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6万年牢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父亲说: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 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 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干了不到一年,父亲 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 篮叫卖。自己吃苦不怕,他说, 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
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公平买卖走正道, 顾 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 万年牢。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 ) 郊( ) 您(
”
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 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 叫卖。自己吃苦不怕,他说, 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
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公平买卖走正道, 顾 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 是万年牢。
”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 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1) 图上画了什么人? (2) 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 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 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 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 样?他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总结 父亲做糖葫芦非常有名
选择好料
自己 经营
制作工艺 手艺高超
万 年
保证质量
牢 受雇 不偷工减料
老板 不弄虚作假
不欺骗顾客
认真实做做 事人
课文几次提到“万年牢”?用铅笔 画下来。几次分别指什么?
• 第一次是指父亲做的糖葫芦不怕冷 不怕热不怕潮。
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 海棠(táng)、山药、红小豆等,先 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 把(bà)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 sǔn)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 在阳光下晾(liàng)晒。青丝、玫瑰 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
,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
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 (4) 小结,齐读。 第三节
词语学习
走街串巷 天津
晾晒 竹签
耽误
甩出
宫廷
师傅
损伤 海棠 赚钱 闺女
多音字组词。
xiāo (削笔) 削 xuē (削弱)
bǎ ( 把握)(把手) 把
bà ( 伞把)(苹果把)
闷
mēn (闷热) mèn (烦闷)(闷闷
báo (薄饼) 薄
bó (单薄)(薄雾)
不乐)
• 把握(掌握) • 美丽(漂亮) • 挣钱(赚钱) • 耽搁(耽误)
父亲把糖煮开,等能 拉出丝来, 火候就算到家了。父亲把锅端下来, 放在备好的架子上,我在一边往父亲手里递串好的 葫芦,父亲接过来在糖锅里
滚蘸,蘸好了一手递给我 ,一手接过我递过去
的没蘸的。我的节奏掌 握得正好,一点儿不耽 误,父亲很高兴。
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shuǎi)出 “糖风”来,那是在糖葫芦尖上 薄薄的一片糖。过年的糖葫芦, 要甩出长长的糖风。父亲甩的可 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1).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 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 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 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 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
(3) 教师范读。 (4) 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晾(晾晒)(晾干) 凉(凉爽)(凉快) 赚zhuàn(赚钱) 嫌xián (嫌弃)
谦qiān(谦虚)
损(损伤)(损坏) 掺(掺假)(掺和)
殒(殒灭)
惨(悲惨)(凄惨)
•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
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 哪几件事?
我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 在天津非常有名。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 最好的 材料。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给盲婆婆送蝈蝈。
(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 4 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 齐读课文
• 第二次是指做生意要凭良心讲实在 。
• 第三次是指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 在的人。
课文中三处提到了 “万年牢”,是为了
说明什么?
为了说明“万年牢”的产 品质量赢得了万年牢,万年牢 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 年牢”人品。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做人的道理的? 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