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试讲稿(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试讲稿(范文)
第一篇:再别康桥试讲稿(范文)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离别”的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

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如何看待离别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板书题名),体会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诗也是有眼睛的,就是诗题。

让我们看到这首诗的诗题——《再别康桥》,老师发现了几个问题来考考大家。

1、诗题中的“再”是什么意思?再,说明诗人不是第一次告别
2、“康桥”指的是什么?是一座桥么?康桥不是桥,是指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3、诗人徐志摩跟“康桥”有什么不解之缘呢?徐志摩曾在康桥留学,康桥是徐志摩的母校1921年,徐志摩如伦敦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回国。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于乘船归国途中写下这首诗
通过对诗题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诗人徐志摩重游母校后作的一首离别诗。

其实徐志摩先生为康桥留下过许多文字,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在这里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徐志摩先生曾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上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从诗人的文字中来看,康桥美吗?你们想到康桥这样的地方求学
吗?是的,康桥很美,美得让老师都恨不得回到高中,重新高考,呵呵!不过很遗憾,过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所以当徐志摩先生重又康桥是,才会感慨万千。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再别康桥诗人的情感与哀愁。

首先请各位同学带着自己对本诗的理解朗读全诗。

请两三位同学朗读,后一位学生点播前一位学生的朗读,并鼓励学生说出点评依据。

最后老师进行朗读技巧的补充和总结(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达到两点点要求:第一是读正确,包括字音的正确和语意的正确()。

第二是做到传情达意,注意语气语调。

)并且示范朗读。

经过了对朗读技巧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对如何朗读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进入本诗正文的学习,老师将分节来讲述全诗,首先看到第一节。

我想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刚刚的朗读指导来读一下这节。

(学生朗读)请坐下,非常好。

请问同学们,对于这一节诗,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有什么发现呢?(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解答,老师补充)。

这一节中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是为什么呢?旨在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里连用了三个“轻轻地”,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的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美。

诗人的情感温柔细腻,节奏轻缓徐舒,含有淡淡的离情。

下面我们看到第二节,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朗读一下这节。

其她同学来说说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一节中大家有问题吗?大胆提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

本节的内容是什么?这节中有一个历来为人们称道的比喻,你发现了吗?这个比喻用得好吗?好在哪里呢?本节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从第二节开始,诗人带我们走进康桥,写了康桥河畔的一些景色。

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老师认为妙在: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
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
沿着康河,我们跟随诗人继续走,来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一节。

读完这一节,老师有一个问题了。

我小时候也常去河边玩,像青荇一类水草的东西常见的,我觉得它们是在水底飘摇,为什么诗人要写成“招摇”呢?有同学能为老师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如果能选择变成什么,谁会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只能在水里待着,啥也不能干。

那么为什么作者说他“甘心做一条水草”呢?“甘心”二字很准确的描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

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灵动可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正寄托了诗人对母校的爱以及对自由对美的向往。

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这一节中含有一个比喻,同学们能找出来吗?说说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这样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清澈的潭水,霞光倒映下来,有的被榆阴挡住,斑驳错落,有的红,有的绿,仿佛天上的虹。

潭中的水藻,又将这片霞光揉碎,眼前的场景有些迷离飘渺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同学们认为徐志摩先生心中的梦是什么?作者要去青草更青处歌
唱什么呢?为何又不能放歌,最终选择沉默地离去?
老师认为这梦是自己对往昔美好惬意生活的回忆,记得那时候,诗人撑一只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回忆中,这么画面如此清晰,但是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切都逝去了,再次回想的时候好像是做梦一般。

但是,他惋惜的仅仅是那些回忆吗?更深入的挖掘,我们便发现这梦是“爱”“美”“自由”,他“追求自然的爱”,“找寻自然的美”,“向往自然的生活”,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者”。

而康桥,正符合徐志摩心中的梦想,他觉得,在康桥才可以享受自然的生活,由此读者才更能体会他将离去时的忧伤。

一个“但”字,将诗人从回忆中从梦幻中拉回现实,寻梦而不得,诗人只能悄悄、沉默。

读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是笙箫,而不是“笛子”,或者其他的乐器呢?有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没错,笛声相对欢快,而笙箫的音色确实低沉而哀怨的,这别离的惆怅只有笙箫声才能传递出来。

连夏虫都似乎感受到了浓浓的别绪,整个康桥都寂静下来了,沉默中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的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

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

“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
经过逐节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全诗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下面请大家看到黑板,老师在这一边写下了有关全诗的感情变化,为了更形象的表达变化,老师想要和同学们撘一座拱桥,以使诗人感情更加形象直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师已经感情之砖准备好了,请一位同学上来将对应的情感之砖搬上桥。

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做法吗?
非常好!看来大家都已经把握了全诗情感的变化。

老师是一个爱诗之人,非常喜欢徐志摩先生的一些诗,可是很遗憾的是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

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

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第二篇:再别康桥的试讲稿
再别康桥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语文作为学习其他科学的最基本一门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诗歌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求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中情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2、教学目标分析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出新月诗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时期)及新诗特点、代表人物。

(设计依据: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均是学习本首诗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了解时代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分析诗中意境。


(2)通过诗歌朗诵、鉴赏,学生能够回答出诗中三美意境(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并能够口述出作者表达的离别凄婉不舍的内心情感。

(设计依据:三美意境是本诗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学大纲中重点教授内容,通过三美意境的引导解析,使学生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习完本课,部分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写出《鸽子》的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依据:在教师带领学生对新诗学习鉴赏以后,学生能够独立鉴赏新诗,学以致用。


3、教学重难点分析
(1)诗中三美意境如何挖掘。

(设计依据:诗歌与现代汉语对于情感的表达是不同的,需要挖掘才能发现诗歌的含义,以学生现有的现实生活经验对于鉴赏诗歌是有难度的,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教授。

)(2)诗歌鉴赏的方法—逐字逐句解析。

(设计依据:诗歌鉴赏是方法的,教会学生解析一首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教法分析
1、讲授、示范法,可使学生能够直接、清晰明了的理解课文。

2、提问讨论法,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程序分析
(一)导入设计
提问学生:英国有哪些高等学府。

答案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

由此引出剑桥大学,首先用PPT播放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象,再邀请同学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眼中的剑桥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依据:高中生即将迈进大学,都是抱着考大学的梦想走进高中的,设计这个问题,使本篇课文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联系。

学生对于国外大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非常浅显,设计这样的导入也希望能够激气学生们走进名校的斗志。


(二)讲授新课第一环节
1、讲授:(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

(设计依据:熟悉课文,对课文有通篇的把握,为下面课文的解析打好基础。


(2)请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画面。

(设计依据:本环节主要讲授“绘画美”这一意境,以这样的方式讲授,是学生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产生画面,加深对“绘画美”的理解。

)(3)教师解析第一节,3个“轻轻的”显示出了诗人悄无声息的
来与去,不愿惊扰这里的一切,“作别”与题目相呼应,典型的离别诗。

(设计依据:从全局考虑,本诗首尾呼应,起到了使全诗结构紧凑的作用,同时“轻轻的”也是课后的提问重点。

)(板书:标注出“轻轻的”、“云彩”,用于连接全诗,其他知识点的讲解。

)(4)教师解析第二节,金柳在河畔边随风飘摇,仿佛是被夕阳映衬的新娘,水波粼粼荡漾在水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头,构成了一幅轻柔缠绵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这就是做者所表达出的“绘画美”。

(设计依据:此步骤为本环节的核心内容,重点讲授绘画美的意境,是学生由头脑中的具象转化为语言表达中的抽象,是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转换。

)(板书:标注出“金柳”、“新娘”、“艳影”)
2、巩固:教师提问:整首诗中还有哪节也展示出了“绘画美”。

答案是:第三、四节。

3个学生回答。

这两节分别展示出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是:绿色的青荇在水底随水波飘荡,被榆树树阴笼罩的水,清澈见底,仿佛是天上的虹一般的一道河水。

(设计依据:促进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的思考,加强练习,在学生讲解段落的时候遇到了语言表达中的难处,由教师引导、补充。

)(板书:标注出“青荇”、“柔波”、“榆阴”、“浮藻”)
3、小结:教师陈述,“金柳”、“新娘”、“艳影”、“青荇”、“柔波”、“榆阴”、“浮藻”呈现出了一幅幅轻柔缠绵的画面,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

(设计依据:教师总结本知识点,使零散的学习归纳统一起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第二环节
1、讲授:(1)教师解析第五节,“寻梦”承上一节“彩虹似的梦”——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此处为全诗的高潮,体现了诗人的铿锵的激情,致使全诗的基调到此跳跃起来,“漫溯”、“放歌”音调为“抑扬顿挫”中的“扬”。

(设计依据:本节为全篇课文中的高潮,最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强烈感情。


(2)教师解析第六节,“但”字出现了转折,“不能放歌”,否定了上一节,由此看出诗人的别离的无奈与惆怅,情绪的起伏很大,此节为“抑扬顿挫”中的“抑”。

(设计依据:与上一节相关联,本
节出现了转折,也是全篇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之一,这两节诗是学生分析诗中表达情感的重点。


(3)请语感较好的同学重新朗读第二至六节,要求读出诗中情感。

教师提问:在该同学的朗读中,哪几节节奏较舒缓,哪几节节奏较紧促。

答案是:第二、三、四、六节的节奏舒缓,第五节的节奏紧促。

2个学生回答。

(设计依据:在学生的朗读中使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为引出“音乐美”做准备,以提问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广泛的参与性。


(板书:教师在黑板上上用波浪线画出同学回答的节奏,形象的展示出节奏的跌宕起伏。


2、小结:结合板书展示诗中节奏跌宕起伏,如音符般跳跃,犹如肖邦的小夜曲,体现了该诗的音乐美。

(设计依据:画龙点睛,由学生的内心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点出了本环节知识点。


第三环节
1、讲授:(1)教师提问:第七节与第一节语意相似,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是:前后一致,结构相同,起到了回环呼应的作用。

1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时间1分钟。

(设计依据:与第一环节知识点相关联,完成对第一知识点的讲解。


(2)通览全诗,请同学找出本诗的特点,教师引导每节字数、节奏、结构等方面。

答案是:每节字数相同、四行为一节、错落有致、押韵。

多名同学回答,直到回答完整。

时间1分钟。

(设计依据:本诗中字数相近、结构工整有序但又不尽相同,是学生以前学习中所未接触过的,与古典诗歌有很大差别,因此是本诗的学习的重点。


2、小结:(1)教师陈述全诗四行为一节,每句字数相近,读起来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排列错落有致,首尾回环呼应,这其实就是本文的结构、建筑,体现了建筑的工整性——建筑美。

(设计依据:引出三美意境的最后一个意境美,对诗歌结构做出总结。

)(2)本诗中体现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三美的意境其实就是新诗的特点,每节字数相近,又不完全相同,摆脱了古典诗词的严格韵律、平仄对仗。

新诗的产生时代:五四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有
胡适、徐志摩。

(设计依据:总结本节三美已经,并总结出新诗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使学生对于本节课所有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欣赏一首胡适的《鸽子》,请同学具体体会新诗的特点。

(学习完新诗,当堂练习鉴赏新诗,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

)课后作业:背诵《再别康桥》并默写,第二天抽查。

练习模仿写一段新诗,选作作业。

(设计依据:背诵诗歌,可以增加学生诗歌情趣、积累诗句素材。


(四)归纳小结
学生总结:新诗的特点、代表人物、产生的时期。

本诗中三美的意境分别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依据: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篇:语文试讲稿《再别康桥》
语文试讲稿《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内涵
2.情感目标:了解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个人体验
3.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
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

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

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

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

康桥即Cambr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二、范读及朗读
(一)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

(二)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的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会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板书:意象的选择新颖)
(二)全书共7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

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