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5.本诗表达了作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 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 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 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 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 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3分 答案要点缺失
真相只有一个
①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记叙夏日游 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借此 表现对自然地热爱;
②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情感。“一遣樊笼累” 集中体现了诗人的苦闷压抑,希望归隐田园的心志。
1、审清题意,看清要求(全诗or某一联); 2、分条答题; 3、一句话总结; 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夜,短松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以景结情
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杜甫
触景生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以乐写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 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 林:此处指读书人。
景物和人物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 荒僻 (富有生活气息,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 远宁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 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二、知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谢灵运《初去郡》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寻吴越山水,厌洛京风尘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孟浩然《自洛之越》
小结: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
对自然的喜爱、赞美、惊叹等感情;如谢灵运的诗、王维《山居秋暝》等诗 对宁静平和、恬淡自由的田园/归隐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表达闲适淡泊、悠 然自得之情及孤傲情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山水田园(隐逸)诗
此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
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所谓
,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
写对象的诗歌,表达赞美、喜爱、惊叹等情感,
比如杜甫《望岳》。但大多数的山水诗还是与
忧国伤时、怀古咏史、田园隐逸、求仙访道、
羁旅行役等题材相结合的,这样山水诗的意境
也就更广阔,影响也就更深远;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男子在外面 流浪
送别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

羁旅思乡诗
男子在外面打仗 边塞战争诗
歌 咏物言志诗

男子没事瞎想
咏史怀古诗
型 女子在家空惆怅 闺情宫怨诗
山水诗,是诗人纵情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美景, 以寄托自己情怀的诗歌。 诗人自由地漫游山川、寄傲林泉, 在秀丽的山水风光中,以敏锐的感觉 体察自然的光色韵味, 表现高逸冲淡的情趣, 向外发现了山水的天然美,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村中的雪停了,梅花也盛开了。
但:尽管,只管。 那:同”哪“哪里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分)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 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互文的修辞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 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 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D.“元日”与今天元旦不同,是“农历正月的第一天,别 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以恬淡的心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之情和孤傲的情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情景关系
•区分: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 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 的思想感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
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对现实的不满,怀 才不遇的苦闷失意落寞;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杜甫《江村》、孟浩然《自洛之越》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如苏轼《题西林壁》
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或者反映农村生活与人 民生活的贫困。
三、明方法
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 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1、写景角度:高低、俯仰、远近(远眺近观)、内外、整体局部,如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写景方法: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 • 3、写景技巧(狭义表现手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中的物象以草屋、柴门、桑 麻、狗吠、鸡鸣、蝴蝶等典型 的农村风光为主。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
1、景物:山河云雾、霞光露珠、清风明月、泉溪桥野、郊外郭外、农田草舍、 墟落炊烟、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2、人:农夫、樵夫、渔夫(渔翁)、林叟、山客、隐者、牧童、邻人、野老、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 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松、竹、梅、桂、菊、树、林、草、木、各种山中植物、 花草香、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葵藿、五谷(黍)、栗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禽、鹤、雀、鸟鸣、猿啼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产生原因有:
①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文人士 大夫有足够的条件漫游各地,或生活于农村,优游林 下,寄情山水。 ②佛、道思想影响。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不少 文人受佛、道出世思想影响,喜欢清静,爱好自然。 ③由隐入仕的社会风气。一些文人为了早做官,先当 隐士,闹大知名度以待朝廷征召。这种被视为“终南 捷径”的社会习尚,刺激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诗中涉及的地方有南山、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 南亩、终南山
2、看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中涉及的人物一般为农 夫、浣女、野老、牧童以 及隐士。
2、看诗中的典型意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特点),意境淡远闲适,风格清新自然、恬 静淡雅,语言清丽自然、质朴洗练、精炼传神、绘声绘色、 雄奇优美,写景状物工致传神,多用白描手法,对后世诗 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发展历史
《诗经》中已经有了对山岳河川、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以景写情而含蓄深 远的诗篇《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 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向?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5分)
①对自然的热爱 ②渴望归隐的情感。
2分
没有结合诗句分析, 要点缺失。
①喜爱自然。诗中有很多景物描写,表现出 对自然地喜爱。 ②渴望归隐。希望摆脱牢笼回归自然。
——孟郊《登科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以哀写哀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写哀
四、小练习
(2015年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时明月 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笼寒 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百战死, 十年归。 开我 阁门,坐我 阁床。
买骏马, 买鞍鞯, 买辔头, 买长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元日田家① 薛逢
视、听、嗅结合;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小楼一夜听风 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与“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点面结合; 正侧结合、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 比兴手法的运用(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色彩: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重点字词: 形容词 动词 叠词 4、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 以乐衬哀等。
楚辞把对山水的描写向前推进了一步。 真正的山水题材诗,始于魏晋六朝。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可以算 是最早的山水诗,诗中通篇以山海为描写对象,直抒胸臆,给人叱咤风云,吞 吐宇宙的豪迈之感。 晋宋时代,陶渊明、谢灵运两位大诗人的创作,使山水田园诗逐渐兴盛。 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等继承了前代诗人的创作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实践 使山水田园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等诗人也写有 大量的山水诗。 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为范成大与杨万里。
所谓
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
多以农村景物和农夫、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
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谢灵运是山
水诗的鼻祖,代表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 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要 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这些都是人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写的啦!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厌倦官场的隐逸 之志、超脱之情。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贴天响,长风无息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失意落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明类别
1、看标题
《过故人庄》 《归园田居》 《游山西村》 《山居秋暝》
标题中含有山、庄、村、居、野等字眼 以及典型的关于风景的描写
2、看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屋上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诗中景物有清泉、山石、 松林、云霞、明月等自然 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