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苦的药用价值三叉苦的副作用

合集下载

山苦荬的药用价值山苦荬的副作用

山苦荬的药用价值山苦荬的副作用

山苦荬的药用价值_山苦荬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山苦荬的药用价值*二、山苦荬的副作用*三、山苦荬的医学记载及附方山苦荬的药用价值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性味: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60-12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1、治疗神经衰弱。

据报道,本品有降低神经系统兴奋作用。

用法:取本品300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

上下午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晚上睡前服150毫升。

7天为1个疗程。

一般服药当天见效,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2、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证明,本品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有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

用本品30-60克,配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茯苓、丹参各20克,薏苡仁30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

每日1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可达93.7%。

3、治疗输卵管不畅所致不孕。

取本品4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2次,煎至300毫升,兑红糖2汤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疗输卵管不畅。

若治输卵管不通,可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20-40克煎服。

4、制胃酸。

泛酸、吐酸为脾胃及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

无论病属寒属热,皆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

效不显者,重用至20-30克。

5、治疗皮肤瘙痒症。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癣皮、地肤子、百部、蛇床子、苦参各30克,加水4000毫升,煎沸20分钟。

待温后用药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另取本品50克,当归20克煎水内服,每日1次。

6、治疗带状疱疹。

用本品15克加入应证方中煎服,日1剂。

三叉苦的研究进展

三叉苦的研究进展

2 二甲基 2H 1 苯并呲喃基 6) 乙酮、1, 2, 4, 5 四异 ( 1甲乙基 ) 苯 和 氧 化 丁 香 烯,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12 93% 、11 45% 和 7 73% 。纳智 !10∀研究云南三叉 苦叶挥发油成分, 已鉴定出的 43种化合物的含量占 挥发油总量的 92 45% , 主要包括大量的单萜类和 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有 13个, 占挥发油总量 的 51 57% , 倍 半 萜 有 23 个, 占 挥 发 油 总 量 的 37 38% 。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马 鞭草烯酮 [ 4, 6, 6 trim ethyl bicyc lo [ 3 1 1] hept 3 en 2 one, 30 05% ]、( - ) 马鞭草烯酮 [ ( 1S) 4, 6, 6 tri m ethyl b ivyclo [ 3 1 1 ] hept 3 en 2 one, 16 52% ] 、 ( ∃ ) 反 橙花叔醇 ( 16 03% )、 金合欢烯 ( 8 72% ) 和 金合欢烯 ( 8 20% ) 。三叉苦叶中挥发油含量 较高, 达 到 0 35% , 其 中萜 类 化合 物 的含 量 高达 88 95% , 而且所含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丰富, 主要 是各种类型的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 2 2 其他成分 徐坚 !11∀ 证明三叉苦茎中含有单 糖, 皂苷, 多糖, 生物碱等。熊英等 !7∀确定三叉苦含 有甾体皂苷、糖类、酚类、黄酮类等成分。目前对三 叉苦非挥发性成分的报道主要以生物碱为代表, 刁 远明等 !12, 13∀从三叉苦中分离得到吴茱萸春、香草木
1 生药学研究 1 1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 高 2~ 8 m, 全株味 苦。树皮灰白色, 有长圆形皮孔。叶为三出复叶, 对 生; 叶柄长 3~ 10 cm, 基部略胀大; 小叶片长圆状披 针形, 长 6~ 12 cm, 宽 2~ 6 cm, 纸质, 先端钝尖, 全 缘或不规则浅波状, 叶上面深绿色, 下面黄绿色, 有 腺点, 小叶柄短。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 花轴及花梗

岭南驳骨草药--大小驳骨、九里香、三叉苦

岭南驳骨草药--大小驳骨、九里香、三叉苦

岭南驳⾻草药--⼤⼩驳⾻、九⾥⾹、三叉苦【出处】出⾃《⼴西中药志》【别名】⼤还魂、龙头草、⼤驳⾻消、⼤驳⾻丹、⼤⾻风、接⾻⽊、⼤⾻碎、⼤⾻节草、⼤接⾻、⿊叶接⾻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全株。

全年可采,晒⼲或鲜⽤。

【分布】栽培或野⽣,也作绿篱。

分布于⼴东、海南⼴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痛;接⾻续伤;⽌⾎。

主筋伤⾻折;扭伤;瘀⾎肿痛;风湿痹痛。

【⽤法⽤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外⽤: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洗。

【注意】孕妇慎服。

【验⽅】1、⼤驳⾻⼆两,泽兰⼀两,透⾻消⼀两,双飞蝴蝶五钱,⼩驳⾻⼆两,⾁郎伞三两,鸡⾻⾹五钱。

共捣烂,酒炒热外敷,每⽇换药⼀次。

2、⼤驳⾻、⼩驳⾻、透⾻消、泽兰、⾎见愁、⼊地⾦⽜各5钱。

清⽔四碗、煎成⼀碗、冲酒服。

为末调酒加热外敷。

孕妇忌服。

3、⼤驳⾻30g,九节茶30g,泽兰30g,⽜⼤⼒30g,⽑麝⾹30g,徐长卿40g,两⾯针50g,⼭⽩芷30g,宽筋藤20g,⿊⽼虎根30g,⼭桂花根30g,⼤叶紫珠20g,上药共研粗粉,加⼊⽩酒1600ml,浸泡10~15天,过滤即得。

4、⼴州荔湾区⼈民医院治疗跌打经验⽅:⼤还魂20⽄、⽥基黄20⽄、薄荷10⽄、威灵仙10⽄、⽯菖蒲10⽄、⽆名异20⽄、⼟黄柏10⽄、⾦⽜⽪20⽄、千打捶10⽄、樟⽊⽪30⽄、泽兰20⽄、旱莲草10⽄、荆芥10⽄、宽筋藤20⽄、鹅不⾷10⽄、鸡⾻⾹20⽄、六⽿苓10⽄、紫荆⽪20⽄、⾻碎补10⽄、刘寄奴20⽄,共为细末,⽤⽔或酒煮成膏状,热敷伤处。

5、正⾻⽅:⼤还魂、⼩还魂、⼤幌伞、上⼭虎、落⼭虎、⾦不换、千⽄拔、满天星、⽜不⾷、⼤⼑王、过⾻⼒、丁桂草、透⾻消,各等分,将上药叶为末可治⾎,共头根可驳⾻,九断⾻要⽤⽣鸡仔⼀只,去头⾜内脏,取⾁捶烂,连药加酒⽤锅炒过敷伤处,24⼩时即把药除去,第⼆次⽤药时,不⽤⽣鸡仔,以⾯粉和药敷患处,消肿后,以追风膏贴之,九断⼿加桂枝,断脚加⽜七、较⾻加松节。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鲍长余;范超君;陈湛娟;毕和平【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1【摘要】海南产三叉苦[Melicope ptelefolia(Champ.exβenth.)Hartley]茎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aciddibutylester)(1),香兰素(vanillin)(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木栓酮(riedelin)(4),β-胡萝卜苷(一-daucoster01)(5),leptonol(6),苯甲酸正丁异丁酯(phthalicacidbutylisobutylester)(7),methylleptolA(8),异吴莱萸酮酚(isoevodion01)(9),leptenA (10),evodione(11),东莨菪素(scopoletin)(12),其中化合物(2)、(4)、(7)、(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To research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stems of Melicope ptelefolia (Champ. ex Benth.)Hartley in hainan, 12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by silica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TLC from the stems of Melicope ptelefolia (Evodia lepta Spr. Merr.)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by modem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to be phthalic acid dibutyl ester ( 1 ), vanillin (2), β-sitos- terol (3), riedelin (4),β-daucosterol (5), leptonol (6), phthalic acid butyl isobutyl ester (7), methylleptol A (8),isoevodionol(9), lepten A (10), evodione ( 11 ), (scopoletin)(12). Compound (2), (4), (7), (12) was isolated from Evodia lepta Spr. Merr. for the first time.【总页数】4页(P66-69)【作者】鲍长余;范超君;陈湛娟;毕和平【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海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一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相关文献】1.三叉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梁粤;郭丽冰2.海南产木薯茎化学成分研究 [J], 李姗姗;戴好富;赵友兴;左文健;李小娜;梅文莉3.海南产仙人掌的抗糖尿病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窦德强;丘鹰昆;付文卫;胡晓艳;郭纳;付锐;裴玉萍;陈英杰4.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Ⅱ) [J], 刁远明;高幼衡;彭新生;张瑞芳5.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Ⅰ) [J], 刁远明;高幼衡;彭新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叉苦抗炎镇痛作用及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三叉苦抗炎镇痛作用及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三叉苦抗炎镇痛作用及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 Merr.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各地,是岭南常用中草药,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疽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和疮疡等。

三叉苦药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广泛,它既是广东凉茶的常用配方组分,也是一些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目前对三叉苦的现代药理研究十分薄弱,化学成分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以前三叉苦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根,出于对资源的保护,目前药用部位是茎枝,为了说明药用部位的合理性以及其治疗咽喉肿痛和感冒的依据,有必要对三叉苦进行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热板法观察小鼠痛阈值、醋酸致小鼠扭体、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足爪肿胀观察三叉苦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寻抗炎镇痛作用的时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三叉苦茎水提物和根醇提物对化学刺激疼痛实验模型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对热刺激疼痛实验模型并不敏感,提示三叉苦的镇痛主要在外周神经产生作用,而对中枢神经并不敏感。

对致炎剂引起的组织水肿和炎症渗出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

三叉苦茎枝水提取物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OX-2的含量,表明其可能抑制PGE2的合成,从而减少炎症组织渗出液中PGE<sub>2</sub>的含量,减轻了炎性渗出和水肿。

而茎醇提物的各项试验指标对比空白均有下降趋势,但是均无统计学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

本论文选用7种常见细菌,对三叉苦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显示,跟黄连醇提物对照,三叉苦茎枝和根醇冷浸提取物和水提物对所有试验菌均无效,茎枝和根醇回流提取物只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敏感,对其它细菌均不敏感。

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与抑菌性能研究

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与抑菌性能研究

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与抑菌性能研究赵亚萍;赵锦慧;古红梅;张永亮【摘要】采用煎煮法,对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组配的9个复方制剂进行活性成分提取,并通过测定抑菌率、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等指标,研究其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各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有明显差异,同一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抑菌效果与复方制剂中所含的中草药种类多少并非呈正相关,而是由中草药种类及各种中草药之间的用量配比决定的.筛选出的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较好的复方制剂为三叉苦20 g,白英20 g,刺五加20 g,半技莲20 g和三叉苦15 g,白英20 g,刺五加10g,龙葵20 g,半枝莲10 g.【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4页(P119-122)【关键词】中草药;复方制剂;活性成分;抑菌性能;大肠杆菌【作者】赵亚萍;赵锦慧;古红梅;张永亮【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1;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1;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1;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很多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调味剂、激素、防腐剂、促长素等在饲料中普遍添加,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导致的负面效果如药物残留、抗药性及对人体等的毒副作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忧虑.在目前的情况下,纯天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具有安全特点、能预防动物疾病、改善畜禽产品质量、提高畜禽产品产量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而促进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发展.关于三叉苦、白英、刺五加、龙葵、半枝莲等几味中草药,其单方抑菌作用研究有报道[1-10],但有关这几味中草药的复方制剂抑菌性能研究鲜有报道.笔者通过测定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抑菌圈大小等指标,对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组配的9个复方制剂的抑菌性能进行研究,旨在为开发和利用中草药饲料抗菌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中药材三叉苦、白英、刺五加、龙葵、半枝莲,购于周口市同和堂大药店.1.1.2 供试菌种大肠杆菌,由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提供.1.1.3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1.1.4 实验器具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数显电热培养箱、恒温振荡培养箱、干燥箱、超净工作台等.低值易耗品:试管、培养皿、接种环、烧杯、量筒、滤纸、酒精灯、万用电炉、毫米刻度尺、砂锅、脱脂棉等.1.2 方法1.2.1 三叉苦等5味中草药复方制剂活性成分的提取方1:称取三叉苦20g,白英20g,刺五加20 g;方2:称取三叉苦20g,白英20g,龙葵20g;方3:三叉苦20g,白英20g,半枝莲20g.3个配方中分别加入400mL的蒸馏水,文火加热煮沸1h,用纱布过滤后得提取液,滤渣用4倍水量煎煮2次后弃去,将3次所得滤液混合并浓缩到60mL 使提取液原液浓度达到1g/mL.方4:称取三叉苦20 g,白英20g,刺五加20g,龙葵20g;方5:称取三叉苦20g,白英20g,刺五加20g,半枝莲20g;方6:称取三叉苦20g,白英20g,半枝莲20g,龙葵20g.同法制备,使提取液原液浓度达到1g/mL.方7:称取三叉苦15g,白英15g,刺五加15g,龙葵15g,半枝莲15g;方8:称取三叉苦20g,白英10g,刺五加10g,龙葵15g,半枝莲20g;方9:称取三叉苦15g,白英20g,刺五加10g,龙葵20g,半枝莲10g.同法制备,使提取液原液浓度达到1 g/mL.将上述各个配方所得提取液在121.3℃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4℃保存备用. 1.2.2 普通培养基及药液培养基的制备普通培养基的制备[1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药液培养基的制备[12]:将灭菌的提取液原液用营养肉汤培养基进行倍比稀释,分别得到含提取液为0.5g/mL,0.25g/mL,0.125g/mL的药液培养基.1.2.3 菌种活化、菌悬液的制备及筛选[13,14]用无菌接种环分别从试管斜面上挑取大肠杆菌少许接种于斜面上,37℃活化培养24h.分别挑取活化后的大肠杆菌单个菌落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制备成菌液,采用菌悬液OD值测定及平板菌落计数法调节菌液稀释度,使菌体密度为102 cfu/mL.1.2.4 抑菌率的测定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14]统计9个复方中草药提取液不同浓度下的抑菌率,设对照,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抑菌率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1.2.5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15,16]在装有1mL药液培养基的各试管中加入0.1 mL的菌悬液(菌悬液的菌体密度为102 cfu/mL),37℃恒温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后观察结果.以试管中无浑浊现象出现的最低药液浓度作为MIC,每个浓度下均设置3个重复,实验设置对照管.1.2.6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17]以MIC测定结果为基础,从未见细菌生长的各管培养物中吸取0.1mL涂布平板,37℃条件下培养24h,观察结果,菌落数少于5个的最小稀释度即是最小杀菌浓度.1.2.7 抑菌圈大小测定采用药敏纸片法[18,19]测定各个复方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将滤纸用打孔器制成6mm的小圆纸片,高压灭菌后放入1g/mL的各个复方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1~2h,制成药敏纸片,干燥后备用,对照用无菌水浸泡.吸取0.1mL的菌悬液于平板中央,用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上.含菌平板倒置干燥约30min后,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均匀贴在平板上,每个平板贴3个药敏纸片,每个处理做3个平板.20min后,将平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18~24h.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以3个平板的平均值表示抑菌圈直径.药敏纸片法可参考以下标准记录结果:抑菌圈为16~20mm,表示高度敏感;11~16mm,表示中度敏感;10~11mm表示轻度敏感;小于10mm,表示不敏感.2 结果与分析2.1 5味中草药组配的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个复方制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各个浓度下,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着复方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为0.5g/mL时,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强度为方9>方5>方3>方7>方6>方8>方1>方4>方2;当浓度为0.25g/mL和0.125g/mL时,9个复方制剂的抑菌作用强度均为方5>方9>方3>方7>方6>方8>方4>方1>方2.此结果显示,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强弱和其包含的中草药种类多少并非呈正相关,并不是配伍的中草药种类越多,抑菌效果就越强.此外,方1、方2、方3均包含3味药材,其中2味相同,1味不同;方4、方5均包含4味药材,其中3味相同,1味不同;方4、方6均包含4味药材,其中3味相同,1味不同;方5、方6均包含4味药材,其中3味相同,1味不同.其抑菌率显示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和配伍的中草药种类有密切关系.最后,方7、方8、方9均由相同的5味中草药配伍而成,仅各中草药的用量有差异,但其抑菌率也差异明显,这说明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和各中草药之间的用量配比关系密切.2.2 5味中草药组配的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9个复方制剂在1g/mL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存在差异,大肠杆菌对方9表现出高度敏感,对方3、方5、方6、方7表现出中度敏感,对方1、方4、方8表现出轻度敏感,对方2表现出不敏感.从抑菌圈大小测定结果看,9个复方制剂在1g/mL浓度下的抑菌强度为方9>方5>方3>方6>方7>方8>方4>方1>方2.这与上述抑菌率统计结果不一致,说明复方制剂的浓度对抑菌效果影响明显,每个复方制剂都有一个抑菌杀菌效果较好的合适浓度.表1 9个复方制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统计结果复方制剂浓度/(g/mL)抑菌率/%方1 方2 方3 方4 方5 方6 方7 方8 方9 0.5 46.3 37.5 718 44.7 831 56.5 58.7 55.2 85.8 0.25 30.1 25.4 546 30.9 76.4 40.2 42.5 34.8 747 0.125 14.7 9.2 38.5 16.1 488 21.7 22.9 19.7 47.9表2 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统计结果注:“-”表示不敏感,“+”表示轻度敏感,“++”表示中度敏感,“+++”表示高度敏感.复方制剂方1 方2 方3 方4 方5 方6 方7 方8 方9抑菌圈直径/+-+++++++++++++mm 10.1 8.4 12.7 10.3 158 12.5 11.6 10.8 16.4抑菌效果2.3 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不同浓度的复方制剂下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见表3,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3可知,方5、方9在0.5g/mL 和0.25g/mL的浓度下,试管内均无浑浊现象;方3、方6、方7、方8在0.5g/mL的浓度下,试管内无浑浊现象,其余各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浑浊现象.从表4可以看出,方5的MIC和MBC均为0.25g/mL;方9的 MIC为0.25g/mL,MBC为0.5g/mL;方3、方6、方7、方8的MIC均为0.5g/mL,但其MBC 未确定;其余各方的MIC和MBC均未确定.表3 不同浓度的复方制剂下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注:“-”表示无菌生长;“+”表示少数菌落生长;“++”表示稍多菌落生长;“+++”表示菌落生长良好.复方制剂浓度/(g/mL)抑菌率/%方1 方2 方3 方4 方5 方6 方7 方8 方9 0.5 +++-+-----0.25 +++++++-+++-0.125 +++++++++++++++++++++表4 9个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注:“-”表示未测出,MIC及 MBC均高于0.5g/mL.复方制剂方1 方2 方3 方4 方5 方6 方7方8 方9--0.5-0.25 0.5 0.5 0.5 0.25 MBC/(g/mL)MIC/(g/mL)----0.25---0.53 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中草药组配的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效果不同,同一种复方制剂不同浓度下,大肠杆菌对其敏感性不同.抑菌效果强弱并非由复方制剂中所含的中草药种类多少决定,而是由复方制剂中所含的中草药种类及各种中草药之间的用量配比所决定.研究发现在抑菌率、抑菌圈大小等指标统计上,不同浓度下9个复方制剂的抑菌效果强弱排序并不一致,可能因为中草药复方制剂作用机制复杂,多种中草药自身的化学成分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而且活性成分提取中条件上存在的稍微差异也会造成最终的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从而影响抑菌效果.中草药属于纯天然的物质,具备营养与治疗2种功效,具有与食物同体、同源、同用的特点,很多中草药人类和动物是可以食用的,这也是抗生素、现代化学合成药物等无法比拟的[20].对中草药复方制剂作为饲料中的防病抗病添加剂或者作为营养添加剂的研究[21]较少,而且目前实际应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品种并不多,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参考文献:[1]廖建良,揭育霞.三叉苦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3(19):90-92.[2]梁粤,郭丽冰.三叉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2):15-22.[3]王文昌,胡德禹,杨松,等.白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39(9):3-6.[4]李瑞玲,赵艳玲,张敬华,等.白英化学成分研究现状[J].天中学刊,2009,24(2):23-25.[5]台玉萍,黄新辉,李新忠,等.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用价值[J].化工时刊,2012,26(8):37-40.[6]王秀杰.刺五加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45-46.[7]李红念,梅全喜,张志群,等.龙葵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学,2011,21(11):713-715.[8]王春霞,田莉,田树革,等.龙葵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748-3750.[9]王红,徐斯凡,赵凤娟,等.半枝莲抗肿瘤药理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9(4):77-80.[10]张自丽,宋高臣.半枝莲多糖的提纯及抑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6):44-45.[11]刘国生.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2-73. [12]蔡璇,彭松,施金玲,等.五种中药对139株微生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3):267-270.[13]蔡年春,胡仁火,李亚男,等.六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杀菌作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3):130-131.[14]蔡信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8-70. [15]王瑞君.几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9):1104-1106.[16]曹翠萍,宁海强,孙丽,等.中药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及耐药性诱导作用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101-1104.[17]王琪,厉东方,王彤,等.国产舒它西林的体外抑菌作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0,15(2):125-130.[18]杨洋,刘种,覃记杰,等.仙人掌提取物的抑菌作用[J].中药现代化技术,2005,22(2):269-276.[19]高莉,王艳梅,帕提古丽·马合木提,等.核桃分心木粗提物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1):69-70.[20]马万霞,胡仁火,王娟,等.五种中草药提取液抑菌杀菌作用的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3):52-53.[21]郑全喜,苏显中,王河清,等.中草药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95-298.。

道地药材标准 广三叉苦

道地药材标准 广三叉苦

道地药材广三叉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三叉苦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广三叉苦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广东省中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册)2004年版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广三叉苦Guang Sanchaku产于广东(茂名、阳江、云浮、肇庆、广州、河源、梅州、潮汕等地),广西(南宁、钦州、贵港、玉林、梧州等地),海南及周边与广东、广西接壤地区的三叉苦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三叉苦为芸香科植物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champ.ex Benth.)T.G.Hartley的干燥茎及带叶嫩枝。

4.2 形态特征三叉苦植株为乔木,树皮灰白或灰绿色,光滑,纵向浅裂,嫩枝的节部常呈压扁状,小枝的髓部大,枝叶无毛。

3小叶,有时偶有2小叶或5小叶同时存在,叶柄基部稍增粗,小叶长椭圆形,两端尖,有时倒卵状椭圆形,长6-20厘米,宽2-8厘米,全缘,油点多;小叶柄甚短。

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三丫苦叶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
三丫苦叶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

随时可采。

【原形态】三丫苦(《岭南采药录》),又名:三叉虎、斑鸠花、三枝枪、三叉苦、三丫虎、三拜苦、小黄散、消黄散。

【生境分布】生山谷,溪边,林下。

分布我国南部各地。

【化学成份】叶含生物碱。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6~1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脑炎初期:三叉苦叶二两,水煎服。

(《广西中草药》)【摘录】《*辞典》
上面对三丫苦叶的相关常识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大家了解了三丫苦叶的各种功效,一定要牢记这些疗效哦,这样就可以在身边的朋友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用三丫苦叶的神奇功效还他们一份健康和快乐。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三丫苦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它能够清热降火,消肿止痛,有助于缓解炎症引起的不适感。

2. 利水消肿:三丫苦还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症状。

它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组织间的液体积聚,使身体水肿得到缓解。

3. 燥湿化痰:三丫苦对痰湿体质的人群尤为适用,可用于治疗痰湿、咳嗽、气喘等症状。

它能够燥湿化痰,减少痰液的产生,并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呼吸道不适感。

4. 抗菌消炎:三丫苦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5. 改善皮肤问题:三丫苦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可用于改善皮肤问题,如炎症、湿疹、痤疮等。

它能够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使皮肤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三丫苦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使用,并遵循适当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对三丫苦过敏的人群应谨慎使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三丫苦,又称三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根可入药。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湿等,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三丫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病症。

病症表现为高热、口渴、咽喉肿痛等,具有明显的火热症状。

三丫苦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消除体内的热毒,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消肿止痛三丫苦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三丫苦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消炎作用,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此外,三丫苦还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对于治疗外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祛风湿三丫苦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关节病,常伴随着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三丫苦可以通过祛风湿的作用,缓解关节炎的症状,减轻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

四、抗菌作用三丫苦含有多种天然活性化合物,其中包括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

研究表明,三丫苦提取物对多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因此,三丫苦可以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五、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三丫苦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三丫苦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一发现为三丫苦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六、调节免疫功能三丫苦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功能异常常常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和疾病易发。

三丫苦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

综上所述,三丫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湿、抗菌、抗肿瘤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但由于三丫苦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因此在使用三丫苦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合理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遵守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使用。

三叉苦栽培技术

三叉苦栽培技术

三叉苦栽培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三叉苦的栽培技术。

这三叉苦啊,就像是咱生活中的一个特别小伙伴,要好好对待它,它才能茁壮成长呢!先来说说选地吧。

你得给三叉苦找个舒服的“家”呀,就像咱自己住得舒服才能开心一样。

要找那种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可别找那种湿漉漉、黏糊糊的地儿,那可不利于它生长哟!然后就是播种啦。

这播种就像是给三叉苦种下希望的种子,可得仔细着点。

把种子均匀地撒下去,就好像给大地撒下了一把把小宝石。

你想想,这些小宝石以后可都能长成健康的三叉苦呢!接着就是管理啦。

这管理可重要啦,就跟咱照顾孩子似的。

要及时浇水,让三叉苦喝饱水,它才能有力气长呀。

但也别浇太多,不然就像人喝撑了一样难受。

还要注意除草,那些杂草就像调皮的孩子,总想着抢三叉苦的营养,咱可不能让它们得逞!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就像人要吃饭补充营养一样,三叉苦也需要肥料来让自己更强壮。

但别一股脑儿地乱施肥,得根据它的需要来,不然适得其反可就不好啦。

再说说病虫害防治吧。

这就像是给三叉苦打预防针,提前预防总比生病了再去治好吧。

要时刻留意它有没有被虫子咬呀,有没有生病呀,一旦发现问题,赶紧想办法解决,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你说这三叉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栽培它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你得用心去呵护它,看着它一点点长大,那种成就感可不是一般的强呢!咱想想,要是自己亲手栽培的三叉苦长得又高又壮,那得多自豪呀!就好像自己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一样。

而且三叉苦还有药用价值呢,等它长大了,还能为我们的健康出一份力,这多好呀!所以呀,朋友们,别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去栽培属于自己的三叉苦吧!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过程,一起期待三叉苦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三叉苦 栽培技术 标准

三叉苦 栽培技术 标准

三叉苦栽培技术标准
三叉苦的栽培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松疏适度的土壤进行深耕,深度为25-35厘米,整平耙细。

深耕时每亩施千克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和25-50千克复合肥作基肥。

2. 育苗:扦插繁殖是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繁殖方法,因为繁殖的苗木根系发达,栽后成活率高。

选取1-2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取中段,于2-6月间剪成20厘米长的插枝,插枝须保留3个芽眼,上端截平,下端近节处切成斜面。

将插枝下端插入1毫升/升(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小时取出,按株行距10×20厘米斜插入苗床中,入土深度以穗长的
2/3为宜。

切忌倒插。

覆土压实,插前浇透水,插后竹弓地膜覆盖保温,气温高时上面搭架遮阴,或者揭膜通风透气。

一般经1-2个月即可生根,地上鳞芽抽生新枝,第二年就可移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书籍。

三叉苦野草的增值案例

三叉苦野草的增值案例

三叉苦野草的增值案例你可别小瞧了三叉苦这种野草,它可有不少增值的妙法呢。

一、药用价值带来的增值。

1. 传统医药中的“宝藏”在中医里,三叉苦那可是一味宝贝。

它的根、茎、叶都能入药。

你想想,那些个老中医,给病人开方子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用到三叉苦。

比如说有人上火了,咽喉肿痛得不行,三叉苦就可以派上用场。

就像一个小小的救火队员,冲进身体里去扑灭那股子“火气”。

制药厂也发现了它的潜力。

把三叉苦提取加工成一些中成药,像什么清热解毒的药丸之类的。

这些药丸在市场上销售,因为三叉苦本身的药效,就有了一定的市场价值。

就好比三叉苦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制药外衣”,从野草摇身一变成为能治病救人的药,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

2. 保健市场的新宠。

现在大家都注重养生保健。

三叉苦泡的茶就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它泡出来的茶虽然味道有点苦,但是“苦口良药”嘛。

有些养生达人就开始推崇三叉苦茶,说它能够排毒养颜、调节身体机能。

这一宣传,在保健市场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突然被星探发现,开始走红了一样。

原本路边没人要的野草,制成保健茶后,一小包就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二、园艺价值的增值。

1. 独特的观赏植物。

三叉苦其实长得还挺有特点的。

它的叶子形状独特,枝干也有一种别样的姿态。

一些园艺爱好者就看中了它的这一点。

把三叉苦移栽到自家的花园或者盆景里。

它就从野外的杂草变成了花园里的独特景观。

比如说在一些日式或者中式的庭院里,三叉苦这种带有一点野性的植物,和那些精致的石头、潺潺的流水搭配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而且,因为它比较小众,不是那种满大街都是的观赏植物,所以在园艺植物市场上,它的价格可比普通的花卉盆栽要高呢。

就像在一群穿着华丽礼服的名媛中间,一个穿着个性牛仔装的女孩反而更吸引眼球,三叉苦就是那个独特的“牛仔女孩”。

2. 生态园艺中的重要角色。

在生态园艺的理念里,三叉苦是非常有用的。

它能够吸引一些特定的昆虫,像一些蝴蝶啊,蜜蜂啊,它们会在三叉苦的花丛中飞舞、采蜜。

8076-2三叉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8076-2三叉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3.1水分按“水分测定标准操作程序第一法”测定。
供试品重量—烘干后供试品重量
水分=×100%
供试品重量
三叉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
部门
质量管理部
文件
编码
共1页
起草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印制
份数
共2份
执行
日期
分发
质量管理部、存档
目的:规范药材的检验方法及操作程序。
范围:三叉苦
责任:质检员
程序:
1性状
取本品,置光线明亮处观察其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鼻闻口尝其气味。
2鉴别
取本品粉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IC观察其显微特征。

三叉苦的功能主治

三叉苦的功能主治

三叉苦的功能主治1. 概述三叉苦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并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三叉苦的一些主要功能和药用价值。

2. 抗炎作用三叉苦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并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帮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炎症3. 抗菌作用三叉苦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它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

•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缓解呼吸道感染症状•治疗消化系统感染4. 抗氧化作用三叉苦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损伤。

它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预防和治疗多种氧化性损伤相关疾病。

•预防老化和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5. 提高免疫力三叉苦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它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病原微生物能力6. 改善消化功能三叉苦对消化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同时,三叉苦还可以减轻胃痛、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7. 其他作用除了以上主要功能主治外,三叉苦还具有其他一些作用。

•镇静安神:可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利尿通便:可以促进尿液排泄,预防和缓解便秘。

结论综上所述,三叉苦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改善消化功能等多种功能主治。

它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得到了许多临床实践的验证。

但是,在使用三叉苦前,还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潜在的风险。

三叉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叉苦的功效与作用
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红肿热痛等证可单独用三叉苦治疗或者配伍其它药物应用
三叉苦的功效与作用
三叉苦为小乔木,其根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绿灰色,有细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三叉苦气微,味苦,常生于疏林、灌木丛中,具有清热毒、祛湿毒、散瘀消肿等功效。
1、清热毒: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红肿热痛等证,可单独用三叉苦治疗,或者配伍其它药物应用。
2、祛湿毒:三叉苦能祛湿毒,可用于热痹关节肿痛,可配伍其它药物同时服用。
3、散瘀消肿:三叉苦有散瘀、消肿

中药三叉苦用途

中药三叉苦用途

中药三叉苦用途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疗效,赢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低调奢华”的中药——三叉苦,探寻它的神奇用途。

三叉苦,学名黄柏,是豆科植物黄柏的干燥树皮。

它生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历经严寒酷暑,汲取天地之精华,最终成为了一味神奇的中药材。

三叉苦的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苦涩、艰辛,但它却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和治愈力量。

中医认为,三叉苦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在临床上,它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尿路感染、痢疾、口舌生疮等疾病。

此外,三叉苦还能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可谓是“一药多用”,在中药领域独树一帜。

三叉苦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药用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三叉苦的苦,是生命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

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次苦难,都是成长的机会,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只有勇敢地接受挑战,才能在苦中寻找到甘甜。

在这个崇尚“快速、便捷、高效”的时代,中药三叉苦以其独特的疗效和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健康选择。

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在苦涩中品味到人生的甘甜。

总之,中药三叉苦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中药材,它的药用价值和人生哲理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感受三叉苦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苦的药用价值_三叉苦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一、三叉苦的药用价值*二、三叉苦的副作用*三、三叉苦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三叉苦的药用价值三叉苦为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米;树
皮灰白色或青灰色,全株味苦。

叶对生,具3小叶;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边全缘或有不规则的浅波状。

3~5月开花;聚伞花序再排成伞房花序式,腋生,比叶短或与叶等长;花单性,黄
白色,略芳香;萼片4枚,阔卵形,长约0.5毫米;花瓣4枚,卵形至椭圆形,长1.5~2毫米;雄花有雄蕊4枚,长约3毫米,退化雌蕊短小;雌花的退化雄蕊比花瓣短,子房上位,4室,密被毛,柱头头状,4浅裂。

果为蓇葖果,直径4~6毫米,通常2~3个聚生,稀1个或4个,果期6~8月,成熟时暗黄棕色至红褐色,有腺点。

种子卵形,黑色,长约3毫米。

三叉苦的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三叉苦的作用:治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及虫蛇咬伤等症。

三叉苦的用法用量:根0.3~1两,叶3~5钱。

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或煎汤洗患处,也可阴干研粉调制软膏搽患处。

三叉苦的副作用苦,寒,无毒。

三叉苦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三叉苦治脑炎初期:三叉苦叶二两,水煎服。

(《广西中草药》)
2、三叉苦治湿疹、皮炎、痔疮:三丫苦叶煎水外洗。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三叉苦治外感痧气:三丫苦叶二至三两,煲水分数次服。

(《广西中药志》)
4、三叉苦治鼠咬伤发作,引起淋巴腺肿:三丫虎叶二钱,黄糖酌量,共捣烂冲滚水服,连服数次。

外用黑叶荔枝肉敷患处,连敷数次。

(《岭南草药志》)
5、三叉苦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鲜三丫苦叶一两,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6、三叉苦解钩吻中毒:三丫苦叶,干者用二两,生者酌加,煎水服。

(《岭南草药志》)
7、三叉苦治虫蛇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8、三叉苦治创伤,止血埋口:三丫苦叶适量,捣烂外敷。

(《广西中药志》)
9、三叉苦治耳内生疖:主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

(《广西中草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