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总支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党总支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党组织事迹
材料
####社区地处##城区东南角,现有常住居民4976户,13933人。
党总支下设8个支部,在册党员258人。
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建设居民满意社区为目标,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了以党建强管理、以党建促服务、以党建赢民心的工作格局,社区党总支多次被市区两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XX年10月,社区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一、夯实基础强核心。
社区党总支按照“三有一化”要求,把夯实基础作为建强组织的首要抓手。
XX年,争取落实国家社区建设项目,投入178万元,建成近1000平米集“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党员电教室、居民书屋等功能室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办事、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
按照社区建党总支、小区建党支部、楼幢建党小组、单元设党员中心户的模式,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社区党组织体系,将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持社区建设的2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推选进社区党总支班子,建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双向联系的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组织共建、党员互帮、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
议、“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义务服务日、党员联系居民、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党员电化教育等8项制度,实现了以制度规范管理。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无固定收入的楼院支部书记,每年给予600元左右的补助,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二、先锋行动连民心。
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活动作为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载体,深入实施“民心工程”。
一是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
采取“三合一”方式,把“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者活动”和“党员承诺服务”一并纳入“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中,按照党员自愿、活动适度的原则,设立政策宣传岗、党务监督岗、民意收集岗、扶贫帮困岗、信息传递岗、便民服务岗、环境保洁岗、设施维护岗、治安调解岗、文明新风岗等“十岗”,102名党员自愿认领岗位126个,创建党员先锋岗30个。
二是开展了“1+1”和谐家庭联创活动。
党员把自己家庭建成和谐家庭的基础上,培育、推荐邻近1-2户建成和谐家庭,至目前,已建成和谐家庭1300户、和谐示范家庭120户,初步形成了党员带头建,带动邻里建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了党员分层管理。
针对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普通居民党员、流出党员等实际,分类设计并开展了以“率先垂范,服务居民做模范”、“退职不退休,发挥余热促发展”、“讲党性顾大局,掌握本领再就业”、“发挥作用亮身份,志愿服务树形象”、
“牢记党员身份,奉献本职岗位”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各层面党员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精细管理顺民心。
社区党总支正确认识区委、区政府赋予社区城市管理的新职能,集中精力,投入人力狠抓了城市管理。
组建城管综治巡查中队,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日巡查、周评比、月奖惩等制度,推行城管工作社区主要领导每日一查、分管领导每日三查、城管办主任每日十查的“一三十”工作法,实行环境卫生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抓,卫生专干包片监管,清扫人员划片包干的办法,初步形成了巡查中队负责监管街巷、市场及门店门前“三包”,居民小组负责日常居民楼院清扫保洁的大城管格局。
加强与城管、工商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富强路马路市场进行集中整顿,重新划分经营区域,设立市场摊位标志,与摊主签订《摊点卫生自我管理承诺书》,成立市场自管委员会,实行划行规市、按区经营、自治管理,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持了经营环境的干净整洁。
围绕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开展了以“精品街道、精品楼院、精品小区”为主要内容的“三精品”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建成“三精品”示范点各1个。
将每周五定为“社区居民义务劳动日”,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
组建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4个,散居楼院自管小组68个,充分发挥了自管组织在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第 3 页共5 页
四、提升服务暖民心。
社区党总支坚持把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第一标准,从居民的需求、愿望出发,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与水平。
一是创新低保听证评审办法。
率先在低保听证评审环节引用视频技术,将低保申请人居家生活影像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在听证评审会上进行直观展示,有效保证了听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是专门设置爱心捐助专柜。
采取社区适度补贴和社会捐助的办法,为204户A、B类低保供给人员发放“爱心捐助卡”,向他们提供了免费领取50元、20元不等的生活日用品和低价购物服务,使爱心捐助专柜成为了困难弱势群体的“供暖中心”。
三是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通过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洽谈、定期送上用工信息、协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等途径,帮助4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四是实施“一顺”家政服务工程。
采取社企联合的形式,注册成立了“一顺”家政服务实体,开通了居民拨打免费服务热线,为居民提供换气送水、门窗清洁、下水疏通等家政服务297人次。
五是推行“四个一”居家养老服务。
对辖区内78位高龄、孤寡、重病老人采取社区干部联系、志愿者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了每周上门探望一次、每月帮助打扫一次卫生、每半年提供一次健康咨询、每逢重大节假日和老人寿辰之时送一份祝福的“四个一”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照料、志愿帮扶、亲情慰藉”四位一体的社区
养老服务模式。
五、和谐稳定安民心。
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建立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以综治巡逻队员为主体、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区群防群治网络,成立由50余人组成的“邻里守望—夕阳红治保队”,大力推行邻里治安守望,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加经常性义务治安巡逻活动,督促辖区单位、经营门店、有条件的小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逐渐下降,居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聘请272名志愿者为社区民情信息员和联络员,随时掌握并上报周围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信息,各类矛盾纠纷排查率达到98%。
推行居民小组自治管理,将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分别配置到居民小组,建立网格化的治安防范体系,落实楼院治安“六包”责任制和“五知五清五掌握”工作机制,推行辖区人口“红、绿、黄”三卡管理,实行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创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第 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