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理地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4×5′;判断改错5×4′;辨析1×15′;读图分析1×20′;论述1×25′1.四次科技革命的起源以及主导技术
第一次,18世纪后期的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等国,电力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
第三次,始于美国后扩大到西欧日本等国,电子技术
第四次,不是单项技术而是由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海洋,环境等众多技术组成的技术群落。


2.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产业的演变结构及趋势。

演变结构:
(1)新技术的诞生引起新产品的开发,随着新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会逐渐形成新产业;(2)高新技术渗透传统产业,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
(3)由于利益更趋向高科技产业,投资会更趋向研究开发,从而优化产业的投资结构;(4)科技革命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迅速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趋势:(1)技术产业化是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要方向:21世纪是知识产业的时代,三大产业部门都将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劳动、资金密集型逐渐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柔性生产将代替大批量生产,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继续发挥提升产业结构的核心作用。

(2)产业融合还是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潮流: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原有的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从而带动了产业融合。

(3)产业结构的开放性程度进一步加强:随着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全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得可能,同时推动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3.世界经济重心的三次转移。

(1)在英国的形成。

(2)向大西洋两岸转移。

(3)向太平洋板块转移。

4.“大脑-手脚”模式: 一些国家或跨国公司专门从事创造技术和知识等核心资产,另外一些国家从事非核心资产的生产。

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5.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

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传统区位选择方式和集中的,大型的产业布局模式正在被更富弹性的布局方式和复杂多变的产业布局模式所取代。

一,产业在布局形式上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分散性。

全球化使各项资源的运输和传播可以超越国家的边界,信息化使信息资源的运输和传播能够超越地域空间的限制。

二,新的产业中心不断涌现。

由于全球范围内产业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高级命令和控制功能更倾向于在内地集中,从而激发了新一轮基于信息和知识的集聚经济,新的产业中心便不断涌现。

三,产业布局对具体地点的指向性弱化。

产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变为柔性生产,导致用地规模降低,区位选择弹性增加,使得产业布局对具体地点的指向性弱化。

四,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相互作用加强。

产业集群由于可以获得外部经济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并促进各类专业化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便激发了产业的创新同时也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6.要素禀赋理论:即利用生产要素在区域或国家间的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与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商品流向理论。

主要认为:各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的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机会成本:指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利益。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

7.国际分工的类型。

一,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二,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三,混合型国际分工:指垂直型国际分工与水平型国际分工的混合。

8.结合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说明中国应如何发展。

(1)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所以我国要认识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增长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起的重要作用,利用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建厂,提高技术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

(2)在经济全球化和WTO的背景下,并保持本土企业较大的国际竞争的同时,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WO赋予的各种许可措施,来更好滴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努力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3)由于中国对周围经济体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需进口大量缩短却的资源性产品,所以中国应加强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9.国际化生产体系的演进。

(1)多国内独立生产体系。

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建立分支结构并独立经营,国内外企业并不直接联系,如果分支机构能够赢利,过公司就很少干预且独立服务于东道国市场。

(美国施乐公司)
(2)简单一体化生产体系。

在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后,将有价值增值缓解移到国外,而利用东道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

(美国耐克)
(3)复合一体化生产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安排从研发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活动,以寻求“协同效应”优势。

(福特公司)
(4)网络化,开放性国际生产体系。

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构建公司内部网络,并通过分包、许可协议等战略联盟与其他公司建立外部网络二形成的全球性网络公司。

10.生产体系的选择,某产业体现的生产体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R&D全球化的地区格局之“大三角”间的交叉格局。

主要发生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大三角”之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些国家R&D的国际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R&D全球化的流入流出都集中在这些国家之间。

12.海外R&D的区位选择。

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和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投资动机主要有三类:(1)实现技术的本地化,以支撑其在东道国的生产企业;(2)建立情报信息窗口,跟踪和获取东道国的竞争对手的技术;(3)利用东道国的科技人才和研究环境,降低R&D成本。

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FDI规模,市场容量,竞争对手,科技水平,科技人才和技术设施与环境。

13.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
(1)设立地区总部:主要设在可提升公司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战略形象的城市,来负责特定地理区域的重要管理和组织功能,主要是由于他们有高的附加值。

如,欧洲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东南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跨国公司建立总部
(2)区域总部的战略区位,主要为了与其他分支结构保持密切联系并接近高质量的服务机构和高素质技术人才供应地。

如,美国的70%日本制造工厂具有区域总部职能;新加坡的在香港。

14.FDI(国际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一国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企一并相应获得对该企业的管理控制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

包括两种方式:新建(绿地投资):在国外创办分公司或子公司;
并购:在东道国取得对一家现存企业的控制权。

FII (国际间接投资) :是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14.FDI流入我国的特征,原因,影响
特征:(1)外商投资来源地日趋多样化;(2)外商独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3)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4)外商投资区域格局没有大的变化;
原因:(1)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主要原因。

(2)为了获取成本优势。

中国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3)降低交易费用是FDI流入中国的直接原因;(4)占领中
国日益成熟的市场是外资来华的最大动力。

影响:有利:(1)能弥补经济发展的缺口,推动我国经济发展;(2)有利于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工业品的技术档次以及企业的竞争力;(3)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并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4)能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不利:(1)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资产流失严重;(2)部分名牌被挤出市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降低。

15.汽车产业链的利润构成:一般零部件采购供应链占1/5,整车制造链占1/5,服务贸易占3/5。

16.汽车制造业的配套模式
(1)金字塔形的日本模式:通过多层次的转包体制,把众多的零部件企业组织起来
(2)水平分工的欧美模式: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厂保持相互独立的关系,两者的地位是不同的。

各零部件企业可以自由的与各整车厂家甚至汽车行业以外的企业建立交易关系。

17.
18.美国三大汽车产业地带:底特律及其周边——以美国公司为主的产业地带;洛杉矶南部——以日本公司为主的产业地带;纽约附近的新泽西州——以欧洲公司为主的产业地带。

19.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1)中国为潜在的巨型汽车市场,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竞相投资的热点地区;(2)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其生产布局已基本完成;(3)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有少数的本国汽车集团和这些集团同国外公司的合资企业共同组成;(4)纵向一体化程度高,“大
而小,小而全”
问题:(1)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2)没有自己的品牌,集中程度低。

20.全球价值链分为采购商驱动和生产商驱动。

服装业的全球采购商分三种:大零售商、品牌运营商、品牌制造商
21.三角生产:即美国(或其他海外地区)采购商与NIE生产商签订单,生产商将所要求部分或全部产品转移至低工资国家(如中国印尼)的海外附属工厂生产,最后当成品直接转运到海外采购商手里后,三角生产就形成了。

升级:跳过中间商环节,直接与东亚NIE的制造商或其他低工资国家的制造商接触。

22.三大消费市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以美国、加拿大为中心的北美;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

三大贸易圈:欧盟及周边国家(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东欧国家等)和北美国家组成的欧洲贸易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组成的美洲贸易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国家与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亚洲)—欧盟—北美贸易圈。

23.ICT产业的区位选择。

ICT产业包括信息技术(IT)产业和通信技术(CT)产业。

(1)接近于科研机构。

以便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与科技知识和高素质劳动力。

(2)布局于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地区。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ICT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为了利用基础设施而节省建设成本。

(3)倾向于政策优惠和融资环境良好的区域。

优惠的政策可以部分消除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规避某些风险;同时,良好的融资环境能在开发、中间试验、成熟推广阶段有良好的资金保证。

(4)选择生产和生活环境优美地区。

ICT产业工艺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就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减小营造小环境的成本。

(5)社会管理的“软环境”较好的地区。

24.硅谷、班加罗尔、新竹三大ICT产业集群的差异性
25.国际上金融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
(1)全能型:即混业经营模式,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兼并与收购、保险代理等。

(2)分业型: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经营。

26.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1)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所在国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重要依托条件。

(2)优越的时区条件。

这是很多城市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3)金融机构的大量聚集。

(4)政策。

政策对金融中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离岸金融中心的兴起。

27.离岸金融中心: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标的,以非本国和地区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非本地银行所形成额银行体系都可称离岸金融中心。

28.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进入方式。

(P280)
(1)并购。

并购东道国零售企业的模式建立营销网络为跨国零售企业确立海外市场份额提供了最快途径,一般适用于经营业绩好,有很强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欧洲零售商)
(2)特许。

是世界零售巨头扩张国际市场初期较常用的一种手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意大利家具零售商弗里特,法国珠宝零售商阿格萨,英国妇女儿童零售商母爱公司;瑞典宜家公司入中国)
(3)合资。

能使零售商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的分销网络并为跨国零售商与本地零售商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

是世界零售巨头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初期较常用的一种模式。

(英国零售商圣斯巴利和比利时吉柏公司)
(4)有机增长。

指在现存的或组合的组织框架中新店铺的发展。

一般是在销售风险较小或已通过特许经营、合资经营等方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市场经验后才去的一种模式。

29.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空间模式。

(P282)
(1)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

它与零售企业在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时的相对保守的战略相适应,表现特征为:本地市场—邻国市场—全球市场的渐进模式。

(2)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

它与大胆的海外市场扩张战略相适应,表现特征为:由本地市场向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进行扩张。

(3)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

兼有渐进式和跳跃式的特征,表现为在初期以临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然后再远离本国的地区和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扩张。

30.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
31.世界粮食供销类型。

(P305)
(1)粮食过剩型。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是世界鼓舞长期稳定的供应地区。

(2)饲料补充型。

(3)结构错位型。

由于历史或地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很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国家或地区为满足殖民地宗主国的需要,只片面地发展橡胶,油棕,咖啡,可可,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而粮食依赖于进口。

(4)粮食不足及严重短缺型。

包括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秘鲁,北非地中海沿岸各国,伊朗,土耳其,伊拉克,菲律宾,孟加拉等,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0多个国家。

(5)粮食基本自给型。

32.区域经济一体化:也称区域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

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P316)
(1)区域经济一体化总是发生在高度趋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是一国难以控制的、市场自发行为的过程。

(2)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毕竟的发展阶段,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台阶。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其组织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独享性和排他性,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3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类型。

(P324)
(1)优惠贸易安排。

即成员国之间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特别的关税优惠,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非洲木材组织)
(2)。

即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上哦在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后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澳新密切经济关系贸易协定;欧洲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关税同盟。

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同时对来自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形成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欧亚经济共同体;海湾合作委员会)
(4)共同市场。

即成员国在商品自由流动方面,既有一致对外的统一关税,又有协调简介税制度和产品标准化制度;在资本自由流动方面,有协调筹资制度;在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有学历和技术等级的相互承认制度。

(安第斯共同体;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南方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

即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并废除成员国间政策方面的差异,使各方面的政策都统一协调地运行。

(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即区域内各国在经济同盟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同意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并伴随着经济同盟的不断发展,成员国将会加强政治上的联合,建立政治经济统一体。

第十五章
34.欧洲一体化的历程(P33)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呈现出有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由西中欧想东欧逐步推进的态势。

(1)诞生:1967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欧共体诞生。

(2)扩展:1987年《单一欧洲法令》生效,实现了欧共体12国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3)欧盟的成立及壮大:1993年1月1日,欧共体更名欧盟;1995年,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地区经济、政治集团
(4)欧元诞生: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12国的唯一法定货币
(5)欧盟新一轮的扩大:2007年,欧盟扩大为27国。

35.欧洲一体化的成就
(1)最成功之处在于经济一体化: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劳务、货币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产成本,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03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国际贸易差偶偶美国和日本进出口贸易的总和。

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和输入集团。

人均收入高,其中北欧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

(3)在政治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A.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成员国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突出
(2)工业现有水平落后,其研究和开发能力也不足。

第十六章
36.NAFT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A.一国主导性的区域经济
B.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性
37.新经济对美国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
从地区发展格局来看,新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同于酒精计,西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心,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由于科技文化发达,在新经济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传统工业最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或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来获取竞争优势,在新经济领域中已失去创新能力。

从城市分布来看,新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于少数城市地区,空间格局与各州情况基本一致,但西部优势更为明显。

第十七章
38.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国际因素:国际市场上原料和燃料价格低廉,来源充足;美国侵朝、侵越战争放入均需供货的刺激。

国内因素:
1)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入世”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体系,走工业网强国之路;
3)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善于学习和汲取先进的东西;
4)重视科教事业,拥有丰富的高质量劳动力;
5)军事上受美国保护,国防费用少;
6)自然条件优越,利用海港优势毛兴建大型工业基地。

7)战后进行了民主改革
启示:
1.制度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之前提;
2、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之动力;
3、科学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之法宝;
4、政策调控是经济均衡发展之必须;
5、分配调整是经济社会安定之保障;
6、国际协调是经济发展之必要条件。

7、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它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8、市场和政府是两把双刃剑,是经济现代化中相制衡的孪生兄弟,不可偏废,关键结合的技巧。

9、效率和公平也是两把双刃剑,没竞争就没效率,没有发展;而没公平就没社会稳定,甚至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破坏。

10、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可持续的创业精神和谦虚态度来支撑
附:南开大学杨栋梁讲座主要内容
一、高度成长的内外条件
1、有利的国际环境
1953年朝鲜停战,政治形势巨变。

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东亚地区迎来10年左右的安定期。

1965年美国发动了近10年的越战。

1975年南越政权向越南政府无条件投降。

无论是安定的东亚环境,还是东亚发生局部战争,对日本经济来说都是一种正相关影响。

1952年4月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后,日本恢复独立,同时通过日美安保条约,政治上成为美国盟友和西方世界一员。

继而加入(IMF)和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入联合国。

2、国内环境的相对安定
1955年,成立日本社会党及与自由民主党。

两大政党制下,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可从长计议筹划经济发展;在野社会党有效牵制了保守力量独往独来,形成了“1955年体制”。

50年代后期至整个60年代,日本国内政治事件不断,但未能改变“55年体制”。

进入60年代以后,自民党连续出现两届长期政府,经济高度成长及其成果逐步弱化了国内矛盾。

3、高度成长的制约因素
主要问题是产业技术、生产设备落后所导致的生产力低下,能较好应对。

但是同时又面临着资本供给绝对不足的难题,不得不选择一条走走停停,官方主导的道路。

4、综合的评价
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实现独立赶上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宽容、拉拢、扶植政策使日本可尽享最新成果,发挥“后发国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