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框 公民基本权利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________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除外。
②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________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________。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________、出版、________、结社、________、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自己的________。
(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________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________、控告或者________的权利,但是不得________或者歪曲事实进行____________。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受法律保护。
(2)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__________、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________的前提下,公民才能________、自由、________地生活。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2)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对于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我国公民还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____________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________保障。
,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
1.我国只要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 )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 )
4.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 )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 )
6.画中有话
请思考:从公民基本权利的角度,谈谈漫画反映了什么。
探究点一公民的人身自由
材料一大二学生小陈因沉迷赌球,向数个高利贷公司借款。
某高利贷公司发现他无力偿还后,将其非法拘禁25小时。
目前,该高利贷公司员工盛某、申某和李某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材料二它是一种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
材料三渐渐长大的你,曾经有过这样的“偶遇”吗?不经你的同意,有人强行进入你的房间;你的同学来信被老师以“爱”的名义没收;你的照片不知何时飞上了某个照相馆的橱窗;你的日记不知何时成了某些同学的饭后“谈资”……
(1)材料一中大二学生小陈的什么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2)该高利贷公司员工盛某、申某和李某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权利?“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
(4)材料三中的“偶遇”分别体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探究点二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材料一 《我的红包我“作主”》
材料二 小丽在商场购物时捡到了550元钱,苦等失主无果,正好看见商场附近在开展“全国助残日”募捐活动,她便把这笔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1)材料一漫画中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百科全书》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什么权利?捐款又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什么权利?
(2)孩子们对自己的“红包”还可以作哪些“主”?
(3)材料二中小丽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4)材料三中“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哪一权利?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公民的这一权利?
(5)你知道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还有哪些吗?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2017年5月11日,江苏省泰州市的户政民警来到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寄养在这里的20名残疾流浪乞讨人员分别采集指纹、拍照、办理居民身份证。
当天,这20人全部成为拥有泰州户籍的正式市民。
既找不到原籍,也无法在安置地获得新的公民身份,这导致不少流浪乞讨人员,成为事实上的“黑户”。
这一灰色身份意味着,他们的公民权利被否定,只能游离在社会制度的正常关照之外。
【启示】公民权利尤其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更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我们要学会珍惜并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15分钟。
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下列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有( )
①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监督权
⑤科学研究的自由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2.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结合税务部门实际,细化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对全国税务系统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这样做( )
①有利于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②奠定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
③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④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某村村民张某偷窃用电,电管站工作人员在未经张某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其住宅收集证据。
为此,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张某先违了法,所以他没有权利起诉②电管站应要求公安机关配合,依法定程序收集证据③张某虽然违法,但是其住宅仍受法律保护④电管站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经常利用他人的某些生理缺陷给人起一些非常难听的外号。
这种做法实际上侵犯了他人的( )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是( )
A.小军将在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
B.小丽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C.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偷了他的钱
D.小文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
6.《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以健康和教育为战略重点,以困难家庭为主要扶持对象,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的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关怀和保障。
这一措施体现了( )
A.适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B.困难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C.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D.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7.材料一13岁的小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社区宣传栏里张贴的县人大代表选民名单,他从中找到了父母的名字,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小军很是疑惑,“那怎么我没有选举的权利呢?”
(1)针对材料一中小军的疑惑,请你为他答疑解惑。
材料二在中国网络的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党政官员到普通民众,发微博、织“围脖”,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的是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时俱进。
在日益强大的网络力量的影响下,一个新的社会格局已经形成。
(2)材料二中的“微博问政”应该提倡还是应该反对?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
8.材料一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
一些不法分子会借机盗取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1)材料一中不法分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项权利?请列举出两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材料二
漫画一漫画二漫画三
(2)请从公民基本权利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三幅漫画分别进行简要解读。
材料三
(3)材料三漫画中女子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我国宪法为什么赋予公民这一权利?
教师详解详析
【新知先学】
1.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十八被剥夺政治权利基本基础言论集会游行国家政治生活意愿建议申诉检举捏造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最基本保障独立有尊严3.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
4.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特殊
【新知小测】
1.× 2.√ 3.× 4.√ 5.×
6.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等社会经济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职能培训、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提供了保障。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1)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人格尊严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4)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肖像权、隐私权。
探究点二
(1)使用权。
处分权。
(2)占有、收益。
(3)不合法。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小丽在商场捡到的钱不是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的,不是她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因此她无权行使处分权。
(4)受教育权。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5)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利等。
【课时作业】
1.D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不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③排除;科学研究的自由属于文化权利,⑤排除。
故选D。
2.B [解析] 本题考查监督权。
在我国,人民直接或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②表述错误,排除,①③④都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析] 本题考查人身自由及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张某虽先违了法,但他的人身自由依然受法律保护,他依然有权维权,①表述错误,排除。
故选B。
4.C
5.A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公民基本权利。
A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B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C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D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故选A。
6.D [解析] 本题考查受教育权。
B表述错误,排除。
A、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D。
7.(1)①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
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因此,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小军还未满十八周岁,依据宪法,他暂时还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提倡。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微博问政”架起了公民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微博的公开、快速、透明化监督,有利于督促政府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公民在通过“微博问政”等方式行使监督权时,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8.(1)隐私权。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偷看他人日记、偷翻他人书包、偷看他人网络聊天记录、随便公开他人秘密等。
(2)漫画一说明了公民依法享有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等文化权利。
漫画二中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漫画三中写检讨的这位同学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3)劳动权。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