B解析:方言词指在某一地域方言中所使用的词。
如东北方言的“忽悠”,昊方言中的“瘪三”等等。
7.英语动词“唱”的原形是sing,过去时形式是sang,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正确答案:B解析:屈折就是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8.下列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 )A.琵琶B.徘徊C.卡车D.瓜子正确答案:D解析:琵琶、徘徊、卡车都是单纯词,瓜子是复合词。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山东财经大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B)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A.洪堡特B.索绪尔C.威廉姆•琼斯D.乔姆斯基2.语言符号具有(B),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A.主观性和客观性B.任意性和线条性C.离散性和凝聚性I).自然性和社会性3.(A)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A.词B.语素C.短语D.句子4.下列辅音音素都属于塞擦音的一组是(C)A.[b,s]B.[p,x]C.[ts,tfi h]D.[k,n]5.(C)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A.成语B.词C.词汇D.词组6.多义词具有多项意义,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D)。
A.原义B.多义C.引申义D.本义7.国际音标所采用的符号大多数是(B)字母A.希腊B.拉丁C.英语D.法语8.(B)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A.规则B.语法C.句法D.结构9.(D)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A.词B.音位C.短语D.语素10.词的(A)是词义的核心。
A.概念意义B.感情色彩意义C.语体色彩意义D.象征意义I1语音学是从语音的(B)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进行的研究。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物理属性D.生理属性12.(C)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的形状及发出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
A.音长B.音强C.音高D.音质13.(A)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意义。
A.词根B.词缀C.词尾D.虚词14.下列辅■&音素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C)oA.[f,g]B.[m,x]C.[k,x]D.[s,r]1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派生词的一组是(B)oA.teapot老师B.impossib1e椅子C.hometown国家D.footba11新手16.文字起源于(C)oA.汉字B.书法C.图画D.实物17.英语是(A)。
A.屈折语B.孤立语C.黏着语D.复综语18.(D)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自考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

自考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练习题第六章文字一、单项选择题1.希腊文属于全音位文字:阿拉伯文属于辅音文字;日文中的假名属于音节文字。
2、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的最基本单位是字符。
3.按照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音还是语义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
4.假借字的特点是直接表音、间接表意。
5.现代语言之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
6.越南语现在的表音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
7.闪含语系的语言,如腓尼基语最初采用的文字类型是辅音音位文字。
8.藏语所采用的文字系统是音位文字。
9.世界上一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只有汉字。
10.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出现的年代是商代。
11.腓尼基人创造辅音文字借用的文字是古埃及文字。
12.最早使用音位文字的人是希腊人。
13.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会意字。
14.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15.最早的辅音文字出现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
16.最早使用辅音文字的是腓尼基人。
17.1945年后,书写朝鲜语的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谚文字母。
18.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属于整个文字的类型不变,字符的类型变了。
19.“文字的创制”是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
20.1956年我国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从文字改革的角度看应属于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对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21.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许多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其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有佤族、傈傈族。
二、多项选择题1.在“sh、火、付、人、机”组合中,属于复合字型的是sh、付、机。
2.在字符“f、止、江,符、竹”中,属于单纯字符的是f、止、竹。
3.字符“羊、马、人、木、口”都属于意符。
4.至今还没有发现的文字类型有语素文字、表意文字。
5.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音符、意符、记号这几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自测题及分析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
3、字母:拼音文字的书写单位,一个字母基本上就代表语言中的一个音素;一种文字体系一般只要数十个字母符号。
4、形声字:形声字是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一部分字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5、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口语规范严谨,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变体。
二、填空(40分,每空2分)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事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分析说明: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了人类的文化。
(×)分析说明: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分析说明: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要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
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分析说明: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为一体的。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分析说明: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分析说明: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分析说明:汉字虽然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但不能反过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汉字与音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分析说明:日文是音节文字,假名和音节之间有对应关系,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9、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分析说明:意音文字中的表示字音的符号,不能看作拼音文字,因为这些符号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而且往往都不是表示音素的符号。
10、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发展。
(×)分析说明: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由口语决定,所以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落后于口语的。
四、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反对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的理由思路要点:①汉语音节结构简单,词形简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汉字在书面上可以有效地区别同音词,而用拼音文字无法区别,没有字形上的差别,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例如“公式-公事-工事-攻势”四个词读音一模一样,用汉字记录,字形上很容易区别开,用拼音就都是一样,无法区别,将给阅读带来很多的麻烦;汉字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实际情况,汉语方言分歧,差别很大,而由于汉字同语音联系不是很紧密,记录汉语,不同方言区的人的人都能看懂,具有特殊的沟通方言的作用,假如不用汉字而用拼音文字,那么各个方言按方音拼写,词形上区别非常大,别的方言区的人根本就看不懂,文字无法起到沟通交际的作用,拼音文字无法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
②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正好,比如汉语语素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一个语素一个音节,而汉字也是表示音节的,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正好同语素的特点相适应;汉语是孤立语,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没有词形变化,而写法上固定的汉字也是适应汉语的这个特点的。
③汉民族文化是汉字的根,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记录汉语,还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比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都同汉字的特点密切相关,保留汉字,就是保留汉文化,就是继承汉民族文化,而将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就将割断汉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其结果是毁灭了汉民族文化。
4、简要说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共同发展。
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
没有口语的存在,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和发展,书面语是不能离开口语而独立存在的。
第二,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七章自测题及分析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因为地域或社会的语言而发生的语言分化。
2、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3、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语言的地方变体。
4、共同语:共同语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
5、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1、(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3、语言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音)次之,而(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
4、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
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语言分化,(行业用语)、(阶级方言)、(科学技术术语)。
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7、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
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亲属语言),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
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11、语言的统一,主要指(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2、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我国的(普通话)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
13、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14、(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
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16、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分析说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可能发生突变,只能是渐变,所有的语言都不会有例外。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分析说明:语言三要素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词汇发展变化最迅速。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分析说明: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还要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差别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可能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分析说明:划分地域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使用方言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各方言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确定方言身分时要同时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即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分析说明:何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条件。
比如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但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语的基础方言则是经济的原因。
6、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分析说明: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7、语言发展也有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
(×)分析说明: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走到前面。
语言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8、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分析说明:分布最广的是印欧语系,在世界上六大洲均有。
印欧语系诸多语言之所以能分布这样广,主要是在殖民主义时代凭借政治、军事、经济的力量推行的缘故。
9、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分析说明: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隔阂,便于各个方言区的人相互交际沟通感情需要。
10、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话语音。
(√)分析说明:普通话以北京话语音作为标准音,但不是全盘吸收北京话语音的特点,有些土音、不符合规范的读音就不吸收。
四、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第一,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自然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愈来愈细致缜密,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第二,社会的分化、统一、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这也必然要推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2、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渐变性特点?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