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专利代理实务-23_真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专利代理实务-23
(总分225,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论述题
1. 答题要求:
1.在答卷中,考生应假设一个指定了所有成员国的欧洲专利申请已经递交,并且欧洲专利局已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

该试卷也可能包含客户的指示信函,表明其对申请欧洲专利具体操作的要求。

2.考生应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所提到的所有观点做出答复,该答复应以信件形式递交给欧洲专利局,并在必要时修改权利要求,但不应修正说明书。

权利要求应在满足公约要求的前提下对发明提供最大的保护。

在回应的信件中,考生应提出论据来支持独立权利要求具有专利性。

3.若考生认为申请的任何部分应作为一或多项分案申请的主题,可以以注释的形式清楚地确定这些分案申请的独立权项的特征:可以在现有权项中指明这些特征,也可直接起草该权项。

本试卷包括:
附件1-专利申请
附件2-审查意见通知书
附件3-对比文件1
附件4-对比文件2
附件1(专利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它包含一种储存稳定性更好的过氧碳酸钠漂白剂。

该洗涤剂为复合配方,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洁剂和漂白剂,这些成分的功能不同。

洗涤剂的增洁剂成分在洗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主要是起到增强洗涤能力和软化水质的效果。

即它可以去除从水和土壤中带来的钙、镁离子。

一些络合剂(如三磷酸钠)和一些离子交换剂(如沸石)均可作为增洁剂成分。

但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沸石比磷酸盐更适合作增洁剂。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重要的成分,存在于所有洗涤剂产品中。

通常来说,表面活性剂是水溶性的,包含与亲水或增溶官能团接枝的疏水部分。

起到清洁的效能。

添加化学漂白剂成分是为了去除纤维上附着的不能被水洗掉的有颜色的污点和污物。

漂白剂成分最好包含过氧化物,因它们可以提高洗涤剂组合物的漂白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含氧漂白剂(如过硼酸钠)应用非常广泛。

然而,随着含硼漂白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日益被人们所熟知,其他含氧漂白剂逐渐引起大家的兴趣。

在此,我们要特别提到过氧碳酸钠,它能在水中迅速溶解,除了具有漂白能力外,还具有碱性,可增强洗涤效果。

然而,它的稳定性不好,这限制了它在洗涤剂组合物,特别是含有沸石的洗涤剂组合物中的应用。

不利于过氧碳酸钠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水气和高于28℃~30℃的温度。

人们业已采用多种方法来改进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然而尚未制出一种储藏时间足够长的、可用作洗涤剂成分的过氧碳酸钠。

有人提议使用涂覆的过氧碳酸钠。

大多数这样的产品所用的涂层材料,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是不可取的。

此外,这些涂层材料用量很大,这意味着每克涂覆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下降,因为活性氧只存在于过氧碳酸盐,而不存在于涂覆材料中。

活性氧是在过氧碳酸盐分解过程中以氧气的形式释放出去的那部分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较高湿度和高于28℃~30℃的环境中的稳定性,从而获得储存时间足够长,并可用于含沸石洗涤剂组合物。

我们在本发明中发现向洗涤剂组合物添加碱金属的羧酸盐,或用所述碱金属的羧酸盐涂覆过氧碳酸钠颗粒,可令人满意地提高洗涤剂组合物中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

用于提高过氧碳酸钠稳定性的羧酸盐可在市面上获得,它们选自:
(1)碱金属的脂肪族一元羧酸盐,其通式为CH3(CH2)nCOOH(Ⅰ),其中n≥2且为整数。

脂肪族一元羧酸例如是:丁酸(n=2),戊酸(n=3),己酸(n=4),庚酸:(n=5),辛酸(n=6),壬酸(n=7),癸酸(n=8),十一烷基酸(n=9),或十二烷基酸(n=10)。

(2)碱金属的脂肪族二元羧酸盐,其通式为HOOC(CH2)mCOOH(Ⅱ),其中m取值为2~12的整数。

优选的二元羧酸为丁二酸[HOOC(CH2)2COOH]和己二酸[HOOC (CH2)4COOH]。

(3)碱金属的羟基羧酸盐(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取代基的碱金属羧酸盐),例如:
(3.1)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取代基的一元羧酸,例如3-羟基丙酸(HOCH22CH2COOH),4-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或1,2-二羟基丙酸(HOCH2CHOHCOOH)。

(3.2)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取代基的二元羧酸,例如2-羟基丙二酸(HOOCCHOHCOOH),酒石酸(HOOCCHOHCHOHCOOH)。

(3.3)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取代基的三元羧酸,例如柠檬酸HOOCCH2C(OH)(COOH) CH2COOH和落叶松覃酸HOOCCH2-C (OH)(COOH)-CH(COOH)-(CH2)15 CH3。

通式(Ⅱ)的未取代的脂肪族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的效果最好,其原因现在还不甚明了。

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取代基的碱金属的羧酸盐[即(3)中所提到的羟基羧酸]也能够赋予过氧碳酸钠适当的稳定性。

优选地,羧酸盐涂覆于过氧碳酸钠漂白剂表面。

此外,也可将其直接作为独立添加剂添加到业已含有过氧碳酸钠漂白剂的洗涤剂组合物中。

本发明的碱金属羧酸盐能够改善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潮湿和温暖环境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涂覆的过氧碳酸钠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的涂层材料,即羧酸盐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洗涤增洁剂,因此减少了洗涤剂组合物中其他增洁剂的用量。

采用常规方法即可获得过氧碳酸钠表面涂层,例如在圆盘式造粒机或转鼓式造粒机中喷涂,再干燥。

然而最好的方式是采用流化床干燥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涂覆和干燥一步完成,因而得到一种特别稳定的产品。

若碱金属的羧酸盐不作为过氧碳酸钠的表面涂层,而是作为含过氧碳酸钠的洗涤剂组合物的独立添加组分,可采用任何向洗涤剂组合物中掺入添加剂的常规方法。

羧酸盐的加入量可变范围很大。

要稳定过氧碳酸钠,至少应加入其重量1%的羧酸盐,然而因为羧酸盐能溶于水且是一种有用的增洁剂,因此对其用量上限没有特别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超过过氧碳酸钠重量的50%羧酸盐的最适宜用量为过氧碳酸钠重量的5%~15%。

按常规用量,即洗涤剂组合物重量的1%~25%加入过氧碳酸钠。

洗涤剂组合物也可能包含传统添加成分。

这些添加成分的具体特性和加入量取决于所用的具体洗涤操作的性质。

传统添加成分包括:酸、酶、泡沫抑制剂、分散剂、颗粒悬浮和抗沉淀剂以及抗腐剂等。

实施例1:
(a)在流化床干燥器中,将柠檬酸钠溶液涂覆于过氧碳酸钠表面(基于过氧碳酸钠的重量,涂层重量比分别为5%和10%)。

将这些经涂覆的过氧碳酸钠与经喷雾干燥的含沸石的碱性洗衣粉混合,在35℃条件下置于封口瓶中保存。

所有样品都包含2.0g过氧碳酸钠(涂覆前的质量)和8.0g碱性洗衣粉。

(b)将过氧碳酸钠、柠檬酸钠以及与上述碱性洗涤剂组合物直接混合(各组分用量与上述实例相同),并进行测定。

(c)将过氧碳酸钠与同样的碱性洗涤剂组合物相混合(不含羧酸盐)(各组分用量与上述实例相同),在相同条件下封存,作为空白对照。

用高锰酸盐滴定法定期测定所存的氧气量,从而检测过氧碳酸盐的分解程度。

过氧碳酸钠在这些洗涤剂组合物中的稳定性在下表中列出。

表1 35℃下,不同储存天数及不同羧酸盐用量(涂覆/混合)的过氧化物的剩余量(%)时间(天) 无羧酸盐柠檬酸钠(涂覆5%) 柠檬酸钠(涂覆10%) 柠檬酸钠(混合5%) 柠檬酸钠(混合10%)
7 89.1 97.0 97.7 95.3 95.4
14 87.1 93.4 95.4 91.7 93.2
28 61.4 91.5 91.5 80.3 83.4
42 57.1 77.4 89.2 65.4 69.2
56 46.8 76.6 86.0 59.6 65.9
70 46.1 74.6 84.7 56.2 64.1
这些结果表明柠檬酸钠可以显著改善洗涤剂组合物中过氧碳酸钠储存稳定性,并且当柠檬酸钠涂覆在过氧碳酸钠漂白剂颗粒表面时,稳定效果最好。

实施例2:我们也尝试采用另外一些羧酸盐来增强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

按过氧碳酸钠重量的5%检测这些羧酸盐。

稳定化的过氧碳酸盐储存于喷雾干燥过的含沸石的碱性洗衣粉中,并在35℃下如例1一样置于封口瓶中保存。

这些涂覆产品的稳定性如表2所示。

表2 35℃下,分别储存28天和70天后,不同羧酸盐(涂覆5%/混合)对应的过氧化物的剩余量(%) 羧酸钠涂覆28天混合28天涂覆70天混合70天
不含羧酸钠(对照样品) 61.4 46.1
CH3(CH2)nCOOH的钠盐已酸n=4 82.5 67.4 69.3 57.9
辛酸n=8 88.6 73.6 73.5 62.1
癸酸n=10 78.7 62.4 60.8 51.2
HOOC(CH2)mCOOH的钠盐丁二酸m=2 96.2 92.3 87.2 83.1
已二酸m=4 91.4 86.7 82.1 75.4
十四烷二元酸m=12 77.2 70.1 63.3 59.8
续表羟酸钠涂覆28天混合28天涂覆70天混合70天
羟基羧的钠盐甘油酸82.3 73.2 77.3 65.3
柠檬酸91.5 80.3 74.6 56.2
酒石酸85.3 78.4 75.4 58.1
落叶松覃酸83.7 74.8 72.5 59.0
这些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洗涤剂组合物中含有的羧酸钠能改善过氧碳酸钠的储存稳定性,特别是当羧酸钠涂覆于过氧碳酸盐表面时,此稳定效果更为明显。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沸石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包含过氧碳酸钠漂白剂、表面活性剂和作为增洁剂的沸石,其特征在于,基于过氧碳酸钠的重量,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1%重量的一种羧酸的碱金属盐,作为过氧碳酸钠漂白剂的稳定剂,该羧酸选自:(1)一元脂肪族羧酸,其通式为CH3
(CH2)nCOOH(Ⅰ),其中n≥2且为整数;(2)二元脂肪族羧酸,其通式为HOOC (CH2)mCOOH(Ⅱ),其中m为2~12的整数;(3)羟基羧酸。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的碱金属盐是涂覆于过氧碳酸钠漂白剂表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的碱金属盐和过氧碳酸钠漂白剂以独立添加剂形式存在于洗涤剂组合物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的碱金属盐为柠檬酸钠。

5.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羧酸的碱金属盐在稳定过氧碳酸钠中的一种用途。

6.过氧碳酸钠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碳酸钠涂覆了至少1%重量的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羧酸的碱金属盐。

附件2(审查意见通知书) 1.D1文件属于EPC54(2)条款下的现有技术,它是有关沸石洗涤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的文件。

由于加入了通式为CH3(CH2)nCOOH的一元碱金属羧酸盐或通式为HOOC(CH2)。

COOH的二元碱金属羧酸盐(其中n和m均≥2且为整数),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碱金属羧酸盐或涂覆在过氧碳酸钠表面(过氧碳酸钠重量的8%),或作为独立组分加入洗涤剂组合物。

该文件特别公开了辛酸钠[CH3(CH2)6COOH]的用途(见范例)。

因此权利要求1、2、3、5、6被对比文件1所覆盖。

D2文件也属于EPC54(2)条款下的现有技术,它揭示了一种粉末状沸石洗涤剂组合物,包括表面活性剂、过氧碳酸钠漂白剂以及过氧碳酸钠,柠檬酸钠(即柠檬酸的钠盐)占过氧碳酸钠重量的比例优选为2%~15%,更佳为5%~10%(见第2页第2段第1、2条权项和实例)。

因此权利要求1、3、4的主题缺乏新颖性。

因此,该申请所有权利要求均未满足EPC54条款的要求。

2.若申请者想要继续申请,需要考虑以上异议并提出新的权利要求。

为了简化对新提交的权利要求的审查,申请者应准确地指出如何根据已经提出的申请文件[条款123 (2)EPC,GuidelinesE-Ⅱ,1)导出该新权利要求。

在意见陈述书中,申请者应写明以上异议是如何被克服的。

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新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并说明其重要性。

申请者对创造性的立场应在问题一解决方案中体现。

附件3(对比文件1) 本文研究的是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问题。

过氧碳酸钠可作为洗涤剂组合物中的漂白剂,与过氧硼酸盐不同,它是一种环保物质。

然而,过氧碳酸钠储存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用于含有沸石的洗涤剂组合物时。

我们现已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提高过氧碳酸钠的稳定性,即在过氧碳酸钠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碱金属(最好为钠)的羧酸盐,或者只需将该羧酸盐加入含有过氧碳酸钠的洗涤剂组合物中也可获得足够的稳定性。

所使用的羧酸盐选自:通式为CH3 (CH2)nCOOH的一元碱金属羧酸盐或通式为HOOC(CH2),COOH的二元碱金属羧酸盐(其中n和m均为整数,且大于等于2)。

适合形成碱金属盐的一元羧酸是辛酸(n=6)或癸酸(n=8),适合形成碱金属盐的二元羧酸是庚二酸(m=5)或辛二酸(m=6)。

当羧酸的碱金属盐与过氧碳酸钠的重量比例在1%~20%(最好是5%~15%)之间时,过氧碳酸钠就会获得足够的储存稳定性。

实施例:在流化床干燥器中,将辛酸钠以重量比8%涂覆于过氧碳酸钠表面,此过程中涂覆和干燥一步完成。

然后将表面改性过的过氧碳酸钠与普通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混合(过氧碳酸钠为洗涤剂组合物重量的5%),该洗涤剂组合物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占重量20%的沸石。

在35℃下对得到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进行稳定性测试。

70天后,剩余67%为过氧碳酸钠。

该结果清楚表明:以上提到的碱金属羧酸盐能有效地提高含沸石洗涤剂组合物中过氧碳酸钠漂白剂的储存稳定性。

我们认为该稳定性的提高是由于羧酸中不能被取代的烷基[CH3(CH2)n-]和不能被取代的亚烃基[-(CH2)m-]的存在。

附件4(对比文件2)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沸石和柠檬酸钠(即柠檬酸的钠盐)作为联合增洁剂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

增洁剂在洗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功能是平衡水硬度,提高溶解污物的能力。

增洁剂可在多种材料中选择,如硅酸钠,络合剂(如三磷酸钠)和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

而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最好采用沸石来代替磷酸盐。

然而,仅以沸石作为增洁剂,将不能防止污物的再次沉淀和碳酸钠的沉积作用。

经多次洗涤之后,由.于衣物纤维表面和洗衣机组件上附着了无法溶解的无机覆盖物,该种
洗涤剂组合物的洗涤效果将大大减弱。

此外,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无机覆盖物会降低纤维的弹性,使纤维黯淡无光并最终缩短纤维寿命。

我们惊喜地发现将柠檬酸钠加入含沸石的洗涤剂组合物,能有效减弱无机物在纤维表面覆盖的现象。

作为联合增洁剂的柠檬酸钠可在洗衣过程中直接加入,但最好还是作为洗涤剂组合物的组分。

在后一种方法中,柠檬酸钠所占洗涤剂组合物的重量比例范围为0.5%~20%,优选范围是1%~10%,而更佳范围是1%~2%。

本洗涤剂组合物亦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漂白剂成分。

漂白剂选自过氧化物,如过氧碳酸钠和过硼酸钠,前者因可迅速溶解并在较低温度下完全展现其漂白能力,所以更适宜。

如有必要的话,可在过氧碳酸钠颗粒表面涂覆一层硼酸水溶液和碱金属硅酸盐水溶液的混合物,以增强其稳定性。

柠檬酸钠加入量为过氧碳酸钠重量的1%~50%,优选范围为2%~15%,而更佳范围为5%~10%。

该洗涤剂组合物也可含有其他传统的添加成分,例如酶、泡沫抑制剂、颗粒悬浮和抗沉淀剂以及抗腐剂等。

实施例:将柠檬酸钠加入一种包含表面活性剂、过氧碳酸钠和沸石增洁剂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中。

该洗涤剂组合物包括重量为10%的沸石增洁剂和重量为1%的柠檬酸钠作为联合增洁剂。

而柠檬酸钠的加入量以过氧碳酸钠的量而定,为过氧碳酸钠重量的10%。

将上面提及的洗涤剂组合物和参照物(一种含有重量为11%的沸石,而不含有柠檬酸钠的洗涤剂组合物)按欧洲洗衣标准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温度40℃或70℃,转速100rpm,硬度100ppm。

测试结果(两次平行试验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结果表明:和不含柠檬酸钠的洗涤剂组合物相比,本发明中的洗涤剂组合物可减弱不溶无机物在纤维表面的结壳率。

曾洁剂联合增洁济结壳率
40℃70℃
沸石无(对照样品) 1,8 3,7
沸石柠檬酸钠0,7 1,4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沸石的粉末状洗涤剂组合物,包含表面活性剂和选自过氧化物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柠檬酸钠作为联合增洁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碳酸钠。

3.一种降低用含沸石的洗涤剂因多次洗涤而使不溶无机物在纤维表面和洗衣机组件表面结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洗衣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作为联合增洁剂。

2. 假设客户委托应试者所在代理机构代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同时提供了其发明的包装体的技术说明,并提供了三份对比文件。

代理机构接受该委托后指定应试者具体办理该项专利申请事务。

请应试者根据客户所提供的技术说明,考虑对比文件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

所撰写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应当既符合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又具有尽可能宽的保护范围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人利益。

如果所撰写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请简述这些独立权利要求能够合案申请的理由。

如果应试者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通过一份或多份分案申请提出,则应当进行相应说明,并撰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

答题须知
1.作为考试,应试者在完成无效实务题及撰写实务题时应当接受并仅限于本试卷所提供的事实。

同时,应试者在完成无效实务题的过程中不必考虑本试卷提供的三份专利文件的真实性问题,应将其均视为真实、公开的专利文件。

2.应试者应当将无效实务题和撰写实务题的答案写在正式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的专利文件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21]ZL专利号01234567.8
[45]授权公告日2002年10月28日[11]授权公告号CN 2521234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2]申请日2001.10.11 [21]申请号01234567.8
[73]专利权人张××
(其余著录项目略)
权利要求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体包括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封装在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带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包装体通过密封口封住,所述带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带状部件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与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当沿着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外表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牵拉所述带状部件时,可使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撕开,使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

说明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体,用于封装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

背景技术
利用透气性材料制成包装体来封装活性炭、樟脑等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这项技术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然而,这种用透气性材料制成的包装体存在易使其内封装物质的效力在非使用状态下逐渐减退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包装体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其内封装物质效力减退且使用方便的包装体。

该包装体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体,包括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封装在透气性内包装层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体,包括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封装在透气性内包装层内。

上述包装体还包括一个带状部件。

上述包装体的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包装体通过密封口封住,带状部件粘接在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外表面上,带状部件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与透气性内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装体长带的透视图;
图5是包装体自动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

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a和1b所示,包装体1包括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3。

内包装层3和外包装层2粘接在一起,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4封装在透气性内包装层3内,通过密封口5将包装体1封住。

一个或多个带状部件6粘接在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的外表面上,带状部件6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之间的粘接力大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与透气性内包装层3之间的粘接力。

当沿着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外表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牵拉带状部件6时,通过施加在其上的拉力使外包装层2和内包装层3脱离粘接在一起的状态,并使外包装层2撕开从而使内包装层3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

此时,透气性内包装层3内封装的物质4便能发挥效力,通过吸收或释放气体而产生脱氧、干燥、除臭或者防蛀、杀菌的效果。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也可以将带状部件6设置在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和透气性内包装层3之间,此时,带状部件6的两端需要从外包装层2的边缘处穿出。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和透气性内包装层3仅在其周缘部分相粘接,而在其中间彼此分离形成空腔7。

带状部件6设于空腔7内并粘接在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的内表面上,其两端在外包装层2的边缘处穿出。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也可以将带状部件6粘接在不透气性外包装层2的外表面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第三实施例。

该实施例不同于上述两个实施例,其包装体并非整体上由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构成,而是大部分由单层的不透气材料构成,仅在局部设置有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

当不透气性外包装层被撕开后,将会在包装体上形成透气性窗口。

如图3所示,封装物质4的包装层8包括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部分9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部分10,在透气性部分10上粘有不透气性薄膜11,带状部件6粘接在不透气性薄膜11的外表面上,带状部件6与不透气性薄膜11之间的粘接力大于不透气性薄膜11与透气性部分10之间的粘接力。

透气性部分10与不透气性部分9可以整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

两者整体形成时,只需在不透气性材料上局部穿孔即可;两者分体形成时,可以通过将无纺布等透气性材料对接或搭接在不透气性部分9上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透气性包装层可以采用纸、无纺布、有孔的塑料或铝箔薄膜等材料制成。

如果透气性包装层以纸或无纺布为材料,则优选经过疏水性和/或疏油性处理的纸或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不透气性包装层可以采用铝箔或铜箔等金属薄膜、或者各种塑料薄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包装体的带状部件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包装体不仅具有能够有效防止其内封装物质在非使用状态下效力减退的优点,而且使用方便,只需沿与不透气性包装层外表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牵拉上述带状部件便可使透气性包装层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使包装体内封装的物质发挥效力。

本实用新型包装体还特别适用于向生产流水线等应用场所实行连续供给。

为实现连续供给,就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包装体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包装体长带12。

该包装体长带12由各小袋包装体1连接而成,小袋包装体1可以为前面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体之一,在各相邻小袋包装体1之间形成连接部13。

包装体长带12上所有小袋包装体1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