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2、本卷共44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7亿。

图1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图1
图2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B.城市等级提升
C.交通通达度提高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4、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B.交通方式变化
C.经济规模扩大D.生活方式改变
读“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3),回答第5题
5.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③阶段
B.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①或②阶段
C.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速度最快的是③阶段
D.大城市人口减少,乡镇人口逐渐增多的是③阶段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制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表1。

读表完成6~7题.
6.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A.住宅区B.城郊区C.工业区D.商业区
7.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A.城市洪水B.“雾岛”效应C.酸雨D.水土流失
图4为“某村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Array
图4
8、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是该村所在地的是
A.东北地区B.珠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9、影响该村农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变化B.国家政策C.市场需求D.气候变化
10、有关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横穿潘帕斯草原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②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了天然草场的不足③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美国市场④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图5为“某三种工业部门投入构成情况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工业部门③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B.服装工业
C.食品工业D.电子工业
12、服装厂、钢铁厂、食品厂和电子厂集聚在同一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
C.共用基础设施D.共享信息
图6是某地区合理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6
13、当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A.东风B.西风
C.南风D.北风
14、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自来水厂B.造纸厂
C.印染厂D.钢铁厂
15、美国“硅谷”发展微电子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①知识和技术 ②劳动力价格 ③现代化交通 ④能源和资源 ⑤优美环境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读图7,回答16~17题。

16、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A .连续性强,运量大
B .安全性能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C .运输效率高,是目前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D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17、我国建设该管线的主要意义是
A .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B .彻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 .促进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D .保护沿线生物多样性
图8为“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若图中线段表示河流,则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乙—丙
19、若图中线段表示公路,则该区域商业中心最可能出现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7
图8
图9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图9 21.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10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a 、b 、c 分别表示
A .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 .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C .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D .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23、该模式的特点有
①循环型 ②高能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2011年3月27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针对气候变化的“全个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科学家预测,若南极地区冰川融化,中国东部海岸线将如图11中阴影所示,据此回答25~26题。

图10
25、动态模拟地球海平面变化及趋势,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为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26、题中假设中国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B.全球气候变暖
C.水污染加剧D.地壳下降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12),回答 27~28题
27.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28、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对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
图12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

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据此回答29-30题。

29.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0.目前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其主要原因是()A.粮食大量过剩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劳动力大量缺乏D.转向煤、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二、判断题(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共10分)
31、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32.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要大于其环境人口容量。

33.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3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5.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6.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

37、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一般是以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的。

38、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39.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40.区域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区域。

第Ⅱ卷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30分)
41、图13和图14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如果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所代表的功能
区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 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该城市经济发展的在人口方面的优势是 _______;但30年后该城市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

42、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图15
(1)甲图中A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

铁路 河流
公路 100 等高线
图13 图14
(2)乙图中阴影部分是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区,这种农业类型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C 处发展农业生产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该处农业生产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应该借鉴甲乙两图中____________(A 或B )地的经验。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
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这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础在全国经济中的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

材料三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图16)
(2)要想成功实现区域发展的转型,辽中南工业区可向鲁尔区借鉴的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读我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7分)
图17
(1)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恰当的位置(填写字母代号)。

a .自然环境土地退化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大风季节开垦
d .粗放经营
e .盐碱地不合理灌溉
图16
(2)防治土地退化即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其对策的核心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调整农林牧结构
C.控制人口数量增长D.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3)对农牧交错地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三.综合题:(共30分)
41、(8分)
(1)住宅区(1分)商业区(1分)
(2)乙(1分)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
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任答3点得3分)
(3)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1分)人口老龄化(1分)
42、(8分)
(1)商品谷物农业(1分)小麦和玉米(1分)
(2)混合农业(1分)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合理有效的安排农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1点1分)
(3)热量不足(1分)A(1分)
43、(7分)
(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得2分)
不同点:鲁尔区水资源丰富但铁矿贫乏;辽中南捅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但当前水资源短缺(2分)
(2)①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工业部门,扶持电子、信息等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②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开展科技创新(任答3点得3分)
44、(7分)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abdec(全答对得2分)
(2)C(2分)
(3)答题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或农牧业结构);退化土地的综合整治;扩大林草面积,营造防护林;结合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等。

(3分)(答对任3个方面得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