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
【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
1.区域的含义 2.区域的发展阶段
【重点知识再现】(6分钟)
一、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
2.区域一般性特征:
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区;
3.区域空间结构:按照经济发展分为区域核心(呈点状)、网络系统(呈线状或呈网状),外围空间(呈面状)。
4.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及产业内部构成。
二、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典型错题重演】(8分钟)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
A .整体性特征
B .差异性特征
C .开放性特征
D .稳定性特征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
A .地理位置差异
B .气候、地貌差异
C .人种分布差异
D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主要特征 有一定的界线
内部相似与连续性,之间有明显差异性 有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间是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 影响
类型 空间
分布
影响 差异
演化 含义 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区域总体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指标
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
A.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B.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C.不平衡一平衡D.平衡一不平衡5.下列选项中有关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多
B.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小,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6.阅读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的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一崇(明)一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__。
(2)“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形式是____,交通线路表现
为____和_____。
(3)“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4)三大工程的启动和完成会引起“长三角”空间结构怎样的变化?
【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
1.C
2.C第(1)题易错选8项,主要原因是图示中“落后区域”和“发
达区域”干扰了判断。仔细读图可知,图示两区域之间具有资金、
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故选C项。第(2)题要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差异。故选C项。3.D 4.B 5.D 6.(1)南京杭州上海 (2)岛状线状网络状 (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平原和三角洲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高。 (4)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规模扩大,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解析:正确的答案来源于正确的记忆和合理的分析。“长三角”主要指沪、宁、杭地区,读图可得出结论。不同的区域要素,其空间分布形式不同,要区分点、线、面等不同形式。前两题主要来自记忆,后面的两题要进行合理的分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分布区,其形成原因不外乎是自然条件中的平原地形、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交通运输发达、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发展历史悠久等方面,不可遗漏要点。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无非从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两方面进行。
【自主检测】(22分钟)
1.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网络系统就是指区域的各种交通运输线组成的网络状分布体系
B.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是指区域核心以外的其他空间范围
C.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的发展水平受区域核心的制约,受网络系统的影响不大
D.区域的空间结构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不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2.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 )
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 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
3.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 )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4.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乎较低的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是 (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5.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 )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6.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范围小
B.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7.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指标8.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
A.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B.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C.不平衡一平衡D.平衡一不平衡9.下列选项中有关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多
B.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小,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10.下列选项中有关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平衡的稳定发展状态
C.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
D.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11.下列选项中有关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B.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C.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D.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12.读“美国东北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②_____。
(2)19世纪中叶后,③城市逐渐发展为美国著名钢铁工业中心的原因是附近有_
____,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______,
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______附近出产的铁矿石,从而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带是____,其形成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有利于_____生长;二是______。
(4)目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